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六章 煩惱

衆臣見天子劍出鞘,都是一驚,定武長劍前指,指向了馬宏,馬宏魂飛魄散,失聲道:“聖上.....聖上饒命,臣.....臣是爲了聖上安危考慮......!”

“朕知道你們的心思。”定武長劍卻是環指半圈,冷笑道:“你們見到夷蠻人人多勢衆,只以爲武平府城遲早會被攻破,到了那時候,你們一個個便將死無葬身之地,所以只要能夠請到救兵,無論是誰,你們都不在乎,是也不是?”

衆臣卻都已經跪倒在地,齊聲道:“臣等不敢!”

“只可惜你們不瞭解朕,更不瞭解楚歡。”定武長劍杵在地上,淡淡道:“到了如今,你們還只以爲楚歡只是想做一個偏安一隅的藩王?他既然已經出關,甚至打出反秦的旗號,那就是死心塌地要與朕一爭高低,他要的不是偏安一隅,而是要我整個大秦江山,連這一點你們都沒看透,朕實在不知道你們是如何爲官到今日?”

衆人都是低頭默然不語。

“楚歡要的是天下,所以無論什麼樣的條件,他都不會答應。”定武冷笑道:“朕雖然暫時得不到外面的消息,但是朕已經料定,他手下的西北軍,定然已經往河西而來,不過他不會派兵救援武平府城,這種時候,便算他手中有雄兵無數,也只會按兵不動,坐山觀虎鬥,等到時機成熟,纔會一涌而出.....,能夠看到夷蠻人與我們血戰廝殺互相損耗,你們覺得楚歡還會捲進來?”

馬宏卻已經是腦門子貼着地面,大氣都不敢喘一聲。

“至若朕,馬宏,你也看錯了。”定武冷笑道:“朕是大秦天子,你難道以爲,朕會以天子之尊,去向一個反賊求援?朕代表的是大秦的尊嚴,當朕真的向他求援那一刻,大秦的尊嚴也就不復存在,沒有了尊嚴,大秦也就不存在。朕既然繼承大統,朕便是大秦,大秦便是朕,朕只要活着,就不會允許任何人辱沒大秦的尊嚴,你們是否聽明白?”

羣臣齊聲道:“臣等誓死效忠大秦!”

定武緩緩坐下去,道:“朕知道現在情勢很困難,朕也知道你們心中不安,可是你們應該清楚,這是我大秦最後的堅城,我們身後已經沒有地方可退,即使武平府城最後真的被攻破,那也是在朕死之後的事情,只要朕還活着,這座城便不會陷落。”

他神情堅毅,目光冷峻,喃喃自語:“朕說過,永不放棄!”

......

......

武平府城外,夷蠻兵馬躍人叫,亂作一團。

他們攻打武平府城不下,除了圍住武平府城之外,更多的只能輪番出去劫掠搶奪,整個河西道,已經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突施汗雖然經過各種手段,暫時得到夷蠻盟軍的認可,作爲全軍的統帥指揮這次南侵,但是他卻沒有多少得意之色,他一度以能夠統領這麼多的人馬而歡喜不已,可是現在他終於發現,有時候人多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事,人多則手雜,每一次攻城失敗,各部族的將領都會找過來,大聲叫嚷,雖然忌憚於突施汗的威勢,都不敢直接冒犯,但是那話中的意思,卻顯然是將攻城不利的責任都算在突施汗的身上。

對突施汗來說,將領發發牢騷並不重要,突施汗的兵馬在聯盟之中最多,而他本身也是漠北大草原威名赫赫的勇士,各部族雖然因爲損兵折將有些怨言,卻不敢對突施汗如何。

身爲統帥,固然是權威不小,但是責任也同樣不小。

突施汗此次積極率領本部精銳南下,固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垂涎於中原的金銀美人,但是更爲重要的原因,卻是希望能夠藉此機會,在夷蠻人之中提高自己的聲名,就算只能爭取一個名義上的汗王,從今以後,卻也可以以此爲名,在漠北草原摻和各類事情,爲在草語上的擴張豎起名正言順的

旗幟。

夷蠻各部落本有一大半都臣服在河西軍的鐵蹄之下,遲燕部族雖然沒有臣服,卻也是被河西軍打得在漠北草原四處遷徙,如同喪家之犬,在突施汗父親的手中,就一度遷徙到極北之地,等到突施汗繼承族長之位之後,這才帶着族人緩慢向南方推進,這些年推進的速度極快,吞併了不少小部落。馮家一開始倒是將精力放在漠北,但是這些年卻開始另有所圖,對夷蠻的關注減少了許多,而且也並不將當年宛若喪家之犬的遲燕部族當回事,所以突施汗在漠北緩緩壯大起來。

