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河北保定府的孫家村他們有自己更關心的大事兒在忙活。
孫家村的羣衆其實已經不怎麼習慣露天開大會了,但這一天突然重新舉行了,打穀場上擺上了桌子,插上了彩旗。
孫家村的村民就如同發現新大陸似的奔走相告,紛紛來到打穀場,駐足觀望,紛紛猜測着有什麼大事要發生。
事情是在村長家商量的,除了孫家哥倆就只有村長老兩口,隔天村長和村委會幾個成員開了個小會,這事就定下來了。
當天下午就是開全村大會,因此消息沒能完全走露,現場提前來看熱鬧的衆人頓時嗡嗡嗡討論成一團,說什麼都有。
等到大會正式開始,場面更是火爆,所有人聽到孫五福給大家帶來了發財致富的機會,可以一起去日本,都激動了。
現場就跟一鍋滾燙的水一樣,沸騰不止。
任憑村長怎麼喊,都不消停,差點沒壓住局面。
儘管有些人比較狐疑,畢竟短視,也比較自私,對於去日本的安全是否有保障,能否掙到錢,還有要少拿一個月的工資,必須無償交給村委會這些事情,都頗有微詞。
但在孫五福親自登臺爲大家講理由擺道理,回答問題做出解釋之後,大家想來想去,討論來討論去,還是安了心,而且覺得交一個月工資給村委會這法子最公平合理。
畢竟能去日本打工的人已經得到最大的好處了,大家拿出一點給同鄉同村去不了的人分享,照顧照顧弱勢羣體也算是應當應分。
而且即使去日本掙錢的人,自己家裡也有人留在村裡,既然都能分上一份,並不能算怎麼吃虧。
於是後面的事兒也就好說了,大家開始回去商議,打算報名的人選三天後集體去縣醫院體檢,身體健康有隱患的人可去不得。
而孫五福的哥哥孫四喜,也因爲這件事被提拔進了村委會,村主任孫慶友拍板決定,專門給他設立了一個職務——海外經濟委員。
對這件事情,雖然多少顯得有點不公平,但出奇的卻是,人人心服口服。
既然心服口服,那就是公平。
一個星期以後,這件事的影響擴散到了孫家村周邊的地區,幾乎所有孫家村的人不管去不去日本,全都喜氣洋洋,見着別人就要廣播孫五福的善舉,告訴別人他們村的發財故事。
許多人聽了羨慕不已,哪怕不知道能發多大的財,可是聽到要去日本也足以心動。
於是很多人又攀附各種關係跑到孫家村去,想看看有沒有什麼門路,有沒有什麼可能性,自己跟着沾光。
但這個時候,孫五福已經把要去的人名額報給李小江了,肯定是不趕趟了。
而且因爲出國人員的工資村委會有分潤,名額也需要孫慶有審覈,外村人一律不可,哪怕沾親帶故也不行。
不過,這些人倒也並非一無所獲。
畢竟孫家村的壯勞力流失了,相應的,僱人種地的名額也就出來了。
相鄰不遠的村子裡,還是有很多地少人多的窮苦家庭,願意出人來掙這份兒錢的。
而那些碰巧與孫家村正準備聯姻的人家,則迎來了更大的變動。
這個月,給孫家村年輕男女們負責牽紅線的媒人算是倒了黴。
因爲孫家村無論說媳婦還是嫁閨女的人家都不急了,不僅不急,而且就連說好的,也打算要反悔了。
任你是紅娘還是月下老人,沒用,全做了白用功。
…………
1989年6月下旬,就在孫家村的人開始忙和簽證和護照,期待着儘快踏上赴日行程的時候。
寧衛民則帶着妻女在蔚藍的法國南部海岸線城市聖特羅佩,來到了這裡巡視自己的產業,順便度個海邊的假期。
到達這裡的當天下午,他們就來到了已經開始營業的馬克西姆餐廳吃飯。
