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有驚無險

“四百五十米!”

榮康健向操作潛艇的士官點了點頭,回頭朝杜興華看去。

“保持深度,航向31,航速4。”杜興華站起身來,“釋放導航器,把激光掃描圖像顯示在主屏幕上,密切注意溫度與海流的變化情況。”

一艘形似魚雷、拖着光纖導線與銅芯導線的“微型無人潛水器”從“刺豚”號指揮台圍殼右側的發射管內駛入深海,以6節的速度航行到潛艇前方3米處纔將降低到4節。幾道幽藍色光束從潛水器首部射出,反覆掃描周圍海底地形;潛水器上的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與海流傳感器同時啓動,持續不斷的蒐集周圍的水文信息;信息先由潛水器上的中央處理器編碼,然後通過光纖導線傳回潛艇。

經潛艇的中央計算機處理後,複雜的電子信號轉變成可以閱讀的文字與圖片信息。

杜興華一聲不吭的盯着火控檯面上的幾個屏幕。

吐噶喇海峽水下通道所有情況都在他的腦海中,只是杜興華也不能保證潛艇能有驚無險的通過這條長達數十海里的“水下走廊”。

榮康健走了,朝主屏幕看了一眼。

“導航器”實際是用電力推進.的小型潛水器。通過銅芯導線,潛艇爲潛水器的推進系統與探測系統提供所需的電力。潛水器配備的“深海激光探測”系統通過發射在海水中穿透能力最強、最不易衰減的藍色激光,接收海底障礙物反射的激光確定海底地形;利用各種傳感器蒐集水溫、水壓、水流等信息,爲潛艇提供導航數據。這套設備的最大用處是繪製海底地形,開闢水下航道。因爲“刺豚”號在此之前執行了開闢水下航道的任務,所以配備了相關設備。

與“迴聲探測設備相比”,以激光作.爲探測手段的“導航器”更加先進。

因爲激光不會發出噪音,所以.不會“驚動”海地聲納網。最大的問題是,光線在海水中的衰減速度很快,即便是穿透能力最強的藍色激光,也最多傳遞數十米,作用距離遠不如低頻聲波。

杜興華與榮康健都這個問題,也可能遇.到的危險。

因爲探測範圍相當有限,所以潛艇很有可能跟在.導航器的後面走進“死衚衕”。比起僅有數米長的導航器來說,長度接近1米的潛艇的迴旋半徑一般在米以上,即便技術非常好的艇長,也需要3米的轉向空間。在狹窄的“水下走廊”裡,幾乎不可能獲得足夠的轉向空間。到時候,潛艇必須倒車,產生“難以忍受”的巨大噪音。

www★ т tκa n★ ¢ ○ 轉向還是小問題,如果行蹤暴露,遭到攻擊,潛艇.將在劫難逃。

“艇長,十五秒後到達第一轉向點。”

“保持深度與速.度,依照導航信息航行。”杜興華長出口氣,對榮康健說道,“讓官兵進入戰鬥崗位,如果行蹤暴露,我們就得全速突圍。”

榮康健點了點頭,給各個部門下達了戰備命令。

“五、四、三、二、一……”

“三分之一左舵,新航向3,深度4,速度4。”

“刺豚”號稍微傾斜一點,如同太極高手一樣,非常柔順的完成了轉向機動。

航向改直後,指揮中心亮起了紅色燈光。

杜興華擡頭看了一眼,隨即朝周圍的幾名軍官與士官看去。榮康健在火控檯面上操作一番,將潛艇的自噪音數據顯示在了左上角的小屏幕上。從此時開始,“刺豚”號進入日本海底聲納網的探測範圍。

84。

杜興華朝搭檔看了一眼,“刺豚”號的靜音性能確實不是吹出來的。

當初“劍魚”號將“安靜航行”噪音降到9分貝以下,讓其他潛艇“黯然失色”。“刺豚”更上一層樓,4節時的噪音僅僅只有84分貝!

84分貝與89分貝絕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潛艇自噪聲每降低分貝,敵人被動聲納的探測距離就將縮短三分之一,潛艇自身被動聲納的探測距離將增加百分之五十。雖然在各種新型技術的推動下,潛艇的噪音越來越小,比如“仿生物消聲瓦”廣泛應用之後,潛艇低速航行的噪音已經降到海洋背景噪音以下,但是技術的進步總有個限度,即便是“刺豚”號,也只能在極低航速下保持安靜,當航速突破某個極限之後,就將產生巨大的流體噪音。技術進步的另外一個結果是,探測潛艇的手段越來越先進。雖然探測潛艇的主要手段仍然是聲納,但是傳感器技術與信息處理技術的進步,聲納的性能變得越來越先進。美國在年開發出“自適應主/被動聲納探測技術”,能夠在複雜海況下探測到噪音強度在9分貝左右的潛艇,依靠聲納網能夠準確測出潛艇的航行情況。

與其他戰爭形式一樣,潛艇戰中,探測與反探測手段一直在競爭中飛速發展。

“艇長!”

