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快準狠

接到元首府的電話,項鋌輝與裴承毅就知道元首叫他仰凡泊原因。

收到印度的外‘交’照會之前,共和國空軍與陸軍的偵察部隊就發現印度東部地區的軍隊停止了撤軍行動。甚至有部分原本已經離開防區的部隊返回防禦陣地。這一情況立即反饋到總參謀部,項鋌輝連夜召開軍事會議。

即便王元慶沒讓焦葳山給總參謀部打電話,項鋌輝也會主動聯繫元首。

秘密停火協議不僅僅是口頭承諾,還是實際行動。與寫在紙面上的停火協議不同,口頭協議只能在對等原則下分階段事實,不管哪一方蓄意破壞停火協議,另外一放都能立即採取“補救。措施。按照中印達成的停火協議,只有在印度按照承諾將駐紮在東部地區的軍隊撤走之後。共和國有會進行全面停火;如果印度沒能兌現承諾,共和國將在協議規定的撤軍時間到期之後展舁大規模軍事行動。

從純軍事角度來看,印度沒有任何理由半途撕毀停火協議。

協商的時候,爲了防止印度反悔。共和國將最重要的撤軍工作放在了最前面,即駐紮在藏南地區的印度軍隊率先停止抵抗,向共和國軍隊繳械投降,共和國則按照承諾暫時停止針對印度國內的軍事行動,並且在全面停火後遣返印軍官兵。

走出這一步,印度已經失去了反悔的機會。

如果印度撕毀停火協議,不但會白白丟掉藏南地區,還將面臨更猛烈的軍事打擊。

只要印度總理不是笨蛋,就不應該在沒有任何還手能力的情況下撕毀停火協議。

項鋌輝沒有擅自做出恢復軍事打擊的決定,而是決定首先請示元首。

兩人到了元首府。王元慶讓李存勳大致介紹了情況。

“停火協議中說得很清楚,印度擅自改變撤軍計戈”我們有權恢復軍事打擊,沒有必要姑息養‘奸’王元慶擺明宗旨,說道,“恢復軍事打擊只是手段,如何通過軍事打擊達到目的纔是關鍵。我的意見是,軍事打擊要有節制,不能盲目擴大。更不能將地區衝突演變爲全面戰爭。我們的目的有三個,一是檢驗我軍新式裝備的實戰能力。二是迫使印度切實履行停火協議,三是震懾某些別有用心的國家。像以往一樣。我只提出要求,具體軍事行動由總參謀部負責策劃與實施。”

項鋌輝點了點頭,朝坐在王元慶旁邊的潘雲生看了一眼。

裴承毅也注意到了潘雲生,顯得有點疑‘惑’。

“老潘是我請來的,爲我提供決策建議

項鋌輝立即明白過來,朝裴承毅看了一眼。

“如果要實現三個目的,需要更多的準備時間

王元慶點了點頭,示意裴承毅接着說下去。

“在此之前,爲了確保順利收復藏南地區,除了讓部分裝備部隊一年以上的新式武器裝備參戰之外,其餘還處於定型試驗、或者一年內完成定型試驗還未大規模裝備部隊的新式武器裝備都沒有參加實戰。”裴承毅儘量說得簡單撫要。“如果讓這些武器裝備參加實戰,從規劃作戰行動到調動部隊,需要數日時間。即便幾項工作同時展開,而且以檢驗新式武器裝備的實戰能力爲主要目的,最快也只能在二十四小時之後讓第一批裝備參戰,全面檢驗的準備工作至少需要一週。”

“選擇重點的,最有價值的新式武器接受實戰檢驗

裴承毅點了點頭,說道:“策劃工作不是很大,主要還是時間間題。”

“元首的意思是,希望借接下來的衝突檢驗此輪軍事技術革命的正確‘性’。”李存勳替王元慶做了解釋。“隨着大量先進武器裝備、特別是無人裝備完成定型試驗,要不了多久,我們就得進行更大規模的換裝工作。與以往的武器裝備相比,無人裝備的問題更爲突出,比如無人裝備能否從根本上降低戰爭成本、能否像有人裝備一樣完成作戰任務、能否全面取代有人裝備等等。這些問題,只能在戰場上得到檢驗。

也只卑證明了新式裝備的有效‘性’,才能爲大規模換裝提供事實依據

“還有一點潘雲生接過李存勳的話題,說道,“新一輪軍事技術革命不但會對我們的國防建設產生重大影響,也會對其他所有國家的國防建設產生重大影響。我們既要通過戰爭證明軍事技術革命是否像理論推導那樣能夠從根本上改變戰爭面貌,還要通過戰爭向其他國家傳達某種信息。簡單的說,軍事技術革命關係到未來國際格局,更關係到我們與美國的戰略平衡。如果我們能夠在這場衝突中找到正確發展道路。就能佔領新的制高點。但是隻有讓美國走上錯誤的發展道路,才能完全壓制住競爭對手

