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萬事俱備

“照你的意思說,不能像普通炸彈那樣,用雷管引爆?”

“引爆裝置就是原子彈的雷管,當然裡面裝的並不是雷汞。”

談仁皓朝四周看了一下,這個爆炸實驗室非常大,空間也很高。看樣子,在怎麼引爆原子彈的問題上,科學家還真是費了不少的力氣。

“那麼,你提到的那兩種引爆方式有什麼區別呢?”杜興也很是好奇,本來他只有聽的權利,沒有提問的權利。

“你說的是‘槍式’與‘內爆式’?”

談仁皓轉過了頭來,他也很好奇。

“其實,這兩種引爆方式……”

總體來說,“槍式”引爆法的原理是最爲簡單的。即首先將兩塊核原料分開,每一塊的質量都低於臨界質量,其中一塊固定,另外一塊可以活動。並且在活動的一塊後面安裝高能炸藥。在需要引爆原子彈的時候,就直接引爆炸藥,將活動的核材料射向固定的那一塊,兩塊核材料融合後,其質量就超過了臨界質量,隨即引發鏈式反應,發生核爆炸。

“內爆式”引爆法的原理就要稍微複雜一點,準確地說。是製造難度要高得多。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炸藥爆炸時產生的壓力,將一塊沒有達到臨界質量地核材料進行高度壓縮。使其密度迅速提高。迅速超過臨界質量,隨即引發鏈式反應,發生核爆炸。

總體而言。“槍式”原理地製造難度並不大,對製造工藝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比較容易實現。可是其主要問題是對核材料的利用率並不高。至少都需要20公斤地鈾235才能製造一枚原子彈。而這需要幾萬臺離心機工作一年以上的時間。相反,“內爆式”對高能炸藥的爆炸時間一致性地要求相當高。必須要將環繞在覈材料外的高能炸藥分成許多小塊,每一塊的安裝位置都要有嚴格地要求,而且引爆時間上也有着嚴格的要求。甚至對連接炸藥用的電線地長度都是有嚴格要求的。而其優點就是對核材料的利用效率高。純理論計算,5公斤鈈239就可以做成一枚原子彈了,而實際使用量也不會比20公斤多,大概在8到12公斤之間。另外,“內爆式”還可以控制原子彈的當量,也就是威力。這是比較重要的。

“那我們現在的研究工作進展得怎麼樣了呢?”聽完了潘澤康的介紹。談仁皓心裡也有數了,很明顯,僅僅只有核理論是不夠地。

“‘槍式’這邊基本上已經沒有問題了,我們做過幾次模擬實驗,都比較成功。只是現在‘內爆式’這邊還有點問題。主要就是炸藥的起爆時間沒有掌握好,正在抓緊研究。”潘澤康一邊說着。一邊朝門外走去,“我們的第一枚原子彈將採用‘槍式’引爆法,這主要是爲了保險,如果各方面進展順利,那麼第二枚原子彈就將採用‘內爆式’。現在我們到下面的離心機房看看。”

還沒有走進離心機房,談仁皓就被那巨大的噪音給震住了。高速離心機的旋轉速度是相當驚人的,根據潘澤康介紹。這些離心機的壽命都很短,有的工作幾個小時就會出故障,而且其耗電量非常驚人,幾萬臺離心機一起工作的話,其需要的電能相當於一座2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

爲此。還專門在幾十公里外建了一座燃油發電站呢。而當時帝國大部分的發電站都是燒煤的。或者是水力發電站,恐怕也只有在“盤古計劃”

中才會不惜工本的用燃油來發電吧。

離心機房對談仁皓沒有太大的吸引力。畢竟那些離心機的樣子都差不多。而且只是規模很龐大而已,更讓談仁皓受不了的是其產生的巨大噪音,聽着很讓人心煩。

“現在,我帶你們去看看原子彈的模型。”

“你們不是造出真的原子彈了嗎?”

