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詩酒無雙

裴公子跪坐在席上,看着王小姐巧笑嫣然,早就癡了,忽然發現自己口水流下來,連忙用袖子擦了擦。

陳夫人和桓恆就坐在裴公子旁邊,陳夫人看到裴公子這個動作後,神態甚是鄙夷。

陳夫人寡居多年,是徐娘半老,卻風韻尤存。最主要的是她天性風流,哪能耐得住寡居寂寞。

所以這次桓恆剛到淮南不久,陳夫人就與他勾搭在了一起,這幾日更是如膠似漆,恨不能同穿一條褲子。

陳夫人心理有些問題,她總希望自己是所有人注目的焦點,所以現在看到裴公子一直盯着王小姐看,心中很不爽。

王小姐當然不叫王小姐,她叫王思瑤。

王思瑤笑的很睿智,只不過這份睿智裡卻夾雜了一絲別人看不出的憔悴。

周旋於衆多門閥勢力之間,雖然仍顯遊刃有餘,可她畢竟是一名女子。家國天下,一想到這些,她常常感覺到有些力不從心。

桓恆爲什麼對道遠百般詰難,原因她是知道的。

這數年來,士族門閥勢大,爲皇族司馬氏所忌,淝水之戰,謝玄功高不賞,反遭排擠。衆士族豪門豈能無知。現在只不過勉強維持了一個勢力平衡的局面,紛爭一觸即發。

大家都知道佛教的影響力巨大,一位高僧作用絲毫不低於十數萬精兵,更何況整個佛教流派的勢力支持。

這也是王閥不惜重金,想要拉攏道遠的原因。可惜,道遠卻並未明確表態。這多少讓她有些失望。

不過這其中緣由,桓恆不知。

桓恆一直師從廬山慧遠待發修行,其實這也不過是桓閥爲了搞好和慧遠關係的一種手段而已。慧遠尚未依附桓閥, 此消彼長,桓恆當然知道,又如何能讓這個王家小姐帶來的道遠聲望日隆?

更何況桓恆知道,慧遠與道遠,都曾師隨釋道安法師研習佛法,就是慧遠見了道遠,那也是要叫一聲師兄地。

不過王小姐卻未將桓恆放在心上。桓恆只是薄有才名,胸懷大略畢竟還要差上一些,如同一潭清水,一眼就可見底。如果今天在場的是桓玄……王思瑤心中,又想起了那個俊美無雙的絕世美男。

也許,只有他纔是自己的對手。

王思瑤先看了看桓恆,然後看了看張弛,忍不住又是莞爾一笑。她肯定這是她見過,最有意思的一個和尚。

張弛先是跪坐在席上,不過這個姿勢他實在不習慣,所以片刻後他又改成盤坐,可仍沒多久,他又受不了了。

椅子坐慣了。張弛發誓日後如果他要搞發明創造混生活的話,一定會先把椅子發明出來。

三杯酒下肚,酒意上涌。張弛藉着狂態,乾脆直接張開雙腿坐在席上,可是這樣的姿勢也畢竟不如坐在椅子上舒服,每隔一會屁股還要扭上一扭。

“如今酒也飲了,”桓恆眯着雙眼,一臉陰險的樣子,看着張弛好像屁股生了痔瘡一般,冷笑一聲:“剛纔我三問道遠,可卻三問不答。你可能答?”

桓恆甚至連張弛名字都沒問,雖然嘴巴里說是請教,可態度卻甚是倨傲。

“答不出來也不要緊,要緊的是人貴有自知之明。”

張弛當然教不了桓恆,他佛經看的可能還沒有道玄多。其實這個時候道玄在一旁,也是一副爲他緊張的模樣。

張弛暗自好笑。起碼他多知道了幾千年的事,如果還忽悠不了一個古人,那他可真是白穿越了。

他決定整一些玄而又玄的東西,好好忽悠忽悠他。

“桓公子飽讀詩書,必定知道莊子中有一則故事——知北遊於玄水之上,遇上了無爲謂,他問無爲謂什麼是道。三問,而無爲謂不答。”

還在道玄爲張弛捏了一把汗的時候,張弛說話了。

桓恆是荊州名士,當然讀過莊子,所以他知道這個故事出自《莊子。知北遊》,不過忽然見一個和尚不談佛祖和他談莊子,不僅心中很是奇怪:你是和尚,又不是道士。

“並非他不答,而是他不知如何回答。這便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道理。”張弛邊喝着酒,一邊裝的和一個神棍一樣搖頭晃腦的說。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尚且說道不可言。莫非你比老子還厲害?正因如此,所以你三問道遠法師,而道遠法師三問不答。”

