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節 絕途

普魯恩斯並不知道這次絕密會議,當時也不知道在這所做出的決定,如果他也參加了會議的話,肯定立即就能看出阿諾德這個計劃會將大西洋艦隊拖入無底深淵。其實,金上將也很快就發現了這個巨大的威脅,可是當時他要想阻止阿諾德已經太晚了。

十九日,阿諾德就拿出了一套作戰計劃的框架,很明顯,當時憑他一己之力是不可能發動報復行動的,而他第一個找到的就是金上將。當金上將與阿諾德談過之後,他的第一感覺就是,阿諾德利用了總統的報復心理,而且,這個計劃實際上早就已經做好了,只是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放到桌面上來。

金上將的判斷不是沒有道理的。會議進行到了十八日深夜,就算阿諾德不吃不睡,也不可能在不到十個小時後就拿出了一套大規模轟炸計劃的框架性文件吧,要知道,就算有充足的準備,而且各方面的條件都比較理想,這類大規模轟炸行動的作戰計劃也至少需要幾十名參謀忙上好幾天的時間,然後還得花上幾天,甚至是更長的時間來進行數次總體檢查,修改其中的問題,填補漏洞。也就是說,就算當時阿諾德將他的司令部的所有人都集中起來,也不可能在十個小時之內就拿出這套作戰計劃來。

再結合當時美國陸軍航空兵戰略轟炸機部隊地地位。以及阿諾德個人的一些重要因素,就不難發現這份計劃中的功利成分了。

阿諾德是美國將領中最堅定的“空中制勝論者”,是意大利將軍杜黑,也就是首先提出“制空權”,以及“制空論”的那位奠定了現代空中戰術理論基礎地名人的忠實追隨者。早在第一次全球戰爭爆發之前。阿諾德就從西點軍校畢業,在當了數年兵之後,迷上了航空,並且親自去跟萊特兄弟學習飛行,隨後就成爲了美國陸軍最早的幾名飛行員之一。可以從,從此時開始,阿諾德就成了堅定的航空者。並且一直在竭力推進美軍航空兵的建設。一戰結束後,當時還僅僅只是尉官的阿諾德就被調往美國陸軍航空司令部任職,開始了他在美軍高層內部的決策生涯。可以說,美國陸軍航空兵後來地很多發展都與他有着直接關係。在此期間,阿諾德做得最多的是理論方面的研究,爲完善美軍航空兵的戰術理論體系做出了極爲巨大的貢獻。當美國參戰後。阿諾德首先出任了主管航空兵事務的陸軍副參謀長,隨後出任陸軍航空兵司令。到此時,阿諾德已經是陸軍僅有地兩名五星上將之一(當時艾森豪威爾等人還不是五星上將,而美國的五星上將與帝國地大將,以及元帥相當)。

在成立空軍的問題上,阿諾德是堅定的支持者,也正因爲如此,後來他被稱爲現代美國空軍的奠基人。可問題是,當時幾乎其他所有人都反對,或者不贊成在戰爭期間成立空軍。反對的理由在唐帝國軍隊內部也存在。另外,與唐帝國陸航相比,美國陸軍航空兵在戰爭中的表現差了很多,最值得“炫耀”的,僅是從25年到27協助英國皇家空軍對德國,以及歐洲大陸的德佔區進行的大規模戰略轟炸,以及在太平洋戰場上幾次規模有限地轟炸行動。也就是說,美國陸航的表現,實際上也成爲了當時反對者的一個重要理由。

很明顯,在此情況下。就算沒有人反對,如果陸航沒有更好的表現。那麼成立空軍的事情也將遙遙無期。隨着戰爭的發展,局勢對美國越來越不利了,留給阿諾德表現的機會也沒有多少了。特別是在27年,美軍在所有戰場上都處於防禦態勢,而且戰線迅速向美國本土逼近,曾經在歐洲戰場上威極一時的美國陸軍航空兵甚至沒有了多少用武之地。在此期間,阿諾德並沒有閒下來,除了爭取更多的經費購買更多的轟炸機,培訓更多地飛行員之外,他還將陸航司令部的參謀都組織了起來,針對各種有可能出現地情況,有可能爆發的戰役提前制訂好了上百套作戰計劃。也正是如此,當時阿諾德才能夠那麼快的拿出一套經過了修改的框架性作戰計劃。

新奧爾良遭到轟炸,在別人看來,這是一次慘痛的教訓,可是在阿諾德看來,除了教訓之外,這也是一個讓更多的人重視戰略轟炸,重視空中打擊,重視航空兵的事情。美國總統的報復心理給阿諾德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知道總統堅決要求發動報復行動之後,阿諾德認識到,他等待已久的機會已經到來了。結果,在向總統當面陳訴他的報復方式的時候,阿諾德有意的避開了一些重大問題,最終讓總統採納了他的建議。

也就是說,阿諾德並不是不知道,他的建議中存在着太多的漏洞,存在着太多的不確定性,而且最重要的是,當時他沒有能力立即進行反擊,也就不可能滿足總統的要求。也許,別人會因此而放棄,可阿諾德沒有放棄這個機會。另外,阿諾德也沒有迴避問題,陸航要做好全面出擊的準備工作,至少需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而且還需要其他部隊的配合,甚至需要調動大批的人力與物力。而在此之前,陸航是不可能在戰場上有突出表現的。當時,阿諾德就有了清晰的想法,既然其他的部隊也不可能完成總統部署的任務,那麼他就要利用這一點,即用總統的命令去調動其他的部隊,在陸航無法全面投入之前,先用別的部隊來頂替陸航,爲陸航爭取到準備的時間。

