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曹操的這首《短歌行》,伏泉在前世時讀過很多次,當時雖也能體會其中慷慨沉鬱、孤獨寂寞、求賢若渴的意思,但遠不如穿越後通過親身體驗瞭解得深刻。也不知何故,在這山野之中,讓伏泉冥冥中不由自主的想要吟誦這首詩歌,他只覺此時此刻,再也沒有另一首詩能表達現在鬱積在他胸中那種孤獨的“塊壘”了。

自己來於後世,本來在這一世,可謂應該是無牽無掛纔對,只是命運使然,天意捉弄,他竟然在提前改變着伏氏的命運,就連他自己,一個後世無名之輩,如今也已經成了大漢亭侯,堂堂的巴郡太守。而且,意外的和劉堅結下這段孽緣後,伏泉也有了這一世的骨肉,這讓他感到陌生而又熟悉,陌生的是這一切是否真實存在,隱隱有着孤獨之感,熟悉的是,每每聽着劉堅肚子裡那團骨肉生命跳動的聲音,他便感覺自己在這一世又多了一層聯繫,多了一段驅散不去的羈絆了。

一陣由遠及近的腳步從後傳來,面對着冉冉灼燒的篝火的伏泉,似乎從火光的反射處看到一個少年模樣的人影,那人的面容卻是出乎伏泉意料之外。

“君侯所言數句詩似意猶未盡也,可有下文乎?”甘寧突然走到伏泉身後,臉色似乎有種嚮往神色,像是有種歸屬感一樣。

伏泉並未立即接話,而是望了眼周圍,見附近其他人似乎也是聽到自己所詠之歌,紛紛轉頭望來,暗道有些失態了,沒想到自己也會做這古代名士的狂放灑脫之舉。只是這歌自己是否該全部唸完呢?

要知道曹阿瞞這首詩歌裡可是有幾句不適合他現在的身份可以說的,而且自己可是早就不想再抄詩了,要是傳入雒陽,說不得那皇帝劉宏聽了再次召回自己入京去做那文職,那自己這般千辛萬苦外的機會不就浪費了嗎?需知現在可離黃巾之亂還有四年,自己若是在那場大亂前沒一點資本,被劉宏一聲調令困於京師的話,豈不是在先機上就比其他漢末羣雄慢了不少?

甘寧見伏泉沉思,只以爲他還沉浸在自我世界裡,急於迫切知道這詩後面下文的他隨即又大呼道:“君侯,此詩可有下文乎?”

對面之人再問,伏泉若不回答就顯得失禮了,即使甘寧還只是個少年又如何,孔子和兩小兒辯日還以禮相待,自己還能不如孔老夫子嗎?更何況他心中可是十分想要收這東吳甘興霸入麾下,如何能不理?就是再當一回文抄公又如何,就算傳入雒陽,劉宏也不見得就會放任自己治政出色於不顧,調自己去京師做那文職,有可能這後果也就是自己胡思亂想而已,就此繼續做文抄公吧。

想到這裡,索性不再細想,伏泉拿起酒囊又飽喝一口,繼續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爲君故,沉吟至今。”說到這裡,伏泉將那手中酒囊送與甘寧手中,笑着看着他,意有所指的又重複了一遍道:“但爲君故,沉吟至今。”

見伏泉送酒到面前,甘寧也未推辭,伸手就接了過來,他雖然是個少年,但畢竟是曾經赫赫有名的錦衣賊渠帥,飲酒對他而言卻是家常便飯。

此時,伏泉又唸了一遍“但爲君故,沉吟至今”,甘寧眉頭一怔,隨即幽幽的看了一眼伏泉,也不知作何想法,短暫片刻,只見他直接拿起酒囊,“咕、咕”的往他嘴中傾倒那酒囊裡濃烈的酒水了。隨着他一聲“好酒!痛快之極”的高呼後,甘寧又繼續道:“尚未完矣,可有下文?”

伏泉輕笑,轉過視線,環顧周圍其他篝火地旁正看着自己的衆人,站起身來,把手伸開,虛攬諸人,笑道:“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周圍有人聽了此句後歡聲而笑,雖然他們之中多數人都明白伏泉此言說的不是他們,但並不妨礙他們自認爲自己是大才,可以得到君侯的青睞。

只是,附近之人在歡笑,可正念詩的伏泉卻是突然臉望那暗淡的月控,語轉低沉道:“明明如月,何時可輟?”