一席話,把桓恆說的啞口無言。

那時禪宗初祖達摩祖師尚未東來,當然也沒有後世融合了道家理論的禪宗思想,桓恆想要辯駁,卻感覺無從駁起、無法可駁。

張弛暗自好笑,決定再加些猛料。

“你問法雲何空,可是爲什麼一定要辯個明白什麼是法,什麼是空?在這世間還沒有文字之前,天地間早已運行大道,世間至理皆不立於文字。法法,法元無法;空空,空亦非空。”

一言既出,滿座皆驚。

張弛覺得自己現在笑的樣子一定很無恥,他忽然感覺自己其實很有做神棍的潛質。

陳夫人見桓恆語竭,怎麼說她也是桓恆的姘頭,忙替桓恆圓場說:“呵呵,還真是伶牙俐齒的一個和尚,強詞奪理的本事到是不小。”

她並不覺得張弛剛剛說的話有什麼了不起,她當然也感受不到衆人投來鄙視的目光,反而覺得衆人都在注視着自己,連忙擺個姿勢自以爲風騷無限的靠在桌上。

也許她是早被鄙視慣了。

相比之下,裴公子就比他聰明許多。他們所說的他自然也是半個字都聽不懂,他也一直都是在自顧自的吃得高興,可忽然覺得旁邊靜得針落可聞,只能聽見自己埋頭吭哧吭哧吃東西的聲音,就覺得有點不對勁了。

擡起頭左右一瞧,見所有人都一副張着嘴巴吃驚的樣子,連忙把嘴巴里的食物吐出來,直起身,嘴也不用閉,反而張得更大。

如果這時有誰見到他的表情,一定認爲他比任何人都吃驚得更厲害。

“法法法元無法;空空空亦非空。”道遠望着張弛沉吟着。

道遠初聞禪宗奧義,此時的確是有聽君一席話,勝讀白卷經的感覺。半響還獨自沉吟着:“以法爲法,可法本無法;使空成空,可卻空亦非空。”

張弛很受不了被道遠這樣看,因爲他覺得自己只有看到女人脫光的時候,眼神纔會如此炙熱。

片刻之後,道遠首先有了動作,肅靜的走到張弛面前,深鞠一躬,一躬到底。依舊發揮他惜字如金的風格,只說了四個字:“阿彌陀佛。”

除了桓恆外,當然沒有人會懷疑道遠是在故作姿態。

道遠浸淫佛法數十年,見微知著。聽了張弛的話似有感悟,但卻似明非明,有一種彷彿只差一紙之隔,便可豁然間頓悟得道的感覺。

於是他又跟着說:“還望施主詳解。”

張弛哪裡會什麼詳解,楞了半響沒有說話,道遠見張弛沒有說話,忍不住又問:“還請施主不吝賜教,若能得證大道,老僧感激不盡。”

張弛知道道遠從不多言的性格,一般他同一句話是絕不會說第兩遍的。如今他一問再問,足可見剛纔那一番話對他的影響有多大。

“佛說,不可說,一說就錯。”張弛繼續很神棍的說。

“昔時佛祖在靈山會上,拈花示衆,卻並不說話,衆人不解何意,只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這便是拈花一笑的故事。”張弛又喝了一口酒。

“所謂一花一菩提、一沙一世界。”張弛繼續說:“不著文字,要傳佛法,那便講求的是見性成佛。”

道遠靜立那裡一動不動,神情若有所思,他知道,數十年苦修,也許就在今天這一朝得證大道。

桓恆早被張弛憋的面紅耳赤,現在終於緩過一口氣來:“笑話,不立文字如何傳法,怎麼知道什麼是佛經中所云四大皆空?”

張弛不理桓恆,反而對道遠伸出一根手指,說:“道遠師父,請問這是什麼?”

道遠愣了愣,不過還是回答說:“這是手指。”

“法師只看到了我的手指,我說的卻是我手指所指之物。”

張弛說完,道玄順着張弛所指的方向看去,說:“是酒。”

“正是,”張弛解釋說:“佛經中所云之‘空’,正如我的手指,它所指爲真正的空,但它本身卻正如我手指一樣,只不過是真正的空的指向,只是名爲‘空’而已。”

道遠畢竟佛法造詣高深,聽了這一席話,頓時如醍醐灌頂,豁然明悟。

禪宗初祖東來之後,也曾用這些類似的道理把慧遠唬得一愣一愣的,如今他尚未東來,卻變成了張弛忽悠道遠。張弛心中其實覺得是很好笑的。

桓恆心中很憤怒。俗話說,被人鄙視最好的辦法不是鄙視他,而是無視他。如今桓恆見他問張弛,張弛卻好像無視一般徑自和道遠講法,心中怎麼能不氣,所以他想也沒想,就說:“巧言詭辯!”

