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恐懼

有心理學家研究過人爲什麼會產生恐懼,而研究的結果是,只有在不瞭解事物的真實面貌時,人才會產生恐懼,當了解到事物的本來面貌後,就不會產生恐懼,或者說不會過度的恐懼了。

當時,常薦新與坎寧安首先感到恐懼的原因都一樣,都是他們不瞭解對手,準確地說,是不瞭解對手的意圖,以及具體情況,所以纔會感到害怕。同樣的,談仁皓沒有讓第一特混艦隊以最快的速度進入莫桑比克海峽,而是想首先爲第三特混艦隊提供防空掩護,也正是因爲他不知道英法聯合遠征艦隊的具體規模,主要是他不知道英法聯合遠征艦隊裡面並沒有航母。

一整夜,常薦新都很是不安,而且他也非常的疲憊,感到腦袋裡像是灌了鉛一樣。他一直在考慮該怎麼避開英法聯合遠征艦隊,可同時他沒有忘記一點,那就是儘量的拖住英法聯合遠征艦隊,不讓對手溜掉,只要第一特混艦隊在明天機動到了莫桑比克海峽北部,那麼就可以派遣轟炸機摧毀英法聯合遠征艦隊了。可問題是,這兩個目的是完全相反的,而且,到下半夜的時候,談仁皓都沒有發來電報!

如果要避開對手,那麼常薦新就得讓艦隊儘量靠緊一點,別過於分散了,而且最好是直接向海峽北面航向,爭取與第一特混艦隊拉開距離。可要想纏住對手的話,那就應該去尋找對手,並且努力把對手控制在雷達監視的範圍之內,同時又不過於靠近。不與對手發生戰鬥。顯然,這是不可能同時完成的任務。到凌晨兩點多,在第三特混艦隊距離歐羅巴島還有大概40海里的時候。他想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讓艦隊裡所有戰艦上的雷達全部啓動。製造了大量的電磁信號。另外,他讓一艘裝備有電子信號探測裝置地巡洋艦前出到艦隊前方大概50海里處,儘可能的蒐集陌生地電子信號。

這個辦法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英法戰艦上肯定有電子信號接受裝置,那麼就應該能夠接受到第三特混艦隊戰艦雷達發出的電磁波。而這就好比常薦新在黑暗的房間裡點亮了一根蠟燭一樣。而英法聯合遠征艦隊要想準確的找到第三特混艦隊的話,那麼也得讓自己戰艦上的雷達開始工作。也會輻射出電子信號,這樣,就可以被前出的那艘巡洋艦給發現,就算這無法準確的判斷對方的位置,但是也可以知道對方的大概方向,到時候不管是選擇規避,還是選擇迎戰,這都要比現在兩眼一黑,什麼都不知道好得多吧!

可以說,當時常薦新確實是很害怕。英法聯合遠征艦隊裡的那十一艘主力艦可不是擺設,而第三特混艦隊就只有五艘戰列艦,雖然這五艘戰列艦比任何一艘英法海軍的戰列艦都要強大。可是好漢敵不過羣匪,敵人在數量上的龐大優勢就足以壓垮第三特混艦隊了。作爲第三特混艦隊的司令官,常薦新肯定得考慮這些,而且以他的性格。以及這次戰役的目標,他肯定不會用犧牲第三特混艦隊去拖住英法聯合遠征艦隊,爲第一特混艦隊創造機會,而且談仁皓也絕不會讓他這麼做!

這也正是常薦新在這個時候選擇逃跑的原因,他不得不逃,準確地說,這叫理智的撤退。打不過敵人,選擇撤退,這本身並沒有什麼可恥的地方,只有那些沒月頭腦的將領纔會在戰場上胡衝蠻撞。只要撤回去了,保住了艦隊,那就還有戰勝敵人的機會,而選擇蠻幹的話,艦隊損失之後,就連回天之力都沒有了。

常薦新本人也是個以穩重見長的,從他與談仁皓搭檔指揮第一特混艦隊,負責艦隊的航海作業開始,他就一直很穩重。現在,明擺着打不過坎寧安,他肯定選擇撤退,只要能夠與第一特混艦隊會合,或者是進入第一特混艦隊的掩護範圍,到時候再與坎寧安決戰也不遲,在第一特混艦隊的支持下,就算是坎寧安有二十艘戰列艦,也不可能獲得勝利!

