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危機暗伏

123日,朝鮮對部署在黃海南道、黃海北道、城市的35個師進行“駐地調整”,數十萬官兵離開軍營,開赴目的地。

大規模軍事部署調整沒有任何保密性可言。

在長白山上空巡邏的KZ19型戰場監視機先出警報,隨後從朝鮮半島上方掠過的偵察衛星拍下了上千張照片,正在黃海海域巡邏的電子偵察艦在數個小時內截獲了數千條無線電通信信號。

韓隊迅速做出反應,部署在“三八線”附近的8個師、近20萬韓國陸軍官兵進入戰備狀態,上百架戰機升空執勤,數十艘戰艦緊急離港。

局勢驟然緊張,大戰陰雲籠罩了整個朝鮮半島。

直到當天晚上,調防的朝鮮軍隊陸續到達目的地,局勢纔有所緩和。

北京時間21點30,李存勳趕往元府,參加高層緊急會議。

與上一次主持高層領導會議相比,趙潤東的健康狀況又差了一些,不但神色蒼老了許多,精神也不大集中。

會議開始後,國務院總理顧衛民與總參謀長項鋌輝先後介紹了情況。

進行軍事調動之前,朝鮮按照相關協議提前8小時知會共和國外交部與國防部,說明了軍事調動的目的。按照朝鮮的說法,調整部署主要是爲了應對韓國在5月份向“停火線”附近增派個陸軍師產生的威脅,屬於正常範圍內的軍事調動;朝鮮既不想動戰爭,也不想使半島局勢惡化,只是爲了維護自身安全。

項鋌輝證實了朝鮮地說法。完成軍事調動後。朝鮮不但沒向“停火線”增派兵力。反而將原先部署在開城市地1個步兵師調往黃海南道、將部署在江原道南部地1個步兵師向北調動了大約50千米。按照總參謀部地分析。朝鮮削減一線作戰部隊地數量。加強縱深防禦強度。以更好地態勢應對可能遭到地突然進攻。

“韓隊解除了戰備狀態。升空巡邏地戰鬥機與離港地戰艦先後返回基地。”李存勳第三個做報告。“只是。我覺得問題沒有這麼簡單。”

在這類軍事會議上。軍情局長地“分量”很大。

見到趙潤東沒有提問地意思。王元慶遲了一下。說道:“能不能說得更加詳細一點?”

“四天前。我們情報人員現朝鮮武裝力量司令部高級參謀李孝文少校與某國間諜秘密接觸。隨後按照規程展開調查。查清楚真相之前。朝鮮情報安全機構展開了行動。

爲了避免失去最後一條線索。我們地情報人員不得不展開行動。”李存勳地話很有輕重。也非常小心謹慎。該說地才說。不該說地就不說。“調查後證明。李孝文將朝鮮核武器部署情況地資料賣給了一名冒稱是涉外情報局特工地他國間諜。”

王元慶的神色立即出現了變化,連趙潤東也精神了許多。

黃國巍更是一驚,說道:“涉外情報局不會對朝鮮核武器的情報感興趣,也沒有必要策反朝鮮武裝力量司令部的高級參謀。”

因爲涉外情報局是外交部下設的情報機構,所以黃國巍地反應有點過激。

趙潤東長出了口氣,對李存勳問道:“查出是哪個國家的間諜了嗎?”

“調查工作還在進行,初步推測是韓國或日本地間諜。”李存勳稍微遲疑了一下,說道,“日本間諜的可能性最大。”

趙潤東微微皺了下眉頭,朝王元慶看了過去。

“如此說來,朝鮮的軍事調動不是早已確定,而是臨時決定。”王元慶沉思了一陣,說道,“朝鮮削減‘停火線’附近的軍事力量,是在向韓國示好,希望日益緊張的半島局勢得到緩解。雖然朝鮮沒向北部增派兵力,但是金哲男正在調整政策,提高了對我們的警惕。現在看來,朝鮮地行動對維護穩定有所幫助;長遠看,金哲男的行動很有可能得不償失。如果韓國與美國從中得出了同樣地結論,必將促使柳宗純加快軍事準備的速度,美國也會從中作梗。如果軍情局地判斷沒有錯,在朝鮮蒐集核情報的是日本間諜,證明日本有插手半島事務地野心。只要美國與日本共同推動,柳宗純很快就會邁出武力統一朝鮮半島的第一步,引半島戰爭。”