“這麼說,想必公子定然是知道佛經中所云,何爲四大皆空了?”張弛反問說。

“那是自然,我隨慧遠法師學佛多年,又豈能不知。四大皆空,自然是說一切盡是虛幻。你不知什麼是空,不知空歸虛幻,不知四大皆空,如何能懂佛法?還敢說什麼佛法不立於文字的詭辯之言。”

張弛卻只是笑了笑,然後淡淡的說了兩個字:“放屁。”

桓恆是荊州名士,成名已久,如今被一個小和尚詰難,早就心中有氣,如今又受這樣的辱罵,頓時覺得忍無可忍,拍案而起,大叫:“你說什麼?你可敢再說一次?”

張弛卻大笑,指着桓恆說:“公子既知四大皆空,那爲何不讓譭譽爲空、讓執着爲空、讓文字爲空、讓四大皆空爲空?”

這四句話就如四錘一般,一錘更重一錘,等到最後一句使四大皆空爲空說出的時候,早就錘得桓恆胸口沉悶,差點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王小姐現在倒是真的佩服這個小和尚了,走過來親自爲張弛把盞,說:“法師高論,剛纔失禮,還沒請教法師法號,不知爲何道玄法師稱呼法師爲施主?”

“我叫張馳,”張弛如實的說:“本來就不是和尚,只是北方流民,路遇道遠法師就隨法師一同南行。”

陳夫人在一旁終於又找到諷刺的機會,冷哼着說:“原來只是個布衣寒族。“

魏晉時期門第等級觀念極重,並按出身劃分地位,士族甚至與庶族坐不同席,因此陳夫人一聽張弛是北方流民身份,甚是不恥。滿座名士,也多有側目。

典型的狗眼看人低,張弛心說。

無論是穿越前後,張弛最不看重的就是身份地位,此時他喝酒喝的正爽,狂意正酣,聽了陳夫人的話忍不住一陣大笑,於是他藉着酒力,長身而起走到席中,一手持酒,一手背後,學着曹植七步成詩一般緩緩吟道:

“豈不聞蒿草之下,或有蘭香。茅茨之屋,或有侯王。榮華利祿,與我何傷?寒食布衣,與我何妨?他人觀花,不入我目。他人勞碌,未涉我足。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至樂無樂,至譽無譽。至知無言,至行無止。”

“好一句至知無言,至行無止!請飲此杯。”王小姐見張弛即興成詩,不禁心中佩服。說實話,王小姐聰明無雙,智慧過人,到目前爲止能讓王小姐真心佩服的人當真是少之又少。

衆人見王小姐稱讚,連忙都舉杯相邀,張弛來者不拒,酒到杯乾,瞬間就狂飲了十數杯,魏晉時崇尚飲酒之風,名士皆以豪飲爲榮,可王小姐卻從未見過這般豪飲之人,心中更是欽佩。

“今日有詩有酒,的確是難得的佳會,何不配以絲竹管絃,清歌妙舞,好讓諸公盡興。”坐中一人對王小姐說。

張弛在穿越前就博覽羣書,尤其喜愛中國的傳統文學。此時張弛已經是醉意酣然,在席中遙遙晃晃。忽然想起魏晉時期天下戰亂不止,可名士卻只知飲酒風流,不免心中不恥。於是他搖搖晃晃的忽然說:“我有一曲。”

衆人都望向張弛,卻見張弛滿面悲容,吟誦道:“十八拍兮曲雖終,響有餘兮思無窮。是知絲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樂各隨人心兮有變則通。胡與漢兮異域殊風,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苦我怨氣兮浩於長空,六合雖廣兮受之應不容!”

這是漢時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當然大家都聽聞過,可從張弛嘴中吟誦出來卻盡是慷慨激昂、悲天憫人之意。魏晉名士皆縱情山水,何時在酒宴中發過慷慨之聲。哪怕是裴公子,乍一聽張弛的慷慨吟誦,都忽然間好像心有所觸。

還不等衆人說話,張弛卻又一改悲容,忽然朗聲長笑,大聲誦出了一首千古名篇: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爲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紫霓生。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在場名士,無不動容。