杜興華一驚,朝聲納長看了。

“反潛巡邏機,東北方向,一百千米之外,距離正在縮短。”

“朝我們逼近?”榮康健立即問了一句。

“沒有,逼近速度不快,沒有朝我們飛來。”

榮康健微微皺了下眉頭,朝杜興華看了一眼。

“應該是正常巡邏。”杜興華非常冷靜,“密切留意,沒有必要擔心。”

聲納長點了點頭,沒再多說。

半島戰爭爆發後,日本海軍加強了琉球羣島幾處重要航道的巡邏力度。萬幸的是,日本海軍並不共和國潛艇“開闢”了吐噶喇海峽航道。那架巡邏機應該正在飛往大隅海峽的途中,因爲吐噶喇海峽北面的大隅海峽是進入西太平洋最理想的海上通道。上個世紀的美蘇冷戰時期,大隅海峽是美國在西太平洋上必須控制的7處重要海峽之一。正是如此,數十年來,共和國海軍的潛艇很少從大隅海峽進入西太平洋。

“刺豚”號如同一隻深海幽靈一般,繼續沿着早已探測出來的航線前進。

利用導航器傳回的水文信息,潛艇上的中央計算機自動計算出最佳航行路線,對潛艇的壓載水艙、方向舵與水平舵進行微調,以確保潛艇始終在預定的航向上航行。

一分一秒,杜興華與榮康健的精神也漸漸放鬆下來。

完成第五次轉向之後,“刺豚”號“走”完了一半的航程。

與其他幾條“水下走廊”相比,吐噶喇海峽航道最大的特點是航線曲折,在大約海里的航線上,總共有11處轉向點,有一半的航道是在海底山脈的峽谷之中。選擇這條曲折航線的主要目的就是儘量使潛艇呆在深海,避開敷設在周圍海底的聲納網。

雖然導航器能夠爲潛艇提供實時航行信息,但是在4多米深處潛航,與閉着眼睛穿越迷宮沒有多少區別。哪怕最輕微的失誤,都會導致潛艇一頭撞上航線兩側數十米外的海底山崖。就算潛艇的航行速度非常慢,不會撞得粉身碎骨,也會因爲撞擊產生的巨大噪音暴露行蹤。

即將到達第六個轉向點的時候,情況出現變化。

不用聲納長提醒,顯示在火控屏幕上的數據足以說明情況。航道西北方向,靠近口永良部島的一處由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淺水海盆中“埋伏”了一艘身份不明的潛艇,距離“刺豚”號大約海里。以潛艇戰的尺寸衡量,這個距離非常近。那艘潛艇肯定是在坐沉的時候遇到了一點小麻煩,才發出了足以讓“刺豚”號的巨大噪音。

“日本潛艇?”

杜興華搖了搖頭,說道坐潛深度爲二百四十米,不太像日本的常規潛艇。與資料庫裡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看看有沒有收穫。”

對比分析結果很快就出來了,沒有找到類似結果。

榮康健皺起了眉頭。“或許是日本的新式潛艇,或者是一艘攻擊核潛艇。”

“應該是攻擊核潛艇,但不是日本的潛艇。”杜興華非常直覺,“沒有任何情報表明日本建造了攻擊核潛艇,而且潛伏的位置很不一般。至少我們從沒日本潛艇在吐噶喇羣島的淺水海盆中活動。”

“難道是美國潛艇?”

“不是美國潛艇,就是俄羅斯的潛艇。”杜興華冷冷一笑,說道,“反正不會是日本潛艇,更不可能是棒子國的潛艇。特徵噪音記錄下來了嗎?”不跳字。

“已經記錄下來了。”

“帶交給軍情局處理。”杜興華沉思一陣,說道,“沒必要理會,我們繼續前進。”

與不速之客擦肩而過,“刺豚”號繼續沿着“水下走廊”前進。

杜興華與榮康健都,那很有可能是一艘美國海軍的攻擊核潛艇,而且很有可能是傳說中的“811”級,也就是“弗吉尼亞”級的改進型。

“弗吉尼亞”級的基本型號總共建造3艘(舷號從SS774到SS81),從SS811號開始,增添了大量先進設備。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811”級很有可能以複合蓄電池做輔助動力,用超導電動機推進,靜音性能更加出色。除此之外,“811”級使用了強度更高的HY-1型高強度鋼,最大下潛深度增加到6米,最高航速提高到36節。

非常先進,也非常難以對付的潛艇。

杜興華不想“節外生枝”,沒去招惹遇到麻煩的“不明身份潛艇”。

月底最後幾天了,保分類月票前六,求們支持!

