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三期

沐沐之後,《談古論今》三期亦是正式開始。

林晧然作爲總編主持最後的定稿工作,由於司直郎那邊過於忙碌的緣故,他將定稿的時間放到晚上,地點則是在翰林院修檢大廳中。

諸大綬、徐渭和陶大臨等人沒有任何異議,他們跟林晧然可不同,修檢廳的工作極爲清閒,白天頂多打個頓就能應付過去。

由於一、二期的成功在前,大家的興致都極爲高昂。只是有些諷刺的是,他們花數年修的史書,竟然比不上數日撰修的刊物。

不過,他們沒有任何負面的情緒,對工作反而更是精益求精、一絲不苟。

因爲他們都明白,如今的《談古論今》直接面對聖上和數萬書生,這裡固然能讓他們揚名,但更需要無比慎重,不能出半點差池。

鐺鐺鐺……

街道傳來打更的聲響,宵禁已經開始,然後再無其他聲音傳來。

蠟光照亮了修檢大廳,幾張桌子拼在一起,大家在激烈地討論着。

在頭版的詩文那裡,仍然選用鄧長生的詩文,這次給了他充分的自由度。

鄧長生在聽取各方意見後,從他最好的幾首作品中,選取了一首關於鄱陽湖的詩,因爲他家就在鄱陽湖邊上。他不僅想讓自己揚名,亦想讓鄱陽湖的名聲傳得更廣,有回報家鄉的意圖。

這似乎是詩人的一種通病,不管哪個時代的詩人,都離不開一種叫情懷的東西。

至於最重要的時事策,這無疑是最複雜的一項工作,亦是最容易產生爭執的版塊。

這文章的選取,不僅要考慮到公平性,更要防止文章出現錯誤的政治觀點。

例如,若是點評是否重開市舶司,那就需要明曉上層的意圖。若上層希望實行海禁,而你則大力鼓吹重開市舶司,那《談古論今》極可能會迎來滅頂之災。

跟着上一次不同,這次諸大綬和徐渭、陶大臨出現了巨大分歧,雙方各執一詞而不相讓。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時務策矛頭直指宗藩之弊,而題目出自於吳山之手。很顯然,吳山沒有想象中的迂腐,他亦是看到了《談古論今》的影響力。

只是這種命題,無疑是最容易出現爭端。

徐渭和陶大臨表現得極爲激進,那些戳着宗人鼻子大罵的文章就深得他們歡心,所以亦是極力推捧這類文章,想讓全天下的學子一起痛斥宗藩之弊。

相比之下,諸大綬就顯得穩重很多,偏好於態度溫和的文章。

林晧然聽取雙方意見,又仔細考慮後,選取了翰林檢討劉冬宇的文章。除了想要體現選材工作不分職位外,還有就是這文章觀點比較溫和。

徐渭和陶大臨都是緊蹙着眉頭,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林晧然藉着燭光,看到這兩人都很不服的樣子,便望着他們認真地說道:“我知道你們在想什麼!但你們要時刻明白,我們《談古論今》想要長久辦下去,那就不能被個人情緒所左右,一定要堅持實是求是的原則!像這祿米發放的數據,跟我從戶部那裡得來的數據對比,這裡其實是有意誇大了。若這數據一旦進行追究,宗藩之弊不僅無法解決,反而我們亦要承擔捏造事實的責任,甚至有滅頂之災。你們都是《談古論今》的創刊人,我知道你們亦是滿腔熱血,但我希望你們能摒棄自己的喜好,做到公正而不偏袒,這樣我們《談古論今》纔不容易給人進行攻擊,亦能理直氣壯地應對一切攻擊!”

“下官受教了!”徐渭和陶大臨相視一眼,齊齊行禮道。

諸大綬捋着鬍鬚,亦是暗暗鬆了一口氣。他原本還擔心林晧然會意氣用事,亦想痛斥宗藩之弊。但卻沒有想到,這年輕人遠比他想象得要成熟與穩重。

關於時務版塊的分歧和爭執,亦是消停了下來,接着討論下面的版面。

至於有趣的寓言故事,林晧然則用了《此處無銀三百兩》。

“今朝,有民張三,攢銀三百兩,埋入後院之中,留字寫道:‘此地無銀三百兩’。鄰居王二偷走銀子,也留字寫道:‘隔壁王二不曾偷’。”

