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 致命神箭

張鼐鼎率領的從“玄宗”號航母上起飛的轟炸機編隊沒有參加下放的殘酷空戰。因爲“翠鳥”與“魚鷹”都用的是渦輪增壓發動機,其高空性能非常出色。如果採用普通的機械增壓發動機的話,那麼在5000米以上的高度飛行時,發動機的功率將降低三成以上,而用渦輪增壓的發動機,功率降低不到一成。兩種轟炸機滿載的時候,都可以在4500米的高度以180節的速度飛行。而日本的轟炸機在滿載的時候,根本就飛不了這麼高!

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缺點也很突出。一是笨重,這限制了飛機的機動能力,也許在轟炸機上還不太明顯,可用在戰鬥機上就很明顯了。二是製造成本高,限制了在戰時情況下大批量生產。三是故障率高,每艘航上至少準備了十五臺備用的發動機,以便隨時更換出了問題的發動機。最後,也是最明顯的一點,那就是帶來的高空性能對海航的戰機來說實際上並不是那麼重要。後來,唐帝國放棄了渦輪增壓技術(準確的說,應該是在戰時情況下暫時擱置了這一技術),全面改用機械增壓的發動機,就是因爲這幾個原因造成的。

張鼐鼎的目標就是前方的日本第一航空艦隊。當他率領的機羣飛越了空戰戰場之後,立即呼叫那些仍然在與日本機羣纏鬥的護航戰鬥機。雖然攔截敵人的轟炸機羣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可張鼐鼎並不想在沒有任何戰鬥機的掩護下單獨去突破日本艦隊的防空攔截網,那簡直就是去冒險送死(他並不知道,日本第一航空艦隊上空實際上沒有多少戰鬥機,根本就無法對他的轟炸機羣構成致命的威脅)。

雙方在纏鬥了二十五分鐘之後,也就是在鄧子超率領的“太祖”號航母機羣從戰場上空通過了之後,安士樂少校立即帶着執行護航任務的44架戰鬥機跟了上來。他們已經在開始拋掉了副油箱,可剩餘的燃料仍然可以讓他們在日本艦隊上空作戰飛行半小時之後再返回自己地艦隊。

另外18架“禿鷲”仍然在對付那些日本轟炸機與戰鬥機,他們的任務不是護航。而是專門拖住日本機羣的速度,好讓返航的轟炸機羣有足夠的時間在航母上降落,而另外的戰鬥機則可以及時升空。這是一道強加的命令,所有的飛行員都清楚這一點,他們在這裡多拖出日本機羣一分鐘,那麼艦隊就多了一分希望。

在開始激烈地空戰中,“禿鷲”機羣以1皓的代價至少擊落了22架“零戰”,23架轟炸機。具體的戰果還無法立即統計出來。因爲戰場上太混亂了,很多飛行員在同時攻擊一個目標的時候都在重複計算戰果。不過,這並不是問題,楊士洪仍然小心的跟在了日本機羣的後面。不得不佩服楊士洪的膽量與細心!

15分鐘之後,14架“禿鷲”撤出了戰鬥,他們已經用光了所有的彈藥,除非將飛機本身當作炮彈去撞擊敵人,不然他們就只能撤退,而談仁皓早就下了命令,除非在艦隊防空的時候戰鬥機可以用撞擊的辦法來攔截敵機。在其他任何時候。戰鬥機飛行員都不能亂來。談仁皓早就認識到了保存有經驗地優秀飛行員地重要性。

激烈的空戰結束時,14架“禿鷲”換來的是整整26架“零戰”與32架轟炸機。也就是說,這一次攔截。就已經讓日本機羣元氣大傷了。而這還只是第一關,後面還有兩道防空攔截線呢!

張鼐鼎並不知道這一戰果,當後方地那些攔截戰鬥機與日本機羣脫離的時候,飛在最前面的張鼐鼎已經看到了前方的日本艦隊。而安士樂率領的44架“禿鷲”已經衝到了前面,正在蹂躪着幾架前來攔截的“零戰”。張鼐鼎感到很驚奇,因爲他的視線範圍之內,僅僅就只有那麼幾架“零戰”在奮力突破護航戰鬥機的攔截,想來對付後面的轟炸機。而在整個天空中,根本就沒有張鼐鼎所想像的如同蝗蟲般密密麻麻地日本防空戰鬥機!