第153章 民族希望第71章 民主表決第64章 重量級說客第29節 虎口奪食第78章 招決勝負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79章 表演時間第72章 高調亮相第54章 旁敲側擊第76章 虎視眈眈第91章 來勢洶洶第15章 有理有據第52章 重大收穫第9章 民間力量第5章 戰爭製造者第73章 大權在握第110章 戰略牌第2章 大國頹勢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94章 死亡競賽第14章 收復失地第3章 暗流第67章 緊急調整第19章 請求援助第37章 靜觀其變第17章 敏感話題第18章 民間力量第34章 偷襲得手序十二全體動員第34章 借刀殺人第22章 動盪時代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14章 三足鼎立第37章 暗度陳倉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62章 絕對優勢第9章 熱點時局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140章 戰術創新第31章 暗算第121章 賊鷗出擊第109章 留任第5章 變革時代第39章 殺雞儆猴第42章 幫倒忙第70章 窩裡鬥第36章 天助我也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38章 大禍臨頭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22章 傳奇人物第147章 炮彈開路第159章 量才爲用第14章 真實身份第159章 量才爲用第27章 生死一線第63章 得意忘形第95章 前程第77章 皇家空軍的選擇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15章 關鍵因素第44章 緊鑼密鼓第48章 玩火者第96章 現實利益第39章 鬥法第28章 促談第88章 開門紅第46章 由守轉攻第69章 轉折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110章 克敵之長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76章 有限反擊第77章 爲了消耗第12章 新人新氣象第25章 戰略天才第85章 全面部署第20章 修憲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34章 亂局第75章 戰爭爆發第40章 關鍵裝備第104章 歷史重任第38章 第一槍第37章 專多能第48章 緊鑼密鼓第12章 艱難抉擇第142章 特種炸彈第144章 物降一物第67章 秘密武器第40章 空天戰機第79章 獨角戲第64章 一切爲了戰爭第91章 契機第87章 艦隊北上第97章 虛張聲勢第83章 中東攻略第78章 針鋒相對
第153章 民族希望第71章 民主表決第64章 重量級說客第29節 虎口奪食第78章 招決勝負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79章 表演時間第72章 高調亮相第54章 旁敲側擊第76章 虎視眈眈第91章 來勢洶洶第15章 有理有據第52章 重大收穫第9章 民間力量第5章 戰爭製造者第73章 大權在握第110章 戰略牌第2章 大國頹勢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94章 死亡競賽第14章 收復失地第3章 暗流第67章 緊急調整第19章 請求援助第37章 靜觀其變第17章 敏感話題第18章 民間力量第34章 偷襲得手序十二全體動員第34章 借刀殺人第22章 動盪時代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14章 三足鼎立第37章 暗度陳倉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62章 絕對優勢第9章 熱點時局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140章 戰術創新第31章 暗算第121章 賊鷗出擊第109章 留任第5章 變革時代第39章 殺雞儆猴第42章 幫倒忙第70章 窩裡鬥第36章 天助我也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38章 大禍臨頭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22章 傳奇人物第147章 炮彈開路第159章 量才爲用第14章 真實身份第159章 量才爲用第27章 生死一線第63章 得意忘形第95章 前程第77章 皇家空軍的選擇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15章 關鍵因素第44章 緊鑼密鼓第48章 玩火者第96章 現實利益第39章 鬥法第28章 促談第88章 開門紅第46章 由守轉攻第69章 轉折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110章 克敵之長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76章 有限反擊第77章 爲了消耗第12章 新人新氣象第25章 戰略天才第85章 全面部署第20章 修憲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34章 亂局第75章 戰爭爆發第40章 關鍵裝備第104章 歷史重任第38章 第一槍第37章 專多能第48章 緊鑼密鼓第12章 艱難抉擇第142章 特種炸彈第144章 物降一物第67章 秘密武器第40章 空天戰機第79章 獨角戲第64章 一切爲了戰爭第91章 契機第87章 艦隊北上第97章 虛張聲勢第83章 中東攻略第78章 針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