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統一步調

本發展核武器與戰略武器的速度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料

8月日進行第一次試射後,1c天之內,日本又試射了3枚x-11型彈道導彈,第四次試射時,x-11以減輕彈頭質量的方式將射程提高到了千米,具備了從日本本土打到美國阿拉斯加州的能力。

8月20日,日本在伊豆七島的蘭灘波島進行了第一次無裝藥核裝置爆炸實驗。

雖然實驗秘密進行,日本政府沒有對外公佈任何消息,但是共和國與美國均已提高警戒級別,調動數十顆偵察衛星24~小時不間斷的監視日本全境,拍下了日本科研人員在蘭灘波島上檢測實驗測試儀器的照片,掌握了日本進行核裝置爆炸實驗的證據。

次日,共和國與美國的元首特使在吉隆坡秘密會晤,商討對策。

8月22日,共和國元首趙潤東與美國總統弗雷德裡克先後發表聲明,強烈譴責日本秘密研製核武器,要求日本立即停止一切與核武器、戰略武器有關的研製工作,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與國際核裁軍委員會的全面覈查。

當天,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的代表進行閉門磋商。

雖然在是否對日本事實制裁的問題上,5個常任理事國存在較大的分歧,但是在中美兩國態度相對一致的情況下,安理會最終通過了對日本進行全面制裁的決議。隨後,5個常任理事國駐聯合國代表共同出席記者招待會,均強烈譴責了日本秘密研製核武器的行徑,重申了中美兩國元首在之前發表的聲明,要求日本立即接受國際機構覈查。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日本研製核武器已經不是秘密了。

韓國總統樸太玄公開表示,如果日本不立即放棄核武器與戰略武器的研製工作、接受國際機構覈查,韓國將在年內退出“防擴散安全倡議”、重新啓動“國家戰略安全計劃”,以應對日本的核威脅。

因爲“國家戰略安全計劃”是韓國在20紀70年代地核武器研製計劃。所以韓國總統無給東北亞地區增加了一個新地不安定因素。

朝鮮也在22日表態。宣稱“將在必要地時候給予潛在敵人致命打擊”。

與韓朝兩國不同。俄羅斯採取了實質性行動。

22日。尤科夫下令駐紮在烏拉爾地區地2個戰略轟炸機團(0tu-160“海盜旗”與1c架tu-95“熊”)進駐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執行戰備巡邏任務。派遣戰術戰鬥機團(24su-37、24su-34與su-27)進駐共青城。優先爲駐紮在遠東地區地航空兵配備su-43與migg戰鬥機。將剛剛服役地“戈爾什科夫”號航母戰鬥羣從北方艦隊派往太平洋艦隊。

俄羅斯地行動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甚至讓很多人認爲俄羅斯準備對日本動武。

出人意料地。日本政府沒有發表任何聲明與宣言。甚至沒有做出任何解釋。

8月下旬,日本不但又進行了2次無裝藥核裝置爆炸試驗,還先後成功試射了y-11型與z-11型巡航導彈。

面對日本的現實威脅,共和國沒有把希望完全“寄託”在美國身上。

8月底,軍情局拿出詳細報告,指明瞭提前完成空基激光攔截系統欠缺的關鍵技術,提出與美國接觸的同時與歐盟國家接觸,爭取在歐盟國家取得突破。

急需的關鍵技術有三種,一是高分辨率紅外線與紫外線成相設備,二是高精度氣象雷達系統,三是高速軍用計算機。

成相設備的主要問題是共和國短期內製造不出c09納米級別的光電感應集成模塊。如果使用現有的3~納米制造工藝,分辨率達不到進行目標甄別所需的精度。擁有納米制造工藝的國家有美國、日本與德國,其中德國已經研製出納米生產技術,正在逐步淘汰009~納米生產工藝。

其他兩個問題地情況也差不多,都是共和國缺乏足夠先進的精密生產技術。

在設法從國外引進的同時,共和國加大了研製力度。按照趙潤東的意思,只要手裡有技術,引進地難度就小得多。即便引進未果,也要努力在3年之內完成研製工作,拿出自己的產品。

