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迎戰(下)

琉球島東面的洋麪上,南雲一忠在他的旗艦“赤城”號上也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之前他收到了琉球島駐軍的請求,派出了二十多架“零戰”前去支援琉球島。同時也證明了,在琉球島附近,有一支唐帝國的航母艦隊正在活動,而且這支艦隊的規模不會很小,也許唐帝國的三艘航母都在其中,不然,也不可能連續發動兩波攻擊,中間幾乎沒有什麼間隔時間。不過,問題就在於,唐帝國的航母艦隊在哪?

十五分鐘前,艦隊收到了一艘潛艇發來的電報。不過,這封電報的內容並不完整,然後通信就中斷了。顯然,潛艇受到了反潛驅逐艦的攻擊,必須要緊急下潛,以規避驅逐艦的打擊。不過問題是,這封電報中根本就沒有說明所發現的到底是一支普通的艦隊,還是一支擁有航母的艦隊!

其實,南雲一忠並不知道,在五分鐘前,另外一封電報已經送到了佐多的反潛巡邏機基地。那架被擊落的水上飛機就是從這裡起飛的,其任務是在琉球羣島西面巡邏,尋找唐帝國的潛艇。不過,這架飛機發現的不是唐帝國的潛艇,而是一支龐大的,擁有三艘航母,一艘戰列艦(飛行員將高大的“李靖”號當作了戰列艦),以及數艘重巡洋艦的艦隊。水上飛機上的飛行員在被“食雀鷹”給幹掉之前,已經把完整的電報發了出去。不過,問題也就出在了這裡,反潛巡邏機部隊用的還是老式電碼,而南雲一忠的第一航空艦隊已經換成了新的電碼。第一航空艦隊沒有收到這封電報。而佐多反潛基地在收到了電報之後,他們也無法與第一航空艦隊聯繫,他們甚至不知道第一航空艦隊已經在琉球島東面了。結果,這份極爲重要的情報首先被送到了清水的反潛航空兵司令部,然後再被送到了聯合艦隊司令部,最後才被送到了南雲一忠的第一航空艦隊。整個過程花掉了足足半個小時的時間,而這半個小時的時間,已經足夠決定這場海戰的最後勝敗了。

“八嘎!爲什麼晚了半個小時?”源田實中佐拿着電報的手在微微顫抖着,他立即跑到了南雲一忠的旁邊,“司令官,已經確定發現了唐帝國的航母艦隊,這是具體的位置!”

幾乎同時,另外一名參謀軍官送來了新的情報,日本海軍司令部的無線電測繪裝置確定了在水上偵察機被擊落的附近海域突然出現了大量的電波,而且其中就有唐帝國第五艦隊旗艦“李靖”號的電波(當時,日本還不知道唐帝國已經改組了海軍艦隊)。

南雲一忠這次沒有任何猶豫了,立即就下令停放在航母飛行甲板上的戰機起飛,發動了第一輪攻擊。雖然浪費了半個小時,不過在這半個小時的時間裡,四艘航母上的轟炸機與護航戰鬥機都已經做好了出發的準備工作,飛行員也都呆在了機艙裡。所以,當南雲一忠下達了出擊命令的時候,這些戰機就直接升空了。

日本航母的載機都不需要彈射器的幫助,可以直接從航母飛行甲板上滑跑起飛。當然,最先起飛的是最輕的“零戰”,然後是“99艦爆”,最後是“97艦攻”(這是日本海軍才裝備的三座魚雷轟炸機)。不過,也就在這些戰機起飛的時候,返航的“零戰”到達了艦隊上空,艦隊裡出現了一片混亂。這些“零戰”都是緊急起飛的,都沒有掛上副油箱,而在琉球島上進行了空戰後,油料已所剩不多了,都要搶着在航母上降落。

這也打亂了南雲一忠的攻擊安排,他本來準備立即派出第二波轟炸機羣的,不過現在,他必須要先把這些戰鬥機回收到航母上。結果,20多架“零戰”都降落在了“加賀”號航母上,同時另外三艘航母開始準備派出第二波轟炸機羣,而“加賀”號上的轟炸機也就未能參加第二波攻擊,由其單獨組織了第三輪轟炸。

日本的轟炸機羣是直接朝着西北方向飛行的,當時兩艦隊的距離在350海里以上,這幾乎是日本艦載轟炸機的極限作戰半徑了,只能採取最直接的攻擊航線。而這時候,羅晉明上校率領的12架“食雀鷹”也正以兩機編隊,以寬大的正面朝着日本第一航空艦隊的方向飛去。

羅晉明是迫不得已才採用這種分散力量的編隊的,因爲他必須要爲後面的轟炸機找到目標,那就必須要擴大搜索範圍,以求儘快發現日本艦隊。不過,羅晉明他們首先發現的不是日本艦隊,而是在其下方兩千米處,在雲層中穿梭的龐大的日本機羣!

唐帝國海軍的戰機都安裝了渦輪增壓發動機,因此高空飛行性能要好得多,採取的進攻航道也一般在5000米左右。相反,日本海軍的戰機因爲沒有安裝渦輪增壓發動機,其高空性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其進攻航線的最大高度被限制在了4000米以下,一般被控制在了3000米左右。當時海面上的雲層高度大概是3500米,這正好讓兩支機羣相互交錯而過,下方的日本機羣沒有能夠發現頭頂上的敵機,而羅晉明他們則在進行對海搜索,所以才發現了眼皮下面的日機。

“上校,要不要攻擊他們?”