此前夷蠻派出兵馬,作爲僱傭軍協助秦軍平亂,突施汗自然不會參與其中,等到得知河西空虛,夷蠻兵反叛,如此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突施汗自然不會錯過,立馬率領族中精銳,日夜不停,以最快的速度殺到了河西。

積攢多年下來,遲燕部族兵強馬壯,此番大小二三十個部族聯盟,有五六萬之衆,而遲燕部族一個部族,便有八千騎兵,乃是個部族兵力最多的部落,加上他本身在草原上的威名,沒有經過太大的爭議,也就順理成章成爲了此次攻打河西的統帥,對於其他部族來說,這個統帥只是暫時性的,無非只是有個首領凝聚各部族的實力,打下武平府城這樣一座他們眼中的金山,此戰過後,便是各回各家,各走各路。

突施汗的目的當然不會只想指揮這一場戰爭,他卻是想要藉此機會,大展雄風,讓自己成爲真正的草原盟主。

要達到這個目的,必然是要不惜一切代價打下武平府城,一旦取勝,威名遠播,自然而然成爲有史以來夷蠻部族第一個率軍攻下河西府城的統帥,此後對草原的影響,勢必無人可比,可是一旦損兵折將鎩羽而歸,那麼非但不能威震草原,恐怕日後反倒要成爲各部族取笑的對象。

所以突施汗早已經是下定決心,攻不下武平府城,就絕不能退兵,無論付出什麼代價,都要拿下眼前這座堅城。

夷蠻兵擅長馬戰,不長攻城,這一點無論是秦人還是突施汗自己都一清二楚,鐵鉤繩索這些簡簡單單的攻城工具,對於眼前的武平府城來說,實在是和自殺無異,死傷的多了,各部落的將士都少了許多的動力,畢竟他們是來求財,不是爲了來送死。

之前各部族爭先恐後往武平府過來,哪怕是經過沿途的城池,也是旋風般而過,對他們而言,那些村鎮小城,實在沒有太大的吸引力,真正的黃金美人,應該都在武平府城之內,可是攻城無數次,死傷不少,武平府城卻難以撼動,這讓不少部族開始回過頭來,想着是否要往其他地方劫掠一番。

讓突施汗煩惱的,正是如此。

正如馬宏所料,夷蠻數萬兵馬,每日裡的消耗確實不少,而他們也確實習慣於就地取材,派出兵馬劫掠糧食,只是武平府城附近的村鎮,先前就已經被掃蕩多次,等到夷蠻軍大舉來犯之時,周邊附近的村鎮,不是被劫掠一空,便是百姓大批逃難,人跡罕見,如今想要通過劫掠補充幾萬兵馬的補給,只能去往更遠的地方。

此時各部族開始想明白,大家是來求財,不是爲了送命,既然攻打武平府只能增加傷亡,那還不如打着補充後勤的名義,外出搶掠,所有部族都不願意眼睜睜地望着別人去打劫,都是叫囂着要去劫掠,這才短短十日,人心就開始離散,如果是這樣,就算再打上三五年,恐怕也不會有什麼效果。

突施汗知道絕不能讓士氣就如此渙散下去,必須想出法子繼續站場戰事,不但要找到合適的攻城方法,而且還要對後勤進行妥善的安排。

對於各族將領爭搶着要去劫掠補充後勤,突施汗只能用草原上最古老的辦法來解決,那便是抽籤,將長短不一的竹籤插在地下,爾後各族將領各自從地上拔出竹籤,竹籤長者,領兵去周邊劫掠,而竹籤短者,只能留下來繼續攻城。

五六

支部族抽得長籤,歡喜不已,各自率領着本部兵馬,離開駐地,四處劫掠,上萬人馬就此脫離大隊。

即使如此,圍城的夷蠻軍兵力卻也足以困住武平府城。

突施汗雖然出自夷蠻,沒有讀幾本書,但卻是個極爲狡猾之人,軍中有不少劫掠而來的俘虜,突施汗將這羣中原人聚集起來,當衆懸賞,誰能夠想出辦法攻破城池,不但可以歸還自己,還有大大的賞賜。

