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撿了個表弟

道場寺中和尚多是著書譯經的能手,可要是說辯駁佛法,就全都啞了嘴巴,道玄一見這種情形,心中氣憤,便對張弛說:“張大哥,我知你口才最好,不如你上臺去教訓教訓這個狂妄的道士如何。”

張弛想了想,走到一個臺下的小和尚身邊,問道:“小師父,我新來寺裡,請問這臺上的都是誰啊?”

張弛此時還是一身道玄的僧衣,那小和尚一見張弛也是和尚打扮,便說:“那邊的高僧就是我師父,那邊那個道士是來寺裡搗亂的,滿嘴胡說八道。”

“小師父可知那個道士如何稱呼?”

小和尚搔着腦門想了半天,說:“剛纔聽說,那道士好像姓葛,自稱葛洪仙翁的後人,法號,法號好像叫守寅道長。”

“守寅,**……”張弛大汗,道長起的名字果然不同凡響。忍不住就笑出了聲來。

小和尚奇怪的看了看張弛,覺得張弛很是古怪,他並沒有穿越過,當然也不會知道這個名字有什麼好笑的。

“那這邊這個和尚呢?”張弛又問。

“這是我師父,也是我們寺中著名的高僧,俗家姓葉,寺中都稱他爲葉師,我師父譯經數十部,名滿江東,這你都不知道做什麼和尚?”葉師就是這小和尚的師父,小和尚見張弛連自己師父都不認識,白了張弛一眼。

張弛穿越初來,不知道一個和尚的名字當然不覺丟人,見都打聽的差不多了,又問:“還有這個叫王大人的,可是朝中尚書左僕射王國寶大人?”

其實張弛就聽說過這麼一個王大人,還是因爲王國寶便是王小姐的父親才聽說的。

“不是,這位王大人乃是當朝尚書左僕射王大人的從弟。”

“從弟是什麼意思?”張弛問。

那小和尚差點吐血,心說你是土地裡長出來的不成,怎麼連從弟都不知道。不過想起師父教導須待人恭敬,所以那小和尚還是耐心的說:“從弟就是堂房的弟弟。”

說完又怕張弛還是不懂,又諄諄教導說:“就是你叔叔或者伯伯的兒子,若比你年紀小,那就是你的堂弟,也就是從弟了。”

這此徹底的被人鄙視了,張弛頓覺滿頭黑線。

王大人等了片刻,見無人應聲,於是對着臺下又說了一遍:“在場諸位高僧,可有高見?”

“我,”王大人話音剛落,臺下忽然一聲高呼:“我有高見。”

如此不謙虛的人,當然只有張弛。

道遠看着張弛笑了笑,便也同張弛一起走上臺來。那道士見張弛年紀輕輕,而且還長着不長的頭髮,又見道遠眉須皓白,像個得道高僧的樣子,便猖狂的說:“老和尚如何稱呼,且報名來。”

“阿彌陀佛。”道遠唸了一聲佛號,說:“貧僧道遠,自長安而來,不過今日要與道長論道的卻並非貧僧,而是這位公子。”

說完,道遠指了指張弛。

守寅道長這才知張弛並非和尚,可是看着張弛長着頭髮,穿着僧衣不倫不類的模樣,又聽那老和尚叫他公子,忍不住問道:“你不是和尚?”

“我並非和尚。”張弛答道。

“那你可是士族?”

張弛搖了搖頭,守寅道長便冷哼一聲,藐視的說:“你非和尚,也非道衆,更不是士族,我怎麼能和你這一屆布衣論道,豈非辱沒了我的身份。”

魏晉時期都把出身看的極重,反而和尚道士的地位卻遠在布衣百姓之上,唯獨寒門庶族,地位確是及其底下。當時在淮南城內,若非衆人開始都以爲張弛是和尚身份,恐怕是連酒宴都上不了的。

那王大人一聽張弛身份,也跟着說道:“既是布衣,還不快下臺去,恐怕字都不識幾個,怎配在臺上與名流論道?”

士族爲擁有特權,定然要保持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地位。哪能讓一個布衣庶族胡來。

張弛一聽此言正在鬱悶,就見旁邊俊逸的丁公子笑嘻嘻的走上前來,對張弛說:“你是何人?”

張弛本來剛被人鄙視,心正煩悶,此時又見一個比自己英俊數倍的丁公子,心中有氣,張弛就是看不得比自己帥的人,氣哼哼的說:“我是你大表哥。”

當然,這不過是一句調侃之言。

卻不料丁公子不怒反問:“敢問表哥貴姓?”