“不,讓其他各機羣都不要攻擊,現在,我們沿着日本轟炸機羣的航向反向飛行,殺到他們的家裡去!”羅晉明很理智,他這幾架“食雀鷹”可不是那些“零戰”的對手,而且他的任務是去攻擊日本艦隊,而不是去打擊日本的轟炸機羣。

這下,羅晉明心裡也有底了,日本機羣肯定是採取的直線航道以節省燃料,那麼要找到日本航空艦隊就很容易了。當然,他沒有忘記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把日本機羣正在路上的消息發回艦隊。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下)第53節 濃縮的都是精華第25節 當頭棒喝第21節 兩份情報(下)第2節 轟炸在繼續第15節 全力以赴第24節 緊急轉向第36節 幫兇(上)第51節 麻煩纏身第45節 敵人頭頂第45節 前途艱難第10節 接班人第18節 戰略走向(下)第18節 關鍵點第54節 天網第35節 大洋狂濤第9節 全面開花第16節 黃雀在後第3節 臨危授命第27節 假戲真做第12節 完美轟炸(上)第1節 中斷的行程(下)第35節 軍港末日第59節 秘密部隊第54節 擦肩而過第15節 橫掃千軍第60節 告別艦隊第25節 調解第1節 前進通道第71節 蚊集式攻擊第68節 失之交臂第38節 關鍵因素第17節 軍隊的指揮棒第13節 前哨戰第31節 戰局莫測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9節 將領會盟第9節 全面開花第4節 北海海戰第66節 再起波瀾第50節 快速穿插第62節 勇追窮寇第10節 澳洲捷報第5節 體制改革第40節 內部平衡第21節 軍事科學家第43節 後方英雄第17節 最後通牒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下)第35節 飛向黎明第71節 大膽的計劃第32節 求婚第35節 民族主義(上)第40節 當頭棒喝第19節 巷戰第72節 拼死抵抗第16節 國內壓力第36節 幫兇(下)第37節 德意志精神第32節 柳暗花明第69節 新指揮官第3節 火速動員第14節 帝國裝甲兵第41節 讓敵人絕望第9節 一路西風第54節 天網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下)第7節 勝利大進軍第14節 轟炸天皇皇宮第66節 再起波瀾第56節 圍殲第74節 老天爺幫忙第26節 戰場的轉折點第42節 夜間炮戰第15節 大意的代價(下)第19節 一流海軍第12節 萬事俱備第38節 敵艦隊的制空權第10節 開導第15節 “獵鷹”逞威第13節 痛定思痛(上)第71節 大膽的計劃第4節 信心第3節 是戰是和?(下)第5節 實力差距第32節 艦隊南下第1節 硬通貨第56節 圍殲第13節 圍攻“赤城”(上)第9節 意外的結果第11節 彈雨中的艦隊(下)第79節 趁你病要你命第23節 將軍的責任第8節 校長帶回來的麻煩第34節 後臺力量第70節 死板的代價第1節 兩月第23節 滿身傷痕第4節 將領中的孔雀第12節 意外的決定因素
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下)第53節 濃縮的都是精華第25節 當頭棒喝第21節 兩份情報(下)第2節 轟炸在繼續第15節 全力以赴第24節 緊急轉向第36節 幫兇(上)第51節 麻煩纏身第45節 敵人頭頂第45節 前途艱難第10節 接班人第18節 戰略走向(下)第18節 關鍵點第54節 天網第35節 大洋狂濤第9節 全面開花第16節 黃雀在後第3節 臨危授命第27節 假戲真做第12節 完美轟炸(上)第1節 中斷的行程(下)第35節 軍港末日第59節 秘密部隊第54節 擦肩而過第15節 橫掃千軍第60節 告別艦隊第25節 調解第1節 前進通道第71節 蚊集式攻擊第68節 失之交臂第38節 關鍵因素第17節 軍隊的指揮棒第13節 前哨戰第31節 戰局莫測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9節 將領會盟第9節 全面開花第4節 北海海戰第66節 再起波瀾第50節 快速穿插第62節 勇追窮寇第10節 澳洲捷報第5節 體制改革第40節 內部平衡第21節 軍事科學家第43節 後方英雄第17節 最後通牒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下)第35節 飛向黎明第71節 大膽的計劃第32節 求婚第35節 民族主義(上)第40節 當頭棒喝第19節 巷戰第72節 拼死抵抗第16節 國內壓力第36節 幫兇(下)第37節 德意志精神第32節 柳暗花明第69節 新指揮官第3節 火速動員第14節 帝國裝甲兵第41節 讓敵人絕望第9節 一路西風第54節 天網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下)第7節 勝利大進軍第14節 轟炸天皇皇宮第66節 再起波瀾第56節 圍殲第74節 老天爺幫忙第26節 戰場的轉折點第42節 夜間炮戰第15節 大意的代價(下)第19節 一流海軍第12節 萬事俱備第38節 敵艦隊的制空權第10節 開導第15節 “獵鷹”逞威第13節 痛定思痛(上)第71節 大膽的計劃第4節 信心第3節 是戰是和?(下)第5節 實力差距第32節 艦隊南下第1節 硬通貨第56節 圍殲第13節 圍攻“赤城”(上)第9節 意外的結果第11節 彈雨中的艦隊(下)第79節 趁你病要你命第23節 將軍的責任第8節 校長帶回來的麻煩第34節 後臺力量第70節 死板的代價第1節 兩月第23節 滿身傷痕第4節 將領中的孔雀第12節 意外的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