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俠少年劉張簡

酒肆裡上演了一出兄弟情深,久別重逢的溫情戲碼,倒令在場衆人紛紛注目於此,不過伏泉望之,有人見到那大耳少年時,卻是露出厭惡之色,連忙低頭食用自己案上酒食,不再理會。

“此番避雪入城,今日纔出來,卻是忘了去尋玄德,是餘之過也。”

“大兄切莫如此,是小弟錯怪了,聽聞大兄於遼西斬殺胡狗甚多,弟深佩服,今日來此,必須與小弟痛飲幾杯,方可離去。”劉備拉着公孫瓚手臂,一臉真誠道。

“一定,一定”,公孫瓚與那少年長談數語後,纔想起所在何地,連忙拉着劉備轉身向酒席衆人道:“諸君見諒,是瓚失禮了。玄德莫急,先與吾見過諸君,這位乃伏羽林,這位乃是解良人關雲長也,這位……”

“涿郡劉玄德,見過諸君。”

經過公孫瓚引見,衆人相互見禮,伏泉這才確認心中所想,果然是他,那個以漢室宗親之名,顛沛流離數地,投機於各路諸侯,一生闖蕩,百折不撓,三分天下,終據其一的“老革”。

劉備身長約七尺,垂手下膝,臉容粗豪,令人驚奇的是他的耳垂厚而長,看着很有福相。此時一番瞭解,伏泉才知劉備與公孫瓚於兩年前在大儒盧植處求學相識,一見如故,關係密切。後來盧植出仕,兩人就此別離,已是許久未見,所以適才劉備見到公孫瓚欣喜不已。

“明府不知,玄德說來還是明府遠親,其乃孝景皇帝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世居於此。”不知何故,公孫瓚竟然提起劉備出身,接着又對劉備道:“玄德,此乃不其侯伏公之侄。”

劉備一怔,隨即恍然,明白自己這位大兄在提攜自己,連忙上前與伏泉見禮道:“備見過兄長,兄長遠來,招待不週,還請恕罪。”

話語剛落,衆人紛紛轉頭看向伏泉,等他回話。伏泉啞然失笑,這位“老革”真是有個好兄長,竟然主動幫他做推銷,怪不得歷史上劉備有求,公孫瓚多會應允,不過自己可不敢和他多加靠近,畢竟歷史早就說明了這位主兒的強大野心和那高超的政治手腕,可不是自己能駕馭的。

伏泉笑道:“自家親戚,勿需如此,來,多飲幾杯。”他很委婉的揭過此話,語言看似熱情,然語氣稍顯平淡,卻似渾不在意一般。

看着面前少年的表情,劉備早有預料,他並未幻想這位外戚聽了自己身份能立即出手提攜自己,現在能認識便是不錯了。說實話他這遠支宗室的招牌雖然響亮,但這招牌真沒什麼用,西漢末劉姓宗室人口就已達十數萬人,而今算來,沒有一百萬也有五十萬,就憑他這破落身份,根本難以受到重視。

念及次處,劉備心中憤慨,但未表露。他祖父劉雄,舉孝廉,官至東郡範令,父親劉弘亦仕州郡,可惜早死。後來幼年喪父,家道破敗,淪落到同母親販履織蓆的地步,受盡人間辛酸,養成了少言寡語的性格。若不是同宗劉元起時常資助他,他還不知能不能生活得下去,後來劉元起更是讓他和其子劉德然一起到緱氏山拜當時辭官的同郡人盧植爲師。

到得緱氏山,相遇公孫瓚,公孫瓚身材魁梧,丰姿偉岸,聲音洪亮,喜歡大聲說笑,面對鼎鼎大名的儒宗盧植也能做到不卑不亢。劉備首次感覺到,原來,竟然有人可以活得這麼瀟灑,很是羨慕,遂認公孫瓚爲兄。

公孫瓚金銀纏身,出口闊綽,充滿着世家子弟風範,兩人相處的一年多時間,劉備再也不是家鄉那個沒見過市面的賣鞋窮娃,而是變得喜狗馬、音樂、美衣服,甚至在一個藝妓身上破了處,從男孩變成男人。毫不客氣的講,公孫瓚對他的影響比老師盧植還要深刻。

