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伏氏不現約何氏

花開兩頭,各表一枝,正當伏泉和臧洪敘舊情的時候,卻說袁紹等受了一肚子悶氣的黨人,出了不其侯府後,便乘數架馬車離去。

其中,爲首最大的一架馬車是袁紹的,寬大無比,車上坐滿袁紹麾下黨人最心腹的一圈人,其餘不在黨人核心圈子裡的人,則一起坐進其他馬車。

當然,袁紹的這些馬車不是漢代一般的坐乘安車,就是隻有一個遮擋太陽的罩子,其他四周鏤空的馬車,而是全部密封的馬車,這類馬車對於世家豪族而言,一般冬天出門會用,夏天則基本不用,畢竟夏天天氣那麼熱,不坐鏤空的車子靠着微風散熱,而呆在密封的車裡悶着,只有吃飽撐的人會選後者。

袁紹之所以會夏天用這種馬車,其實也是爲了以防萬一,畢竟自從黨錮以後,有罪的黨人不是被抓就是逃亡,剩下未被朝廷治罪的黨人也是小心謹慎,出門在外也是害怕被人竊聽,從而言語不慎被人抓了把柄密告官府。所以,袁紹等黨人平日出行,除非必要,不然都是坐這種加了層板密封的馬車,就是爲了防止隔牆有耳,惹出大禍。

馬車裡,備着名醫用草藥炮製的清熱茶水,袁紹一行黨人進了車裡後,都是先拿起車內的耳杯喝了幾碗茶水,實在是天熱無比,走幾步路就出汗,而且又被伏泉搞的生了一肚子悶氣。

坐在包着青緣的蒲席上,袁紹飲完手中的茶水,隨即便喝道:“豎子着實可惡,它日必令其後悔今日所爲!”

的確,袁紹身爲現在袁氏新一代的主心骨,再也不是數年前袁赦還在時那般,被家族排擠的黨人了,而成爲家族在政治道路的另一個方向,現在伏泉剛纔在不其侯府裡,這麼不給袁紹面子,自然讓袁紹憤恨不已。

“兄長息怒,伏氏小兒不識時務,何需兄長一時計較,當務之急卻是選何人支持。”此時敢叫袁紹爲兄長的,自然便是袁家二少袁術了,此刻他正坐於袁紹身邊,提醒身邊這個令他羨慕不已的兄長袁紹。

如同後世一樣,袁術和袁紹其實在家族中一直不對付,畢竟兩人名爲堂兄弟其實實爲親兄弟,袁術是正經嫡出對於他這個庶出的哥哥,自古嫡庶有別,兩人原來就在爭奪新一輩袁家新一代掌控人的字數,所以一直不喜。再加上,自從袁紹命好從袁逢庶出子變成繼父袁成的宗法上的養子後,袁術就更加不喜歡這個哥哥了,畢竟原本在袁術面前奪得袁家新一代門閥接班人的袁紹,突然發現自己在身份上的優勢蕩然無存,袁術能高興得起來纔怪。

當然,無論袁術如何反對,現在的袁氏已經漸漸朝當然靠攏,而不是以前靠着宦官的關係,可以一路得到宮中皇帝的消息,從而提前應對了。在當初中常侍袁赦死後,袁家與皇帝之間的聯絡就此中斷,使得袁家原本想靠着袁赦的宦官身份,從而不斷提拔自家子弟的機會徹底泡湯。

對一個大的門閥世家而言,能不能將自家子弟快速安排仕途,是無比重要的,所以隨着袁赦這條最大的線被斬斷,袁家在朝中的優勢頓時減小不少,這當然不是袁家希望的。所以,再抉擇日久後,有着黨人作爲後盾的袁紹,逐漸進入袁家高層的眼裡,隨後他們決定走黨人的路子來爲家族子弟延續,這也是很多被治罪逃跑的黨人,依舊在朝廷發佈的黨人通緝名單的時候,可以進出雒陽城,實在是黨人現在背後有着漢代最一流的世家汝南袁氏。

