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民族的精髓

28日,王元慶在京接見科學院與工程院代表。

按照共和國官方媒體的報道,元首將爲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與工程師頒發“共和國科研工作者年度傑出貢獻獎”。

“共和國科研工作者年度傑出貢獻獎”是精神獎勵,而不是物質獎勵。

雖然獲得該獎的科學家與工程師能夠獲得萬元到500萬元的特別獎金,但是對絕大部分獲獎者而言,能夠到元首府參加“國宴”遠比獎金重要得多。獲得該獎,等於工作成果與貢獻得到國家承認,在共和國學術界的地位也得到了最高級別的認可,對今後的發展與研究工作有非常顯著的意義。

下午的科研工作報告結束後,王元慶率先返回元首府。

參加晚宴的人將在元首府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首先參觀元首府,瞭解元首的日常作息生活。晚宴開始前15分鐘,再去餐廳就座。爲了確保部分首次到元首府作客的科研人員不會鬧出笑話,焦魃山特意給工作人員打了招呼,要求就座時,按照安排好的位置入席,不要過於隨便。

“這是科研人員名單,等下在旁邊幫你介紹。”

“沒這個必要,都認識。”王元慶呵呵一笑,對旁邊的焦魃山說道,“聽說你做了相關安排?等下讓大家都隨便點,別那麼鄭重,這不是真正的國宴。”

魃山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元首的意思。

“你招待客人吧,我整理好就去餐廳。”

等焦魃山出去。王元慶笑着搖了搖頭。葉致勝相比。焦魃山最大地缺點就是做什麼都過於正式。或者說過於嚴謹。

日常工作中。魃山地習慣讓王元慶非常滿意。因爲葉致勝往往會把一些小問題搞成大問題。王元慶一直希望焦山有所改進爲葉致勝那種能夠在任何場合應付自如。成爲元首左右手地首席助理。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整理好外套。王元慶拿起了焦魃山留下地赴宴人員名單。

這個小小地舉動就能看出焦魃山與葉致勝地區別。如果是葉致勝定會帶走名單。焦山完全不一樣。每次都會多做一手準備。

到底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王元慶也說不清楚。

坐到沙發上點上香菸元慶翻開了人員名單。

受邀參加宴會的科研工作者有50多人,其中只有幾個值得王元慶單獨接見。如同王元慶所說,這幾個他都認識。沒花多少時間,王元慶勾出了這幾個人的名字。

樑梓,歸國華;1982年出生在美國洛杉磯,畢業於南加州大學,獲得流體動力學與流體工程力學博士學位;2013年進入通用電氣船舶公司,參與“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的建造工作;2015年試圖回國被美國政府以“涉及保密技術”爲由強行扣留;直到2019年纔在軍情局的幫助下返回祖國,先後參加73級與級潛艇的設計與建造工作;2026年提出“流體螺旋電磁推進基礎原理”,獲得當年“科技理論進步特等獎”,得到海軍大力資助;現在正在進行電磁推進的基礎設計工作。

唐明軒,歸國華僑;1979年出生在美國紐約,父母爲臺籍華人;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空氣動力學與磁流體理論物理學博士學位;2007年到阿拉莫斯實驗室工作,曾擔任實驗室理論物理副主管;2015年主動與軍情局聯繫望能夠返回祖國;經過5年努力,2020年回到祖國,在“航空航天動力研究所”工作;20211年提出“吸入電離式電磁推進理論”,榮獲當年“科技理論進步特等獎”,得到空軍與海軍大力資助;現在主要從事相關研究工作。

除此之外料工程專家湯維康教授、通信技術專家孟振華教授、從事激光拓展應用的)文興博士、光電技術專家雲從龍教授、量子理論物理學家倪震雲教授、從事神經網絡計算機開發工作的於時博博士均值得王元慶特別關注。

這些人不但是共和國科學界的泰斗,在國際學術界也“舉足輕重”。

以唐明軒來說了將他接回國,軍情局不但精心策劃5年在行動中與美國3大情報機構(FBI、CIA與NSA)發生衝突,間諜與7名特工犧牲或者失蹤。得知唐明軒回到共和國之後IA~組織了數次暗殺行動,直到軍情局威脅用1個美國頂尖科學家爲唐明軒“做保”,CIA才放棄刺殺行動。20211年,唐明軒提出“吸入電離式電磁推進理論”,美國總統弗雷德裡克大爲感慨,認爲唐明軒對共和國國防力量的貢獻,頂得上1先進戰鬥機!論學術界地位,唐明軒絲