“第一‘翠鳥’小隊,第一‘魚鷹’小隊跟我去幹掉‘瑞鶴’號。其他的小隊分頭攻擊另外兩艘航母!”張鼐鼎立即就下達了進攻命令,“大家都跟上,別分散,讓我們給日本狗日的一點厲害看看吧!”

“小日本,爺爺給你送禮物來了!”

“狗日的,看準爺爺丟的炸彈!”

“送你幾條魚雷嚐嚐,狗日的別再躲進雲層裡去了!”

……

一羣飛行員瘋狂的叫了起來。張鼐鼎也笑了起來,海面上日本戰艦上的防空火炮怒吼了起來,此時張鼐鼎沒有想到生與死。他所想到的,只是怎麼把自己座機肚皮底下掛着地那枚500公斤航空穿甲彈投到日本航母的甲板上去。

由張鼐鼎率領的四架“翠鳥”首先進入了攻擊航道。在幾乎就要到達“瑞鶴”號的正上空的時候,四架“翠鳥”幾乎同時開始俯衝。在他們進入俯衝航道之前,日本戰艦上的防空火炮幾乎無法對他們構成威脅。在近4000米的高度上,只有大口徑高射炮的炮彈才能夠夠得着他們,而在VT彈出現之前,大口徑高射炮的防空效率一直不是很高。

在壓下了機頭的同時,“翠鳥”的機身開始緩慢旋轉。這是控制俯衝航道的一種簡單的辦法。當然,也只有張鼐鼎這類技術高超的飛行員纔敢在俯衝時讓飛機繞中心線旋轉,如果旋轉的角速度超過了每秒鐘三十度的話,那麼轟炸機就很難及時改出俯衝航道,將如同秤駝一般的砸到海面上去。

尖利的呼嘯聲實際上也宣告了“瑞鶴”號的大限到了。這艘航母在上次的海戰中逃過了一劫,可這次的運氣絕不會那麼好。幸運女神不會一直眷顧這艘航母的,張鼐鼎也絕不會讓自己再次失手!

第一批俯衝的四架“翠鳥”就將兩枚炸彈投到了“瑞鶴”號上。在不到十秒鐘之後,第二批四架“翠鳥”也從高空俯衝了下來,此時張鼐鼎剛把轟炸機改平,在拉起的時候,他還掃射了航母上的一個防空火炮的炮位。一分鐘之內,三批“翠鳥”都投下了炸彈,而且第一小隊的“魚鷹”也趁着日本戰艦應付俯衝轟炸機的機會。從海面上高速突破了日本艦隊的防空網,十一架“魚鷹”投下了魚雷,最後有九架逃了出來。

當張鼐鼎操作着轟炸機開始爬升的時候,“瑞鶴”號的甲板上已經冒出了濃煙,幾乎遮住了半邊天空。其他十一架“翠鳥”都成功逃了出來,沒有一點損失。那些護航的“禿鷲”在掃蕩了日本艦隊上空的“零戰”之後也加入了攻擊地行列。轟炸技術不高,膽子卻不小的戰鬥機飛行員都選擇了航母外圍的那些護航戰艦,開始將剩餘的炮彈傾瀉到這些戰艦的防空火炮上。以此掩護轟炸機突防。

“大隊長,我們投中了多少枚炸彈?”後座上的領航員本來應該負責統計戰果的,可他根本就看不清楚海面上的情況。

“不知道,看不清楚。”張鼐鼎也有點惱火,他可不想再次彙報錯誤的戰果,上次由艦隊司令官扛了下來,他就已經很內疚了。“‘魚鷹’小隊,你們能看清楚嗎?”

“大隊長,我們有四條魚雷命中‘瑞鶴’號,小狗日的至少吃了六枚炸彈。也許是八枚。”

“媽地。老子下去看看,其他的待在外圍!”張鼐鼎也急了,他必須要親眼目睹日本航母完蛋。他壓低了操作杆,“翠鳥”再次呼嘯着衝了下去。

“翠鳥”下降到2000米左右的高度時,突然海面上起了幾圈波紋,就好像是一枚石頭投到了平靜的水池裡一樣。接着,好像有一隻無形地大手將天空中的黑煙給撥開了。當猛烈的爆炸聲傳來的時候,張鼐鼎也嚇了一跳,他立即拉起了戰機。當“翠鳥”開始爬升的時候,他趕緊朝海面上看了一眼。