也正是因爲此,袁術纔會今日隨袁紹出來,不是他想和袁紹一起來,而是自己主動要來的,因爲隨着袁氏和黨人的聯合越來越多,袁術已然看出結交黨人,勢不可免,否則他將會遠遠落後袁紹不止。

這是袁術不能忍受的,因此在明白他必須和袁紹一下,傾心折節與士人黨人相交的話,他再想和袁紹爭奪袁家家主之位,是根本不可能,所以近年來一直和袁紹以及他麾下的那批黨人交往甚多,也藉此機緣,靠着家族名望和他改過自新後,變得無論對方是誰,都折節相交的品德,倒是也網羅了不少人才。而也正是因爲此,袁術近年來也是一直扎堆在袁紹附近,爲的就是想跟着袁紹好好傳揚自己的名聲,彌補不足,這纔有今日伏泉驚訝的他記憶裡一直不對付的袁家兩兄弟,竟然一起出門的士氣。

“確是如此,觀伏氏態度,已不可爭取,諸位若是無異議,吾明日便約見何進,此番朝廷用兵,伏氏不待見吾等,吾等便令伏氏後悔。”袁紹聽了弟弟袁術的話後,點頭說道,同時意味深長的看了眼自己弟弟,他當然知道這個突然改過自新的名義上的堂弟,實際上是自己親弟弟的袁術心裡在想什麼。

只是,對於家主之位,袁紹勢在必得,自己忍了這麼多年,終於等到家族依靠的宦官袁赦死了,離心中的目標又更進一步,怎麼會讓這照着自己路子有模有樣學習的袁術得逞呢?他以爲和自己一樣,靠着家族名望,善養名士,不分貴賤與人傾心折節相交,就能趕得上自己?

很明顯,袁術已經遲了,再怎麼改變,也無法得到比自己高的政治資源和人脈了,而袁氏家主更是不會與他有緣。當然,這一切只在袁紹腦海裡而已,畢竟因爲是兄弟,袁紹即使明知這個弟弟居心不良,還是要當做不知,默默觀察而已。

“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爲急;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爲務。”