“那只是實驗裝置,等下我也會帶你們去看的,而真正的原子彈現在還在製造之中。”

談仁皓跟着潘澤康進了電梯,很快他們就到了上面放着原子彈模型的房間裡。這個方面裡一共擺設了三個模型。

第一個模型是試驗裝置的縮小模型,從外觀上看,根本就不是一個炸彈,有點像是一個巨大的木製酒桶,而且因爲只是用來實驗的,所以外面沒有裝彈體,電線這些都是直接暴露在外面的。

“明天我們要實驗的就是這個爆炸裝置。”

“明天?”談仁皓驚訝地看了潘澤康一眼。

“對啊。明天下午。不然我也不會急着趕回來,好不容易去了趟莫斯科。進了克里姆林宮,我連裡面是個什麼樣子都還沒有搞清楚呢。”

“那下次有機會我帶你去。”談仁皓笑了起來,看樣子,杜興招待客人的時候並不是很積極。

“再說吧,而且什麼時候能夠離開這裡,我還不知道呢。”潘澤康轉移了話題,“這只是一個爆炸模型,而且一百比一的微縮模型,真正的要大得多。”

談仁皓又是一陣驚訝,這模型本身就不小了,比得上一枚250公斤的航空炸彈呢。如果只是個百分之一的微縮模型的話。那麼真正的爆炸裝置就要大得多,而且不是任何轟炸機可以攜帶的,也難怪叫實驗爆炸裝置,根本就不具備實戰能力。

“這是我們現在正在製造的原子彈的模型,大概就這個樣子。”

談仁皓的目光落到了第二個模型上。這個模型就有好幾米長,看樣子,應該是原尺寸模型。其外觀很像是普通地炸彈。只是大得多而已。

彈體是圓柱形地。彈頭扁平,彈尾上有幾片用來保持穩定的彈翼,而且在最後面還有一個盤裝的物體。談仁皓思考了一下,認出這是用來裝減速傘地。看樣子,原子彈只能由轟炸機在高空投擲。而且還需要用減速傘來控制下落的速度。

實際上,當時科學家設計的第一枚原

子彈在實驗爆炸之前是很不成熟地,因爲所有的設計都是建立在理論基礎之上。根本就沒有實驗數據可以借鑑。

不說別的,當時帝國科學家對原子彈爆炸後產生地能量將以什麼樣的形勢產生左右。以及各種能量在爆炸當量中所佔的比重是多少。這都沒有一個肯定地說法,主要是不同的科學家。根據不同的數學模型計算出的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而原子彈的作用方式就直接決定了最佳爆炸高度。比如,光能與輻射能佔爆炸大量的大部分的話,那麼就應該提高爆炸高度,這樣破壞效果肯定要好得多。相反。如果是內能。以及產生的衝擊波佔爆炸當量的大部分的話。那就應該降低引爆高度。

歸根結底,都是因爲當時沒有任何的實驗數據,而僅僅只建立在理論計算基礎上的結果是沒有多少說服力的。在實驗爆炸裝置引爆之前。

至少有好幾十種原子彈的設計方式,而在實驗裝置引爆之後,當科學家們拿到了大量的實測數據之後。就只剩下了幾種設計方式,最終保留下來的就那麼兩三種。

也就是說。當時談仁皓所看到的,實際上只是一個不成熟的原子彈設計方案。雖然該方案當時被認爲是最可行的,而且後來實際上製造的第一枚原子彈就採用的是這個方案,可是真正造出來的原子彈與這個模型的差別還的挺大的。特別是其內部結構方面的差別相當大。幾乎有一半的理論設計被推翻。

“時間也不早了,你們早點休息,我會在中午來叫你們的。試驗訂在明天下午三點。”

“沒有別的地方可以參觀了?”談仁皓朝最後一個只弄出了一半的模型看了一眼。

“那個還沒有完成。現在主要就是缺少實際的數據。”潘澤康聳了下肩膀,“如果你們有興趣的話,可以到我的臥室去參觀一下,其實這裡的所有生活房間的佈局都大同小異。”

“這個就沒有必要了。”談仁皓笑了起來,“也好,那我們就先回去休息,明天再見。”

談仁皓根本就睡不着,他在飛機上就睡了好幾個小時。而想到明天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準確地說,是第一枚核爆炸裝置就要被引爆了,他哪能睡得着呢?反而是躺在另外一張單人牀上的杜興很快就進入了夢想,大概他在飛機上根本就沒有休息吧。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在談仁皓迷糊着覺得自己才睡了一會的時候,潘澤康就過來叫他們了。兩人立即翻身起牀,甚至連早飯,準確的說是午飯都沒有吃就跟着潘澤康離開了基地。外面的風暴已經停了下來,一輪烈日就掛在頭頂上,氣溫很高,搞得談仁皓不得不脫掉了外套,他還沒有一下適應這種從寒帶到熱帶的轉變呢。

“吃點東西吧,還有三個多小時呢。”

談仁皓接過了潘澤康遞來的水壺。“我們現在去哪?”