張弛楞了片刻,還是回答說:“我叫張弛。”

丁公子聽了此言一揖到底,說:“請恕方纔逸之無禮,多年未見,如今兄長又消瘦許多,險些認不出來。逸之見過兄長。”

這一揖把張弛搞的莫名其妙。

丁公子轉過身繼續對王大人說:“大人有所不知,此人並非寒門布衣,乃是小侄表兄,彭城張弛。只因肥水戰前苻秦攻彭城時,戰亂之中與親人離散,表兄爲苻秦軍所虜,便一直未有消息。小侄姑母日日吃齋唸佛,以求有生之日能得團聚。如今在道場寺相遇,當真不枉小侄姑母每日吃齋唸佛,佛祖果然庇佑。”

守寅道長一聽此言差點吐血,無形中又讓他們找到了一個佛祖靈驗的實證。不過人家兄弟相逢,他卻也不好開口,只好忍着氣哼了一聲。

王大人說:“賢侄會稽山陰人士,而你表兄卻是彭城人士,恐怕以前相聚之時也是孩童之事。況且當年苻秦攻彭城已時隔許久,嫌侄可莫要因爲名字相同而認錯了。”

那丁公子沉吟片刻,說:“王大人所言甚是。我兄張弛才華橫溢,彭城遭逢戰亂之時我尚年幼,不過表兄被虜前曾託人寄書一封與我,書中寫有一詩,若這人能記得此詩,那就必定就是我的兄長。”

王大人一聽,說:“這到是一個好辦法,若他果能背誦的出,並且與你所記一樣,那就定是賢侄的表兄。”

丁公子回過頭來,滿臉期待的看着張弛。

張弛很奇怪,不過自從他穿越以來,淮南遇道士算命、途中遇峨眉、後又聽王小姐講天下紛爭,對於奇怪的事早就有了免疫力。

張弛也是聰明之人,此時看丁公子的表情似是有意要自己配合,況且白撿一個士族身份,他還是很樂意的。想了想,張弛便緩緩的吟誦出了一首白居易的詩:“故園望斷欲何如,楚水吳山萬里餘。今日因君訪兄弟,數行鄉淚一封書。”

丁公子期待的表情此刻終於變成了笑容,笑了片刻回頭對王大人說:“大人,就是這首詩。”

王大人點了點頭,自己還在回味張弛所吟之詩,說:“數行鄉淚一封書。好詩,果然是好詩。”

守寅道長早等的不耐煩了,走上前來,說道:“你們兄弟之事一會兒再說,你既然上了臺來,可有證據能證明我這本道家經典是僞造的?”

張弛一想到這道士的法號就忍不住想笑,不過此刻他還是忍着笑,說:“**守寅道長明鑑,我可從未說過這經是僞造的。”

守寅道長一愣,心說那你上來幹什麼。不過馬上靈機一動,心想如果連和尚也說佛陀是老子所化,那這場辯論就可以說必勝了,於是馬上一換笑臉,說:“那你可是認爲我這經所述爲真?”

誰料張弛攤了攤手說:“可我也並沒說這經是真。”

“那你上來莫非是爲消遣我來的不成?”守寅道長一笑又一怒,本來就皮膚鬆弛的臉上立刻多了十幾道皺紋。

“道長,我實不知此經是真是假,”張弛說:“不過,此經若假自不必提,但若此經是真,那佛道就本是一家,兩教同源,當互以爲師纔對。若佛陀果是老子所化,道教以老子爲尊,又怎麼說佛教是胡夷之教,又何必非要焚佛門經典、誅天下僧人、廢江東寺院?豈非與老子用意相違?”

“這……”

“若此經是假,道長自然是沒道理來這道場寺裡胡鬧,若此經是真,道長更應該遵循老子之意,助僧弘佛纔對。”

守寅道長早被張弛駁的說不出來話了,嘴巴張張合合,卻說不出話來。

張弛又繼續說:“由此可知,我雖不能證明此經真假,不過如此分析來看,似乎此經應是他人僞託老子之名,寫出來用來詆譭佛教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若佛陀非老子所化,那你又如何解釋所有佛像皆座西向東,面朝東土?”守寅道長不服,還想做最後爭辯。

張弛卻朗聲大笑,說:“道長只見其一,不見其二。佛像自然是座西向東,你當然可以說是老子所化,心向東土。可拜佛之人卻是面向西方,意爲敬佛在西,所以望西而拜,也當然有佛自西來之意。”

這一番話說完,守寅道長吭哧了半天,卻一個字也沒有說出來,最後終於是啞口無言了。

這個道長所提出來讓衆僧頭疼不已的問題,竟然就這樣被張弛三言兩語的就給化解了。衆僧心中都大叫解氣。

守寅道士再無可辯,站在臺上自覺尷尬,重重的哼了一聲,也不向王大人辭行,擺着袖子就朝寺門走出去。

道袍寬大,袖子也長,守寅道長甩着袖子走的時候,自己自然毫無感覺,不過落在道場寺僧衆眼中,這落敗失落的背影,一搖一擺,袖子也左搖右晃,就如同鴨子一般,衆僧忍不住哈哈大笑。