裴承毅微微皺了下眉頭,明白了兩位軍情局領導的意思。

項鋌輝也聽了出來,隨即朝王元慶看了過去。

“印度在這個時候反悔,表明魯拉賈帕尼的政策出現重大轉變。”王元慶長出口氣,說道,“我們有理由相信,即便印度按照承諾完成撤軍行動,也無法從根本上消除我們與印度的矛盾,反而爲下一場戰爭埋下了禍根。衝突結束後。美國會不遺餘力的支持印度,印度也會毫無保留的投入美國的懷抱。過不了幾年,下一場戰爭就會爆發。而且不是簡單的邊境衝突,而是我們與印度的全面戰爭。作爲決定戰爭勝敗的決定‘性’因素,我們從現在就得進行戰爭準備。通過沖突檢驗新式武器裝備的實戰能力,不但對我軍未來建沒有指導‘性’意義,還是我們進行的第一項戰爭準備工作。”

“既然如此,我們得重新規劃打擊行動。”

“就算多用點時間也沒什麼。”王元慶看了項鋌輝一眼,把目光轉向裴承毅,說道,“按照我們與印度達成的秘密停火協議,印軍將在十二日半夜之前完成東部地區的撤軍行動,總參謀部還有大約四十八小時的準備時間。按照有節制的擴大軍事打擊規模的原則,可以優先安排部分具有典型意義的新式裝備參戰。然後考慮其他新式裝備。不管打到什麼程度,只要印度屈服,軍事行動立即結束。”

“如此一來,也只能優先安排最重要的新式裝備參戰。”

王元慶點了點頭,說道:“第二今日的就是以戰促和。爲了達到這個目的,在選擇打擊日標的時候要有所保留,既要達到打痛印度的目的。還要阻止衝突擴大。這方面,項總與裴將軍比我有經驗。”

“我親自負責目標挑選工作。”

“記得給我一份詳細報告。”

項鋌輝點了點頭,答應了下來。

“最後一個目的就是震懾某些國家,特別是美國。”王元慶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簡單說來。就是要讓美國知道與我們的差距,特別是在先進武器裝備上的差距,讓美國在國防建設上投入更多的資金。最重要的目的還是讓美國傾其所有的爲印度提供支援,從而達到消耗美國國力的目的。不可否認。這會對幾年之後我們與印度的全面戰爭造成不利影響,但是我們掌握了主動權,不應該害怕挑戰,而應該對戰勝挑戰有足夠的信心。歸根結底。印度不是美國,打垮由美式裝備武裝起來的印軍要比打垮美軍容易得多。看得更長遠一些,只要能夠打垮由美國武裝起來的印度,能夠對美國的國際聲望與威信造成最大限度的打擊,從而削弱美國的國際地位。”

聽王元慶說完,項鋌輝與裴承毅都‘露’出了難‘色’。

很明顯,元首的幾斤,要求並不完全一致。要想震懾美國,就得全力以赴。爲了控制衝突規模,就得有所保留。如何在兩者之間尋找平衡點,完全超出了項鋌輝與裴承毅的能力範圍,更成了最主要的問題。

“關鍵還是快準狠。”潘雲生替兩人解了圍,“與衝突爆發時相比。此時的印度已經做好準備,軍事打擊難以產生突然效果。在所有人看來,擴大沖突規模,很有可能導致衝突升級,我軍也將爲此付出更大的代價。如果能夠在所有人都想像不到的情況下通過軍事打擊迫使印度屈服,就能最大限度的震懾美國。”

聽潘雲生說完,項鋌輝與裴承毅相互看了一眼,似乎有所頓悟。

“怎麼打,還是總參謀部說了算。”王元慶呵呵一笑,說道,“行動開始之前,向我提‘交’詳細的作戰計劃小。”

“沒問題,我們儘快安排。

王元慶點了點頭,說道:“時間寶貴,就不再羅嗦了。回去後,儘快進行部署。”

項鋌輝與裴承毅立即起身告辭。

李存勳坐了一會,也向元並告辭。

沒讓王元慶開口,潘雲生就留了下來。

“老潘,你有把握嗎?”

