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第501章 搭配

當天,曹操升任大司馬的詔書便落下。

這自然引起了朝野劇烈不安,不像在嘉德殿,朝野不知道多少人紛紛上書反對,即便是曹操大勝烏桓之際,還是有衆多人的彈劾。

尤其是‘屠柳城’的事,迅速被放大,緊抓着不放。

這根本阻止不了什麼,曹操當天便再次入主大司馬府,對於尚書檯擬定的封賞,仔細看完後,署名、蓋印。

他的一衆武將都得到了大肆封賞,尤其是夏侯惇以及斬殺烏桓王的呂布,甚至有人提議封侯。

再龐雜的聲音都沒能撼動朝廷的意志,擬定的封賞相繼頒佈。

同時,大司馬府也大肆擴員,賈詡,司馬懿,龐雑等人相繼進入。

曹操對於賈詡的‘背叛’毫無波瀾,按部就班的安排了他的職位、事務後,便繼續忙他的事情。

賈詡等人表現頗爲謹慎恭敬,大司馬府平靜如初。

尚書檯卻很是熱鬧,曹操不止是復起,而且更進一步,這令使以‘潁川黨’爲代表的文官集團十分惶恐不安。

尚書檯討論一個多時辰沒有結果,繼而又在荀攸府邸繼續討論,最後在陳琳的一句:“曹操不過一孤臣,暫且勿憂”中得到緩解以及結束。

朝廷裡紛紛擾擾,該做的事情依舊在穩步向前。

茂院。

推遲了許久的‘大考’,終於還是到了。

從四面八方涌出了無數的士子,有年輕的十幾歲的,也有白髮蒼蒼的五六十歲之人。

他們揹着箱子,迎着秋老虎,排着隊,依次進入茂院。

茂院早已經嚴陣以待,御史臺,太常寺,吏曹,禮曹,洛陽府等的差役到處都是,全力確保今次大考的順利。

哪怕是劉辯,這會兒也在茂院內,身旁坐着吏曹尚書王朗以及御史丞田豐。

田豐並不是很在意所謂的‘大考’,藉着機會低聲道:“陛下,陳留王即將回京,臣以爲,時機已經到了。”

‘時機’,徹查所有河官的時機!

這是田豐心心念唸的事情。

劉辯瞥了他一眼,不動聲色一笑道:“這件事,等東宮大典之後再說。”

田豐剛想繼續勸說,王朗卻突然伸過頭來,看着劉辯躊躇滿志,一臉期待的側臉,低聲道:“陛下,臣聽到了一些消息,不知當講不當講。”

劉辯點點頭,道:“說。”

王朗越發低聲的道:“臣聽說,有些人準備在大考上做手腳,似乎,內定了一些排名,甚至在吏曹已經安排好了官職,但臣徹查吏曹,並未發現什麼。”

劉辯的笑容漸漸沒了,轉頭看向王朗,淡淡道:“是沒發現,還是不敢說?”

王朗神情驟變,猛的起身,躬着身道:“臣,確實沒有發現。”

劉辯雙眼微微眯起,轉向田豐,道:“吏曹都收到風聲了,御史臺毫無知情?”

田豐沒想到王朗會在這種時候,這種情景之下揭露這件事,跟着起身,故作猶豫的道:“回陛下,御史臺是接到一些密告,也做了調查,還沒有結果。”

劉辯神情平靜如水面,內心憤怒如波濤,語氣越發寡淡,道:“就是有蛛絲馬跡了?說吧,查到了什麼,指向是哪裡?”

王朗與田豐聞言,下意識的對視一眼,田豐閉口不言。

王朗等了片刻,在劉辯的逼視下,只好道:“回陛下,‘潁川黨’。”

劉辯眉頭狠狠一挑,臉角冰冷,道:“朕問的是具體指向!”

王朗看着劉辯的表情,心裡有些後悔了,慌亂的道:“回陛下,暫且沒有,或許,或許要等大考結束,在閱卷,排名以及錄取的過程中,才能抓到證據,確定是何人在操弄。”

劉辯胸口起伏,雙眼閃動着幽幽寒光,道:“好好好!”

這是他第一次這麼重視這次大考,也將這次的‘大考’視作一次最重要的觀察,以確定是否進一步推進,確立‘科舉’制度。

卻不曾想,在他這般重視,用盡手段之下,還是有人在這次‘大考’上下黑手,大肆舞弊!

“以前幾次呢?”忽然間,劉辯冷眼看向王朗。

田豐是今年才入朝,而王朗與‘潁川黨’是死對頭,所以劉辯目光灼灼的盯着他。

王朗脖子莫名一冷,頭皮發麻的道:“前幾次,也是有些問題,只不過都已查處,並未有什麼影響。”

劉辯忍不住冷哼了一聲,臉角如鐵,雙眼大睜的看向不遠處一個個進入考棚的金科士子。

而孔融,陳琳等人四處忙碌,頭上都是汗,背後都是溼透。

“查!”

