第2212章早晚哼哼

許縣。

尚書檯依舊是沉悶無比,衆多的官吏低着頭,匆匆而行。

郭嘉沉着一張臉,疾步而行,根本就沒有理會旁邊的小吏的點頭哈腰,甚至連多看一眼都沒有。

低下頭行禮的小吏,在看見郭嘉的衣袍在眼前晃過去之後,才慢慢的扭了一點頭,看着郭嘉的背影,嘴角向上抽搐了一下,顯露出有些猙獰的面色,然後才重新恢復了正常,直起身來,又是滿臉堆着謙卑的笑容……

這些小吏出身都一般,基本上來說都是屬於和郭嘉差不多的水平,有的人稍微好一些,有的則是更差,因此他們在背地裡,在低下頭的時候,難免會將自己想象成爲郭嘉第二,然後有一天就像是後世裡面的那些『藥神戰神羅剎龍王』一樣,發動下巴之力,氣場全開,然後震懾一片宵小,但是當他們擡起頭來的時候,就不得不再次掛上諂媚的笑,點頭哈腰像一朵菊花隨風搖擺。

郭嘉轉過迴廊,看見荀彧獨坐廳中,便是越發的生氣。

『你瘋了麼?!』

郭嘉幾乎要貼到了荀彧臉上,『你居然去跟主公說什麼春耕?!』

『要不然誰去說?』荀彧不動神色的將郭嘉給推開,『某去還能活,讓旁人去……』

『那也不能你去!』郭嘉揮動着袖子,『誰便叫誰去都行,反正死了就死了,也算是盡職盡責……』

『奉孝。』荀彧看了一眼郭嘉,『慎言。』

『嗯……』郭嘉氣悶悶的坐了下來,『好吧,我收回剛纔的話……』

沉默了片刻,荀彧緩緩的說道:『春耕不能拖了……這兩年四處征戰,加上又是雪災,又是旱災,蟲災,即便是富庶之地,產出也不足半數,若是今年……故而無論如何,若是以家國社稷爲重,當下便是要全力春耕,以保莊禾……』

郭嘉點着頭,說道:『沒錯!你說的很有道理!非常正確!可是……可是文若你有沒有想過,爲什麼滿朝上下,裡裡外外,林林總總這麼多人,就沒有一個人認識到春耕重要?就沒有一個人覺得要保莊禾?如果都不知道,難道這些人都是傻子麼?如果已經知道,爲什麼這些人都不說?!就連……那什麼都不在乎,你在乎幹什麼?!』

荀彧忍不住拍了桌案,『郭奉孝!』

郭嘉縮了縮脖子,怏怏的重新坐了下來,拉達着臉。

遠處山脈,漸漸的退去了冬日的蕭瑟,如今淺綠深黛。

近處庭院,細碎的一兩個綠芽也試探的在枝頭上冒了一點點出來,似乎帶來了一些春天的氣息。

低沉的男中音……

呃,串臺了。

是荀彧的聲音在一旁響起,『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嗨!』郭嘉無言以對,只能是憤憤,卻又憐惜的看了荀彧一眼,然後搖搖頭,閉上眼,再度嘆息了一聲。

良久,郭嘉甩袖子站了起來,『不管了,某要飲酒!飲酒!』

荀彧看着郭嘉搖搖晃晃的走了,看着郭嘉的身影消失在迴廊盡頭,最後也閉上了眼,幾乎是爲不可查的嘆了一口氣。

想必自己勸誡曹操注重春耕的事情已經傳遍了整個的許縣,說不得傳遞到了豫州,冀州,但是最終來找自己的,也僅僅只有郭嘉一人……

大漢啊……

一廳。

一桌。

一人。

荀彧仰着頭,進賢冠上的長帶在風中微微飄着,臉上平靜如水,不悲不喜。

……(╯︵╰)……

長安。

大漢驃騎府。

到了交公糧,呃,交作業的時間。

其實在這個時候,斐潛就會覺得,佈置作業一時爽,然後批改作業麼……

所以後世那些老實,纔會乖乖的批改孩子的作業,而那些老溼麼,呵呵,只顧有時間去研討師生戀是不是合法合規,哪裡會有時間管什麼作業?

