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2章有進有退有門檻

次日。

授經大典。

從十里八鄉而來,或是普通百姓,或是五方信徒,還有一些普通的吏員,亦或是士族子弟都來看熱鬧,使得長安城內外車馬相連,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幸好長安如今沒有城牆限制,地方足夠大,道路足夠多,這邊擁堵了也可以走那邊,不會像是某個小城卡在某個出口形成瓶頸出現踩踏事件……

五方上帝道場裡面的大小道士,在左慈的指揮安排和巡檢兵卒的協助之下,一步步的按照流程走,倒也頗爲順利。

等到德格朗齊騎着馬,懷裡抱着一隻羊羔,在一隊持旗兵卒的護衛之下,到了大街上的時候,便是引來了陣陣的歡呼。

羔羊的特性是羣而不黨,且能以領頭羊爲首領,亦步亦趨,作爲這一次的取經大典的引禮,最爲恰當不過了。

在中央大道的兩側,有一隊隊盔甲鮮明的兵卒持長槍斧鉞旌旗等禮器矗立,在這些兵卒身後,則是金鼓樂器。當隊列行進之時,這些金鼓鏗鏘而鳴,鼓聲陣陣,便是越發的烘托出了熱烈的氣氛。

在斐蓁帶着妹妹在高臺上觀禮的時候,在長安城中也同樣有不少人也在觀禮。

『這是取經大典麼?怎麼感覺就像是外邦進獻一樣啊?』

『慎言!慎言啊!』

『慎言什麼啊!這麼一搞,山東之處還不是要鬧翻天了?還需要慎言麼?這名義上是取經之人,可是如此聲勢……這驃騎當下已經是引得山東不滿,據說天子也……』

『這你就不懂了……如今驃騎這青龍寺,明顯走的就是不一樣的路子……這路豈能是那麼好走的?你就沒聽聞連這五方道場之內……還有參律院內也是風雲迭起啊……這要是一旦錯了一步,何止是驃騎自身,就連着驃騎周邊上上下下……』

『這麼說來,別看如今這風光無二,其實也是立於刀尖之上一般?還不如我等平頭百姓,安心無憂……』

『呵呵……』

『諸位,諸位!這當下,看熱鬧就成了,莫談國事,莫談國事啊,要不然這羣……咳咳,這大夥恐怕是聚不成了……』

『嗨!我倒是不這樣看!你們想想,這山東不滿驃騎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驃騎之利害,天下皆知!所以即便是當下如此,他們又能怎樣?更何況這是取經,像是外邦,但又不是外邦覲見!更何況,話說回來,就算是驃騎不行此典禮,難不成山東之輩就不懼怕了?不忌憚了?』

『這麼說來,倒也是這個道理……』

『這些年看看山東,再看看關中,這大漢天下,有誰在做事,又有誰把事情做好了,不是很明顯麼?天下如何,我們當然關心,但是更重要的還是我們自己家人吃飯穿衣!關中若是在驃騎之下,能夠日日夜夜如眼前一般的鼎盛,這還需要慎言什麼?懼怕何處?』

『哎呀,兄臺所言甚是啊!越是強大,就越不怕什麼流言蜚語,越是內心脆弱害怕,才擔憂民衆會說一些什麼……』

『等等,這就有些過了啊,過了啊!還是看着當下吧……小弟倒是覺得,這取經大典和青龍寺的正經正解,倒是相映成趣啊!看看,真經,正經,豈不是異曲同工之妙?』

『哎呀,說到此事……真是一言難盡!青龍寺正經正解,其實真是不錯,只不過……哎!只是不過我等世代研習今文,好不容易說是小有所得,如今卻……就像是亭亭華蓋一日而伐之,傳承斷而欲行新續,這難處……真是……』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吾等祖輩學習今文經書,如今我等再學這古文,正經正解,雖說確實有些難處,但是如果能更進一步,兼學並進,又有何妨?若是一味懶惰,固守拙見而不思改之,纔是無再續華蓋之願也!』

『欸!這位兄臺說得有道理啊!』

『是是……』

『大漢當中興,經文亦當如此!如果我們再墨守成規,抱殘守缺,世代相傳的經學遲早都要毀在我們手上。沒看這雪區之人都到我們這裡取經來了麼?若是再不警醒,或許某日這真經盡數落於外藩,倒是國內盡無了!』