其實這個寓言有一個漏洞,如今的白銀購買力相當強大,普通百姓很攢難得到這些一大筆的銀子。林晧然原本想在數額上做些修改,但猶豫再三,還是選擇作罷。

這《此處無銀三百兩》有教化的作用,但更多還是偏向於娛樂性。讓讀者從這張三身上,得到智商的優越感,無疑是一個不錯的賣點。

而在林晧然的灌輸下,很多人亦意識到趣味性的重要,故而紛紛向着林晧然靠攏。

由陶大臨所負責的《戰役篇》,在講述“淝水之戰“中,將戰場進行精簡,筆墨着重在後秦皇帝苻堅的驕傲自大從而致使兵敗上。

如此種種,在林晧然的引導下,將先前長篇累牘的歷史,化繁爲簡,向着通俗性和趣味性靠攏,讓《談古論今》成爲雅俗共賞的讀物。

在三更時分,定稿的工作便完成了,大家都是鬆了一大口氣,亦對《談古論今》三期抱着極大的信心。

按着林晧然的要求,會選刊製出一本精裝版送呈給吳山,然後再轉呈聖上。

徐渭的字是最好的,所以仍然由他來抄錄。他對林晧然極爲感激,但亦很是緊張,知道這將會送呈給聖上,書法只能發揮平時的八成水準。

徐渭的心理素質終究還是偏弱,始終是他的一個硬傷。不然以着他的才學,何致於一直困於鄉試之中,屢次鄉試而不得高中。

林晧然安排妥當之後,打了一個大大哈欠,然後借用了孫吉祥的牀,打算對付半宿,白天他還得到無逸殿繼續做跑腿的工作。

金達、毛惇元等人顯得很是興奮,相約到偏廳一起打馬吊。

若是一切順利的話,《談古論今》三期通過“御審”後,當天就能送到國子監刻坊,然後就可以直接推向市場,預計銷量又會在兩萬冊之上。

第1251章 沐猴而冠第681章 聰明的抉擇第768章 陳敬的手段第352章 煩心第789章 虎妞的自辯第848章 菲律賓羣島第697章 師生第794章 偶遇第1736章 董份之劫第1262章 不受理第517章 京城第25章 放榜第230章 考題第101章 拿下第952章 吳山的智慧第1196章 意外之舉第794章 偶遇第888章 老狐狸第1622章 未來可期第312章 深意第422章 新物證第1518章 帝心第639章 螃蟹和蜈蚣第379章 希望第845章 八打雁第642章 大比落幕第1400章 營救第1307章 施壓第354章 廷議第471章 錢善的小九九第1027章 林家人第613章 重磅炸彈第208章 低落(月票加更)第837章 又一年中秋時第398章 虎妞的正義感第815章 新官一把火第1492章 駕臨第27章 一道數學題第416章 樵夫第272章 消失的虎妞第836章 虎妞的好主意第563章 虎妞的生辰宴第1631章 禮部點卯第1165章 險象第1507章 老狐狸第1257章 喜憂參半第628章 陰陽圩第206章 招供第418章 動機何在?第702章 年底第527章 一聲異響第472章 追悔莫及第1030章 上門要人第149章 喜報第840章 後知後覺第1792章 寧使者第429章 熟悉的感覺第1656章 強龍的資本第146章 高薦第365章 不如歸去第14章 石城縣第1048章 鬧至公堂第215章 發榜第1176章 徐階之危第1052章 窮追第1378章 揚州城外第1301章 麻煩第1475章 提價?第884章 爭鬥第839章 長林驚變第422章 新物證第1295章 抉擇第1191章 扶乩之言第520章 金屋藏嬌?第551章 硇洲島第60章 俠女阿麗?第1566章 楊選的主意第1350章 爭鬥再起第954章 獻寶之人第1286章 張永明的態度第848章 菲律賓羣島第1259章 八月桂香第476章 雞飛狗跳第1528章 伏筆第612章 宴會中的意外第811章 汪柏的決斷第34章 高州府第1021章 小聚第1341章 吳山的人選第747章 虎妞歸來第922章 命好第1413章 揚州雨第1493章 反應第563章 虎妞的生辰宴第1150章 大人物的煩惱第490章 要求第832章 紅薯出土第1662章 難題第1759章 不期而遇第666章 血珠
第1251章 沐猴而冠第681章 聰明的抉擇第768章 陳敬的手段第352章 煩心第789章 虎妞的自辯第848章 菲律賓羣島第697章 師生第794章 偶遇第1736章 董份之劫第1262章 不受理第517章 京城第25章 放榜第230章 考題第101章 拿下第952章 吳山的智慧第1196章 意外之舉第794章 偶遇第888章 老狐狸第1622章 未來可期第312章 深意第422章 新物證第1518章 帝心第639章 螃蟹和蜈蚣第379章 希望第845章 八打雁第642章 大比落幕第1400章 營救第1307章 施壓第354章 廷議第471章 錢善的小九九第1027章 林家人第613章 重磅炸彈第208章 低落(月票加更)第837章 又一年中秋時第398章 虎妞的正義感第815章 新官一把火第1492章 駕臨第27章 一道數學題第416章 樵夫第272章 消失的虎妞第836章 虎妞的好主意第563章 虎妞的生辰宴第1631章 禮部點卯第1165章 險象第1507章 老狐狸第1257章 喜憂參半第628章 陰陽圩第206章 招供第418章 動機何在?第702章 年底第527章 一聲異響第472章 追悔莫及第1030章 上門要人第149章 喜報第840章 後知後覺第1792章 寧使者第429章 熟悉的感覺第1656章 強龍的資本第146章 高薦第365章 不如歸去第14章 石城縣第1048章 鬧至公堂第215章 發榜第1176章 徐階之危第1052章 窮追第1378章 揚州城外第1301章 麻煩第1475章 提價?第884章 爭鬥第839章 長林驚變第422章 新物證第1295章 抉擇第1191章 扶乩之言第520章 金屋藏嬌?第551章 硇洲島第60章 俠女阿麗?第1566章 楊選的主意第1350章 爭鬥再起第954章 獻寶之人第1286章 張永明的態度第848章 菲律賓羣島第1259章 八月桂香第476章 雞飛狗跳第1528章 伏筆第612章 宴會中的意外第811章 汪柏的決斷第34章 高州府第1021章 小聚第1341章 吳山的人選第747章 虎妞歸來第922章 命好第1413章 揚州雨第1493章 反應第563章 虎妞的生辰宴第1150章 大人物的煩惱第490章 要求第832章 紅薯出土第1662章 難題第1759章 不期而遇第666章 血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