爆炸是在“瑞鶴”號中部的彈藥艙裡發生的,至於爆炸的原因,張鼐鼎並不知道。他也不感興趣。長達兩百多米的“瑞鶴”號航母就像是被一把巨大的大刀從中部砍了一刀一樣。爆炸產生地火焰竄起數百米高,航母也被擡離了水面。當再落下的時候,航母已經被炸成了兩截。

五分鐘之內,“瑞鶴”號就從海面上消失了。這是自開戰以來,沉沒速度最快的一艘航母了。全艦官兵中,有1100多人隨同航母一起沉沒,而這起重就包括了山口聞多中將。

張鼐鼎當時並不知道自己竟然幹掉了一名日本海軍中將,他所知道的是,這次“瑞鶴”號是徹底的完蛋了。他不會再錯誤的彙報戰果。而山口聞多這個被認爲最有可能繼承山本六十五大將的年輕將領也僅是曇花一現,就徹底的從太平洋上消失了。實際上,就算山口聞多能夠逃過這一劫難,甚至幸運的活到戰後,那麼等待他的仍然只是失敗的恥辱,而絕不是勝利的榮耀。

也就在這五分鐘之內,“隼鷹”號與“飛鷹”號也遭到了其他兩批轟炸機的圍攻。在張鼐鼎對付“瑞鶴”號的時候,另外四個分成兩批次轟炸機小隊分頭對另外兩艘航母進行了攻擊。

張鼐鼎並沒有指揮這兩個機羣的轟炸行動,他對負責指揮的楊勤凱與章志濤少校非常有信心,這兩人也是他手下最得力的干將。因此,當張鼐鼎的目光轉移到了這兩艘航母上的時候,zzzcn中文網手機訪問“隼鷹”號與“飛鷹”號也都冒起了濃煙,正在做最後的掙扎了。

整個轟炸行動就只持續了十分鐘的時間而已,當張鼐鼎帶着機羣準備返航的時候,鄧子超率領的“太祖”號機羣也到達了日本第一航空艦隊上空。張鼐鼎沒有吃獨食,還是給鄧子超留下了一些殘羹剩湯。同時,張鼐鼎迅速的把第一輪轟炸的結果發了回去,他的座機上陪有長距離通信電臺。

當談仁皓拿到了電報的時候(直到兩年後,帝國海軍才裝備了可以用語音通信的長途電臺),他根本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僅僅72架轟炸機的第一輪轟炸就幹掉了“瑞鶴”號航母,還讓另外兩艘航母遭到重創。更讓談仁皓不敢相信的是,僅僅只有8架轟炸機的輕微損失,就換來了如此巨大的戰果。

“看來,我們沒有必要準備第二輪轟炸了!”雷少卿也很是興奮。在談仁皓遭到傳訊的時候,雷少卿專門找張鼐鼎談過一次話,談的就是彙報戰果的問題。這次張鼐鼎親眼目睹了“瑞鶴”號航母沉沒,應該不會有假吧!

“看看再說吧,我們能不能擋住敵人射來的箭矢都還是個問題呢。”談仁皓把電報遞給了旁邊的參謀軍官,“江文翰他們什麼時候才能起飛?”

“司令官,第一批戰鬥機馬上就起飛!”

十分鐘前,江文翰率領的戰鬥機全部降落在了“太祖”號與“玄宗”號航母上。這些戰鬥機都是直接在飛行甲板上進行檢修,補充燃料與彈藥的。結果,有兩架戰鬥機的發動機出了故障,無法立即修好。

當談仁皓朝“太祖”號航母看去的時候,第一架已經彈射了出來。這就是江文翰的座機。他連機艙都沒有離開過,只是讓勤務人員給他搞了點餅乾與水來。等到戰機裝滿了彈藥,補充好了燃料之後,他就第一個起飛了。

五分鐘之內,32架“禿鷲”全部升空,加入到了艦隊防空作戰的行列中去。他們的任務是在距離艦隊20海里的地方建立一道防空攔截線,攔截那些漏網之魚。而在距離艦隊50海里的地方,另外24架戰鬥機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日本機羣距離他們只有不到十海里了。

