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彈雨中的艦隊(上)

在羅晉明的電報發回艦隊的時候,由鄧子超少校率領的第二波轟炸機羣正在起飛。談仁皓並沒有感到驚訝,也沒感到緊張,反而鬆了口氣。原因很簡單,日本機羣的出發時間竟然比他最糟糕的判斷晚了半個小時。換句話說,第一特混艦隊多了半個小時的戰鬥準備時間。

鄧子超駕駛的“魚鷹”是最後一個離開“太祖”號航母的。此時,對琉球島進行了第一輪轟炸的40架俯衝轟炸機,44架魚雷轟炸機,還有得到了加強的24架護航戰鬥機都已經離開了航母。108架戰機分成了三個編隊,隨後就離開了艦隊上空,朝着日本第一航空艦隊的方向殺去。

三艘航母都沒有立即回到艦隊核心裡來,而是繼續將36架戰鬥機彈射了出去。這是談仁皓拿出的艦隊防空主力,這也是他剩下的最後一批戰鬥機了。算上一直在艦隊上空執行防空巡邏任務的24架戰鬥機,此時,第一特混艦隊上空已經集中了60架防空戰鬥機。雖然“食雀鷹”的性能比不上“零戰”,不過龐大的數量仍然能夠決定防空作戰的形勢。更重要的是,“食雀鷹”的高速俯衝性能,是防空截擊機最重要的性能。打“零戰”也許不行,但是要打“99艦爆”,“97艦攻”,那還是綽綽有餘的。

36架戰鬥機剛剛升空,張鼐鼎少校率領的機羣就返回了艦隊上空。三艘航母上的勤務人員再次忙碌了起來。這批機羣有110架戰機,按照談仁皓的要求,必須要在20分鐘之內將戰機全部收回,然後全部放到機庫裡去。

在此之前,雷少卿提出建議,要談仁皓趕緊發出第三波轟炸機羣,這樣才能夠在航母沒有受到損失之前把艦隊的打擊力量都發揮出來。不過,談仁皓拒絕了,原因很簡單,已經沒有時間給這批轟炸機補充燃料,掛載炸彈,也沒有時間讓他們起飛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如果當時談仁皓採納了雷少卿的意見,那麼第一航空戰隊肯定完蛋了。

接收完了所有的返航戰機後,三艘航母返回了艦隊的核心。同時,第一特混艦隊形成了防空陣型,所有重巡洋艦,驅逐艦,包括航母上的防空火炮都指向了天空。防空警報響起之後,所有的防空炮手都到了自己的戰位上,等待着日本轟炸機機羣到達。

“參謀長,‘李靖’號雷達發現50海里外有大批飛機在接近。”

“是不是羅晉明上校他們的戰機?”一個參謀爲了個很白癡的問題。

談仁皓冷笑了一下,立即說道:“拉響空襲警報,防空戰鬥機立即前去截擊敵機,艦隊進入戰鬥狀態。”

前來的正是由淵津美志雄少佐率領的轟炸機羣。不過,他並不知道,唐帝國的重巡洋艦上安裝了雷達,而且“李靖”號上的雷達的性能提高了不少,就算是在惡劣天氣下都能夠發現50海里外的機羣,30海里外的單架戰機。如果天氣情況良好的話,甚至能夠探測到70海里外的機羣。

60架接到召喚的“食雀鷹”迅速的朝着日本轟炸機羣前來的方向殺了過去。日本海軍航空兵仍然採取的是近距離護航的方式。護航戰鬥機在轟炸機前方,大概提前了5分鐘的航程,而且飛行高度要比轟炸機機羣高1000米。這種護航戰術與唐帝國海軍採取的前進護航戰術各有優點與缺點。不過,在面臨大規模的防空戰鬥機機羣的時候,這種護航戰術的缺點就極爲明顯了。

第一批8架“食雀鷹”直接從5000米高度上俯衝了下來,攻擊了在日本轟炸機機羣前方飛行的24架“零戰”。負責防空指揮的郝東覺給這8架“食雀鷹”的任務就是纏住護航的“零戰”,爲其他的防空戰鬥機攻擊後面的日本轟炸機創造機會。

就在“零戰”與“食雀鷹”纏鬥的時候,從另外兩個方向上趕來的“食雀鷹”迅速的對位於3000米高度上的日本轟炸機羣進行了攻擊。30多架“食雀鷹”在第一輪俯衝攻擊中就幹掉了十多架日本轟炸機。接着,最後一批“食雀鷹”趕到戰場,也立即發動了攻擊。

天空中,80多架日本轟炸機立即被打蒙了頭,不過淵津美志雄少佐沒有忘記呼叫護航戰鬥機,同時命令周圍的轟炸機聚集到一起,用後座上的機槍相互掩護,抵擋唐帝國海軍戰鬥機的攻擊。淵津美志雄的指揮挽救了很多轟炸機,他是一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非常清楚,在遭到了防空戰鬥機攻擊的時候,唯一的辦法就是轟炸機相互掩護,如果單獨行動,很快就會被戰鬥機擊落。

空戰進入了白熱化階段,20多架“零戰”立即擺脫了糾纏着他們的“食雀鷹”,返身殺回了轟炸機編隊上空,迎擊那些正在攻擊轟炸機的“食雀鷹”。唐帝國的戰鬥機飛行員根本就不管“零戰”的攻擊,他們都很清楚,要確保航母的安全,就要擊落日本的轟炸機,那些“零戰”對航母是沒有威脅的。同樣的,日本的戰鬥機飛行員也很清楚,要想摧毀唐帝國的航母,他們就必須要保護好轟炸機,讓轟炸機到達唐帝國艦隊上空。