因爲斐潛所佈置的話題,原本就是類似於研討,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因此也就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對錯之分,只要是能說一些道理,並且能夠說得通的,也就算是不錯。

可是當斐潛看到司馬懿交上來的文章之後,不由得愣了一下,然後擡頭看了司馬懿一眼。

司馬懿低着頭,坐得端端正正。

『呵呵……』

斐潛讀完了司馬懿的文章,並沒有立刻發表什麼見解,亦或是對其置評,只是捏在手中,輕輕的拍了一下,然後笑了笑。

因爲後世的一些影響,以至於斐潛對於司馬懿的觀感麼,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並且以爲司馬懿應該是那種比較頑固的士族利益維護者,但是現在看來麼,或許有了一點的轉變。

這種轉變,是好事,還是一件壞事?

斐潛不太清楚,或許只有等一段時間之後,才能比較清楚一些。

斐潛再次看了看司馬懿,然後將司馬懿的文章交給了龐統,『士元不妨誦讀之……』

龐統接過了文章,微微斜眼看了一下司馬懿,然後展將開來,『……臣伏見驃騎時,嘗命臣等以周王爲文,撰春秋之變,闡更迭之理,臣愚鈍……』

『挑重點……』斐潛瞄了一眼龐統。

龐統嗯了一聲,然後眼珠子迅速上下活動着,嘴裡快速咕嚕咕嚕過去,然後忽然停住了,睜大了眼,擡頭去看司馬懿。

在場的其他人也跟着龐統將目光投向了司馬懿。

司馬懿雙目低垂,紋風不動。

『嗯咳咳……』龐統清了請嗓子,『……仲尼修書,注寫春秋,論述堯舜,三代間事,甚爲備詳。然其少言五德,亦避陰陽鬼神,若五德乃正朔大事,豈無獨明言乎?故臣以爲,夏商周三代,並無其說……』

黑胖子的聲音剛落下,便是譁然。

『哦呵……』

『嘶……』

斐潛伸出手示意,讓衆人安靜。

『……春秋之中有云,「十月隕霜殺菽」,又有一說,二月「無冰」,足可見三代之時,時與天合。乃至秦法,以十月爲正,勿應天時,唯求其德,不務純道,直求虛名,上則戾於天,下則妄於人,則後又僣亂假窮者衆也,各有所論,不知所從,治亂之跡,不可不辨,維正直道,不可不明。臣之學,愚笨不足以全,唯願引他山之玉也……』

『……華夏正統,可爲傳曰,「君子大居正」是也,又可曰「王者大一統」之言,故可知正者,乃正天下之不正,統者,乃合四海之不一也。天下之不正,四海之不一,便如春秋各國,紛亂相爭,民生潦倒,生靈塗炭,是以君子所不忍,秉先賢之志,行荊棘之路,求天下之正,四海之統也!』

『……堯舜之傳,三朝之代,各有其故,或以至公,或以大義,或是平以亂,或是靖八荒,皆得天下之正,合四海於一。故可知,非有德,方行之,乃行之,方有德……』

『……故雖有正名,然無正行,終無可爲是也。有居其正,而不能合天下者,東周是也;有統四海,而不得傳其正者,前秦是也。五德始終,生克由人,秦亡漢繼,王賊又生,光武中興,便是重論……』

『……若天有五德,豈可如此兒戲?若天道有常,豈可隨意更改?』

龐統話音剛落,便是鬨然一片,衆人紛紛控制不知自己的八卦之火,熊熊噴噴,嘰嘰喳喳起來。

華夏曆史上的這個五德,似乎看起來簡單的五行五色,實際上卻影響了華夏政治長達千年的變幻,一德對一色,金德對白,木德對青,水德對黑,火德對紅,土德對黃。五行相生相剋,終而復始,天道輪迴。

然後每一個稱王稱帝,或是企圖稱王稱帝的人,都會先宣稱自己,或是自己統帥的這些人是一種可以剋制舊朝的新『德』,甚至還沒有成功的時候,就迫不及待的改換了顏色,進行所謂的『顏色革命』。

周是火德,秦始皇就說自己是水德,而水德相應的顏色就是黑色,所以整個大秦帝國就成了『黑客帝國』。

龐統的聲音依舊在繼續……

『若五德之說可真,則前秦用之切矣。色尚黑,旄旌節旗,處處皆黑,改年始,朝賀皆冰雪,十月方爲正,數以六爲紀,符冠皆六寸,輿六尺,步六尺,乘六馬,真所謂無不以六,無處不黑,然則如何?一統天下,一十五年,便是天下大亂,道德盡喪。色尚不足黑乎?法尚不足六乎?』