後來隨着老師盧植重新出仕,諸弟子分道揚鑣,劉備回到平靜而祥和的家鄉,雖然頭頂大儒盧植弟子的光環,然而他不甚愛讀書,五經學的一般,加上家裡無錢無勢,莫說舉孝廉,便是當郡縣小吏都不夠資格。可劉備已非曾經的劉備,他不願再過那種苦日子,便走出家門,廝混郡內,開始了遊俠生涯,靠着自己落魄宗室和大儒子弟的身份,這一混,便混到了現在。

期間,身邊除了多了一些亡命好友外,也多了兩個忠實兄弟。比如身邊這能言善辯的簡雍,以及身邊另一個少年,本郡一祖上屠戶出身的張家郎君張飛,其家資不少,又是家中獨子,知道其乃盧植子弟,宗室後人,與劉備交好異常,時常請他喝酒吃肉。

某種意義上講,現在的張飛就是經濟拮据的劉備,偶然間發現的一個關係較好的免費飯票,僅此而已。

——————————————————————————————————————————

簡雍字憲和,涿郡人也。少與先主有舊,隨從周旋。

張飛字益德,涿郡人也,少與關羽俱事先主。

摘選自《三國志》

這裡簡要說下我對劉關張的看法吧,如果三國志未記載相貌,我會用演義的樣貌來代替。

首先劉備不提了,三國志裡面說的很清楚了,他的漢室宗親身份不用提了,至於“典略曰:備本臨邑侯枝屬也”,這就算了,畢竟三國志記載比它嚴謹。然後是關羽張飛,“魏謀臣程昱等鹹稱羽、飛萬人之敵也。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我是這樣理解的,關、張二人萬人敵應該是和項羽一樣,個人武力高超,帶兵部隊戰鬥力也是一流,萬夫難擋,並不是說兩人可以單挑一萬人,那是傻子才相信。

關羽關心兵卒,所以部隊效死,戰鬥力高,而且不喜歡士大夫,那就只有一點,只能是他家境不好,受過豪族打壓,在清代的《關帝志》裡有寫關羽文人家族,所以我就擅自推測其可能家道中落,後來守孝沒有提前出仕。

下面就是張飛了,他是不是屠戶,三國志沒說,但我寫他祖上屠戶出身,也是爲了劇情銜接,順便照顧一些演義迷。

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由此看出,張飛敬重士族,卻對兵卒刑罰過重,就是說張飛軍法嚴厲,瞧不起兵卒,兵卒出錯便是打殺到死,所以兵卒怕死而敢戰,如同秦朝一樣,將士兵當做戰爭機器,靠嚴酷的賞罰制度激勵士兵敢死敢戰,這就是史書說他“暴而無恩”,指他暴躁性子烈,執法嚴酷無恩義。而不喜歡兵卒這種基層人士的應該爲豪族士人羣體,但很明顯張飛兩者都不是,那隻剩一種可能,就是鄉下土財主,那種開始走向豪族的社會雛形,所以張飛才喜歡士人,因爲這是他家族成爲世家的夢想。這就類似於現在的暴發戶家族,幾輩人都富裕,不是官員富商,卻一直想往這方面努力,有點閒錢就瞧不起窮人一樣,而屠戶在漢代是個有錢職業,給他祖上按個屠戶出身,他自己是個鄉下財主富二代,應該沒什麼大問題。