沒人否認王元慶的分析,因爲他在戰略判斷上的水平,連趙潤東都自嘆弗如。

只是包括趙潤東在內,沒人願意提起“戰爭”。

3年前,日本大張旗鼓展核武器,美國妄圖藉機讓共和國與日本全面開戰,被逼得走投無路的共和國只能在朝鮮半島上大做文章。3年來,共和國竭盡所能的爲即將爆的半島戰爭做準備。

世事展,往往出人所料。

如同西方格言所說,“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制潛射彈道導彈的工作嚴重受挫、11次潛射彈道以失敗告終,日本研製熱核武器的工作也進展不順、重水工廠到2024年3月份才正式投產、年產量不足50:,日本的戰略核威脅降低到了共和國可以“忍受”的地步。2024年初,軍情局獲得了一份非常重要的情報,證明日本只部署了20枚配備單彈頭的X11型彈道導彈,且集中部署在北海道大雪山國家公園的地下射井中。

最大的變化來自朝鮮。

在經濟特區的推動下,朝鮮改革開放取得重大成效,國內局勢趨於穩定,對外政策逐漸緩和。

唯一的不穩定因素是受到民族主義情緒控制的韓國。

局勢生變化,共和國也調整了政策。

只要日本沒有足夠大的威脅,共和國就沒有理由推動朝鮮戰爭。通過經濟手段使朝鮮走向正常化,緩解半島局勢,維護東北亞的穩定與和平,成爲了共和國的新目標。雖然需要數十年的努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期間任何波動都有可能使共和國的努力付之東流,但是比起耗資巨億、犧牲成千上萬的共和人、對共和國展造成重大影響地戰爭,值得爲和平做出任何努力。

問題是,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希望用和平方式解決問題。

與3年前相比,韓國取代日本,成爲東北亞地區的最大不安定因素。

樸太玄被彈劾後不久就在全羅北道的家中被極端民族主義份子殺害,新上任的柳宗純是個不折不扣的“大韓民族”政客。

柳宗純在美國出生,家境貧寒,12歲跟隨父親返回韓國,通過打工完成大學學業。

幼年時遭受的挫折與苦難,既讓柳宗純擁有無比堅強的意志與不畏艱難的鬥志,也讓他徹底轉變成了民族主義份子。成年後,柳宗純積極參加宣揚民族主義地各類活動,並且因此入獄,成爲韓國民族主義份子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入獄期間,柳宗純寫了一本叫《韓國奮鬥》地半自傳小說,明確提到民族分裂是“大韓民族”長期貧弱的根源,只有完成民族統一,韓國才能成爲足以讓所有敵人感到畏懼的強大國家。

韓國在獨島戰爭中慘敗,爲柳宗純上臺鋪平了道路。

雖然傳出柳宗純的母親是韓國任總統、大獨裁李承晚的孫女,但是柳宗純地政治影響力並沒受到影響。隨着韓國大力展軍備、推動軍事改革、整頓官場紀律、打擊經濟寡頭、提高民衆福利等,柳宗純在韓國的地位越來越高,號召力越來越強。按照CNNN等新聞媒體地評價,只要柳宗純以“民族統一”爲名動戰爭,將有超過三分之二的韓國人爲他賣命!

對柳宗純來說,欠缺的只是足夠的軍事力量。

韓國全力擴充軍隊,對周邊國家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影響。雖然共和國不會與韓國搞“軍備競賽”,但是朝鮮與日本不得不提高警惕。爲了應對韓國的威脅,朝鮮加快了武器裝備更新換代地速度,想方設法的從各種渠道獲得先進武器。日本在2022年年底調整了軍備展計劃,提高了海軍與空軍地地位。

美國也成了“受害國”。

最初,美國對柳宗純抱有很大的希望,畢竟柳宗純在美國出生。隨着柳宗純走上極端主義道路,美國改變了政策。2023年5月,CIA策劃秘密行動,準備在柳宗純前往釜山視察地時候製造一起爆炸事件,結果柳宗純臨時改變行程,逃過一劫。此後,CIA再也沒有獲得除掉柳宗純的機會。

進入年,美國再次改變政策,開始與柳宗純接觸。

美國改變態度地原因只有一個:即將到來的大選。

如果半島戰爭在大選前爆,共和黨贏得大選的機會遠遠超過民主黨。問題是,美國大選之前韓國沒有做好戰爭準備,柳宗純也不打算替想要除掉他的美國共和黨總統賣命,加上共和國做出的積極努力,戰爭並沒爆。最終共和黨輸掉了大選,獲勝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韋斯特伍德將在明年1月入主白宮。