他很清楚,真正瞭解中原的就是中原人,能夠想出法子攻破武平府城的,恐怕也只有中原人。

突施汗向中原俘虜問計,也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是他這靈光一顯的辦法,卻是起了極大的作用,很快就有俘虜站出來,告知中原人戰爭,一旦攻城,都會有大量的攻城武器作爲依仗,幾乎不曾進行攻城戰的突施汗對攻城武器還真是十分的陌生,得聞此策,有些疑惑,等到稍作解釋,頓時大喜過望。

隨即他很快又犯難,攻城武器說起來簡單,但是真要製造起來,卻並不容易,必須要有手藝精湛的工匠木匠按照圖紙纔可能完成,而俘虜之中,大多是女人,少量的男人還沒有工匠在其中。

而且要攻下武平府這樣一座堅固大城,攻城武器的數量絕不能少,要在短時間內製造出大批的攻城武器,所需要的工匠數量又豈在少數?

突施汗第一個念頭便是派兵在河西找尋工匠,可是夷蠻大軍來到,河西的百姓紛紛逃亡,以夷蠻騎兵的機動能力,要追拿逃往的百姓,當然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可是要在無數難民之中找到工匠木匠,那卻是大海撈針。

百姓沒有在自己的額頭上寫明自己的職業,自然無法辨識出誰是工匠,而且工匠的數量本就不多,一百個人中能找到一個,就已經是十分了不得的事情,要在短時間內找尋大批的工匠木匠來製造攻城武器,幾乎是無法完成的事情。

突施汗雖然爲工匠之事犯難,可是他倒也是個說話算話之人,提出攻城武器辦法的俘虜,他不但按照承諾釋放,也確實賞賜了一錠金子還有一袋糧食。

雖然大多數俘虜心中對夷蠻人痛恨不已,始終也沒有說一個字,可是看到夷蠻人信守承諾,竟然真的放人離開,便有人心中生出了希望來。

突施汗還在尋思着如何找尋工匠,卻有一人主動出來告之,河西的能工巧匠,幾乎都在天宮之內,當年馮元破爲了修建天宮,在河西各處強徵民夫,頭尾共徵召了十數萬之衆,而河西的工匠,幾乎都被徵調到天宮。

雖然此後遣散了許多壯丁返鄉,但是天宮卻依舊有數萬之衆,那其中便有無數的工匠。

突施汗本來還在煩惱,聽得此言,當真是大喜過望,夷蠻大軍到來之後,將目標始終鎖定在武平府城,便是突施汗,注意力也還沒有移向天宮,如今得知天宮有大量的工匠藏身其中,只覺得上天相助,心知要打下武平府城,必須要有攻城武器,而造出攻城武器,就必須要有大量的工匠,要得到製造攻城武器的大量工匠,也就必須先打下天宮再。

突施汗重重賞賜那人之後,立刻召集了各部族的將領,將所得方法告知衆人。

城池始終攻打不下,衆人士氣正自低沉,甚至有人還在想着與其這樣損兵折將,還不如撤軍,聽得突施汗所言,所有人頓時都興奮起來,得知可以通過攻下天宮獲取大量的工匠,從而逼迫他們製造攻城武器,衆將頓時一個個摩拳擦掌,吼叫着要立刻向天宮發起攻勢。

夷蠻人做事從來都是乾脆利落,突施汗既然想到辦法,也根本不做猶豫,他倒也不是莽夫,聽聞早先夷蠻騎兵已經攻打過天宮,而且損兵折將攻打不下,知道要強行攻城,無非是繼續增加傷亡,所以派人先往天宮周圍,勘察地形,然後再想出攻打方法。

(本章完)