『不至於,不至於……』

雖然看着同一個畫面,面對着同一個事情,身處於同一個街道,但是每個人依舊有每個人的想法,各不相同。

斐蓁站在高臺上,手中牽着妹妹,目光也跟着取經人德格朗齊緩緩的從街道的這一頭走向了那一頭,也看着街道兩邊的人或是興奮雀躍,或是交頭接耳,或是喜笑顏開,或是神色不虞,就像是在他眼底展開了一張碩大的畫卷,人生百態皆在其中。

『這就是「禮」啊……』

斐蓁喃喃的說道。

他有一點點明白了,當然也確實只有一點點,要他說出來他究竟是明白了什麼,他或許還需要繼續的沉澱和積累,學習和思索,但是至少在這一刻,他在他父親和母親的引導之下,他發現自己已經是不再簡單純粹的沉浸在眼前的熱鬧裡面,而是漸漸的從外行人開始,摸索到了那一塊潛藏着的門坎……

……(*≧∪≦)……

有人認爲某件事,某個人會很可怕,但是也同樣有人會覺得同樣的事,同樣的人卻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自我的思考能力,無疑是人類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如果說將自己的思考能力放棄了,完全聽信於他人之言,那麼自己的腦子是不是就變成了他人的物品?他人往裡面裝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或是乾脆扔了的之後,等想要再找回來的時候,自己的腦子還是乾淨的,還是原來的形狀?

就像是後世組裝的手機,零配件都換了一遍之後,還是原來的那個手機麼?

如果知道被換了零配件,當然覺得已經不是原來的手機了,但是如果不知道,沒發現呢?日常使用的時候性能什麼的完全一樣,還有人會覺得和原來手機已經是不同了麼?

如果換掉的東西不是實物的零配件,而是腦袋裡面無形的思想呢?

西域的胡人很多。

其實在華夏之中,也有很多的胡人,但是這些胡人和華夏人外觀看起來差別不大,比如羌人和匈奴人,甚至一部分鮮卑人,只要脫下皮袍,束髮爲冠,只要站在那邊不說話,不動,多半誰也看不出和漢人有什麼區別。

但是在西域之中,不僅外觀看起來像是漢人的胡人,也有比如人、月支,以及另外一部分鮮卑種,外表便是大大有異於漢人。一是鼻高,二是目深,三是瞳異,四是髮色,五是膚色,都有很大的差異,有一些看起來很是白皙,但是多在野外工作生活的話,則是會變得很紅……

人種不同,思維模式也不盡一樣。

這句話多少有些片面,但是另外一句話就相對來說好理解一點了,『華夏之則華夏,蠻夷之則蠻夷』。

雖然說在人文科學的早期,華夏人並不懂得一些什麼類似於生物進化,自然演變,文化積累的事情,但是這些並不妨礙華夏的這些聖賢之人提出了一個即便是到了後世,依舊是富含哲理的通用性的話語。

在進化的過程當中,一切生命都是以生存爲目的的,不斷的適應,然後更好的發展和生存。

部落如此,漢人也是如此。

西域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混亂的,胡人和漢人相互碰撞,不斷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粉碎機,在這個粉碎機裡面,雖然說依舊能看出一些原本的形狀,但是不可避免的也有被對方影響的可能。

因爲佛教在西域裡面逐漸的擴展,因此也吸引了更多的佛教修行者前來西域,同時這些佛教修行者的到來,也使得西域佛風日盛。

這些僧侶,有的來自於身毒,有的來自於安息,對於這些信奉着佛陀的僧侶來說,長途跋涉翻越叢山峻嶺,似乎也是他們自身所追求的一種修行的方式。

其實西域的佛風,要多虧了龜茲。

有人傳聞說龜茲是什麼阿育王的某個王子所建,所以龜茲信奉和推崇佛教,但是實際上根本就不是如此。龜茲起源比阿育王要更早,是在青銅器早期,也就是夏商時期,這些從高加索地區而來的歐羅巴人成爲了最早的龜茲人。

所以只能說龜茲後來推崇佛教只是一種當時龜茲王族的一種選擇,並不能說就和阿育王有什麼血脈聯繫,當然,因爲阿育王當時控制的地方很大,然後因爲崇拜強者而引進了佛教也未曾可知。

