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薇姝慢慢喝着涼茶,找了個陰涼的位置坐下。
街面上其實沒什麼好看的。
眼下的靖州府城,與她想象中的威嚴大氣,同時兼具秀美完全沒有關係。
哪怕第一期的設計全都完成,這最多也就是個小鎮的規模。
不過,她喜歡看人。
最近王府也缺人手,方容好像派出商隊去,到周圍幾個州府四處吆喝。
反正都說靖州這邊大變樣,到處缺人,給的工錢又高雲雲,雖然是現實,卻也免不了誇張一二。
因爲是剛開始,商隊纔出去沒多久,一時不知道起了沒起作用。
不怪方容連自家媳婦這類不靠譜的主意都用了,實在是人才難得。
並非一個人都找不到,事實上,方容好歹是個王爺,不少讀書人都把他當成進身之階。
可安王府和別處不同,他們需要的是正經能使喚的人手,而不是那些就是爲了當官的人,需要的是腦子靈活的干將,不是隻會讀四書五經的書呆子。
要是在京城,想找這樣的人不難,眼下的讀書人,可不都是書呆子。
但在這附近,所有人讀書就是爲了改換門庭,都是奔着科舉去的,他們拼命讀書,爲的是科舉,根本不會考慮別的,這種人,想改造成有用的人才,不知道要花多大的力氣,暫時來說,還真用不上。
如今許薇姝開辦的夜校之類,教導的多是農事,照本宣科就行,沒必要弄來一羣拎不清的活祖宗搗亂。
涼茶的滋味寡淡,許薇姝有一口沒一口地喝。四下張望,欣賞人間百態。
此時太陽略略西斜,陽光還是充足,到不至於熱得灼人,正好又有一批去城外山上幹活的人準備去上工。
他們值晚班。
現在山上的活是日夜不停,大部分人喜歡值夜班,主要是夜班的工錢比日班多出三分之一來。
山上工作。王府給的月錢本來就高。增加的更是讓人心動,現在可不比冬日那陣子,除了給口飯。別的什麼都沒有,如今王府寬裕,他們的好日子也就來了。
幹得多的,像幾個能耐人。一個月居然賺了十五兩,十五兩白花花的銀子。不但如此,還管一日三餐,還給發衣裳鞋帽,那些錢全都能留下來。
好些人都覺得。再幹些時日,就能賺錢回家買房子……娶媳婦。
就是因爲這個,就算現在靖州活多。只缺人,不缺活兒幹。還是有很多老百姓不去做那些清閒的差事,反而辛辛苦苦去山上做‘苦力’。
靖州的漢子們,大部分都是人高馬大,身板硬,力氣不小,能賺錢,誰也不會吝惜自己一身力氣。
今天輪到值晚班的,就有一對父子,姓楊,父親三十多,兒子才十六。
父子兩個長得很像,沒拿工具,工具到山上有人發放,回去的時候要留下。
楊家是做木匠活的。
楊老大在山上用的那一套工具,特別精緻,很是順手,拿那一套幹活,往日要做四五天的活計,一般一天多就能完成,他問了問,說工具都是王妃設計,底下人專門製作,現在還不能賣,等以後多了也許會賣,不過,一整套下來,簡陋一些,不加工具箱和袋子,也要二兩銀子。
換了以前,楊老大肯定不捨得。
不過,如今他工作了幾個月,已經積攢了三十多兩銀子,連她老孃都說,一輩子沒見過白花花的銀子堆在牀頭,這麼看來,二兩也不算事兒。
等以後能買了,他肯定要買一套回去,然後就開個店,好歹也算有一門營生。
越想越美,走起路也是足下生風。
許薇姝目送這一票人走着上了一輛大板車,漸行漸遠,又聽耳邊好些人議論紛紛,琢磨着等夏收過去,農閒時節,也去三天山幹幾天活兒。
賣茶水的店小二一邊忙活,一邊跟周圍的人閒侃,正說着話,就聽一個衣衫看起來很破舊,肘上打了兩個補丁,到洗得挺乾淨的年輕人擡頭問道:“店小二,我聽說王府現在在招文書?可是真的?”