8月27日,軍情局與cia首次秘密接觸。

雖然潘雲生沒把cia“免費贈送”地情報放在眼裡,但是美國的積極態度讓他下定了決心。既然美國竭力“推動”共和國對日本實施軍事打擊,提出要求的時候就不能客氣。進行第二次秘密接觸時,與cia代表會面的軍情局代表曹雪華提出,完成國家戰略防禦系統建設之前,共和國不會在日本核問題上採取任何實質性的軍事行動。

cia立即“會意”,第三次接觸時主動提出可以在對等的情況下提供必要地軍事技術。

第四次接觸時,雙方開始“探

節問題。與趙潤東與潘雲生等人猜測的一樣,美國~提供複合蓄電池地生產技術與基本原理。雖然雙方沒能達成一致,但是均同意繼續協商。

在進行第五次接觸前,軍情局的熱情有所降低,因爲與歐洲國家地接觸有了結果。

因爲李存勳在歐洲國家沒有幹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出來,所以與歐洲國家情報機構地秘密接觸工作由他直接負責。

9月2日,李存勳前往慕尼黑,秘密會見德國情報部門的代表。

讓李存勳非常意外的是,當他提出獲納米生產工藝的時候,德國情報代表表示可以提供更先進的納米生產工藝,條件是共和國以最優惠價格向德國出售8級複合蓄電池,並且允許德國將其于軍事領域。

非常低廉的價格!

共和國已經在國際軍火市場上銷售配備6級複合蓄電池的武器裝備(主要是潛艇),計劃到2025年,8級複合蓄電池地年產能突破1萬噸的時候,向國際軍火市場推銷類似於“劍魚”號的全電動潛艇。

最重要的是,德國要的是成品,不是生產技術!

9月7日,李存勳再次飛赴慕尼黑,與德國情報機構代表會面。

會談非常成功,最終達成的口頭協議是,共和國在2025年前向,以6級複合蓄電池的價格向德國提供1250~:級複合蓄電池,在此期間不向國際市場推銷配備8複合蓄電池地電力aip常規潛艇。作爲交換條件,德國在收到第一批250~:8級複合蓄電池之後,向共和國提供cc45~納米生產工藝的技術、設備生產圖紙與2~樣品。

德國的目的很簡單,利用8級複合蓄電池佔領潛艇市場。

250~:級複合蓄電池足夠建造1電力aip常規潛艇(共和國在2020年推向國際市場的電力aip常規潛艇配備30~:6級複合蓄電池,能以節的速度潛航1天,或者以20節的速度潛航60小時),1250~:級複合蓄電池足夠建造50~潛艇。2025年前,國際市場對電力aip潛艇的需求量總共不到60~。

達成第一份口頭協議的同時,李存勳與德國情報機構代表探討了第二筆“買賣”。

因爲德國沒有生產高精度氣象雷達的能力,所以第二筆交易是高速軍用計算機。

這次,德國提出地要求非常高,包括共和國在j-14上採用的主動電磁干擾設備,用於無人偵察機的超導電動機小型化技術,以及主要用在電磁炮上的耐磨合金生產工藝。

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因爲共和國只能提供主動電磁干擾設備。

9月11日,劉曉賓代替李存勳在馬賽秘密與法國情報代表接頭。

提出引進高精度氣象雷達、及其生產技術後,法國代表開出地價格非常高,不但要求共和國提供複合蓄電池生產技術,還要求共和國提供高強度合金與高分子聚合材料的生產技術。

天下沒有不透風地牆,共和國與歐洲國家秘密接觸,很快就引起了美國的重視。

9月13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斯托克頓飛抵倫敦,與英國首相防務顧問會談後,又與英國首相會面。

次日,英國首相親自照會法國總統與德國總理,要求法德兩國遵守歐盟內部協定。

美國也積極展開行動,與法國總統通熱線電話的時候,美國總統弗雷德裡克親口承諾,只要法國不向中國提供高端軍事技術,美國將以合作開發的方式,爲法國提供幾項能夠加快“颶風”戰鬥機研製進度的關鍵技術,向法國出售包括電磁彈射器在內的先進軍事裝備,與法國合作開發第一代無人戰鬥機。

與德國總理通熱線電話地時候,美國國務卿萊斯利做出了類似的承諾,表示美國在研製出高級複合蓄電池之後,可以與德國分享相關技術,爲德國提供生產工藝,前提條件是德國終止與共和國地軍事合作。

對共和國與歐洲國家的軍事技術合作,美國採取了“圍追堵截”地戰術。

9月18日,北約高層會議上,美、英、法、德、意、西等國元首與首腦進行磋商,在美國威脅解除北約集體安全體制的情況下,英國、西班牙等國向法德兩國施壓,要求法德在對華軍事合作上遵守北約與歐盟地內部協定,不要做出損壞歐洲利益的事情。

隨後,美英法德等國達成“集體對華軍售政策”,絕對在軍售問題上採取統一步調。

西方國家的統一行動,再次證明,中華民族復興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封推期間,半小時一更,閃爍更兄弟們一起瘋狂,讓大家爽個夠!