共和國的“導彈之父”差。外界並不知道,唐明軒?高度參與由美國政府主導的“新大陸計劃”(利用在511區獲得的基礎技術進行的科研開發工作,美國的複合蓄電池就是“新大陸計劃”的重大成果),不但掌握了大量絕密資料,還參與了多項重大科研工作。雖然軍情局沒有公佈相關情況,但是CIA一直認爲唐明軒回國之前,利用職務之便從阿拉莫斯實驗室竊取了大量絕密資料。因爲唐明軒成功返回祖國,所以從此之後,美國很少在重大科研項目中聘用華裔科研人員。

唐明軒的貢獻到底有多大,後人自然會給出一個公允的評價。

即便唐明軒沒有從阿拉莫斯實驗室帶回絕密資料,以他的個人才能,還有記在他腦海裡的東西,恐怕也不止1先進戰鬥機那麼簡單!

若論推動社會發展的貢獻,1個科學家頂得上1C0個政治家!

仍然以唐明軒爲例,如果由他提出的“吸入電離式電磁推進理論”得到實踐應用,人類的航空航天動力系統將發生重大革命,複合蓄電池不但可以作爲螺旋槳飛機的能源,還能作爲高速航空器、乃至航天器的主要動力。如果能夠用廉價的電力推動航空航天器,不但空天時代將正式到來,航天發射成本還將降低99%以上,爲人類真正邁入太空時代、向廣闊的宇宙拓展生存空間打下堅實基礎!

雖然唐明軒比上愛因斯坦,但是沒人否認他爲人類做出的重大貢獻。

當年,紀佑國讓軍情局全幫助志願回國的科學家返回祖國的時候講了一個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蘇聯拼盡全力搶奪德國的工業設備與生產物資,美國則派遣突擊隊與情報人員,想方設法的尋找德國科學家。後來成爲“美國導彈之父”的馮布勞恩,也就是V-2導彈的總工程師就在這個時候前往美國。

在往前看,美能在一百多年內,由北美大陸東海岸的13塊殖民地發展成爲全球最強大的國家,與其高度重視人才不無關係。即便在冷戰高峰時期,美國都在想方設法的吸收國外移民,特別是那些掌握着先進技術、能爲社會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直到現在,科研工作人員都最容易獲得“綠卡”。

然受到歷史與國情等因素的限制,共和國無法像美國那樣大量吸收移民,但是共和國必須高度重視科學家,特別是那些願意爲民族復興奉獻畢生成就的華裔科學家,爲他們提供最好的基礎條件與最好的工作環境。

從佑國到王元慶,3任共和國元首均十分重視科研工作。

共和國能夠擁有現在的成就,除了紀國等國家領導人做出的傑出貢獻之外,共和國的科學家纔是真正的“驕傲”。不管是武裝軍隊的技術,還是推動產業革命的技術,還是引發“電力革命”的技術,均是科學家的貢獻!

放下手上的件,王元慶起身再次整理了外套。

如果是會見政府官員或者軍隊將領,王元慶不會這麼鄭重。只有在招待那些決定着共和國命運的科研工作人員時,王元慶纔會格外重視儀表。或許,在王元慶看來,這麼做能夠最大限度的表示對科學家的尊重與尊敬。

隨着元首來到餐廳,50多名科學家紛紛起立。

晚宴正式開始。

王元慶沒有發表隆重致辭,因爲他決定讓晚宴的氣氛更隨和一點,讓參加宴會的客人覺得更加親切,忘掉政治家與科學家的身份差別。

不得不承認,焦魃山的細心謹慎在某些時候確實有好處。

菜品都非常精緻,餐具也換了一套,總體上給人一種文雅的感覺,彷彿擺在桌上的菜餚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欣賞的。

對此,王元慶感到非常滿意。

招待官員,講的是氣派;招待軍人,講的是豪放;招待科學家,講的就是精美。

隨着一道道菜餚擺上餐桌,餐廳裡的氣氛也熱烈起來。客人忙了一個下午,早已飢腸轆轆,都等着元首動筷子呢。

“看樣子,大家都等不及了。”王元慶起身舉杯,“能夠邀請到各位科學界與工程界的泰斗,既是我的榮幸,也是國家的榮幸。我首先祝願大家都有個好胃口,不要罔顧此行。我首先代表國家、代表民族敬大家一杯!”