詩酒無雙。除此之外,王小姐真的想不到還有什麼能形容的了張弛了。

第157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19章 天機現第157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8章 劫馬第12章 誰是亂世之主第21章 蒼槐將軍第42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中)第20章 王小姐的師門第29章 天機門主第3章 和尚也瘋狂第158章 突圍第171 機關算盡 功敗垂成第139章 與美同行第23章 隱世神農第37章 山河圖第21章 蒼槐將軍第93章 初見劉裕(下)第92章 初見劉裕(上)第167章 疑雲密佈(下)第58章 虎山行第150章 兵變前夕第31章 最難消受沒人恩(下)第74章 被圍第24章 血戰黎明第28章 寒門無上品第58章 虎山行第156章 唱籌量沙第106章 益州刺史的鴻門宴(上)第15章 三無書院第54章 原來都是計(中)第123章 貓鼠之論第26章 突出重圍第59章 古人的叉叉派對(上)第51章 那一夜風流(上)第50章 名士與名妓第20章 王小姐的師門第169章 利用與反利用第156章 唱籌量沙第155章 圈套第98章 蜀中寒門(中)第153章 秦州攻略第14章 撿了個表弟第26章 突出重圍第1章 帶着二鍋頭穿越了第107章 益州刺史的鴻門宴(中)第108章 益州刺史的鴻門宴(下)第5章 詩酒無雙第146章 情是何物?第65章 屠殺(上)第12章 誰是亂世之主第92章 初見劉裕(上)第101章 巴郡太守第84章 匹馬奪帥(中)第70章 借刀殺人第164章 化險爲夷第131章 無憂公主第166章 疑雲密佈(上)第97章 蜀中寒門(上)第23章 隱世神農第69章 又見酒娘第94章 忽悠古人第149章 嫌疑第162章 血戰第59章 古人的叉叉派對(上)第129章 借花獻佛第70章 借刀殺人第104章 是戰是降?第102章 暗藏玄機第80章 謎團(上)第163章 民意第23章 隱世神農第2章 文武雙全的山賊第20章 王小姐的師門第90章 本塵道人第73章 狗咬狗第51章 那一夜風流(上)第150章 兵變前夕第141章 漢中的隆中對第170章 早有準備第147章 一術在手,天下莫敵第45章 雨花臺第114章 斬將奪關(上)第104章 是戰是降?第112章 兵出成都第37章 山河圖第165章 又回成都第45章 雨花臺第154章 又見僧癲第60章 古人的叉叉派對(下)第98章 蜀中寒門(中)第57章 聖女?妓.女?第50章 名士與名妓第123章 貓鼠之論第142章 巧取漢中第57章 聖女?妓.女?第93章 初見劉裕(下)第120章 諸醜跳梁第148章 行刺第42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中)第6章 當假和尚遇上了真神棍
第157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19章 天機現第157章 將軍難免陣前亡第8章 劫馬第12章 誰是亂世之主第21章 蒼槐將軍第42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中)第20章 王小姐的師門第29章 天機門主第3章 和尚也瘋狂第158章 突圍第171 機關算盡 功敗垂成第139章 與美同行第23章 隱世神農第37章 山河圖第21章 蒼槐將軍第93章 初見劉裕(下)第92章 初見劉裕(上)第167章 疑雲密佈(下)第58章 虎山行第150章 兵變前夕第31章 最難消受沒人恩(下)第74章 被圍第24章 血戰黎明第28章 寒門無上品第58章 虎山行第156章 唱籌量沙第106章 益州刺史的鴻門宴(上)第15章 三無書院第54章 原來都是計(中)第123章 貓鼠之論第26章 突出重圍第59章 古人的叉叉派對(上)第51章 那一夜風流(上)第50章 名士與名妓第20章 王小姐的師門第169章 利用與反利用第156章 唱籌量沙第155章 圈套第98章 蜀中寒門(中)第153章 秦州攻略第14章 撿了個表弟第26章 突出重圍第1章 帶着二鍋頭穿越了第107章 益州刺史的鴻門宴(中)第108章 益州刺史的鴻門宴(下)第5章 詩酒無雙第146章 情是何物?第65章 屠殺(上)第12章 誰是亂世之主第92章 初見劉裕(上)第101章 巴郡太守第84章 匹馬奪帥(中)第70章 借刀殺人第164章 化險爲夷第131章 無憂公主第166章 疑雲密佈(上)第97章 蜀中寒門(上)第23章 隱世神農第69章 又見酒娘第94章 忽悠古人第149章 嫌疑第162章 血戰第59章 古人的叉叉派對(上)第129章 借花獻佛第70章 借刀殺人第104章 是戰是降?第102章 暗藏玄機第80章 謎團(上)第163章 民意第23章 隱世神農第2章 文武雙全的山賊第20章 王小姐的師門第90章 本塵道人第73章 狗咬狗第51章 那一夜風流(上)第150章 兵變前夕第141章 漢中的隆中對第170章 早有準備第147章 一術在手,天下莫敵第45章 雨花臺第114章 斬將奪關(上)第104章 是戰是降?第112章 兵出成都第37章 山河圖第165章 又回成都第45章 雨花臺第154章 又見僧癲第60章 古人的叉叉派對(下)第98章 蜀中寒門(中)第57章 聖女?妓.女?第50章 名士與名妓第123章 貓鼠之論第142章 巧取漢中第57章 聖女?妓.女?第93章 初見劉裕(下)第120章 諸醜跳梁第148章 行刺第42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中)第6章 當假和尚遇上了真神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