空中出現了很奇怪的一幕。“食雀鷹”追着日本的轟炸機開炮,而在“食雀鷹”的後面則是“零戰”在猛烈的開火。雙方的飛行員都在拼命了。“食雀鷹”的飛行員甚至不再做規避動作,他們都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在自己被擊落之前,先擊落一架日本轟炸機,那麼他們就算是被擊落了,那也划算。

空戰從距離艦隊50海里的空中打到了艦隊附近。已經有三十多架日本轟炸機被擊落了。這時候,日本機羣也分成了兩批,“99艦爆”繼續向艦隊核心的航母突擊,而“97艦攻”則盤旋着降低高度,準備從低空進入。

第8節 琉球島捷報第25節 抓鬮第29節 哥們義氣(下)第43節 逐一排除第17節 棋逢對手第7節 不一樣的軍旅生活(下)第24節 關鍵情報第43節 緊急軍情第29節 炸彈開路第40節 敵人的意第31節 特種作戰第68節 瘋狂的奔襲第34節 自救第31節 搶時間第12節 新的艦隊第17節 觀戰第26節 局勢突變第25節 忌諱第19節 產業聯盟第4節 第五艦隊(下)第27節 倒行逆施(上)第1節 力擔重任第27節 英勇的重巡洋艦第22節 夜間轟炸第21節 定策第24節 天羅地網第36節 參謀長歸隊第56節 海上攔截第50節 快速穿插第1節 海軍的希望(下)第61節 徹底摧毀第8節 悲痛的炸彈(下)第34節 將軍的眼淚第42節 謹慎前行第37節 捷報第15節 老混蛋第62節 艦隊的作用第31節 避重就輕第8節 北上的通道第60節 五百公斤重錘第8節 可行性第24節 炮轟海港第71節 電子眼第11節 中將的權力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上)第7節 各爲其主第32節 海面下的耳朵第18節 長驅直入第9節 一路西風第14節 沸騰的夜空第18節 防空新銳第27節 萬噸燃燒彈第45節 混亂的空戰第11節 倒下的巨人(上)第44節 重點清除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上)第39節 歐洲新聞第2節 小發明第8節 帝國恩怨(上)第10節 戰火重燃第30節 春季軍演(下)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上)第16節 誰是第一?第31節 秘密任務第65節 目標塞班島第55節 等待天亮第52節 飛蛾撲火第67節 聯合登陸第43節 逐一排除第75節 黎明炮響第6節 報道第36節 幫兇(下)第42節 致命缺陷第25節 當頭棒喝第46節 砸下的鐵榔頭第22節 海浪翻滾第57節 怨念第6節 海洋帝國的挑戰第45節 前途艱難第28節 用光所有燃燒彈第36節 幕後兇手第49節 百密一疏第24節 將軍感言第30節 拍板第35節 消失的名城第27節 臨陣磨槍第20節 起錨出航第37節 地面鏖戰第10節 開導第51節 巨炮的怒吼第83節 惹來的危險第4節 共勉第27節 蓋棺論定第40節 力不從心第11節 彈雨中的艦隊(上)第13節 海陸之爭第23節 戰爭發動機第56節 搶先攻擊第15節 遠方來客
第8節 琉球島捷報第25節 抓鬮第29節 哥們義氣(下)第43節 逐一排除第17節 棋逢對手第7節 不一樣的軍旅生活(下)第24節 關鍵情報第43節 緊急軍情第29節 炸彈開路第40節 敵人的意第31節 特種作戰第68節 瘋狂的奔襲第34節 自救第31節 搶時間第12節 新的艦隊第17節 觀戰第26節 局勢突變第25節 忌諱第19節 產業聯盟第4節 第五艦隊(下)第27節 倒行逆施(上)第1節 力擔重任第27節 英勇的重巡洋艦第22節 夜間轟炸第21節 定策第24節 天羅地網第36節 參謀長歸隊第56節 海上攔截第50節 快速穿插第1節 海軍的希望(下)第61節 徹底摧毀第8節 悲痛的炸彈(下)第34節 將軍的眼淚第42節 謹慎前行第37節 捷報第15節 老混蛋第62節 艦隊的作用第31節 避重就輕第8節 北上的通道第60節 五百公斤重錘第8節 可行性第24節 炮轟海港第71節 電子眼第11節 中將的權力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上)第7節 各爲其主第32節 海面下的耳朵第18節 長驅直入第9節 一路西風第14節 沸騰的夜空第18節 防空新銳第27節 萬噸燃燒彈第45節 混亂的空戰第11節 倒下的巨人(上)第44節 重點清除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上)第39節 歐洲新聞第2節 小發明第8節 帝國恩怨(上)第10節 戰火重燃第30節 春季軍演(下)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上)第16節 誰是第一?第31節 秘密任務第65節 目標塞班島第55節 等待天亮第52節 飛蛾撲火第67節 聯合登陸第43節 逐一排除第75節 黎明炮響第6節 報道第36節 幫兇(下)第42節 致命缺陷第25節 當頭棒喝第46節 砸下的鐵榔頭第22節 海浪翻滾第57節 怨念第6節 海洋帝國的挑戰第45節 前途艱難第28節 用光所有燃燒彈第36節 幕後兇手第49節 百密一疏第24節 將軍感言第30節 拍板第35節 消失的名城第27節 臨陣磨槍第20節 起錨出航第37節 地面鏖戰第10節 開導第51節 巨炮的怒吼第83節 惹來的危險第4節 共勉第27節 蓋棺論定第40節 力不從心第11節 彈雨中的艦隊(上)第13節 海陸之爭第23節 戰爭發動機第56節 搶先攻擊第15節 遠方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