“實驗地點。”潘澤康回答了一句就跳上了前面的吉普車。“距離這裡有100多公里,大概需要開車兩個小時。”

談仁皓與杜興上車後。他們也注意到。附近的幾輛大卡車上全坐滿了人,而且都是基地裡的科研人員。

“風暴是昨天晚上停止的。但是比天氣預報的晚了一個小時,實驗大概會推遲一個小時。”

“爲什麼?”談仁皓有點不解,風暴早就過去了。

“還有很多測試設備沒有安裝到位,現在正在安裝,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三點半,最遲四點,實驗就將進行。”

談仁皓點了點頭,這也合情合理。原子彈這玩意第一次爆炸,科學家肯定需要很多的實測數據,以完善現在的理論,並且進行今後的深入研究。

基地並不是建立在沙漠裡的,而是建在荒漠裡的。地面比較硬,吉普車的速度也不慢,而且一馬平川,根本就不需要擔心與別的撞車,甚至沒有現成的道路,看樣子,爆炸點離基地很遠,而且很偏僻。

離開基地後不久,談仁皓就發現,沿途每過大概一公里到兩公里的樣子就會有一個哨所,而且都有荷槍實彈的哨兵。另外,天上還有幾架飛機在盤旋,看樣子是陸軍的運輸機,陸軍派些運輸機來做什麼,難道還有大人物要來?

一邊胡思亂想,一邊看着荒漠裡的景色,就連談仁皓這個海軍將領也不得不承認,荒漠有荒漠的景色,而且是完全不同於大海的景色。如果說大海給人的感覺是宏大,寬容與包含的話,那麼荒漠給人的感覺就是淒涼。荒蕪與孤獨。

當吉普車停下來的時候,談仁皓首先看到的就是前面一個半截露在地面上,看上去有點像是陸軍與陸戰隊的前線指揮所,只是由鋼筋混凝土建成的地下設施。等他跟着潘澤康走入這座半地下設施的時候才發現。這裡確實是一個觀察所。而且裡面已經有很多人了,其中不乏一些穿着將領服的陸軍將領,只是談仁皓一個人也不認識。

“將軍,要不要披上衣服?”

談仁皓朝杜興看了一眼,這鬼天氣都熱死人了,還披衣服做什麼?

可是他立即就明白了杜興的意思,因爲談仁皓只穿着一件沒有軍銜的襯衫,所以那些陸軍將領都沒有注意到他。或者說是沒有把他放在眼裡呢。

杜興已經把談仁皓的外套遞了過來。

“沒必要,我只是來看熱鬧的。”談仁皓可不想受活罪,而且看樣子,那幾個陸軍將領都是負責“盤古計劃”的人,而不是前線指揮官,談仁皓也不想去與他們搭訕。

“你們在這裡等一下,我去準備準備!”潘澤康這時候走了過來,看樣子。他在這裡的熟人不少。

談仁皓走到了那觀察窗的旁邊,外面仍然是一片淒涼的荒漠,當他眯着眼睛向北面看去的時候,立即注意到在地平線上有一個小黑點。這時候,杜興把望遠鏡遞了過來。通過望遠鏡,談仁皓纔看到,那是一座高大的鐵塔,而是鐵塔的頂部固定着一個巨大的物體!