只要清楚陸航不可能立即發動大規模報復行動的人都可以看出,阿諾德在提出建議的時候,就已經把其他的部隊給框了進去。相對而言,陸軍地面部隊,以及戰術航空兵受到的影響還不是很大,畢竟不管是地面部隊,還是戰術航空兵,都無法對敵人後方的重要目標構成威脅

第11節 倒下的巨人(下)第6節 多與少的麻煩第5節 作戰參謀部(下)第8節 自由行動權第18節 送佛送到西第76節 老天爺變第33節 爲家而戰第34節 遲到的情報第48節 決勝因素第26節 當爸爸了第1節 殘破的艦隊第12節 座談第27節 父母親情第44節 實力頂點第25節 意外的對決第20節 起錨出航第6節 海洋帝國的挑戰第29節 利益同盟第34節 彈雨第51節 悔之晚矣第6節 獨力艦隊第47節 喜訊第23節 危機重重(上)第41節 毀滅第15節 大意的代價(下)第24節 敢死隊第66節 硝煙散盡第3節 艦隊補充計劃第35節 燃燒的夜晚第44節 實力頂點第38節 遮斷轟炸第32節 返回艦隊第16節 黃雀在後第17節 信心與責任第2節 機動艦隊第17節 瘋狂的火力第60節 合理的安排第35節 毫釐之差第26節 拂曉出擊第58節 渾水摸魚第4節 錯過的晉升第33節 不期的相遇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下)第16節 關門打狗第42節 點穴第68節 炸彈專家第45節 新代號第55節 找錯對象第61節 棄卒保帥第28節 混蛋(下)第26節 糾纏第7節 各爲其主第9節 聯合作戰第4節 風波平息(下)第38節 避重就輕第31節 搶時間第8節 信號彈第18節 天使與惡魔第37節 守株待兔第54節 驚喜交加第38節 不毛之島第2節 陸航的天才第50節 驅逐艦突擊第59節 戰利品第21節 悍兵第54節 勝利嗎?第18節 送佛送到西第4節 大舅子來訪第61節 徹底摧毀第1節 殘破的艦隊第22節 分歧第73節 勝利的意義第11節 阻擊戰第4節 妄想的偷襲第9節 敵人的選擇第53節 吃進嘴的肥肉第30節 行蹤暴露第27節 間諜案第9節 迎戰(下)第19節 擦肩而過第27節 倒行逆施(下)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上)第27節 穩步推進第39節 拖延第1節 海軍軍官第37節 地面鏖戰第56節 “華盛頓快車”第16節 錯過的機會第13節 臨時司令官第13節 死裡逃生(下)第60節 全面轟炸第64節 未盡的任務第50節 以牙還牙第4節 極限戰機第14節 舞臺絕唱第33節 爲家而戰第41節 百密一疏第47節 軍人的勇氣第22節 報第67節 一錘定音
第11節 倒下的巨人(下)第6節 多與少的麻煩第5節 作戰參謀部(下)第8節 自由行動權第18節 送佛送到西第76節 老天爺變第33節 爲家而戰第34節 遲到的情報第48節 決勝因素第26節 當爸爸了第1節 殘破的艦隊第12節 座談第27節 父母親情第44節 實力頂點第25節 意外的對決第20節 起錨出航第6節 海洋帝國的挑戰第29節 利益同盟第34節 彈雨第51節 悔之晚矣第6節 獨力艦隊第47節 喜訊第23節 危機重重(上)第41節 毀滅第15節 大意的代價(下)第24節 敢死隊第66節 硝煙散盡第3節 艦隊補充計劃第35節 燃燒的夜晚第44節 實力頂點第38節 遮斷轟炸第32節 返回艦隊第16節 黃雀在後第17節 信心與責任第2節 機動艦隊第17節 瘋狂的火力第60節 合理的安排第35節 毫釐之差第26節 拂曉出擊第58節 渾水摸魚第4節 錯過的晉升第33節 不期的相遇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下)第16節 關門打狗第42節 點穴第68節 炸彈專家第45節 新代號第55節 找錯對象第61節 棄卒保帥第28節 混蛋(下)第26節 糾纏第7節 各爲其主第9節 聯合作戰第4節 風波平息(下)第38節 避重就輕第31節 搶時間第8節 信號彈第18節 天使與惡魔第37節 守株待兔第54節 驚喜交加第38節 不毛之島第2節 陸航的天才第50節 驅逐艦突擊第59節 戰利品第21節 悍兵第54節 勝利嗎?第18節 送佛送到西第4節 大舅子來訪第61節 徹底摧毀第1節 殘破的艦隊第22節 分歧第73節 勝利的意義第11節 阻擊戰第4節 妄想的偷襲第9節 敵人的選擇第53節 吃進嘴的肥肉第30節 行蹤暴露第27節 間諜案第9節 迎戰(下)第19節 擦肩而過第27節 倒行逆施(下)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上)第27節 穩步推進第39節 拖延第1節 海軍軍官第37節 地面鏖戰第56節 “華盛頓快車”第16節 錯過的機會第13節 臨時司令官第13節 死裡逃生(下)第60節 全面轟炸第64節 未盡的任務第50節 以牙還牙第4節 極限戰機第14節 舞臺絕唱第33節 爲家而戰第41節 百密一疏第47節 軍人的勇氣第22節 報第67節 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