那小二愣了下,扭頭看了他一眼,才笑道:“那到不假,不過王府要求高,前些時日還有個舉人跑去應徵,結果轉了一圈就昏頭昏腦地出來。”
旁邊還有人也道:“哪有,我有個親戚,就是讀過幾年書,也沒考上什麼秀才舉人,就是在咱們那個窮困潦倒的白河縣,給縣令當了三年的幕僚,後來縣令高升,他纔沒了行當,結果去應聘,人家就收下他。”
這話一出,周圍人都極感興趣,一個勁兒追問究竟,煞是熱鬧。
到是書生打扮的年輕人,忍不住皺眉,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
他是從江南逃難過來的,帶着母親,嫂子,還有個小侄子,大哥去世,這一家子家業都擱在他肩上,可他讀書的時候不聽話,就愛讀些閒書,也愛寫個才子佳人的本子什麼的,老胡鬧,正經的書到沒讀透,考科舉根本就考不上,靠着給人抄抄寫寫,賺一點兒銀錢,連老孃都快養不活了。
一開始,他可沒打算來這種窮山僻壤。
可世道不好,他們在哪兒都扎不了根,就這麼一直走,一直走,半路上終於出了事兒,小侄子年小體弱,受風生了重病,馬上就要活不下去,結果碰上靖州一商隊。
商隊裡有隨行的大夫是好心人,說手頭有一些藥,可能對症,問他願不願意試試看。
這書生實在沒辦法,總不能看大哥唯一的這根獨苗死了,就帶着親人跟上商隊,看着人家治療,沒想到,好些大夫都斷定必死無疑的小侄子,竟然當真讓商隊的大夫給治好。
他跟了商隊一路,聽了一堆靖州怎麼怎麼樣的故事,又聽說安王爺招賢納才,乾脆一咬牙,帶着剩下的親人就奔過來。
一進靖州,果然發現不俗之處。
別的先不說,就這一條路,就看得出來,如今的靖州可不窮!
這條路就算出現在京師,那也算是相當不錯的。
再看看步履匆匆的行人,一路上居然一個乞丐都沒看到,這可是大殷朝,這可是靖州,怎麼會沒有乞丐?
一路上,這個書生自己都差點兒變成乞丐。
這事兒,他也問過商隊的人,不過,人家掌櫃的自己都不大清楚,只能猜測:“我出去的時候,靖州流民還有不少,這次回來,路邊的窩棚都拆了,也沒看見那些流民……”
掌櫃大概覺得,自己問的是流民。
不過,他也沒去反駁,反正流民和乞丐相差不遠,在各地差不多算一種人。
“可能都去山上幹活,看來咱們靖州的糧荒算是勉強過去。”
商隊急着運送採購的糧食和各種貨物返回,也沒心思和他多聊。
書生在靖州呆了幾天,第一天被一個商戶僱回去抄寫貨單,第二天讓一戶人家拉去幫忙算賬……居然連算賬都要找外人!
而且不只是他一個,一屋子都是賬房先生,埋頭苦算,誰都不搭理誰。
他驚訝歸驚訝,可隨隨便便就賺了三十個大錢,還是因爲他一直沒簽長約,總是極高興的。
喝了碗茶,擦了把額頭上的汗,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物,他還是決定去王府應聘。
他非去不可。
這人雄赳赳氣昂昂地向前衝,許薇姝掃了一眼,笑道:“是古叔說的那個和人家老賬房比賽算賬,一共十三個賬房合起來也沒比過他的那個徐峰?”
玉荷頓時笑了,想起前兩天出去跑商回來的古叔,洋洋得意地說起自己給王爺招納回一能耐人的表情,忍俊不禁地道:“婢子還當是個什麼三頭六臂的人物,沒想到這般斯斯文文的。”
哪怕經歷風霜,這人也沒曬黑,還是一副小白臉模樣。
“今天負責審覈的好像是盧玉衡?”
許薇姝想了想。
玉荷連忙點頭:“正是盧公子。”
提起盧玉衡,她也不覺臉上紅了紅,其他跟着的宮人臉上也露出一點兒粉色。
招收人手的測試題目,都是許薇姝出的,並不算深,除了心理測試外,也沒有太多超過這個時代的知識,但這些題目,都是許薇姝千辛萬苦才總結出來,沒有一定的智慧,三觀不正,不懂得風土人情的人,根本就答不出。
當然,若是有一門手藝,一門絕技,也同樣能通過測試,可那隻能從事專門的工作,想當王府的文書,還是算了。
文書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文書,在王府,他們必須擔任秘書和助理雙重工作,方容很多忙不過來的差事,都是交給這些人去處理,要是不認真挑選,絕對會出亂子。
就因爲這個,許薇姝也跟着忙了好些日子,才把測試題都給弄出來。
這一套測試,目的一樣,題目卻出了好幾套,都不同。
當年她在洞簫山的時候都沒用過,那幫接受了好些年教育的孩子們做,也不一定能做出太高的分數,畢竟年紀還小,閱歷不足,當然,及格應該沒問題。
盧玉衡如今是安王爺的腦殘粉,一聽說王府招人,也不肯託關係走後門,直接要求參加測試。
結果第一次測試,只得了個及格分,後來他不服氣,回去研究了十幾天,再來測試……居然還是個及格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