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國工匠

殲30戰機進入全面試製,城南生產製造基地各車間一片火熱,開始進入各零部件的全面試製階段。

在完成殲30戰機的設計之後,飛機研發設計中心的重點則是殲18戰機的設計,殲30戰機的設計都能順利完成,殲18戰機的設計,李天峰放心得很,大家肯定能出色的完成設計工作。

殲18戰機的設計,李天峰也爲大家提供了部分設計草圖,但設計草圖的數量比當初殲30戰機的設計草圖要少很多,李天峰只是提供一些極具技術含量的和非常關鍵的設計草圖,其餘的,由大家自己設計研發,李天峰不再提供設計草圖。

秉着鍛鍊大家,提高大家研發設計水平的目的,殲18戰機的設計草圖數量較少,但李天峰還是非常關注,隔三差五就會去設計研發中心轉一轉,看一看大家的設計情況。

結構強度設計室。

這裡兵強馬壯,不但有設計專家,教授級高工也有好幾名,極具技術實力,大家完成殲30戰機的結構強度設計之後,現在又開始殲18戰機的結構強度設計。

作爲結構強度設計專家,劉義文和幾名教授級高工,十幾名設計技術骨幹,大家一起,正在會議室之中評審殲18戰機的結構設計方案。

殲18戰機設計技術方案李天峰親自編制,李天峰也繪製了殲18戰機的總體設計草圖,但暫時沒有繪製總體結構設計草圖。

沒有總體結構設計草圖,這也難不倒大家,大家根據設計技術方案和總體設計草圖,大家完成殲18戰機的總體結構強度設計方案。

現在,大家正在對該方案進行評審,一名教授級高工道:“劉專家,殲18戰機的總體結構強度設計方案,我們一共編制了三套,經過比對分析。我們認爲這一套方案是最好的。”

接着,這名教授級高工詳細的介紹了一番這份設計方案,大家都參與過這套方案的設計,對這套方案比較瞭解。

方案介紹完畢。大家開始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一些設計不合理,需要完善的地方,大家一一的指出來。旁邊一名設計技術骨幹則負責記錄。

正當評審快要完成的時候,會議室的大門被推開了,只見李天峰、週一丁、雷勇等人走了進來。

大家紛紛起身,見狀,李天峰微笑着道:“沒事,沒事,大家坐下繼續評審,我旁聽一下。”

李天峰旁聽,大家可不敢小視,因爲大家深知李天峰技術實力。同時,有不少人暗暗高興,有李總在旁邊旁聽,如果李總指點一二,這份設計方案就不會有任何問題。

評審繼續,李天峰真的只是旁聽,並不發表什麼意見,李天峰聽得非常仔細,也認真的看了這份設計方案。

待評審基本結束,劉義文這個設計專家道:“李總。這套設計方案是我們自己獨立完成的,原本準備我們自己完成評審之後送你那裡,現在李總是否能幫我們把一把關。”

李天峰雖然提供給大家的設計草圖比較少,但明確規定了。殲18戰機各部分各系統的具體設計方案完成之後必須送自己過目,這相當於是李天峰進行把關。

李天峰微微一笑道:“這份設計方案非常不錯,不過,還有很大的改進和優化空間,我們的殲18戰機具備出色的機動性能,對強度要求就比較高。如在高g狀態下,我們就必須考慮戰機的受力強度,考慮到強度不夠飛機解體的情況......”

李天峰給了不少的建議,大家趕緊一一記錄下來,本來這份設計方案還比較出色,但如果按照李天峰建議進行修改和完善之後,將更加的出色,更加的完善。

這一段時間,李天峰主要在飛機研發設計中心各設計室轉一轉,順便指導一下大家,或是參加大家的設計方案評審等等。

在結構設計室“旁聽”完這次設計方案評審之後,李天峰又去了雷達設計研發中心。

和國內某著名雷達設計所聯合研發,完成殲30戰機的雷達設計研發之後,天峰科技公司原來的雷達設計室改組,在這個設計室的基礎上,成立了現在的雷達設計研發中心。

天峰科技公司殲18戰機的設計研發進行得有條不紊,殲30戰機進入全面零件試製和驗證階段。

應國內高層的指示,爲了更好的宣傳我國的航空工業,央視準備開闢“大國工匠”欄目,幾名央視記者來到了天峰科技公司,準備在天峰科技公司拍攝“大國工匠”的第一期資料。

李偉江是天峰科技公司的高級技師,在技術工人之中,能達到這一技能等級的工人很少,李偉江八年之前加入天峰科技公司,從一名中級工成長成爲高級技師。

李偉江不知道,自己的工作簡歷,平時的表現正被央視記者收集起來,準備做成資料。

像往常一樣,李偉江走進車間,進入自己的工作崗位,馬上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像往常一樣,檢查一番,然後開動機牀。

不遠處,正有豎立起來的攝像機,兩名記者模樣的人正在拍攝李偉江干活的模樣。李偉江沒有在意,如平常一樣加工零件,這是渦扇21發動機的一件鈦合金機匣。

加工中心發出好聽的蜂鳴聲,合金鑽頭輕鬆的鑽了進去,潤物細無聲,漂亮的鈦合金鐵屑被鑽了出來,通過加工中心的安全門,看得清清楚楚。

兩名記者,一人扛着攝像機,一人拿着話筒走了過來,走道李偉江的面前,其中那名拿着話筒的美女記者道:“師傅,你這是加工什麼零件,加工難不難?”