啥票啥支持都來點吧

第157章 東家出面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75章 國家意志第73章 高耗費戰爭第50章 防禦部隊第57章 關鍵一步第5章 權衡利弊第20章 圍殲第77章 戰略預備隊第61章 奪權第101章 中國意第13章 麻煩纏身第37章 時過境遷第40章 空軍出動第88章 公開較量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53章 巔峰之作第30章 有限衝突第24章 衆矢之的第7章 實戰演練第80章 歸隊第12章 搭臺唱戲第115章 面對誘惑第40章 空軍出動第18章 猜一個準第17章 多事之秋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20章 軍事禁運第35章 交易第35章 軍售交易第64章 有條不紊第43章 萬事俱備第85章 戰略封鎖第33章 劇變第13章 情報安全第1章 鬼話連篇第38章 自主決策第159章 量才爲用序二插翅飛虎第96章 爭分奪秒第39章 九天之上第28章 戰術調整第95章 前程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60章 皇家空軍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79章 純步兵第46章 突防第56章 由海向陸第91章 斡旋第123章 全面考慮第33章 戰爭降臨第143章 五加九會議第109章 留任第94章 喘口氣第18章 民間力量第44章 機械戰士第95章 火山爆發第96章 風暴高潮第9章 頭號盟友第1章 激活第79章 硝煙再起第75章 一擁而上第4章 冰凍三尺第57章 主動與被動第7章 最強團隊第8章 人才第131章 風捲殘雲第72章 一個民族的存亡第22章 移民潮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55章 外太空作戰序十四鷹擊長空第53章 風雲消散第117章 敲山震虎序十七偃旗息鼓第22章 元老第45章 鬥氣第52章 大敵將至第64章 龍出昇天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41章 光復第67章 主力對決第128章 知錯就改第13章 政治風暴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62章 驚弓之鳥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02章 大踏步前進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27章 機會第48章 偷襲第162章 連環套第35章 意外收穫第138章 戰略佈局第11章 相互試探第26章 定性分析第92章 裝甲比拼
第157章 東家出面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75章 國家意志第73章 高耗費戰爭第50章 防禦部隊第57章 關鍵一步第5章 權衡利弊第20章 圍殲第77章 戰略預備隊第61章 奪權第101章 中國意第13章 麻煩纏身第37章 時過境遷第40章 空軍出動第88章 公開較量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53章 巔峰之作第30章 有限衝突第24章 衆矢之的第7章 實戰演練第80章 歸隊第12章 搭臺唱戲第115章 面對誘惑第40章 空軍出動第18章 猜一個準第17章 多事之秋第116章 事發突然第20章 軍事禁運第35章 交易第35章 軍售交易第64章 有條不紊第43章 萬事俱備第85章 戰略封鎖第33章 劇變第13章 情報安全第1章 鬼話連篇第38章 自主決策第159章 量才爲用序二插翅飛虎第96章 爭分奪秒第39章 九天之上第28章 戰術調整第95章 前程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60章 皇家空軍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79章 純步兵第46章 突防第56章 由海向陸第91章 斡旋第123章 全面考慮第33章 戰爭降臨第143章 五加九會議第109章 留任第94章 喘口氣第18章 民間力量第44章 機械戰士第95章 火山爆發第96章 風暴高潮第9章 頭號盟友第1章 激活第79章 硝煙再起第75章 一擁而上第4章 冰凍三尺第57章 主動與被動第7章 最強團隊第8章 人才第131章 風捲殘雲第72章 一個民族的存亡第22章 移民潮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55章 外太空作戰序十四鷹擊長空第53章 風雲消散第117章 敲山震虎序十七偃旗息鼓第22章 元老第45章 鬥氣第52章 大敵將至第64章 龍出昇天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41章 光復第67章 主力對決第128章 知錯就改第13章 政治風暴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62章 驚弓之鳥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02章 大踏步前進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27章 機會第48章 偷襲第162章 連環套第35章 意外收穫第138章 戰略佈局第11章 相互試探第26章 定性分析第92章 裝甲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