第三十二章 伏子全一豚犬耳第三百六十二章 以土爲糧第四百七十七章 王庭京觀胡兒懼第三十一章 救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第六百一十七章 當往西域第六百三十九章 呂布百騎衝胡陣第五百二十九章 潁川黨人聚集地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候未到 尚需從長計議第三十七章 劉悝進京第二百八十四章 中黃太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二章 伏完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廣 張伯路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六百六十二章 爾等尚爲漢臣乎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實力誰爲勝第一百九十章 吏治動亂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一百零九章 諸君有何話說五百一十八章 黃巾亂事召雒陽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四百二十三章 段煨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計宋伏第七十一章 滅蝗第三十二章 伏子全一豚犬耳第二百五十三章 不及渠帥射藝第五百八十章 虎父無犬子第一百章 青青子衿第六百一十一章 馬鐙馬蹄鐵初顯威第八章 獻策防治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三百四十七章 血染山崗鴉渡來第六百三十章 石門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兒曹乃有大意哉第一百六十五章 查袁赦以正不法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五百七十五章 安撫諸軍誰效死第五百零七章 萬戶陽都侯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五百八十四章 今日之禍已有先因第三百九十四章 楊甘將相和第四百二十章 雒陽之兵尚弱也第五百九十六章 改變命運的董卓第二百三十三章 待人以誠 人必待己以忠第六百四十四章 調外兵入京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破鮮卑第九十六章 到任第六百五十四章 擒僞君入雒陽第四十四章 宋酆與蔡邕第二百一十二章 其釣維何第一百三十六章 捷報傳京第十二章 隱憂第四百六十七章 何進竇武兩相比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州叛軍尚有後手第五百七十二章 閻忠誡勸清君側第二百四十一章 募蠻兵劉堅至江州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第一百八十章 朝會初爭第五百三十八章 孝子名士皆宣傳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讓胡笳十八拍再現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能再低調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雄飛 安能雌伏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手尾誰先從第二百七十八章 道觀異象第三百五十章 必可一戰而定賊軍第四百三十一章 受冠禮成第二百一十五章 起死回生第六百四十五章 劉備求職第五十五章 何氏美如鸞凰第四百一十六章 伏氏不現約何氏第三百二十二章 吾巴郡兵自破之第十四章 考校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王允惦記上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塞外決戰已先發第五十二章 劉堅第四百八十七章 攔腰截斷鮮卑軍第四十二章 江東生亂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二十六章 綁架第五百七十三章 太平道平閻忠遁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何時有變第四百一十章 黨人何謀第一百零二章 武聖歸心第五百零四章 兩軍皆撤無勝負第五百八十四章 今日之禍已有先因第六百三十二章 今歲無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禍水東移第一百六十三章 辣劉堅牀榻溫柔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爲漢疆第一百九十四章 漢蠻激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爲將者 只有忠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二百九十章 張魯來捉包
第三十二章 伏子全一豚犬耳第三百六十二章 以土爲糧第四百七十七章 王庭京觀胡兒懼第三十一章 救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第六百一十七章 當往西域第六百三十九章 呂布百騎衝胡陣第五百二十九章 潁川黨人聚集地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候未到 尚需從長計議第三十七章 劉悝進京第二百八十四章 中黃太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夫爲妻綱第二章 伏完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廣 張伯路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六百六十二章 爾等尚爲漢臣乎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實力誰爲勝第一百九十章 吏治動亂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一百零九章 諸君有何話說五百一十八章 黃巾亂事召雒陽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四百二十三章 段煨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靜候佳音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計宋伏第七十一章 滅蝗第三十二章 伏子全一豚犬耳第二百五十三章 不及渠帥射藝第五百八十章 虎父無犬子第一百章 青青子衿第六百一十一章 馬鐙馬蹄鐵初顯威第八章 獻策防治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三百四十七章 血染山崗鴉渡來第六百三十章 石門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兒曹乃有大意哉第一百六十五章 查袁赦以正不法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五百七十五章 安撫諸軍誰效死第五百零七章 萬戶陽都侯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五百八十四章 今日之禍已有先因第三百九十四章 楊甘將相和第四百二十章 雒陽之兵尚弱也第五百九十六章 改變命運的董卓第二百三十三章 待人以誠 人必待己以忠第六百四十四章 調外兵入京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破鮮卑第九十六章 到任第六百五十四章 擒僞君入雒陽第四十四章 宋酆與蔡邕第二百一十二章 其釣維何第一百三十六章 捷報傳京第十二章 隱憂第四百六十七章 何進竇武兩相比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州叛軍尚有後手第五百七十二章 閻忠誡勸清君側第二百四十一章 募蠻兵劉堅至江州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第一百八十章 朝會初爭第五百三十八章 孝子名士皆宣傳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讓胡笳十八拍再現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能再低調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雄飛 安能雌伏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手尾誰先從第二百七十八章 道觀異象第三百五十章 必可一戰而定賊軍第四百三十一章 受冠禮成第二百一十五章 起死回生第六百四十五章 劉備求職第五十五章 何氏美如鸞凰第四百一十六章 伏氏不現約何氏第三百二十二章 吾巴郡兵自破之第十四章 考校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王允惦記上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塞外決戰已先發第五十二章 劉堅第四百八十七章 攔腰截斷鮮卑軍第四十二章 江東生亂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二十六章 綁架第五百七十三章 太平道平閻忠遁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何時有變第四百一十章 黨人何謀第一百零二章 武聖歸心第五百零四章 兩軍皆撤無勝負第五百八十四章 今日之禍已有先因第六百三十二章 今歲無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禍水東移第一百六十三章 辣劉堅牀榻溫柔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爲漢疆第一百九十四章 漢蠻激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爲將者 只有忠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二百九十章 張魯來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