劉辯深吸一口氣,沉聲道:“不論查到誰,一個不準放過!”“臣遵旨!”王朗,田豐應道。

劉辯強壓着怒火,又看了一眼孔融,陳琳等人,轉身大步離去。

王朗,田豐目送着劉辯的背影,對視一眼,心裡有着清晰的預感——要出大事情了!

孔融,陳琳見到劉辯突然走了,不由得一愣,放下事務走了過來。

陳琳與王朗道:“王尚書,陛下爲何走了?”

誰都知道宮裡那位陛下對‘大考’十分重視,渴望攬才,這考試在即,反而走了?

王朗自然不會說實話,糊弄着道:“陛下有急事,對了,是三天考完嗎?考卷封存後,立即送到東觀,東觀會立即拆開閱卷嗎?是由蔡公,我以及陳尚書三人閱卷主官?”

陳琳聽着王朗突然來的問話,心裡古怪,這不是早就定好的事情嗎?

孔融擦了擦臉上的汗,道:“按照規矩是這樣,王尚書有不同想法?”

王朗瞥了眼孔融,不動聲色的道:“我的想法是,一律封存在茂院,由禮曹負責看管,三天再送往東觀,同時閱卷。”

陳琳與孔融都很疑惑,爲什麼王朗突然要改變規則,雖然也可以,但王朗這個時候說,不免令人生疑。

“尚書,可以開卷了。”這時,一個巡考官過來道。

陳琳與他點點頭,深深的看了眼王朗,道:“好,就依照王尚書之意。”

孔融也沒有什麼意見,擦了擦汗,便準備開卷,正式考試。

王朗注視着他們的背影,與邊上的田豐道:“田兄,你說,他們二人是否涉案,或者說知情?”

田豐面色淡漠,道:“誰涉案我都不奇怪。”

田豐說的是真心話,先帝在位時,所有的官職幾乎是明碼標價,三公都是可以買賣的。

雖然當今陛下繼位後,勠力整頓吏治,肉眼可見的清明,可暗地裡的齷齪,何嘗就少了?

不說地方上了,就是朝廷裡,買官賣官那也是屢見不鮮,朝廷三令五申,一顆顆人頭作爲警示,仍舊難以阻止。

尤其是那些底蘊深厚的士族,朝廷哪怕再怎麼清理,依舊無法將他們連根拔起。

官場,始終還是那個官場,永遠不能指望它清澈如水,正如官場中人,誰敢保證誰是乾淨的?

王朗分明聽出了田豐話裡也將他帶了進去,神色一肅,道:“田兄,我可以給你保證,我王景興絕無牽涉其中!”

田豐無不可的嗯了一聲,道:“近來王尚書與蔡公走的頗近,已引起不小非議聲,王尚書沒想過迴避一二嗎?”

隨着劉紹即將被冊封爲太子,作爲外公的蔡邕自然水漲船高,哪怕他再低調,可朝野認爲他即將復出的消息還是傳遍了洛陽城角角落落。

王朗從容一笑,道:“我與蔡公光明正大,何懼人言?”

田豐彷彿沒有聽到,看了一會兒,等着試卷分發下去,沒有什麼事情了,這才告辭離開茂院。

王朗則背起手,優哉遊哉的巡視考察。

他不是監考官,但作爲吏曹尚書,有資格在這裡巡視,更何況,他已經接下了劉辯的‘聖旨’,要徹查初露尖尖角的‘大考舞弊案’。

劉辯離開了茂院,徑直回宮。

進入朱雀門後,便選擇了步行,邊走邊思考。

官場的渾沌他是一直知道的,自先帝以來,也不過六七年的時間,其中的骯髒齷齪深入骨髓,不是輕而易舉能料理乾淨的。

他現在思考的,如果真牽扯到了‘潁川黨’高層,該如何善後?

現在,還不是處理‘潁川黨’的最好時機。

“陛下,要皇城府查一查嗎?”潘隱見劉辯久久不言,在他邊上低聲道。

劉辯下意識的搖頭,道:“這是朝廷的事,要朝廷自行去查。對了,各地進京的官員,能在大典前到嗎?”

潘隱道:“時間足夠,應當並無問題。”

“好。”

劉辯整理了下頭髮,道:“讓徐衍盯一盯吧。”

“是。”潘隱應着。

劉辯走着,就來到了嘉德殿前,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嘉德殿,在不大的漢宮中,並不突出,但它的東西,一個是尚書檯,一個是大司馬府。

是大漢朝最高級別的兩個機構,這兩個機構,掌握着大漢朝幾乎所有的權力!

主事者,一個是荀彧,一個是曹操,一文一武。

劉辯謀劃多年的格局,總算是成型了。

‘這應該是目前來說,最強的搭配了吧?’

