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畏懼枯林,猶如畏懼洪水猛獸。這另無數英豪談之色變,文人筆下失風雅,武人馬下具驚足的地方,究竟埋葬了多少無辜冤骸,誰又能數的盡呢!
“此地兇險,百族莫近。”枯林外的八字碑文言簡意賅,直把無數英雄兒女拒之門外。
不過有些人聞風喪膽,有些人偏要探尋究竟。
或許沒人記得,那個苟活於草原邊界,人口不足百人,連祭司都請不起的小部落。他們渺小得,彷彿是埋於這西北草原下的一粒石子,誰會留意他們的存在?
伽羅幼年喪母,年月模糊了她在記憶中的樣貌,可那絕世溫柔,恰如寒冬暖陽夜裡極光,畢生難忘!
伽父曾是統率部族兵馬的將領,敢於陣前橫刀立馬,戰功輝煌。
直至那次屍山血海中的相遇;她女扮男裝,跟隨人族騎兵混跡沙場,一席銅甲暫遮女子柔弱。
枷冥僂一箭射出,令其頭盔碎裂。秀髮隨風飄起,即便周遭血肉橫飛,可在枷冥僂的眼中,卻只餘其一人,勝過世間一切美好。
一隻溫暖的手掌伸到她得身前:
“我叫枷冥僂,我的箭從來不會對準女人,即便你是人族。我承認我失手了,這裡不適合你,跟我走吧。”
正是這支箭,將不同種族不同身份,甚至毫無交集的兩人,從此一箭連心!
可跨越種族的相戀,畢竟是冒天下而大不爲!
更何況是他們眼中踐踏生靈,令他們家破人亡的惡魔?
獸人各部向枷冥僂持續施壓,對他部族隱約間形成了合圍之勢,最後兵臨寨外。
爲了避免同族爭鬥,他只好息事寧人,帶着伽羅母親,遠離部族遊走邊塞。
最後願意陪他走到邊疆的也僅僅剩些老弱殘兵,同在邊塞忍受連年戰火,食糧匱乏,以及同族的陌路,異族的虎視眈眈!
--------------
或許螻蟻得渺小,並不取決於它們本身的高矮胖瘦,而是來於他人的俯視。
--------------
再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伽羅童年時光可想而知。
他成人禮那天置辦樸素,父子倆兩缸奶酒,一小疊花生米,除此之外連道像樣的下酒菜都沒有。可那一夜仍舊歡聲笑語,酒醉淋漓。
伽父醉後雖把愁緒掩蓋,奈何未能瞞過晚間篝火,盡力遮掩的惆悵,依舊被映照得無所遁形。
“父親可有心事?”
枷冥僂思索一番後,感嘆道:
“依照傳統,成人儀式,需由部落德高望重的祭司主持。不過如今爲父落魄,已經請不來祭司啦。”
“父親莫要重注那些繁文禮節,沒有祭祀又能如何,只要心中虔誠,何必苦陷於形式呢。”
枷冥僂深懷愧疚,看着眼前過分懂事的他,一時間感慨萬千,卻不知如何言語。
晚間宿醉,輕風入夢不覺深夜寒涼。在睜眼時,已不見伽父身影,只餘一封字跡潦草的書信,擱置在石桌上,或許寫作之人並未思慮,它在伽羅眼中會有多麼格格不入。
伽羅親啓:
“孩子,願天可汗保佑你。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爲父或以遠去,只爲追尋後半生唯一想要的一句答覆。
知你心中疑惑,這便與你徐徐道來。
千年前人族鐵騎初入草原,隨之而來的還有無休止的殺戮。
或許拔刀相向得那一刻,就已然註定了日後這番殺伐景象。因果是存在的,是真實不虛的。
中原物資匱乏,他們舉兵來犯,燒殺搶奪無惡不作。仗着兵強馬壯,視獸人性命如同草芥。
把這沃野千里得西北草原,兇狠推進刀山火海,生靈塗炭中。
我們兵力孱弱難以抗衡,正因如此淪爲人眼中螻蟻,待宰羔羊!
天可汗不忍族人受此迫害,特去外域借兵,與之抗衡。雖在死戰下,趕走了虎豹財狼,怎奈天可汗卻永遠的離去了。
然而好景不長,隨着人族大軍的捲土重來,天可汗用生命換來的和平,到頭來還是功虧一簣。
當然,至少我們曾經擁有過短暫的和平,就像美味的馬奶酒,讓人回味綿綿!就像你得母親……。
孩子,此前我從未與你提起過她的身世,自有苦衷,如若時機到了,你自會知曉。
當年她女扮男裝,隨軍過境,是爲去往草原深處那片神秘的禁忌之地,完成她的使命。
她說這與世間和平,斷絕殺伐息息相關。
後來我們相遇相戀,有了你的出現。讓她暫緩腳步,不過人存世間有些使命,是必須要去履行的。
自你斷奶後她不辭而別,一走就是十八年,我從未埋怨過她,因爲這是她的宿命,而我只想親自詢問,我和使命哪個更加重要些………。
沒錯,這是一個幼稚的問題,可我對想要的那句答覆,整整期待了十八年。
不知你在記憶中是否模糊了她的樣貌,可在我心中無時無刻不在懷念她的一顰一笑。
孩子,既以成年就要學會擔當,草原危難獸人水深火熱。如果可以得話,爲父希望你快快成長,去做天可汗那樣偉大的英雄,給草原帶來和平,讓深陷千年苦難的族人們休養生息,種族得以延續。
關於枯林,你只需記住,那是你一生都不能去的地方。若連你母親那樣的人都是有去無回,那這世間一切生靈只怕皆是無能爲力了……。
祭司在成人儀式的第一項,便是講述禁地的由來,既然請不來祭司,便由我向你闡述;
天可汗死後,人族去而復返。天祭司欲效仿外域借兵神蹟,怎奈術法不足,引來外域妖魔。
整片山河剎那之間陷入人間煉獄,屍橫遍野,虧得神族臨世封印法壇,才止住這場噩事,而那法壇開啓之地便是草原山谷深處,曾爲世間帶來滅亡火種的“枯林”。
孩子,記住爲父的叮囑,遠離那個地方,那裡的兇險不是你所能承受的。今後去處我已經爲你安排妥當,蠻人部落首領與我相熟,久有書信往來,他那兒子牛隴又與你年齡相仿或能投緣,你此去投奔應當衣食無憂。
自你熟睡後,這封信爲父寫了許久,不覺間天色漸清,該到離別之際啦!
未來怕是無法伴你成長,不過我和她的愛一直隨你左右,勿尋勿念,一切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