衣着體面的侍者在餐廳裡端着托盤來回走動,托盤上放着高高的塗漆胡椒罐和長方形的草編麪包籃,籃子裡放着硬皮的新鮮麪包。
一看就知道,這裡保持了巴黎馬克西姆總店的傳統,經營的是最傳統的法國菜。
但說實話,寧衛民來法國之後一直都吃的是這些東西,其實他現在更懷念老家的中餐。
然而他從壇宮帶走的那些廚師雖然有一部分人已經來到了這裡,只是這些人還需要適應環境,距離中餐廳正式開始營業還需要時間。
畢竟共和國現在是被世界主流文化關在大門外的。
正宗的中餐別說在聖託羅佩這個小城了,就是在巴黎也不多見。
許多在國內很常見的調料,在這裡都是難以尋覓的奢侈品。
所以從京城來的那些中餐廚師很有必要去適應這裡的廚具,還要去了解這裡的市場裡的菜蔬海鮮特色和種類,去摸清楚走什麼渠道才能找到中餐的調料。
否則他們就很難推出正宗中餐,發揮出他們真正的烹飪水平來。
所以很可惜,寧衛民想在聖特羅佩吃上讓他滿意的餐食,還得耐心等上一段時間才行。
恐怕最快也得兩週之後了。
不過儘管如此,除了口味上的不滿之外,寧衛民也實在挑剔不了什麼了。
因爲這家馬克西姆餐廳是他和大師聯營的,用的地方是他在聖特羅佩買下的一棟別墅。
而爲了款待好他,身爲合夥人的阿蘭德龍不但爲他們一家安排了最新鮮的食材,而且還把最好的位置留給了他,這樣的特殊待遇可是其他客人享受不到的,足夠讓很多歐洲富翁眼紅了。
至於什麼是最好的位置?
樓上的露臺就是最好的位置。
要知道,這座別墅位於聖特羅佩最美的海灘邊上。
這裡被一些松樹環繞,大部分位置都可以俯瞰大海。
尤其坐在二樓的寬大露臺上,除了能清晰感受到海風的味道,能看到海水閃爍着碎鑽般的光芒和遠處的帆船和摩托艇之外,寧衛民還能看到樓下的餐廳花園裡的情景。
在鬱鬱蔥蔥花樹的陰影中,他的妻子正抱着一歲的女兒在陽光的斑點下,追逐着一隻蝴蝶,隨行的保姆負責任的看護着她們的東西。
這一幕溫馨又祥和,足以讓寧衛民忘記一切的煩惱,感受到心裡的寧靜。
“你今天可比平時沉默多了。怎麼,是因爲做了父親讓你變得成熟了,還是最近過得不如意?”
阿蘭·德龍就坐在寧衛民的身旁。
餐廳的具體經營不用他管,有專門的經理。
所以他現在只是作爲款待他們一家人朋友在跟他一起用餐。
而抽着雪茄,穿着清涼又透風的麻布衣服的他,看起來比寧衛民顯得更閒在。
“來之前,東京那邊的生意有點小麻煩,不過已經解決了。”
“你還記得嗎,我早就對你說過,你就應該搬到法國來。你在這裡有產業,也有朋友,不會有任何麻煩,只會過得心滿意足,而且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寧衛民知道阿蘭德龍在指什麼,笑着搖搖頭。“你又開始誘惑了。” “我是說真的。”阿蘭德龍一本正經的說,“我知道在東京賺錢很容易,現在日本人很有錢,他們給我的廣告代言費也是最高的。但是那裡只有錢,沒有生活,而且太擁擠了。法國就不一樣了,這裡除了有全世界的富翁之外,還有世界上最美好的美酒和生活,最豐富的美食和自然資源,最有魅力的女人和風景。你搬到法國來,春天可以在巴黎狂歡,夏天來海邊度假,秋天去酒莊品酒,冬天去森林狩獵。養狗、賽馬、賭博、舞會、遊艇、帆船、潛水,甚至開飛機和跳傘,無論你想怎麼生活都可以。你的錢已經足夠你揮霍一輩子了,你難道覺得這樣的生活不比你待在日本更美好嗎?”