招待客人方面,王元慶很有紀佑國的風範。

不同的是,紀佑國有胃病很少喝酒,王元慶卻有不錯的酒量。

元首坐下後,焦魃山等工作人員開始替元首勸酒,餐廳裡的氣氛頓時輕鬆了許多。

第14章 懸疑故事第18章 挖牆腳第35章 祖國第3章 暗流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83章 戰爭動員第25章 差距第123章 遊戲規則制定者第8章 突然襲擊第131章 陰霾重重第52章 死灰復燃第164章 有得必有失第65章 正式宣戰第43章 戰爭問題第86章 戰前動員第40章 難題第139章 團結的力量第44章 臨時決策第28章 共和國的憤怒第63章 王牌的實力第41章 戰爭動機第3章 秘密同盟第30章 英雄第111章 影響力序十一秘密轉運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80章 扯皮第123章 遊戲規則制定者第89章 解密第20章 雙簧第56章 高潮跌宕的前戲第5章 區別對待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97章 殊途同歸第34章 亂局第8章 最終目的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33章 雄辯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61章 硬仗第74章 軍控協議第10章 新人報到第76章 攻堅戰第55章 多用途第35章 意外收穫第25章 邁向戰爭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17章 敏感話題第24章 大事化小第141章 理想戰術第61章 未來軍事力量第37章 專多能第87章 最後的反制第56章 由海向陸第7章 動員機制第17章 殊途同歸第48章 痛殲美軍第30章 取捨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82章 外交戰第30章 感恩戴德第26章 戰爭威脅第12章 平衡外交第143章 敢死隊第79章 俄羅斯泥潭第9章 頭號盟友第16章 聯合指揮部第12章 誘惑第18章 女豪傑第80章 輕重緩急第136章 長遠謀劃第37章 變策第1章 時過境遷第7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53章 不宣而戰第6章 一路走好第22章 我行我素第46章 惡戰的徵兆第118章 無藥可救第8章 一箭三雕第41章 龍牆第39章 殺雞儆猴第85章 靈活戰術第55章 點悟第62章 溝通第7章 珠聯璧合第93章 政治進程第149章 經典突擊第4章 拉幫結派第65章 國家意志第3章 攻心爲上第71章 萬事俱備第27章 戰略圍剿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117章 好心幫倒忙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鐘第9章 不可告人
第14章 懸疑故事第18章 挖牆腳第35章 祖國第3章 暗流第158章 高昂的賭注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83章 戰爭動員第25章 差距第123章 遊戲規則制定者第8章 突然襲擊第131章 陰霾重重第52章 死灰復燃第164章 有得必有失第65章 正式宣戰第43章 戰爭問題第86章 戰前動員第40章 難題第139章 團結的力量第44章 臨時決策第28章 共和國的憤怒第63章 王牌的實力第41章 戰爭動機第3章 秘密同盟第30章 英雄第111章 影響力序十一秘密轉運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80章 扯皮第123章 遊戲規則制定者第89章 解密第20章 雙簧第56章 高潮跌宕的前戲第5章 區別對待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97章 殊途同歸第34章 亂局第8章 最終目的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33章 雄辯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61章 硬仗第74章 軍控協議第10章 新人報到第76章 攻堅戰第55章 多用途第35章 意外收穫第25章 邁向戰爭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17章 敏感話題第24章 大事化小第141章 理想戰術第61章 未來軍事力量第37章 專多能第87章 最後的反制第56章 由海向陸第7章 動員機制第17章 殊途同歸第48章 痛殲美軍第30章 取捨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82章 外交戰第30章 感恩戴德第26章 戰爭威脅第12章 平衡外交第143章 敢死隊第79章 俄羅斯泥潭第9章 頭號盟友第16章 聯合指揮部第12章 誘惑第18章 女豪傑第80章 輕重緩急第136章 長遠謀劃第37章 變策第1章 時過境遷第7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53章 不宣而戰第6章 一路走好第22章 我行我素第46章 惡戰的徵兆第118章 無藥可救第8章 一箭三雕第41章 龍牆第39章 殺雞儆猴第85章 靈活戰術第55章 點悟第62章 溝通第7章 珠聯璧合第93章 政治進程第149章 經典突擊第4章 拉幫結派第65章 國家意志第3章 攻心爲上第71章 萬事俱備第27章 戰略圍剿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117章 好心幫倒忙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鐘第9章 不可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