劉辯眯着眼,靜靜看着兩個不起眼的廊廡,心裡平靜又波瀾涌動。

第35章 人來人往第54章 十六治國方略第66章 新舊故事第207章 狗急跳牆第55章 內政外兵第75章 太學 李儒第111章 古之惡來445.第445章 尾隨第190章 大婚與轉折500.第500章 拼圖第74章 王允的野望第134章 荀彧的話第233章 無處不在第589章 大勢已定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第260章 輕描淡寫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第264章 劉協第234章 時間與空間第126章 太過安靜第24章 誅心第267章 小霸王與周郎第38章 袁家第522章 未雨第49章 廷議475.第475章 誅心第26章 禍國之人第20章 揮劍第567章 萬事一個錢第572章 一皇二後第66章 新舊故事444.第444章 黑夜中的殺機第530章 大事臨頭第249章 虎癡452.第452章 貴客第220章 你們,對朕也很失望吧?第176章 不可做曹賊第10章 董重的能耐第22章 皇甫嵩450.第450章 退無可退第373章 對於曹操的默契第365章 破城第121章 九卿之首第268章 盟約第354章 天命458.第458章 殺紅眼第249章 虎癡第30章 進宮第224章 大忌第563章 出大事了第367章 不啻驚雷413.第413章 這還怎麼改革啊?第124章 大事件小手段482.第482章 國有儲副505.第505章 愚鈍第242章 曹操到哪了第307章 怒氣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第210章 丁原與呂布的父子嫌隙第361章 雷雨第82章 人心第584章 勸降第25章 曹操第255章 遊說第384章 大漢皇家錢莊第38章 袁家第63章 算計第260章 輕描淡寫第265章 新舊丞相第382章 末世風氣470.第470章 尚書檯風雲第172章 大耳賊,玄德公第65章 世家有別第169章 豔名遠播第355章 恍然大悟第300章 曹操的驚慌第258章 曹操的野望第165章 荀彧到京 要害之言第69章 賈詡(加更求月票)第171章 人財兩得第533章 陛下當真?第30章 進宮414.第414章 回馬槍第368章 任重道遠第3章 喝問第249章 虎癡429.第429章 軟禁與驅趕第94章 潛規則第526章 好膽第234章 時間與空間第398章 謠言四起第139章 義父第529章 遇刺第110章 黨團第400章 慎言慎言!第343章 欽使第112章 清君側477.第477章 抱負第253章 荀攸的禁忌之言第533章 陛下當真?
第35章 人來人往第54章 十六治國方略第66章 新舊故事第207章 狗急跳牆第55章 內政外兵第75章 太學 李儒第111章 古之惡來445.第445章 尾隨第190章 大婚與轉折500.第500章 拼圖第74章 王允的野望第134章 荀彧的話第233章 無處不在第589章 大勢已定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第260章 輕描淡寫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第264章 劉協第234章 時間與空間第126章 太過安靜第24章 誅心第267章 小霸王與周郎第38章 袁家第522章 未雨第49章 廷議475.第475章 誅心第26章 禍國之人第20章 揮劍第567章 萬事一個錢第572章 一皇二後第66章 新舊故事444.第444章 黑夜中的殺機第530章 大事臨頭第249章 虎癡452.第452章 貴客第220章 你們,對朕也很失望吧?第176章 不可做曹賊第10章 董重的能耐第22章 皇甫嵩450.第450章 退無可退第373章 對於曹操的默契第365章 破城第121章 九卿之首第268章 盟約第354章 天命458.第458章 殺紅眼第249章 虎癡第30章 進宮第224章 大忌第563章 出大事了第367章 不啻驚雷413.第413章 這還怎麼改革啊?第124章 大事件小手段482.第482章 國有儲副505.第505章 愚鈍第242章 曹操到哪了第307章 怒氣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第210章 丁原與呂布的父子嫌隙第361章 雷雨第82章 人心第584章 勸降第25章 曹操第255章 遊說第384章 大漢皇家錢莊第38章 袁家第63章 算計第260章 輕描淡寫第265章 新舊丞相第382章 末世風氣470.第470章 尚書檯風雲第172章 大耳賊,玄德公第65章 世家有別第169章 豔名遠播第355章 恍然大悟第300章 曹操的驚慌第258章 曹操的野望第165章 荀彧到京 要害之言第69章 賈詡(加更求月票)第171章 人財兩得第533章 陛下當真?第30章 進宮414.第414章 回馬槍第368章 任重道遠第3章 喝問第249章 虎癡429.第429章 軟禁與驅趕第94章 潛規則第526章 好膽第234章 時間與空間第398章 謠言四起第139章 義父第529章 遇刺第110章 黨團第400章 慎言慎言!第343章 欽使第112章 清君側477.第477章 抱負第253章 荀攸的禁忌之言第533章 陛下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