還別說,阿蘭·德龍這一番描述確實夠誘人的,簡直如同電影中的畫面。
對照着眼前的海濱美景,就連寧衛民也不由得浮想聯翩。
“嗯……好,我會考慮的。”
“認真考慮。”
阿蘭·德龍像個老大哥一樣的說,“相信我,你不會後悔的,全世界最美好的東西,大部分都在這裡了。而你,只要想,就能擁有。你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你。”
說到這裡,餐館裡的侍者來送酒水了。
一瓶夏多奈葡萄酒從冰桶裡拿出來,被侍者打開。
然後瓶塞遞給了阿蘭·德龍,侍者再把些許的酒倒入了精美透亮的水晶玻璃杯裡。
那清澈的酒液和飄來的果香看着就讓人口舌生津,感覺生活無限美好。
大概是因爲這瓶酒來自於阿蘭·德龍私人酒莊,他品嚐了一口葡萄酒,相當滿意地對侍者點了點頭,讓對方離開了。
而寧衛民則在這個時間空檔裡拿起桌子上的菜單欣賞了起來。
這頓飯是阿蘭·德龍安排好的,其實根本無需他費心挑選菜式,桌上的菜單沒有實際意義,只是擺設而已。
他之所以手拿菜單,只是出於好奇,欣賞着這本菜單精緻設計,厚重的質感,以及想要看看上面菜品的價格。
結果他沒有想到,菜單上居然只有菜品,沒有價格。
“我們餐廳的菜單沒有價格嗎?”寧衛民忍不住好奇的問。
阿蘭·德龍卻不當回事的說,“不止我們的菜單沒有價格,現在聖特羅佩其他餐廳的菜單也沒有。你很久沒來這裡,這是聖特羅佩的新變化。”
“怎麼回事?”
“因爲用不着啊,現在這裡的遊客越來越多了,別看現在才六月份,可到十月份爲止,聖特羅佩的餐廳,幾乎每一張桌子都訂出去了。除了餐廳老闆刻意保留的一些。這家餐廳也是一樣,現在只有餐廳拒絕客人,挑選客人的權利。已經輪不到客人選擇餐廳了。過去餐廳訂位,要求最低消費一萬法郎。現在得翻倍。反正衆所周知,這裡的餐廳都遵循着一條不成文的標準來篩選顧客——他們錢包的厚度。既然顧客的消費註定會遠遠超過正常標準,那還標價格有什麼用?”
寧衛民愣了愣,片刻他才意識到,這規矩倒是和銀座的夜總會差不多了,酒單沒有價格。
媽媽桑也只會結賬上根據客人的消費和自己的觀察,最終衡量出一個金額,然後遞上自己填寫了數字的小白條。
再根據客人的反應,決定是否值得下一次招待。
不過,即使如此,寧衛民也認爲用至少兩萬法郎吃頓飯比銀座的價格標準要貴多了。
起碼貴上一倍。
他有點擔心這裡的顧客能否真的可以接受這麼誇張的價格。
“有沒有這麼誇張?哦,對不起,我不是在質疑你的話,我是說,餐廳開門迎客,總會有偶然走到門前的客人想吃飯吧?那些沒有提前預定,臨時來決定用餐的客人怎麼辦?總不會人人都是有錢人?”
卻沒想到阿蘭·德龍呵呵一笑,對他的顧慮完全就不在乎。
“一樣的。不管是什麼客人都是一樣的。顧客是不會都是有錢人,可我們只會接待有錢人。不管你怎麼想,餐廳對客人的篩選,其實無論是從顧客打電話訂位時,或者是顧客來店就餐當面要求座位時,就已經開始了。電話接通後,餐廳的工作人員會詢問你的姓名,看你是不是有身份有背景的客人。要是像你說的,有人沒有提前預定就找上門來,那麼除了必要的詢問,對於衣着言行的觀察就很必要了。簡而言之,這就是一個衡量眼前的這位客人究竟是潛在的大客戶還是一條小魚的問題。小魚就放掉,大魚才收網。當然,最好用的辦法還是明確告知對方,‘我們有一張兩萬法郎的桌子,你覺得可以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不好意思,餐廳裡就沒有更多的桌子了。”
“居然是這樣的嗎?這聽起來簡直就像是一種……”
寧衛民睜大了眼睛,差點沒說出“這是搶劫”。
“你的話讓我對聖特羅佩有了全新的理解。你的意思是說,在這裡,無論是誰,必須一擲千金。永遠不要猶豫談論最低消費,只有儘可能高的消費,纔有希望在當地最受歡迎的餐廳之一找到一張桌子。”