同時,遠在“洪澤湖”號航母上的談仁皓也在考慮同樣的問題,即怎麼掩護第三特混艦隊逃回來,然後再尋找機會去對付坎寧安。

他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天氣,而是在他與常薦新之間隔着馬達加斯加島,而馬達祭祀家島是非洲第一大島,其面積超過了唐帝國的大部分省份,而這就導致第一特混艦隊在不進入莫桑比克海峽的情況下,根本就無法爲第三特混艦隊提供更多的支持!

當時,談仁皓手裡唯一的優勢就是才裝備的新式戰鬥機。”金鷹”

的性能比“隼”提高了一個檔次,其中巡航能力就提高了不少。從訓練中的測試來看,在以最佳經濟速度飛行的情況下,“金鷹”在不攜帶外掛副油箱的時候,可以飛行大概1100海里(這與出廠時的標準性能是不一樣的,那是理想狀態),而在掛一具大型副油箱的時候,其最大航程達到了1500海里以上。可問題是,在實際使用中,戰鬥機不可能一直以最佳經濟巡航速度飛行,而且一些不可控因素也將直接影響到戰鬥機的航程。因此,在實際的使用中,“金鷹”在外掛一具大型副油箱,預留20分鐘的空戰用油,以及在返回艦隊時可以盤旋15分鐘的餘油的情況下,其作戰航程達到了900海里。而在同樣指標下,“隼”的作戰航程只有750海里不到,而且大多數時候得控制在650海里以下。從這一點上來看,“金鷹”的實際巡航能力比“隼”提高了近五成,這可以說是一個極爲了不起的進步了。

相對而言,同期換裝的新式“射水鳥”與“海雕”的巡航能力就差得多。其實,當時海軍也沒有對艦載轟炸機地巡航能力有過高的要求。

300海里的極限打擊半徑已經超過了美國海軍地轟炸機,而且在大部分情況下,航母的作戰距離在200到250海里之間。出現極端情況地可能性並不大。當然,最主要的是。當時海軍沒有合適的轟炸機。而經過改進的“射水鳥”與“海雕”的極限打擊半徑與之前地型號並無太大的提高。在測試時,理想打擊半徑也就達到過370海里,而在作戰時,一般會縮短這個距離,能夠達到320海里就已經相當不錯了。而艦隊在制訂航空兵的打擊要求時。是將這個距離限制在300海里以內的。

換句話說,在隔着馬達加斯加島的情況下,談仁皓只能在天亮後安排戰鬥機去爲第三特混艦隊提供防空掩護。如果到時候英法聯合遠征艦隊已經與第三特混艦隊交火的話,那他根本無法出動轟炸機去支援第三特混艦隊。當然,談仁皓也準備了備用方案。他讓鄭冠華制訂了轟炸計劃,如果必須要出動轟炸機的話,他就只能讓轟炸機出發。而這些轟炸機是不可能返回艦隊的,因此,他只能讓鄭冠華告訴飛行員,在返航的時候前往水上飛機活動基地。

在海上迫降,飛機損失了沒什麼,艦隊返回科倫坡就能得到補充。

只要飛行員能夠回來就行,而且第一特混艦隊的飛行員也不是頭一次在海上迫降了,在以往地戰鬥中,已經出現過很多次類似的情況了。幾乎所有飛行員都有迫降的經驗!

可以看得出來,談仁皓首先提防地不是英法聯合遠征艦隊的戰列艦,那些戰鬥機可不是拿去對付戰列艦的。他要提防的是英國地那三艘航母。如果英國的三艘航母在其艦隊裡的話,只要第三特混艦隊與英法聯合遠征艦隊遭遇,這三艘航母肯定會在夜間撤退,然後在天亮的時候出動轟炸機去幹掉第三特混艦隊。因此,談仁皓首先保證的是第三特混艦隊能夠得到防空掩護。

導致談仁皓做出這一判斷的原因無二,他不知道英法聯合遠征艦隊的具體情況,更不知道三艘英國航母在開普敦接受緊急維修,根本就沒有隨同艦隊一起北上。在沒有確切的情報時,他只能根據最糟糕的情況做出判斷。

相同的,在“英王喬治五世”號戰列艦上的坎寧安也在想着怎麼逃跑。雖然他想過去找第三特混艦隊決戰,但是他很快就放棄了這個想法。莫桑比克海峽名義上是海峽,可卻比很多海都要大。就算能夠找到第三特混艦隊,可能否找到第一特混艦隊。另外,尋找第三特混艦隊與第一特混艦隊需要花多少時間,解決掉第三特混艦隊需要花多少時間,如果沒有找到第一特混艦隊的話,他還有多少時間可以逃出第一特混艦隊的轟炸範圍?把所有的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在夜間擊敗,甚至是殲滅第三特混艦隊的把握還是挺大的,可最後他得用英法聯合遠征艦隊的所有戰艦爲第三特混艦隊陪葬!