第64節 瘋狂的攔截第23節 美軍發力第52節 登陸硫黃島第40節 內部平衡第3節 三大問題第10節 在硝煙中顫抖(下)第33節 尋敵決戰第26節 鋼鐵巨獸第45節 逼敵決戰第15節 可惡的老天爺第41節 風紀問題第36節 時機第12節 新生中將第15節 不成熟的戰艦第18節 埋葬海上巨無霸(下)第33節 臨時政委第55節 找錯對象第37節 空中先鋒戰第42節 特別任務第39節 勝利的希望第16節 誰是第一?第1節 艱鉅工程第2節 陸航的天才第15節 理性思考第29節 翻天倒海第25節 對等突擊第39節 擴大勝利第22節 戰爭機器第21節 圍追第10節 日本艦隊的動向第31節 強勢第38節 紙上練兵第47節 毀滅的前奏第27節 重點戰場第36節 後發制人第25節 目的地第29節 猶豫不決第56節 生死線第36節 立足點第12節 奇襲方案第58節 於事無補第40節 當頭棒喝第8節 指揮條令第10節 戰場迷霧第26節 冒險與賭博第12節 空中獵殺第42節 考驗第35節 決定性情報第11節 倒下的巨人(上)第39節 岸基轟炸機的反擊第15節 戰爭宣言(上)第17節 臨時任務第9節 死亡通知書第10節 敵蹤第19節 一流海軍第36節 奔赴沙場第10節 退避三舍第23節 將軍的責任第1節 潛力大爆發第40節 天空霸主第33節 爲家而戰第37節 成長第34節 沸騰的鋼鐵之都第29節 戰爭號角第26節 岳父的難題第4節 信心第29節 翻天倒海第16節 鷹的決鬥第5節 實力差距第13節 烽火再起第39節 勝利的希望第68節 絕途第40節 鞭長莫及第27節 集中炮擊第39節 叮囑第36節 時機第19節 平靜中的涌動第7節 對德政策第18節 不可控因素第37節 上尉的報告(下)第31節 龍出大海(上)第30節 巨炮時代第50節 老將雄心第1節 破敵利器第60節 新的壓力第13節 舞動的序曲第54節 “神風”襲來第25節 傾國之力第19節 產業聯盟第29節 退讓第15節 遠方來客第23節 慶良間海戰第31節 正面對捍第14節 舞臺絕唱第17節 哈飛第43節 狼入羊圈第28節 機會第15節 老混蛋第4節 北海海戰第1節 硬通貨
第64節 瘋狂的攔截第23節 美軍發力第52節 登陸硫黃島第40節 內部平衡第3節 三大問題第10節 在硝煙中顫抖(下)第33節 尋敵決戰第26節 鋼鐵巨獸第45節 逼敵決戰第15節 可惡的老天爺第41節 風紀問題第36節 時機第12節 新生中將第15節 不成熟的戰艦第18節 埋葬海上巨無霸(下)第33節 臨時政委第55節 找錯對象第37節 空中先鋒戰第42節 特別任務第39節 勝利的希望第16節 誰是第一?第1節 艱鉅工程第2節 陸航的天才第15節 理性思考第29節 翻天倒海第25節 對等突擊第39節 擴大勝利第22節 戰爭機器第21節 圍追第10節 日本艦隊的動向第31節 強勢第38節 紙上練兵第47節 毀滅的前奏第27節 重點戰場第36節 後發制人第25節 目的地第29節 猶豫不決第56節 生死線第36節 立足點第12節 奇襲方案第58節 於事無補第40節 當頭棒喝第8節 指揮條令第10節 戰場迷霧第26節 冒險與賭博第12節 空中獵殺第42節 考驗第35節 決定性情報第11節 倒下的巨人(上)第39節 岸基轟炸機的反擊第15節 戰爭宣言(上)第17節 臨時任務第9節 死亡通知書第10節 敵蹤第19節 一流海軍第36節 奔赴沙場第10節 退避三舍第23節 將軍的責任第1節 潛力大爆發第40節 天空霸主第33節 爲家而戰第37節 成長第34節 沸騰的鋼鐵之都第29節 戰爭號角第26節 岳父的難題第4節 信心第29節 翻天倒海第16節 鷹的決鬥第5節 實力差距第13節 烽火再起第39節 勝利的希望第68節 絕途第40節 鞭長莫及第27節 集中炮擊第39節 叮囑第36節 時機第19節 平靜中的涌動第7節 對德政策第18節 不可控因素第37節 上尉的報告(下)第31節 龍出大海(上)第30節 巨炮時代第50節 老將雄心第1節 破敵利器第60節 新的壓力第13節 舞動的序曲第54節 “神風”襲來第25節 傾國之力第19節 產業聯盟第29節 退讓第15節 遠方來客第23節 慶良間海戰第31節 正面對捍第14節 舞臺絕唱第17節 哈飛第43節 狼入羊圈第28節 機會第15節 老混蛋第4節 北海海戰第1節 硬通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