斐潛忽然覺得有些想笑,若是後世那些只會喊六六六的鹹魚,怕是在秦朝能混得挺好……

『五德始終說』的起點,然後說是黃帝,然後那個時候開始,其後的夏、商、周、秦分別爲木、金、火、水,按照這樣『有規律的五德輪換』,按照道理來說,漢朝革了秦朝的命,那麼是土克水,漢朝應該是土德才對。可劉邦卻自認爲黑帝,沒土德,是水德,所以制度服色依舊沿用秦朝舊制。而漢朝官方正式承認土德,是在百年之後的漢武帝才得以實現……

然後大漢變成了一片黃色。

然後大漢啥都用五,五銖錢,就連官印上面的字,也是五個字最多。

算起來,漢武帝革了他老爺子,他祖宗的命?

到了西漢末年,王莽篡位,搞了一個新朝出來。由於他是和平革命,通過讓人禪讓的方式得來的帝位,跟以往暴力革命的方式不一樣,所以『五德始終說』對他而言就有一些相對困難了。

但這並沒有難住王莽,他當黃門侍郎時的同事劉歆,爲他創造性地提出了個『五德相生』的理論,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從此,五德就即可克,又可以生,亦或是不生不克,反正上面大大的寫着『五德』二字,然後在不引人注意的邊角旮旯,則是出現了一行小字,『以上解釋權歸……』

既然王莽用五德說事,那劉秀也不客氣,就順勢利用了這一點,來做光復大漢的事業招牌,表示說王莽的金,是九陰虛金,劉秀他自己的火,是天罡真火……

好吧,這個是蜀山的說法。反正最終劉秀成了火德皇帝,整個大漢天下的顏色又變成了紅色。

漢朝一會兒水德,一會兒土德,一會兒又火德,更加表明了這種所謂的『五德』解釋,其實完全都是操控在人類的手上,而非什麼天意。

然後到了黃巾起義,按理說這是暴力革命,按照五行相剋的理論,應該是水德,色尚黑,口號應該喊『紅天當死,黑天當立』,可張角沒多少文化,他覺得黃天更有氣勢,所以他要建立一個Yellow的世界。當時的革命綱領《太平經》提出,『東漢是火德王,漢運衰,代漢而興者當爲土德。』起義頭目張角自稱『黃天』,以示將承漢祚而王天下。但很不幸的是,他的大黃朝並沒有建立起來,反倒是到了曹丕的年代,才實現了張角的遺願,採用了所謂的土德,改了世界一片黃……

然後也沒堅持多久。

所以說,曹丕和張角是一夥的?

嗯,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性,畢竟似乎看起來都是一樣的蠢,一樣的急不可耐,一樣的毫無章法……

『……夏替炎黃,因其德衰乎?炎黃若無德,何能稱聖?又有東周以繼西周,春秋各國紛亂,晉又分三,終秦一統天下,蓋因秦親於周乎,逆於周乎?乃順德乎,乃逆克乎?夫自古王者之興,必有盛德以受天命,或其功澤被於生民,或累世積漸而成王業,豈偏名於一德哉?』

龐統停頓了一下,看了看司馬懿,然後唸完了最後一句,『故,五德始終,乃謬論之!』

……Σ(゚д゚lll)……

冀州。

鄴城。

新年過後,官署也漸漸的解除了官印封存,開始正式上班。

作爲冀州首要的乾飯人,打工魂的崔琰,當然不可能說只是待在自己的家中逍遙躺平,必須作爲官吏的代表,努力的去工作……

至少表面上應該是這樣。

畢竟現在冀州上下有很多的地方,因爲之前的事情,官吏大幅度的減少,以至於整個的政事幾乎都是停滯的狀態,不論是民生還是水利,訴訟還是刑罰,一切就像是電腦裡面的行程被掛起。

因此鄴城官署裡面的事務更顯得繁雜……

然而崔琰依舊是平穩氣場,有條不紊,在摸了一天的魚,錯了,是奮鬥了一天之後,崔琰便是準時準點,按時下班,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崔公!』