當時,在“黎塞留”號戰列艦上的歌德福伊也做出了同樣的推斷,而且他還立即把消息發給了坎寧安,建議坎寧安放棄冒險行動,立即返回開普敦港。歌德福伊甚至暗示,如果坎寧安仍然不採納他的意見的話,那麼法國遠征艦隊將脫離編隊,單獨返回開普敦,不再與英國人去冒險了!

歌德福伊的建議給了坎寧安一個臺階下,他立即採納了歌德福伊的建議,而且還給歌德福伊回了話,表示艦隊撤退是在尊重法國人,而且是要保存法國海軍最後的艦隊,這是法國海軍重建的基礎。反正,坎寧安用這個機會說了很多好話,這一來可以讓歌德福伊穩住陣腳,而來也可以改善英國人在法國海軍官兵眼裡的形象。

在聯繫上歌德福伊之後,英法聯合遠征監督在凌晨一點多的時候開始轉向了。坎寧安選擇了靠近莫桑比克海岸的航線南下,他沒有想過從海峽中部南下,畢竟這裡是最有可能遭到攔截的海域。在他看來,第三特混艦隊就是來攔截他們,好讓第一特混艦隊在天亮的時候派出轟炸機。而且,這條航線也能夠儘量避開第一特混艦隊的轟炸機,如果遇到轟炸的話,還可以儘量在靠近海岸的地方航行。

到兩點多的時候,好幾艘英國與法國戰艦上的電子信號探測裝置都接收到了大量不明信號,而且這些型號都是從一個方向上傳來的。因爲戰艦本身就在移動,而且戰艦與戰艦之間的距離很近,所以無法通過三角法來測算出信號發出的具體海域。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些信號肯定是從海峽內的某艘,或者是很多艘戰艦上發出來的,而且很有可能是雷達發出的電子信號。

這下,坎寧安更加肯定了第三特混艦隊就在尋找他們,不然的話,那麼多的戰艦打開雷達做什麼?這更加堅定了他撤退的決心。坎寧安一面命令各戰艦嚴密監視這些電子信號的活動情況,一面下令艦隊加速,儘快離開莫桑比克海峽,進入南面的風暴區,只要進了風暴區,那麼艦隊就安全多了!

三支艦隊都在按照其艦隊司令官的判斷行動,而且都沒有想過要在這裡與對方決戰,甚至連打一場遭遇戰的想法都沒有。可以說,這也算得上是大戰期間衆多海戰中的一個特例了吧,在以往的海戰中,交戰雙方從一開始都以進攻爲主,甚至不惜犧牲自己來摧毀敵人。可現在,雙方都首先考慮到的是保全自己,而不是去摧毀敵人!

其實,這也正是海戰多樣性的一個直接表現。因爲戰役目的的不同,環境的不同,對手的不同,等等因素綜合後產生的影響就完全不一樣,因此,海戰的形式也就完全不一樣。這同樣也是海上戰爭的一大特色!