李偉江開始有一點點的緊張,但很快就平靜了自己的心情,李偉江道:“這是某型機的鈦合金機匣,加工難度很大,如這幾個孔的位置度要求兩絲。”

正好有幾件已經加工完的這種鈦合金機匣,攝像記者對着這幾件機匣來了一個特寫。

………

發動機總裝車間。

兩名記者也正在這裡進行採訪,接受採訪的還是一名女工人,陽靈芝是總裝車間的一名資深工人,雖然年紀才三十幾歲,但在天峰科技公司工作時間已經有九年。

陽靈芝心靈手巧,手上有很多絕活,也是總裝車間的全國技能能手之一,能得到這一殊榮,不簡單。

在攝像機的拍攝之下,陽靈芝正在展示她的絕活,正在裝配一件火焰筒,非常熟練,一次性就裝配成功,裝配完成之後,百分表的指針擺動量非常小,火焰筒的跳動不到一絲。

………

央視第一期《大國工匠》播出,介紹的全部都是天峰科技公司的一線工人,如李偉江,陽靈芝等人,這些工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

欄目的背景,正是幾臺航空發動機的圖片,熟識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天峰科技公司生產的一系列發動機,如渦扇16、渦扇17等,甚至還有渦扇21發動機。

《大國工匠》首期播出之後,一直非常的火爆。

………

隨着《大國工匠》欄目在央視的播出,一週一期,天峰科技公司在國內的名氣很大,在國際上,天峰科技公司正在研製的殲18戰機,更是被廣泛關注。

殲18戰機還在研發,但已經是絕對熱點。繼巴基斯坦和巴西向天峰科技公司採購殲18戰機之後,又有不少的國家準備採購這一戰機,但也有國家表示強烈抗議。

印度就是強烈抗議的國家之後,抗議中國方面向巴基斯坦出售殲18戰機,不過,抗議無效。

阿根廷這個南美國家則聰明得多,得知巴西向天峰科技公司訂購260架殲18戰機之後,作爲巴西的鄰國,阿根廷也準備向天峰科技公司訂購殲18戰機。

阿根廷一名政府高官訪華之後不久,正當天峰科技公司有條不紊,展開殲18戰機的全面設計的時候,國家高層正式通知天峰科技公司,可以向阿根廷方面出售殲18戰機。

李天峰正在召開公司高層會議,放在桌上的手機震動起來,李天峰一看來電,馬上毫不遲疑的接了起來。

“嗯,嗯,好的,可以……”李天峰很快接聽完電話,李天峰接聽電話的時候,會議中斷,會議室之中一片安靜。

接完電話,見大家都在看着自己,李天峰高興的一笑道:“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國家高層已經同意,可以向阿根廷方面出售殲18戰機。”

大家作爲天峰科技公司高層,大家知道阿根廷方面一直在爲訂購殲18戰機而努力,沒有想道,這麼快就有結果了。

孫康高興的站了起來,大聲的道:“這可是一個好消息啊,咱們的殲18戰機馬上就將有第三個國際用戶!”

徐立龍也道:“我們的殲18戰機如此大受歡迎,這個消息簡直振奮人心啊!”

…………

今日第二更,第二更送上!(~^~)