慄攀微微提着自己長袍,疾步而來,臉上是掩飾不住的眉飛色舞,『崔公!大喜,大喜啊!』

崔琰咳嗽了一聲,略微表示了一些自己對於慄攀如此行爲跳脫的不滿,然後看了慄攀一眼,眼眸之中微微閃過了一點異色,說道:『何喜之有?』

慄攀沒有注意到崔琰的變化,他只是沉浸在喜悅當中,左右看了看,然後強壓着興奮,伸長了腦袋,以極低的聲音說道:『曹公……下令……春耕……』

對於慄攀等人來說,之前曹操給與的壓力,自然相當的大,而且從某個角度上來說,他們與那些被抓被殺的大戶也有一些往來,這要是被說成謀逆分子,冤屈不冤屈?現在曹操發佈詔令說要各地抓緊春耕,暫休牢獄,那麼其實也就代表着一場風波就暫且停歇,大家都可以緩一口氣了……

曹操慫了!

原本大殺特殺,以一挑五的傢伙慫了!

他退回去了,咱們的泉水保住了!

呃,反正大概就是類似這樣。

這對於冀州上下的士族大戶來說,自然是一件好事,喜事。

『崔公……』慄攀微微咬着牙,臉頰旁邊的肌肉跳動了兩下,『如今既然……春耕之事……是否可以……』

崔琰沉思了一下,搖了搖頭。

慄攀微微睜大了眼睛。

崔琰說道:『非不敢也,乃不可也。想必敦促春耕,非曹公本願,若是……豈不是正落其下懷?』

慄攀點了點頭,卻又皺眉說道:『若是……』

崔琰淡淡一笑,說道:『詩有云,「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這首詩大家都很熟悉,至少算是士族子弟的基本功,若是說出來還有人不知道出自於何處,講的是什麼事情,恐怕立刻就會被人扔到一邊,順帶遞過去幾塊泥巴。

『崔公之意……』慄攀眼眸當中,閃着一些陰毒的色彩。

崔琰笑了笑,說道,『……「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維仲山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強禦」……故而,明白了?』

慄攀連連點頭,帶着滿臉的佩服之色,『明白了!明白了!某這就去辦!這就去辦!』

崔琰微微點頭,然後看着慄攀走遠,臉上的笑容便是漸漸的凝結起來。

自己也纔剛剛接到了消息,而慄攀便是後腳就到,說明慄攀的消息渠道……

這倒是有些意思。

看起來,即便是自己如此作爲,依舊是還有人並沒有將自己視爲冀州領袖!

這羣鼠目寸光的傢伙!