第四八八章 情亂第四一五章 小人第一五三一章 打屁股第一二二九章 愚蠢的人第一五九九章 奸細第二七三章 肺腑之言第一四四一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一二三六章 醋第五八八章 兩院之爭第九十四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八七五章 蟲草茶第六零二章 八方館第一七零五章 欲盟第四九四章 狐狸精第一六六九章 北勇第一六九八章 護法三術第一九一三章 城門之下第七零六章 宗師對大師第一六二章 窺聽第一七零零章 悍卒第五五八章 馴馬第一一六五章 枯骨第一四四五章 衝鋒推薦半醉遊子的《天災》第二八五章 結義第六六零章 西北之難第一九七九章 離別第四八九章 死亡之地第一五六二章 夜蝙蝠第五五五章 單傳弟子第六七一章 正堂紅燭亮第一四三一章 北方有震第三十九章 江湖有道義第八二九章 枯木第一八八章 紅妝修羅第三六零章 不爭之爭第六肆零章 攝政王第七八五章 百鬼夜行第一一八零章 月光美人第三五四章 盲刀第一六五七章 雪中送炭第一一零零章 夜見連天焰第九九二章 騎虎難下第六五九章 酒瘋第二二四章 冤家路窄第一五一九章 對決第六九八章 老謀深算第一六二二章 自有妖孽第一九七三章 早知今日第二九三章 隱瞞第一六七章 婉姐兒第一九八二章 王不識王第八九九章 冷幽靈第八八一章 蟒圖第三九四章 琉璃醉酒第一九七七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六零六章 遮風擋雨第一零六一章 心有千緒第五五二章 那迦第三一九章 武京衛第三九二章 同盟第一四九一章 陷落第一零零八章 禮物第兩零八一章 驚天野心第三四九章 賽馬第一九八章 密函第一一三章 你是什麼東西第一四七零章 不離不棄第九四三章 援兵第一五九一章 滅口第二三三章 金蟬脫殼第四九七章 偷襲第四六九章 陽光下的頭顱第一零八二章 窮途第兩零六二章 黑手第一五九七章 禮物第九二二章 杜公論第三八九章 輪椅第一四七零章 不離不棄第一三零章 誰殺誰?第五七四章 鍛奴古薩第一七七二章 突襲第兩零六零章 玄機第九五五章 施針第五六五章 摩訶計第一零七章 拒禮第一八七九章 囂張跋扈第六一一章 驚叫第四九九章 突變第三九七章 少白頭第兩一一五章 世仇第兩零九八章 古城遺密第一七二章 門庭冷落鞍馬稀第一六八五章 盲眼第一一二五章 堂內神仙春第四十二章 和盛泉第一三三八章 龍舍利之佛宗天龍第六八九章 孔雀圖的秘密第一三二零章 天降救星第四五八章 狐
第四八八章 情亂第四一五章 小人第一五三一章 打屁股第一二二九章 愚蠢的人第一五九九章 奸細第二七三章 肺腑之言第一四四一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一二三六章 醋第五八八章 兩院之爭第九十四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八七五章 蟲草茶第六零二章 八方館第一七零五章 欲盟第四九四章 狐狸精第一六六九章 北勇第一六九八章 護法三術第一九一三章 城門之下第七零六章 宗師對大師第一六二章 窺聽第一七零零章 悍卒第五五八章 馴馬第一一六五章 枯骨第一四四五章 衝鋒推薦半醉遊子的《天災》第二八五章 結義第六六零章 西北之難第一九七九章 離別第四八九章 死亡之地第一五六二章 夜蝙蝠第五五五章 單傳弟子第六七一章 正堂紅燭亮第一四三一章 北方有震第三十九章 江湖有道義第八二九章 枯木第一八八章 紅妝修羅第三六零章 不爭之爭第六肆零章 攝政王第七八五章 百鬼夜行第一一八零章 月光美人第三五四章 盲刀第一六五七章 雪中送炭第一一零零章 夜見連天焰第九九二章 騎虎難下第六五九章 酒瘋第二二四章 冤家路窄第一五一九章 對決第六九八章 老謀深算第一六二二章 自有妖孽第一九七三章 早知今日第二九三章 隱瞞第一六七章 婉姐兒第一九八二章 王不識王第八九九章 冷幽靈第八八一章 蟒圖第三九四章 琉璃醉酒第一九七七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六零六章 遮風擋雨第一零六一章 心有千緒第五五二章 那迦第三一九章 武京衛第三九二章 同盟第一四九一章 陷落第一零零八章 禮物第兩零八一章 驚天野心第三四九章 賽馬第一九八章 密函第一一三章 你是什麼東西第一四七零章 不離不棄第九四三章 援兵第一五九一章 滅口第二三三章 金蟬脫殼第四九七章 偷襲第四六九章 陽光下的頭顱第一零八二章 窮途第兩零六二章 黑手第一五九七章 禮物第九二二章 杜公論第三八九章 輪椅第一四七零章 不離不棄第一三零章 誰殺誰?第五七四章 鍛奴古薩第一七七二章 突襲第兩零六零章 玄機第九五五章 施針第五六五章 摩訶計第一零七章 拒禮第一八七九章 囂張跋扈第六一一章 驚叫第四九九章 突變第三九七章 少白頭第兩一一五章 世仇第兩零九八章 古城遺密第一七二章 門庭冷落鞍馬稀第一六八五章 盲眼第一一二五章 堂內神仙春第四十二章 和盛泉第一三三八章 龍舍利之佛宗天龍第六八九章 孔雀圖的秘密第一三二零章 天降救星第四五八章 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