第11章 北府也有弱智將軍第130章 又是一次草木皆兵第30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上)第40章 佳人之死(下)第14章 撿了個表弟第148章 行刺第51章 那一夜風流(上)第59章 古人的叉叉派對(上)第147章 一術在手,天下莫敵第169章 利用與反利用第26章 突出重圍第66章 屠殺(下)第31章 最難消受沒人恩(下)第35章 一戰揚名(中)第61章 三桐的初戀第31章 最難消受沒人恩(下)第123章 貓鼠之論第24章 血戰黎明第167章 疑雲密佈(下)第66章 屠殺(下)第121章 荊州強兵第121章 荊州強兵第121章 荊州強兵第139章 與美同行第59章 古人的叉叉派對(上)第66章 屠殺(下)第64章 破城第104章 是戰是降?第55章 原來都是計(下)第153章 秦州攻略第85章 匹馬奪帥(下)第1章 帶着二鍋頭穿越了第90章 本塵道人第94章 忽悠古人第101章 巴郡太守第74章 被圍第101章 巴郡太守第128章 從天而降的大火第1章 帶着二鍋頭穿越了第164章 化險爲夷第87章 江湖遊醫第169章 利用與反利用第112章 兵出成都第8章 劫馬第97章 蜀中寒門(上)第2章 文武雙全的山賊第75章 三桐的那一春第103章 做人不能太憤青第20章 王小姐的師門第154章 又見僧癲第3章 和尚也瘋狂第47章 雙簧第106章 益州刺史的鴻門宴(上)第113章 點將第111章 天上掉下來了一個媳婦兒第27章 我叫陳冠希第33章 半渡而擊第69章 又見酒娘第152章 這就是鐵證第2章 文武雙全的山賊第51章 那一夜風流(上)第92章 初見劉裕(上)第111章 天上掉下來了一個媳婦兒第17章 詩宴第46章 酒娘?聖女?第25章 遇伏第72章 杜子恭的第一封信第140章 入虎穴第69章 又見酒娘第13章 佛道之辯第12章 誰是亂世之主第112章 兵出成都第10章 比月光更美的刀第75章 三桐的那一春第75章 三桐的那一春第135章 深謀遠慮第116章 將計就計第64章 破城第83章 匹馬奪帥(上)第147章 一術在手,天下莫敵第53章 原來都是計(上)第131章 無憂公主第151章 梁州刺史的絕地反擊第108章 益州刺史的鴻門宴(下)第165章 又回成都第89章 渡海第48章 逍遙吳越第107章 益州刺史的鴻門宴(中)第48章 逍遙吳越第175章 出城第71章 山陰丁氏第104章 是戰是降?第123章 貓鼠之論第173章 平亂?第30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上)第30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上)第8章 劫馬第65章 屠殺(上)第90章 本塵道人
第11章 北府也有弱智將軍第130章 又是一次草木皆兵第30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上)第40章 佳人之死(下)第14章 撿了個表弟第148章 行刺第51章 那一夜風流(上)第59章 古人的叉叉派對(上)第147章 一術在手,天下莫敵第169章 利用與反利用第26章 突出重圍第66章 屠殺(下)第31章 最難消受沒人恩(下)第35章 一戰揚名(中)第61章 三桐的初戀第31章 最難消受沒人恩(下)第123章 貓鼠之論第24章 血戰黎明第167章 疑雲密佈(下)第66章 屠殺(下)第121章 荊州強兵第121章 荊州強兵第121章 荊州強兵第139章 與美同行第59章 古人的叉叉派對(上)第66章 屠殺(下)第64章 破城第104章 是戰是降?第55章 原來都是計(下)第153章 秦州攻略第85章 匹馬奪帥(下)第1章 帶着二鍋頭穿越了第90章 本塵道人第94章 忽悠古人第101章 巴郡太守第74章 被圍第101章 巴郡太守第128章 從天而降的大火第1章 帶着二鍋頭穿越了第164章 化險爲夷第87章 江湖遊醫第169章 利用與反利用第112章 兵出成都第8章 劫馬第97章 蜀中寒門(上)第2章 文武雙全的山賊第75章 三桐的那一春第103章 做人不能太憤青第20章 王小姐的師門第154章 又見僧癲第3章 和尚也瘋狂第47章 雙簧第106章 益州刺史的鴻門宴(上)第113章 點將第111章 天上掉下來了一個媳婦兒第27章 我叫陳冠希第33章 半渡而擊第69章 又見酒娘第152章 這就是鐵證第2章 文武雙全的山賊第51章 那一夜風流(上)第92章 初見劉裕(上)第111章 天上掉下來了一個媳婦兒第17章 詩宴第46章 酒娘?聖女?第25章 遇伏第72章 杜子恭的第一封信第140章 入虎穴第69章 又見酒娘第13章 佛道之辯第12章 誰是亂世之主第112章 兵出成都第10章 比月光更美的刀第75章 三桐的那一春第75章 三桐的那一春第135章 深謀遠慮第116章 將計就計第64章 破城第83章 匹馬奪帥(上)第147章 一術在手,天下莫敵第53章 原來都是計(上)第131章 無憂公主第151章 梁州刺史的絕地反擊第108章 益州刺史的鴻門宴(下)第165章 又回成都第89章 渡海第48章 逍遙吳越第107章 益州刺史的鴻門宴(中)第48章 逍遙吳越第175章 出城第71章 山陰丁氏第104章 是戰是降?第123章 貓鼠之論第173章 平亂?第30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上)第30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上)第8章 劫馬第65章 屠殺(上)第90章 本塵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