第45節 敵人頭頂第14節 兩強相爭第48節 人事變動第67節 現實難題第6節 隼鷹展翅第28節 混蛋(上)第89節 自損八百第76節 臨機應變第11節 倒下的巨人(上)第64節 火速掃蕩第36節 排兵佈陣第69節 瘋狂的反擊第14節 帝國裝甲兵第27節 伏擊第3節 海軍的驕傲第8節 信號彈第10節 新戰術第2節 海軍需要奇蹟第24節 沸騰的夜晚第63節 撿漏第24節 日本艦隊偷襲第29節 利益同盟第43節 替罪羊第41節 追殲第12節 一攬子協議第34節 發泄第29節 戰爭號角第14節 轟炸天皇皇宮第20節 鳴金收兵第36節 幕後兇手第59節 秘密部隊第2節 新面貌第53節 勝利的曙光第22節 校長的栽培第66節 再起波瀾第35節 雙重任務第2節 戰爭的本質(上)第2節 海軍需要奇蹟第21節 無辜的海軍少將第6節 海洋帝國的挑戰第45節 合理冒險第31節 目標第34節 雙豐收(下)第25節 再接再厲第76節 老天爺變第70節 保命第53節 巡洋艦的威力第70節 選擇目標第77節 正面戰鬥第1節 三線作戰第42節 “圓滿”返航第2節 現實中的難題第33節 尋敵決戰第1節 噩耗第29節 夜間突襲第16節 國內壓力第9節 重建的那霸港第68節 認輸第18節 飛行家第34節 遲到的情報第25節 瘋狂的“神風第32節 臨時改變第5節 戰略部隊第20節 兩敗俱傷第36節 山口的撒手鐗第37節 岳父的指點第16節 駛向深淵第41節 佈局第2節 制衡第20節 情報第22節 戰場風雲第86節 拼死的抗爭第24節 緊急轉向第16節 新參謀長第20節 秘密會晤第71節 大膽的計劃第31節 火海上的舞蹈第25節 孤注一擲第23節 緊急出發第17節 陽奉陰違第36節 後發制人第48節 鯉魚躍龍門第10節 秘密調令第3節 踢門行動第25節 敵人的挑戰(下)第31節 跳島進第26節 戰場的轉折點第12節 兄弟之益第69節 新指揮官第14節 好友相遇(上)第33節 冒險伏擊第38節 空中截擊第72節 大海難測第2節 外剛內勇第46節 關門打狗第5節 戰役發動機第64節 截擊!第7節 慰問與鼓勵第5節 挺進西南第30節 堅持方向
第45節 敵人頭頂第14節 兩強相爭第48節 人事變動第67節 現實難題第6節 隼鷹展翅第28節 混蛋(上)第89節 自損八百第76節 臨機應變第11節 倒下的巨人(上)第64節 火速掃蕩第36節 排兵佈陣第69節 瘋狂的反擊第14節 帝國裝甲兵第27節 伏擊第3節 海軍的驕傲第8節 信號彈第10節 新戰術第2節 海軍需要奇蹟第24節 沸騰的夜晚第63節 撿漏第24節 日本艦隊偷襲第29節 利益同盟第43節 替罪羊第41節 追殲第12節 一攬子協議第34節 發泄第29節 戰爭號角第14節 轟炸天皇皇宮第20節 鳴金收兵第36節 幕後兇手第59節 秘密部隊第2節 新面貌第53節 勝利的曙光第22節 校長的栽培第66節 再起波瀾第35節 雙重任務第2節 戰爭的本質(上)第2節 海軍需要奇蹟第21節 無辜的海軍少將第6節 海洋帝國的挑戰第45節 合理冒險第31節 目標第34節 雙豐收(下)第25節 再接再厲第76節 老天爺變第70節 保命第53節 巡洋艦的威力第70節 選擇目標第77節 正面戰鬥第1節 三線作戰第42節 “圓滿”返航第2節 現實中的難題第33節 尋敵決戰第1節 噩耗第29節 夜間突襲第16節 國內壓力第9節 重建的那霸港第68節 認輸第18節 飛行家第34節 遲到的情報第25節 瘋狂的“神風第32節 臨時改變第5節 戰略部隊第20節 兩敗俱傷第36節 山口的撒手鐗第37節 岳父的指點第16節 駛向深淵第41節 佈局第2節 制衡第20節 情報第22節 戰場風雲第86節 拼死的抗爭第24節 緊急轉向第16節 新參謀長第20節 秘密會晤第71節 大膽的計劃第31節 火海上的舞蹈第25節 孤注一擲第23節 緊急出發第17節 陽奉陰違第36節 後發制人第48節 鯉魚躍龍門第10節 秘密調令第3節 踢門行動第25節 敵人的挑戰(下)第31節 跳島進第26節 戰場的轉折點第12節 兄弟之益第69節 新指揮官第14節 好友相遇(上)第33節 冒險伏擊第38節 空中截擊第72節 大海難測第2節 外剛內勇第46節 關門打狗第5節 戰役發動機第64節 截擊!第7節 慰問與鼓勵第5節 挺進西南第30節 堅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