原本跟在貴霜屁股後面的龜茲,再被李儒呂布聯手一陣胖揍,頓時是老實了下來,尤其是在貴霜被掃除出了西域版圖之後,更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惹惱了呂布。

後來龜茲聽聞說西域大都護呂布開始信奉佛教了,頓時歡喜異常,表示這個我有啊,我熟啊!立刻從龜茲國內找到了之前從身毒而來的高僧,一個叫做什麼密多羅的,送到了西海之處,向呂布表示順服。

呂布這一段時間也是正在研究佛法,聽聞說是高僧前來,便是也很高興,親自去迎到了城中,設宴款待。

在初期的寒暄之後,密多羅便問道:『小僧觀將軍多有恍惚之色,可否有何憂慮?不知可否告知小僧,小僧也好以佛法爲將軍開解。』

呂布叭咂了一下嘴,說道:『某之前聽聞,這佛法之中……最重因果,可是這個「因果」麼……某則是有些不太明白,可否詳細解釋一二?』

『將軍若識因果,便是有了大智慧。』密多羅合掌說道,『世間萬物,皆有關聯,種善因而得善果,種惡因而得惡果。譬如農夫耕作于田中,善種之,則得善果,若是惡之,則得之稗草。』

有道理麼?

聽起來確實很有道理。

只要片面的,割裂的,單純的看待事物的頭和尾,也就是因和果,這個因果理論便是絕對的真理。

呂布琢磨着,沒能想出什麼地方不對,便是點了點頭,又問道:『那麼某之因果,又是如何?』

『將軍之果,便是之前所因。若是將軍從當下開始,諸善並作,諸惡勿涉,自是善保得身,無染惡果也。』密多羅又是很順暢的回答。

呂布又是問道:『某還聽聞,殺生既爲惡。某身爲將領,手典重兵,馳騁沙場,自然難免有所屠戮,難道命中註定,只能得惡果不成麼?』

年少不知精珍貴……呃,錯了,是年少不知身珍貴,到了年歲大了就痠疼。

馳騁沙場的武將,那有幾個到了年齡大的時候,依舊還能身體康健的?尤其像是呂布這樣走勇猛路線的武將。或許只有趙雲那種模式,才能算是比較健康長久一些的,像是呂布當下,已經漸漸的察覺到了身體機能下降帶來的不適。

以及在內心當中瀰漫而生的恐懼……

沒錯,恐懼。

呂布這一生,都是在馬背上度過,不斷的征戰,征戰,持續的征戰。戰鬥成爲了他生命的一個部分,也成爲了他人生價值的一塊重要構件。

當他發現自己身體在衰弱,技能在減退,原本最重要的東西開始逐漸消失的時候,又怎麼可能心平氣和,絲毫沒有任何的恐懼?

密多羅笑了一笑,很是順暢的說道,就像是這一席話他已經囫圇說了不知道多少遍一樣,帶着一種異常的熟悉感,『將軍不必擔憂。佛陀亦有金剛之相,殛滅諸惡。便如農夫祛除田中之蟲,這蟲豸也是生靈,難道殺不得,由其吞噬莊禾麼?我佛慈悲,並非不可殺,乃不可因私慾而殺也……』

密多羅說着話,然後指了指桌案上,他一口都沒動的肉菜,『此乃將軍欲奉於小僧,故而殺之,若小僧食之,則是如同私慾而殺也,故此不敢稍取。』

當下佛教,並不禁止肉食,只是禁止辛辣刺激類食物。

簡單來說就是,若是呂布剛好在吃肉,見密多羅來了,就分密多羅一些,密多羅就可以吃,但是如果是因爲密多羅來了,就特意殺了牛羊來款待,在這樣的情況下密多羅吃了,就有了惡。

隨即密多羅進一步的解釋道:『將軍奉命征伐,是爲了護國保民,則戰陣上有所殺害,不算有業果,不得其惡。有賊徒做惡,本當得惡果,若爲將軍所殺,是將軍促成其果,不能算是將軍之殺業。若是無辜百姓,平生不爲惡事,本當得善果,若爲將軍所殺,則是將軍壞其因果,其善果將轉爲惡果,反噬將軍之身。』