阿蘭·德龍仍然毫不在意的撇撇嘴,“你沒說錯,以上種種都是一種欺騙的藝術,用不可拒絕的方式,逼你掏出錢包裡的最後一分錢。畢竟,金錢的魔力永不失效。可誰讓這裡是聖特羅佩呢?這座小城本身並不大,卻是全世界的明珠,所有的有錢人都往這兒涌,就連日本富翁也不例外。而且這裡的交通方式也不方便,大部分遊客都要乘坐私人遊艇或直升機,城內的停車和住宿費也相當昂貴,在每年的夏天,即便是普通的鄉間旅館每晚也需要兩千法郎起。這一切,都決定了要想體驗這座城市的魅力並不容易。這裡壓根就不歡迎普通人來。”
跟着他又眉飛色舞起來,“我的朋友,其實你應該感到高興纔對,這不就是你投資這裡的初衷嘛。我得說,你眼光真準,儘管我們的這家餐廳今年在五月份纔開始營業,但賺到大錢已經註定的了。現在每天營業部比我們當初預計的只多不少,還有金坡地城堡酒店,雖然下個月開始正式營業,但我們的房間到十月份都被訂出去了。相信等你看到正式的財務報表一定會開心的。”
這話倒是真的,作爲直接受益者,寧衛民沒法再掩飾自己的開心了。
他的眼睛笑得眯了起來,不過嘴裡卻以調侃的口吻說。
“我是應該感到高興。我也慶幸自己開了屬於自己的餐廳,擁有屬於自己的酒店。否則,依照你的描述,我可能在這裡都找不到地方吃飯,找不到地方住宿。即使找到了,也免不了被痛宰錢包。”
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阿蘭·德龍竟然以更誇張的口吻反駁他。
“這可不一定,別把話說的這麼早。在這裡,沒有人能保住自己的錢包,即使是你,一樣也逃不掉的。”
“爲什麼?難到我在這裡用餐,去住我自己的酒店,還要我付錢嗎?”
“不不,你說的這些,當然都是免費的……”
“那……”
“你不要忘了小費啊。這可是聖特羅佩,小費不僅得給,還得給出鉅款。通常來說,按照20%的最低小費金額!在這裡吃一頓飯,最少你要給兩千法郎的小費。尤其你還是餐廳的老闆,不給或者少給的話,那可就太不體面了。這些爲你工作的人會在心裡鄙視你的。”
阿蘭·德龍的話成功讓寧衛民震驚了。
“這麼高的小費?你確定?你別告訴我,你在這吃的每頓飯都要付這筆錢。”
“哈哈,我不一樣,我是大明星,處處都有我的影迷……”
阿蘭·德龍終於忍不住大笑起來,似乎對這種玩笑樂此不疲。
然而寧衛民打量着阿蘭·德龍的臉,隨後的幾句話就讓他的快樂和驕傲迅速消失,差點破防。
“是,我的大明星,可惜你都有點胖了,肚子都圓了。而且有很長時間都沒新作品推出了。再這樣下去,你的影迷怕是要失望的。很快你就會被遺忘……”
“嗨,怎麼回事?我真不敢相信,你居然對我說這樣的話……”
“朋友才應該說實話,難道不是嗎?說真的,你有多久沒做男主角?你對拍電影還有興趣沒有?你覺得你還能拍動作片嗎……”
阿蘭·德龍更是愕然,他想不明白一向會說話的寧衛民怎麼這麼會噎人了。
而且話題一下子繞到了拍電影的方面。
但他也的確聽出了一些話外之音,好像不是單純的嘲笑。
愣了片刻,他問,“你……是不是在暗示我什麼嗎?”
於是寧衛民這個時候也不裝了,他笑眯眯的拿出一個劇本來,放在了阿蘭·德龍的面前。
“我在巴黎的時候,剛和一個叫呂克·貝鬆的法國導演談了談。準備跟他籤一系列的動作片。應該拍三部,這是第一部大概情節。簡單的說,主角是個爲了救女兒的殺遍歐洲的父親。這個角色和你過去的形象有點不大一樣,不是很帥氣,優雅的,只需要有真實生活的滄桑感,或許還有點被生活磨礪的成熟感和失意感。我認爲現在的你很合適,就是不知道你還願意不願意再拍電影?如果你有興趣,渴望在經營酒店和餐廳之外再做點什麼,我認爲我們可以在旅遊淡季拍攝這部電影。”
阿蘭·德龍帶着強烈的好奇,把劇本拿了起來。
只見上面的名字是——《颶風營救》。(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