摘選自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上》

袁術字公路,汝南汝陽人,司空逢之子也。少以俠氣聞,數與諸公子飛鷹走狗,後頗折節。

服闋,徙居洛陽。紹有姿貌威容,愛士養名。既累世臺司,賓客所歸,加傾心折節,莫不爭赴其庭,士無貴賤,與之抗禮,輜軿柴轂,填接街陌。內官皆惡之。

摘選自《後漢書》

第四十七章 月兒第十三章 獎賞第六百二十六章 此非善人所爲也第一百五十五章 勿使何家立足於朝第五百三十八章 孝子名士皆宣傳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俘不詳第五百五十章 兩虎相爭誰獲利第六百三十四章 張燕將至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蓮川逃兵第一百零五章 狼煙起第五百七十五章 安撫諸軍誰效死第三百三十九章 防民之口第六百六十七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第五百五十六章 鄴城宦者已愈制第一百八十三章 朕何如桓帝第一百九十章 吏治動亂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其侯府孩童事第五百四十八章 關雲長可排第幾第四百六十五章 立碑留名爲漢興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將軍之位不好第三百七十九章 周瑜小兒 休得胡言第九十一章 幷州第五百一十九章 黨錮解袁紹出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六百三十二章 今歲無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驃騎將軍涼州牧第八十二章 皆爲漢軍埋骨之地第五百二十九章 潁川黨人聚集地第五百六十五章 鼓聲壯烈送行爾五百一十二章 望陛下收回成命第四百七十八章 塞外決戰已先發第六十二章 文姬尚在懷中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四百五十二章 自相殘殺爲撞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殺伐第五十章 宋酆兵敗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二百三十六章 欲募板楯蠻爲兵第六百五十六章 先帝諡號爲果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實力誰爲勝第四百三十四章 僕不如也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能再低調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斷糧道者卻中伏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各有志 出處異趣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五百三十七章 非太平道乃在朝堂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着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六百五十二章 吾家若就此衰敗 亦乃天意第三百一十三章 破計爲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黨錮解袁紹出第十二章 隱憂第六百六十九章 掃定南匈奴屠各第一百七十五章 回鄉隱居第六百五十一章 立史侯爲帝第二百六十四章 將此獠拉出去斬了第四百四十章 張奐終應第五百零八章 爲君尋覓佳人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梟雄雄傑最大敵人第三十六章 臣不討賊非臣 子不復仇非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巴郡勇將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壽成偏師往援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八十二章 皆爲漢軍埋骨之地第六百三十八章 出兵戰南匈奴第四百零四章 與庸人不識馬骨有何異第二百四十一章 募蠻兵劉堅至江州第五百七十二章 閻忠誡勸清君側第六百零二章 韓遂疑竇變兵事第八十六章 遇賊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八十三章 斬袁赦 天下乃安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九章 出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唯有死人知曉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五百九十三章 擎受者並非禽獸第四百零九章 袁本初來賀第六百三十一章 白馬義從天下無敵乎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其侯府孩童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捷報傳京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兒曹乃有大意哉第四百六十九章 馬騰胡封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等去伏中郎處投奔第四十二章 江東生亂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三百五十九章 提攜長刀爲君死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得白鹿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二百六十七章 難捉緣由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九十七章 關羽殺人
第四十七章 月兒第十三章 獎賞第六百二十六章 此非善人所爲也第一百五十五章 勿使何家立足於朝第五百三十八章 孝子名士皆宣傳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俘不詳第五百五十章 兩虎相爭誰獲利第六百三十四章 張燕將至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蓮川逃兵第一百零五章 狼煙起第五百七十五章 安撫諸軍誰效死第三百三十九章 防民之口第六百六十七章 蔡家有女初長成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第五百五十六章 鄴城宦者已愈制第一百八十三章 朕何如桓帝第一百九十章 吏治動亂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其侯府孩童事第五百四十八章 關雲長可排第幾第四百六十五章 立碑留名爲漢興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將軍之位不好第三百七十九章 周瑜小兒 休得胡言第九十一章 幷州第五百一十九章 黨錮解袁紹出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六百三十二章 今歲無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驃騎將軍涼州牧第八十二章 皆爲漢軍埋骨之地第五百二十九章 潁川黨人聚集地第五百六十五章 鼓聲壯烈送行爾五百一十二章 望陛下收回成命第四百七十八章 塞外決戰已先發第六十二章 文姬尚在懷中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四百五十二章 自相殘殺爲撞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殺伐第五十章 宋酆兵敗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第二百三十六章 欲募板楯蠻爲兵第六百五十六章 先帝諡號爲果第四百九十七章 蹴鞠實力誰爲勝第四百三十四章 僕不如也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能再低調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斷糧道者卻中伏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各有志 出處異趣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五百三十七章 非太平道乃在朝堂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着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何應對世家豪族第六百五十二章 吾家若就此衰敗 亦乃天意第三百一十三章 破計爲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黨錮解袁紹出第十二章 隱憂第六百六十九章 掃定南匈奴屠各第一百七十五章 回鄉隱居第六百五十一章 立史侯爲帝第二百六十四章 將此獠拉出去斬了第四百四十章 張奐終應第五百零八章 爲君尋覓佳人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梟雄雄傑最大敵人第三十六章 臣不討賊非臣 子不復仇非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巴郡勇將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壽成偏師往援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八十二章 皆爲漢軍埋骨之地第六百三十八章 出兵戰南匈奴第四百零四章 與庸人不識馬骨有何異第二百四十一章 募蠻兵劉堅至江州第五百七十二章 閻忠誡勸清君側第六百零二章 韓遂疑竇變兵事第八十六章 遇賊第五百九十二章 法若不行 何以服人第八十三章 斬袁赦 天下乃安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九章 出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唯有死人知曉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五百九十三章 擎受者並非禽獸第四百零九章 袁本初來賀第六百三十一章 白馬義從天下無敵乎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其侯府孩童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捷報傳京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兒曹乃有大意哉第四百六十九章 馬騰胡封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等去伏中郎處投奔第四十二章 江東生亂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三百五十九章 提攜長刀爲君死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得白鹿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倉古道議古今第二百六十七章 難捉緣由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九十七章 關羽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