“把握談不上,還得看裴承毅的表現。”潘雲生看了王元慶一眼,說道,“處理好這件事情,基本上沒有別的麻煩了,我也該”

“老潘,你可不能走。”王元慶搶先說道,“你也知道,數年之後的戰爭不可避免。不爲別的。就算爲了你奮鬥了幾個年的目標,也應該留下來,幫我度過難關。老潘,這不是命令,而是請求,朋友間的請求。”

潘雲芒遲疑了一平,長出口氣,說道:“看來,老紀把我給賣了。”

王元慶呵呵一笑,知道潘雲生已經答應了他的請求。

第32章 大殺器第126章 一線希望第98章 東衝西突第35章 軍士長第16章 實地考察第88章 公開較量第86章 奔赴戰場第30章 直接動因第56章 雙面間諜第59章 星戰計劃第47章 難以置信的順利第12章 備戰第43章 演變的世界第15章 統一陰霾第39章 以小時計算的決戰第24章 接頭第24章 軍事顧問第54章 旁敲側擊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71章 吝嗇鬼第58章 全面爆發第55章 以戰促和第117章 蓄意挑釁第37章 鋌而走險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55章 後知後覺第46章 信號第65章 X艇第115章 定居點第74章 切中要害第22章 心猿意馬第20章 軍事禁運第9章 不可告人第76章 變味第139章 初見成效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7章 危機暗伏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10章 衝突升級第85章 全面部署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78章 招決勝負第102章 生死航道第85章 決戰跡象第44章 邁向戰爭第97章 虛張聲勢第150章 利害關係第40章 戰果最大化第21章 思想工作第17章 正名第11章 識時務第4章 冰凍三尺第17章 大戰在即第40章 掉包第84章 戰略截擊部隊第13章 麻煩纏身第55章 包餃子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35章 一鼓作氣第41章 戰爭動機第30章 取捨第109章 留任第30章 感恩戴德第24章 四法案第58章 空中走廊第14章 撥雲見日第24章 大事化小第61章 未來軍事力量第31章 合縱連橫第107章 走向決戰第22章 動盪時代第40章 窗戶紙第80章 全面軍備競賽第22章 移民潮第21章 雄獅之心第61章 由冷轉熱第19章 干將出馬第62章 絕對優勢第72章 歸宿第113章 關鍵問題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26章 搭臺唱戲第32章 夢想與現實第43章 蛛絲馬跡第39章 以小時計算的決戰第101章 中國意第46章 特殊存在第82章 靠山與替罪羊第17章 戰爭部署第151章 地區化第33章 幽靈折戟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15章 關鍵因素第94章 死亡競賽第28章 親自動手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66章 戰爭決議第71章 劇7941
第32章 大殺器第126章 一線希望第98章 東衝西突第35章 軍士長第16章 實地考察第88章 公開較量第86章 奔赴戰場第30章 直接動因第56章 雙面間諜第59章 星戰計劃第47章 難以置信的順利第12章 備戰第43章 演變的世界第15章 統一陰霾第39章 以小時計算的決戰第24章 接頭第24章 軍事顧問第54章 旁敲側擊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71章 吝嗇鬼第58章 全面爆發第55章 以戰促和第117章 蓄意挑釁第37章 鋌而走險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55章 後知後覺第46章 信號第65章 X艇第115章 定居點第74章 切中要害第22章 心猿意馬第20章 軍事禁運第9章 不可告人第76章 變味第139章 初見成效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7章 危機暗伏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10章 衝突升級第85章 全面部署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78章 招決勝負第102章 生死航道第85章 決戰跡象第44章 邁向戰爭第97章 虛張聲勢第150章 利害關係第40章 戰果最大化第21章 思想工作第17章 正名第11章 識時務第4章 冰凍三尺第17章 大戰在即第40章 掉包第84章 戰略截擊部隊第13章 麻煩纏身第55章 包餃子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35章 一鼓作氣第41章 戰爭動機第30章 取捨第109章 留任第30章 感恩戴德第24章 四法案第58章 空中走廊第14章 撥雲見日第24章 大事化小第61章 未來軍事力量第31章 合縱連橫第107章 走向決戰第22章 動盪時代第40章 窗戶紙第80章 全面軍備競賽第22章 移民潮第21章 雄獅之心第61章 由冷轉熱第19章 干將出馬第62章 絕對優勢第72章 歸宿第113章 關鍵問題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26章 搭臺唱戲第32章 夢想與現實第43章 蛛絲馬跡第39章 以小時計算的決戰第101章 中國意第46章 特殊存在第82章 靠山與替罪羊第17章 戰爭部署第151章 地區化第33章 幽靈折戟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15章 關鍵因素第94章 死亡競賽第28章 親自動手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66章 戰爭決議第71章 劇7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