這番話,正好戳中呂布的痛處。

因爲之前的高僧也是這麼說他的……

渾身都浸染了血液的,含冤而死的幽魂什麼的。

結果又來了一個,也是這麼說。

要知道呂布當年轉戰各地,那有真的去管什麼善惡?連地下先人的墳墓都挖掘了不少,補充軍費,搶奪劫掠村寨也是常見的事情。

若是按照佛家的說法,那真的就是不少惡果,渾身上下都是殺業。

於是呂布又問了:『若已造惡因,難道必承惡果麼?可有禳避之策?』

密多羅笑道:『將軍無須憂慮。多種善因,自然可以壓制惡因,導向善果。若是虔誠向佛,自然可以滌除心中之惡……若將軍有意,小僧可多留數日,爲將軍開講佛法……』

對於這些僧侶來說,弘揚佛法已經是他們的一種人生價值,所以抓到了機會當然不放過。

於是密多羅不僅是給呂布宣講佛法,而且還特意讓呂布廣召人員,都來聽講。

密多羅講了三天。

口落懸河,有。

天花亂墜,沒有。

因爲聽不懂。

因果關係多少還能理解,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理順邏輯關係的。從具體事務到抽象概念,這又是一大難題,就像是何不食肉糜,大漢百姓怎麼連碗白米飯都沒有?

所以雖然說密多羅開講了三天,但是實際上從頭到尾堅持下來的,也就是呂布和呂布身邊的幾個親信而已,其他大部分的官吏都是來混的。第一天最多,之後就漸漸有些人走了,甚至有的聽到一半便是歪在一邊打瞌睡的……