對韓國來說,民主黨入主白宮的好處更大。

在扼制共和國的問題上,民主黨比共和黨更加激進。

危急暗伏的局勢讓牽扯其中的國家高度緊張,不然朝鮮的“常規”軍事調動不會引起如此大的反應。

沒討論多久,趙潤東就宣佈散會。

王元慶與李存勳留了下來,其他人員陸續離去。

封推期間,半小時一更,閃爍更兄弟們一起瘋狂,讓大家爽個夠!

啥票啥支持都來點

第125章 毀滅炮擊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15章 關鍵因素第25章 欲擒故縱第96章 爭分奪秒第125章 電磁先鋒第117章 好心幫倒忙第98章 齊心協力第39章 空中航母第78章 燒烤元首第100章 杯弓蛇影第69章 命不該絕第49章 因循守舊第67章 快速船隊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154章 另外一個角度第64章 穩重見長第55章 外太空作戰第4章 有與沒有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21章 思想工作第123章 覆滅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156章 外交努力第73章 新紀錄第64章 不謀而合第23章 創造機會第181章 戰略博弈第55章 外太空作戰第70章 負資本第54章 中堅力量第1章 導火索第76章 變味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94章 深入主題第29章 目的第100章 囑託第49章 場鬧劇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132章 停戰接觸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123章 覆滅第23章 非正式會晤第48章 偷襲第150章 利害關係第5章 不安因素第113章 戰爭的延續第129章 壞兆頭第46章 航母風波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26章 領袖第51章 和平解放第146章 剛猛打法第46章 備用計劃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11章 落網第85章 決戰跡象第47章 範本第50章 醍醐灌頂第22章 心猿意馬第2章 野心家第41章 戰爭動機第23章 找準目標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59章 左右開弓第36章 戰爭惡魔第48章 冒險第102章 宏偉藍第69章 權益第59章 初次交手第8章 利益之爭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75章 內外並重第39章 地面戰鬥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39章 空中航母第94章 主次有序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153章 機會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145章 技術換產品第3章 餘熱第57章 偷襲第25章 權力交接第13章 積極謀劃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30章 取捨第10章 冰山一角第99章 火急火燎第8章 聯合經營第83章 戰爭動員第30章 有限衝突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6章 會錯意第44章 臨時決策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49章 核戰爭陰雲
第125章 毀滅炮擊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15章 關鍵因素第25章 欲擒故縱第96章 爭分奪秒第125章 電磁先鋒第117章 好心幫倒忙第98章 齊心協力第39章 空中航母第78章 燒烤元首第100章 杯弓蛇影第69章 命不該絕第49章 因循守舊第67章 快速船隊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154章 另外一個角度第64章 穩重見長第55章 外太空作戰第4章 有與沒有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21章 思想工作第123章 覆滅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156章 外交努力第73章 新紀錄第64章 不謀而合第23章 創造機會第181章 戰略博弈第55章 外太空作戰第70章 負資本第54章 中堅力量第1章 導火索第76章 變味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94章 深入主題第29章 目的第100章 囑託第49章 場鬧劇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132章 停戰接觸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123章 覆滅第23章 非正式會晤第48章 偷襲第150章 利害關係第5章 不安因素第113章 戰爭的延續第129章 壞兆頭第46章 航母風波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26章 領袖第51章 和平解放第146章 剛猛打法第46章 備用計劃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11章 落網第85章 決戰跡象第47章 範本第50章 醍醐灌頂第22章 心猿意馬第2章 野心家第41章 戰爭動機第23章 找準目標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59章 左右開弓第36章 戰爭惡魔第48章 冒險第102章 宏偉藍第69章 權益第59章 初次交手第8章 利益之爭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75章 內外並重第39章 地面戰鬥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39章 空中航母第94章 主次有序第107章 風暴中心第153章 機會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145章 技術換產品第3章 餘熱第57章 偷襲第25章 權力交接第13章 積極謀劃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30章 取捨第10章 冰山一角第99章 火急火燎第8章 聯合經營第83章 戰爭動員第30章 有限衝突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6章 會錯意第44章 臨時決策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49章 核戰爭陰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