第7節 嶄新的艦隊第71節 主攻方向第65節 戰略空運第25節 據理力爭第11節 咽喉第22節 報復性轟炸第30節 軍售第34節 後臺力量第24節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41節 政治扳機第27節 穩步推進第11節 彈雨中的艦隊(上)第44節 及時的情報第46節 “送死”艦隊第15節 大意的代價(上)第26節 戰場的轉折點第4節 海軍轉型第8節 臨時政權第4節 大舅子來訪第53節 單挑第57節 輪番上陣第5節 對手的評價第15節 側翼衝擊第14節 年輕人的建議第36節 排兵佈陣第15節 理性思考第4節 海軍的壓力第10節 熱身第16節 關門打狗第22節 戰場風雲第4節 極限戰機第19節 產業聯盟第24節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18節 選擇目標第22節 暴風雨第8節 馬蜂式進攻第83節 惹來的危險第2節 西南太平洋上的局勢第39節 大敵來臨第17節 返港第72節 雙管齊下第1節 海軍軍官第25節 折斷的利箭(上)第62節 晴天霹靂第52節 誘人的目標第22節 報復性轟炸第55節 截殺第42節 驚魂未定第1節 噩耗第18節 最後威脅第21節 全面備戰第86節 拼死的抗爭第36節 火焰羣島第7節 各爲其主第47節 喜訊第71節 電子眼第32節 提前的勝利第71節 主攻方向第59節 後發先至第22節 連環重拳(上)第19節 角力第51節 對手的評價第26節 泰山壓頂第3節 飛翔的翅膀第55節 全速出擊第50節 強強對抗第4節 倉促的進攻第60節 鏖戰第26節 黯然離開(下)第48節 決勝因素第12節 座談第47節 排座次第45節 敵人頭頂第21節 衝動與理智第43節 美國佬的膽色第4節 倉促的進攻第9節 陸戰之王第10節 海軍的翅膀第32節 逃竄之敵第36節 整軍再戰第52節 打草驚蛇第24節 沸騰的夜晚第1節 硬通貨第34節 沸騰的鋼鐵之都第20節 奇遇(下)第31節 特種作戰第50節 暴露第21節 悍兵第44節 支線第29節 調整節奏第24節 日本艦隊偷襲第11節 英倫定局第36節 奔赴沙場第30節 輪番上陣第43節 尼米茲的決心第42節 點穴第18節 關島捷報第44節 犧牲的價值第8節 暗度陳倉第42節 考驗
第7節 嶄新的艦隊第71節 主攻方向第65節 戰略空運第25節 據理力爭第11節 咽喉第22節 報復性轟炸第30節 軍售第34節 後臺力量第24節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41節 政治扳機第27節 穩步推進第11節 彈雨中的艦隊(上)第44節 及時的情報第46節 “送死”艦隊第15節 大意的代價(上)第26節 戰場的轉折點第4節 海軍轉型第8節 臨時政權第4節 大舅子來訪第53節 單挑第57節 輪番上陣第5節 對手的評價第15節 側翼衝擊第14節 年輕人的建議第36節 排兵佈陣第15節 理性思考第4節 海軍的壓力第10節 熱身第16節 關門打狗第22節 戰場風雲第4節 極限戰機第19節 產業聯盟第24節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18節 選擇目標第22節 暴風雨第8節 馬蜂式進攻第83節 惹來的危險第2節 西南太平洋上的局勢第39節 大敵來臨第17節 返港第72節 雙管齊下第1節 海軍軍官第25節 折斷的利箭(上)第62節 晴天霹靂第52節 誘人的目標第22節 報復性轟炸第55節 截殺第42節 驚魂未定第1節 噩耗第18節 最後威脅第21節 全面備戰第86節 拼死的抗爭第36節 火焰羣島第7節 各爲其主第47節 喜訊第71節 電子眼第32節 提前的勝利第71節 主攻方向第59節 後發先至第22節 連環重拳(上)第19節 角力第51節 對手的評價第26節 泰山壓頂第3節 飛翔的翅膀第55節 全速出擊第50節 強強對抗第4節 倉促的進攻第60節 鏖戰第26節 黯然離開(下)第48節 決勝因素第12節 座談第47節 排座次第45節 敵人頭頂第21節 衝動與理智第43節 美國佬的膽色第4節 倉促的進攻第9節 陸戰之王第10節 海軍的翅膀第32節 逃竄之敵第36節 整軍再戰第52節 打草驚蛇第24節 沸騰的夜晚第1節 硬通貨第34節 沸騰的鋼鐵之都第20節 奇遇(下)第31節 特種作戰第50節 暴露第21節 悍兵第44節 支線第29節 調整節奏第24節 日本艦隊偷襲第11節 英倫定局第36節 奔赴沙場第30節 輪番上陣第43節 尼米茲的決心第42節 點穴第18節 關島捷報第44節 犧牲的價值第8節 暗度陳倉第42節 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