出了會堂,呂布一邊走,一邊問在身邊的魏續,『你覺得他講得如何?』

魏續這三天都陪在呂布身邊,認真聽講。

所以呂布覺得魏續應該是聽懂了不少。

魏續側眼看着呂布的臉色,『大都護是否覺得有什麼差錯之處?』

『這個麼……』呂布依舊是皺着眉,『說不出來,覺得似乎有些道理……但是想不太明白……你覺得怎樣?是好還是不好?』

魏續眼珠子轉悠着,『這個……應該是好的……』

『你聽明白了?』呂布又是問道。

『呃,這個有些明白,也有些不明白,但是不管明白不明白,就是覺得好……』魏續繼續觀察呂布的神色,『但是他有些講不明白,這一點就不好……』

呂布點了點頭。

『要不我再請些其他高僧來?』魏續說道,『其他人說不得能講得更好?』

『其他人……』呂布想了想,然後擺擺手,『暫時算了,我要先自己想一想……』

第1126章 傷第1069章 將領怎樣才合格第3273章 明白還是不明白第1777章 漁陽,漁利第2328章奇襲子午谷的變化第2304章隴羌和藏羌,西平和西海第3037章正常戰鬥中的不正常第1625章 戰局的轉變第1127章 亂第2710章想要不要可以要第一八六章 推來推去的盟誓之人第2244章額外的文章,人生的道路第六零五章 危機的降臨第1662章 防禦者第1656章 新打手第四一七章 收復永安第二五二章 遇襲第四七八章 雲遊第3091章 選擇第1480章 大小喬的命運第2791章 貿易爲名巧開道,珠崖有客忽來投第1006章 什麼東西第五六五章 工藝當中的瓶頸第2067章核心目標,戰場之上第七一二章 進攻的前奏第六二零章 疑兵!血戰的序幕!第2187章第一道的曙光第1358章 凋零第八七六章 不速之客(一)第1266章 唯有一戰第八一零章 重裝騎兵的衝擊力第2448章混入的沙子第2381章四句遺言第三章 各有各自的算盤第1371章 狄道第3062章或許是千百年相同的期盼第2778章 夏侯子夜逃軍營,王文舒以身爲餌第二九一章 鄭揂的殘念第1599章 三處着手點第五零七章 天下大亂的開端第七零四章 素手爲羹湯第2917章舍彼有罪,既伏其辜第三一六章 忽悠着找北第五三二章 水面之下的陰影第2346章人生的夢想(加更)第1596章 一個金人夢第五一二章 理想照進現實第八八六章 反客爲主(一)第2136章策略有變第2864章兩處戰第2010章小勝大敗,小船大船第3396章 真第2759章 算來算去各自算計第1866章 斐曹相見,城下對飲第3355章 改變的陣法第3040章單于可汗其實都是草頭王第1937章新立變化,舊生尋常第2313章遺留的眼線,最新的情報第2270章胖子真的是沒人權麼第2751章 想要不要重要決斷第3117章 人之本性第1345章 童謠第三七八章 永安不安第2215章新的戰鬥第1589章 大漢驃騎將第1213章 誰也無法避免第1304章 留點紀念第1372章 跗骨第1960章鮮卑冰點,冀州考正第3129章 狹路相逢第2016章痛呵之詞,幾於裂眥第1470章 千百年歸家人的願望第1034章 鮮卑人的坑第3234章 城第二三五章 被阻第1202章 不由自主的戰鬥第七四四章 撐犁之下的赤那第1940章君子五世,背後小刀第2581章人心莫測第1312章 對答第一三四章 蒯家的妥協第2657章出身高低第1886章小習慣,老問題第一二六章 新人原是舊識第2742章 黑馬白第六十八章 再會呂布第2744章 意南北第八九二章 反客爲主(七)第1279章 漸行漸遠漸無書第1518章 先手刺第1832章 誰都會吃虧第1655章 舊策略第3168章 謹慎不過就是多個餘地第四十二章 浮生半日第八八七章 反客爲主(二)第八七六章 不速之客(一)第1860章 表面文章,其實真真假假第3099章相增減第3001章一個全新的機會(加更)第二一二章 究竟要如何勸說
第1126章 傷第1069章 將領怎樣才合格第3273章 明白還是不明白第1777章 漁陽,漁利第2328章奇襲子午谷的變化第2304章隴羌和藏羌,西平和西海第3037章正常戰鬥中的不正常第1625章 戰局的轉變第1127章 亂第2710章想要不要可以要第一八六章 推來推去的盟誓之人第2244章額外的文章,人生的道路第六零五章 危機的降臨第1662章 防禦者第1656章 新打手第四一七章 收復永安第二五二章 遇襲第四七八章 雲遊第3091章 選擇第1480章 大小喬的命運第2791章 貿易爲名巧開道,珠崖有客忽來投第1006章 什麼東西第五六五章 工藝當中的瓶頸第2067章核心目標,戰場之上第七一二章 進攻的前奏第六二零章 疑兵!血戰的序幕!第2187章第一道的曙光第1358章 凋零第八七六章 不速之客(一)第1266章 唯有一戰第八一零章 重裝騎兵的衝擊力第2448章混入的沙子第2381章四句遺言第三章 各有各自的算盤第1371章 狄道第3062章或許是千百年相同的期盼第2778章 夏侯子夜逃軍營,王文舒以身爲餌第二九一章 鄭揂的殘念第1599章 三處着手點第五零七章 天下大亂的開端第七零四章 素手爲羹湯第2917章舍彼有罪,既伏其辜第三一六章 忽悠着找北第五三二章 水面之下的陰影第2346章人生的夢想(加更)第1596章 一個金人夢第五一二章 理想照進現實第八八六章 反客爲主(一)第2136章策略有變第2864章兩處戰第2010章小勝大敗,小船大船第3396章 真第2759章 算來算去各自算計第1866章 斐曹相見,城下對飲第3355章 改變的陣法第3040章單于可汗其實都是草頭王第1937章新立變化,舊生尋常第2313章遺留的眼線,最新的情報第2270章胖子真的是沒人權麼第2751章 想要不要重要決斷第3117章 人之本性第1345章 童謠第三七八章 永安不安第2215章新的戰鬥第1589章 大漢驃騎將第1213章 誰也無法避免第1304章 留點紀念第1372章 跗骨第1960章鮮卑冰點,冀州考正第3129章 狹路相逢第2016章痛呵之詞,幾於裂眥第1470章 千百年歸家人的願望第1034章 鮮卑人的坑第3234章 城第二三五章 被阻第1202章 不由自主的戰鬥第七四四章 撐犁之下的赤那第1940章君子五世,背後小刀第2581章人心莫測第1312章 對答第一三四章 蒯家的妥協第2657章出身高低第1886章小習慣,老問題第一二六章 新人原是舊識第2742章 黑馬白第六十八章 再會呂布第2744章 意南北第八九二章 反客爲主(七)第1279章 漸行漸遠漸無書第1518章 先手刺第1832章 誰都會吃虧第1655章 舊策略第3168章 謹慎不過就是多個餘地第四十二章 浮生半日第八八七章 反客爲主(二)第八七六章 不速之客(一)第1860章 表面文章,其實真真假假第3099章相增減第3001章一個全新的機會(加更)第二一二章 究竟要如何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