第四百九十三章 矚目的軍演第五百六十五章 彈射逃生第兩百七十四章 國家科技進步獎第四百八十二章 臨時換將第八十九章 你可真會趁時候伸手第一百八十三章 員工們的反應第一百三十七章 孫小平出事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700臺發動機第一百零九章 從震驚到搖頭第一百二十二章 “撞”了一個人才第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次設計大會第四百零七章 媒體造勢第七章 先進的加工理念第六百四十六章 看樣子有大事第一百七十章 二方審覈開始第一百七十四章 順利通過第六百五十三章 運25首飛第六百章 現場直播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山比一山高第一百一十六章 花鍵的加工第五百一十七章 不請自來第六百四十四章 參觀運30第四百四十五章 第二代核心機展開設計第四百三十五章 競爭對手的高調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進型的運八第五百五十二章 殲18的第二個國際用戶第三百五十九章 讓開,我來!第兩百六十八章 又是一個大單第三百六十七章 難道出問題了?第兩百九十六章 參展機第兩百九十九章 視察第四百二十五章 超級大餐第三百零一章 揭開神秘面紗第五百九十章 殲18戰機首飛!第兩百九十一章 商飛公司來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楊仙豐請客第五百一十六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們的大飛機第四百二十八章 第三代高熱負荷燃燒室技術第三百二十一章 還算順利第六百四十三章 首飛前夕第一百四十二章 多斜孔冷卻技術第一百六十九章 戲劇性的變化第五百一十六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五百六十三章 魏總的高度讚揚第三百九十九章 回鄉祭祖(一)第兩百九十章 熱血沸騰第六百一十八章 這裡將是一片熱土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合格品評審第一百五十四章 鑄造縮鬆第三百六十八章 飛機漏油第一百零四章 站着說話不腰疼第二百四十八章 第二款發動機第二百一十五章 吞冰吞沙試驗第四百七十八章 超越千億第三百五十章 整體葉環第兩百七十五章 這是非賣品第三百六十八章 飛機漏油第二十六章 千萬豪宅第八十章 火藥味很濃第三百七十一章 體驗ARJ21客機第五百三十八章 首批訂單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開龐巴迪公司的大門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同簽訂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一套玩一玩第五十五章 最後的故障分析會(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吞冰吞沙試驗第七十五章 小露一手第一百四十一章 劉鵬加入第兩百八十三章 孫小平的成就感第二百二十六章 型號合格證第四百六十二章 一頭霧水第五百四十章 首個國外用戶第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次設計大會第八十章 火藥味很濃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故障分析會(二第一百五十章 歷史首單第二百一十四章 憋足幹勁第一百一十章 好企業難尋啊!第三百四十五章 好消息來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渦扇16B成功裝上A320第五百零六章 1600億!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們的大飛機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型運輸直升機第一百九十五章 地面試車臺第一百二十三章 誰推倒誰第四百四十章 太強勁了!第一百八十章 航展(五)第五百八十六章 南海試飛第六百零四章 殲18開始交付第六百七十章 要自己辦航展第一百四十八章 先進的渦輪設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六百二十三章 劍拔弩張第六百五十九章 有錢好辦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未來的大型民用客機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體設計方案第二百零九章 後面的道路很艱辛第三百八十五章 男人身份的象徵
第四百九十三章 矚目的軍演第五百六十五章 彈射逃生第兩百七十四章 國家科技進步獎第四百八十二章 臨時換將第八十九章 你可真會趁時候伸手第一百八十三章 員工們的反應第一百三十七章 孫小平出事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700臺發動機第一百零九章 從震驚到搖頭第一百二十二章 “撞”了一個人才第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次設計大會第四百零七章 媒體造勢第七章 先進的加工理念第六百四十六章 看樣子有大事第一百七十章 二方審覈開始第一百七十四章 順利通過第六百五十三章 運25首飛第六百章 現場直播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山比一山高第一百一十六章 花鍵的加工第五百一十七章 不請自來第六百四十四章 參觀運30第四百四十五章 第二代核心機展開設計第四百三十五章 競爭對手的高調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進型的運八第五百五十二章 殲18的第二個國際用戶第三百五十九章 讓開,我來!第兩百六十八章 又是一個大單第三百六十七章 難道出問題了?第兩百九十六章 參展機第兩百九十九章 視察第四百二十五章 超級大餐第三百零一章 揭開神秘面紗第五百九十章 殲18戰機首飛!第兩百九十一章 商飛公司來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楊仙豐請客第五百一十六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們的大飛機第四百二十八章 第三代高熱負荷燃燒室技術第三百二十一章 還算順利第六百四十三章 首飛前夕第一百四十二章 多斜孔冷卻技術第一百六十九章 戲劇性的變化第五百一十六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五百六十三章 魏總的高度讚揚第三百九十九章 回鄉祭祖(一)第兩百九十章 熱血沸騰第六百一十八章 這裡將是一片熱土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合格品評審第一百五十四章 鑄造縮鬆第三百六十八章 飛機漏油第一百零四章 站着說話不腰疼第二百四十八章 第二款發動機第二百一十五章 吞冰吞沙試驗第四百七十八章 超越千億第三百五十章 整體葉環第兩百七十五章 這是非賣品第三百六十八章 飛機漏油第二十六章 千萬豪宅第八十章 火藥味很濃第三百七十一章 體驗ARJ21客機第五百三十八章 首批訂單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開龐巴迪公司的大門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同簽訂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一套玩一玩第五十五章 最後的故障分析會(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吞冰吞沙試驗第七十五章 小露一手第一百四十一章 劉鵬加入第兩百八十三章 孫小平的成就感第二百二十六章 型號合格證第四百六十二章 一頭霧水第五百四十章 首個國外用戶第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次設計大會第八十章 火藥味很濃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故障分析會(二第一百五十章 歷史首單第二百一十四章 憋足幹勁第一百一十章 好企業難尋啊!第三百四十五章 好消息來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渦扇16B成功裝上A320第五百零六章 1600億!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們的大飛機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型運輸直升機第一百九十五章 地面試車臺第一百二十三章 誰推倒誰第四百四十章 太強勁了!第一百八十章 航展(五)第五百八十六章 南海試飛第六百零四章 殲18開始交付第六百七十章 要自己辦航展第一百四十八章 先進的渦輪設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六百二十三章 劍拔弩張第六百五十九章 有錢好辦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未來的大型民用客機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體設計方案第二百零九章 後面的道路很艱辛第三百八十五章 男人身份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