崔琰心中不免有些憤憤,但是臉上笑容依舊。

『早晚……哼哼……』

第2385章莫欺少年窮第五九二章 鮮卑的小心思第三二一章 千里之行第三五九章 樹第八四八章 風雅頌(一)第1388章 夢想第3412章 如出一轍第3332章 小路子第1603章 俗人勿憶第2910章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第3361章 小旗幟的大作用第1195章 誰對誰錯誰能說清第二五六章 函谷關第2604章抉擇,要看自己第1338章 生死第七九八章 步度根的判斷第2871章忠誠,是有限度的第1711章 一個大計劃第1947章商會馴化,拙劣計謀第1952章大赦風波,油脂替代第1442章 北路局定第2423章雙標第3005章西域猢猻有多少第2628章成名,究竟是什麼名第八三五章 活着不容易(三)第2276章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心理落差第三零二章 誰之錯第三三六章 在光復上郡的大旗之下第六九零章 意外之獲第1653章 罪己詔第2081章等價交換,流民浪潮第1112章 行進第九七六章 有人忍辱有人笑第四二四章 家第三七零章 方向的選擇第2391章相似?相似!第七五七章 野望幻滅的老扎第3257章 是什麼第2332章刺破黑暗的新光第六八八章 渾水摸魚第2474章教導營第2973章當年一首歌第2051章悔不當初,重在當用第1582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第1165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2161章死地生機第九二六章 戰長安(十一)第三十一章 丁原之殤第七三九章 窮山惡水出胡人第二三五章 被阻第四五零章 土地制度第1418章 不光是落石計第2005章漁陽城外,夏侯困張第2836章可利天下者第五六三章 黃忠難離的惋惜第2410章另類辯論(加更)第1927章清剿殘餘,飲水思源第1403章 破軍刀第3175章 循規蹈矩也有千變萬化第三零七章 態度堅決的蔡邕第七九二章 意料外的對陣第1777章 漁陽,漁利第2412章各食其道(加更)第3438章 牆下君子第3163章 當說客遇到刺客第2784章 涇渭難分清與濁,古今皆爲正經解第1728章 現在不一樣第2245章心中的鬼魂,口中的神仙第1104章 論政第3022章關中之要和關鍵之要第2007章大寒之期,取捨之間第3116章 舊的習俗第1444章 金銀外交第3334章 原以爲第2821章車師後國他地道,高順遇襲小騰挪第三三二章 有些事,記着是一種痛苦第1952章大赦風波,油脂替代第三三八章 血泡第3118章 治下之民第1076章 求賢令前世今生第2368章混亂的秩序第3301章 最後的一聲幽幽長嘆第3199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1000章 陰山暴亂第一二六章 新人原是舊識第六五一章 站隊很重要第九八零章 瘟疫的陰霾第3215章 衣冠仁義少第八六二章 叩長安(九)第3056章心氣,傲氣第1037章 戰場中人心第1170章 城落第九一七章 戰長安(二)第一九二章 分道揚鑣第2675章機關算盡大聰明第五十六章 劫帝第1676章 誰於案上第3322章 死與生第2642章體面之中變化第2085章早有準備,驟然而起
第2385章莫欺少年窮第五九二章 鮮卑的小心思第三二一章 千里之行第三五九章 樹第八四八章 風雅頌(一)第1388章 夢想第3412章 如出一轍第3332章 小路子第1603章 俗人勿憶第2910章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第3361章 小旗幟的大作用第1195章 誰對誰錯誰能說清第二五六章 函谷關第2604章抉擇,要看自己第1338章 生死第七九八章 步度根的判斷第2871章忠誠,是有限度的第1711章 一個大計劃第1947章商會馴化,拙劣計謀第1952章大赦風波,油脂替代第1442章 北路局定第2423章雙標第3005章西域猢猻有多少第2628章成名,究竟是什麼名第八三五章 活着不容易(三)第2276章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心理落差第三零二章 誰之錯第三三六章 在光復上郡的大旗之下第六九零章 意外之獲第1653章 罪己詔第2081章等價交換,流民浪潮第1112章 行進第九七六章 有人忍辱有人笑第四二四章 家第三七零章 方向的選擇第2391章相似?相似!第七五七章 野望幻滅的老扎第3257章 是什麼第2332章刺破黑暗的新光第六八八章 渾水摸魚第2474章教導營第2973章當年一首歌第2051章悔不當初,重在當用第1582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第1165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2161章死地生機第九二六章 戰長安(十一)第三十一章 丁原之殤第七三九章 窮山惡水出胡人第二三五章 被阻第四五零章 土地制度第1418章 不光是落石計第2005章漁陽城外,夏侯困張第2836章可利天下者第五六三章 黃忠難離的惋惜第2410章另類辯論(加更)第1927章清剿殘餘,飲水思源第1403章 破軍刀第3175章 循規蹈矩也有千變萬化第三零七章 態度堅決的蔡邕第七九二章 意料外的對陣第1777章 漁陽,漁利第2412章各食其道(加更)第3438章 牆下君子第3163章 當說客遇到刺客第2784章 涇渭難分清與濁,古今皆爲正經解第1728章 現在不一樣第2245章心中的鬼魂,口中的神仙第1104章 論政第3022章關中之要和關鍵之要第2007章大寒之期,取捨之間第3116章 舊的習俗第1444章 金銀外交第3334章 原以爲第2821章車師後國他地道,高順遇襲小騰挪第三三二章 有些事,記着是一種痛苦第1952章大赦風波,油脂替代第三三八章 血泡第3118章 治下之民第1076章 求賢令前世今生第2368章混亂的秩序第3301章 最後的一聲幽幽長嘆第3199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1000章 陰山暴亂第一二六章 新人原是舊識第六五一章 站隊很重要第九八零章 瘟疫的陰霾第3215章 衣冠仁義少第八六二章 叩長安(九)第3056章心氣,傲氣第1037章 戰場中人心第1170章 城落第九一七章 戰長安(二)第一九二章 分道揚鑣第2675章機關算盡大聰明第五十六章 劫帝第1676章 誰於案上第3322章 死與生第2642章體面之中變化第2085章早有準備,驟然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