還未繼續,便聽身邊那甘寧也跟着朗誦一句“明明如月,何時可輟”,一句之後,他又連續複述了幾句,一邊說着,一邊也如伏泉那樣望着月空。不過,伏泉是爲了自我裝逼的造作姿態,而甘寧,他臉上的那抹憂鬱神往之情卻不似裝出來的,顯然,這句詩對他的心裡觸動很大。

不過,雖然被打斷片刻,但伏泉可不能停止,待甘寧不再發聲,伏泉又繼續道:“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可是,這句剛說完,那甘寧又打斷了,只見他急迫問道:“憂從何來?”

看甘寧神情,顯然今日伏泉所念的這首《短歌行》是真正觸動到了他,這一點倒是讓伏泉心中古怪不已,暗想按道理打動這甘寧的應該是自己以前抄襲李白的《俠客行》纔對,畢竟按照甘寧這自以爲“任俠大義”的遊俠惡少年來說,《俠客行》纔是真正對了他的口味纔是。可是,自己以前和甘寧交談時,也曾和他念過《俠客行》,但是顯然他對這《俠客行》的觸動沒有今日所念的曹操的《短歌行》觸動大,真是怪哉。

當然,伏泉自然不能因爲想事情而停下,只見他又從甘寧手中拿回酒囊,然後將酒囊高高舉起,目光再次投向那月光稀疏的夜空,拔高了聲音道:“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復又轉回視線,看向衆人,尤其在甘寧身上流轉數刻道:“契闊談宴,心存舊恩。”

這兩句詩中“求賢若渴、欲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十分容易便可讓人聽出,周圍衆人此時卻是出奇的安靜,望着那依舊看着夜空的太守,心思流轉。

靜謐的夜色下,只聽得伏泉最後悵然吟道:“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第五百二十九章 潁川黨人聚集地第六十六章 三互法第三百零八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四百零一章 何人可令段紀明爲輔第二百六十五章 惜將如命的性格第五百二十五章 漢騎應從天上來第五百一十五章 化胡爲漢三策第五百二十六章 高歌勁舞震羣賊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柳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下精兵出丹陽第二十八章 袁紹之約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征前夕事茫茫第三百七十八章 窮寇勿迫莫貪功第二十六章 綁架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一百五十章 有志者事竟成也第二百七十六章 內院暗潮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能再低調了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八十六章 遇賊第五百六十六章 四面八方皆死路第三百六十四章 簡單的障眼法第五百零三章 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第二百三十九章 萬軍校閱蠻驚恐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腿比人命值錢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揚名第二百四十三章 形同烝母第六百三十五章 張燕之謀第四百四十五章 只需段公一人便可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四百四十三章 彈汗山和連第四百八十九章 名將的休止符第三百四十八章 秦川徐晃第三百七十九章 周瑜小兒 休得胡言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地往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傳第九十五章 中宦官之計第八十一章 請兵擊鮮卑第五百三十八章 孝子名士皆宣傳第四百九十九章 封狼居胥漢爲傲第三百三十四章 竇武真的是君子楷模嗎第六百七十九章 一合酒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第五百章 大鮮卑山行軍進行時第四百六十四章 漢人殺向彈汗山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古怪的一行人第五百三十章 從祖以下皆得解釋第五百八十六章 聯姻是宋伏的需求第六百二十四章 割肉般的考驗第五百二十章 本爲韓約欲變遂第二百八十七章 主動勾搭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一百八十章 朝會初爭第一百零三章 不屈蘇氏第六百六十三章 兵權必須要爭第二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 況人乎第五十七章 麋良買官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穩事第三十六章 臣不討賊非臣 子不復仇非子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元難有再復始第四百五十五章 五馬分屍以祭旗第一百一十四章 夜襲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廣 張伯路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六百一十三章 從此無羌唯有漢第二十章 人情第一百五十四章 西邸與祀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繼位當分贓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六百八十三章 西域第一戰第七十章 伏完假節第二百零六章 入閬中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裝遠遁第一百五十五章 勿使何家立足於朝第二百三十二章 誰人降蠻第四百八十五章 蒿里路上同往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漢孝廉之法 必無存也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宦官的倒打一耙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處不失眠第二百七十章 願往五斗米教祈願第五百六十八章 猗猗惠君第四百一十三章 何不行伊霍之事第四百六十六章 漢人英雄永垂不朽第二百九十七章 半緣修道半緣君第五百七十三章 太平道平閻忠遁第二百四十八章 奏請討伐錦衣賊盜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輕俊傑第六十七章 孫文臺成名戰鮮卑第六百一十四章 各自出招餘後手第二百一十三章 太公涓釣第二百九十四章 祈福儀式第三百章 君有何志第四百零九章 袁本初來賀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讓胡笳十八拍再現
第五百二十九章 潁川黨人聚集地第六十六章 三互法第三百零八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四百零一章 何人可令段紀明爲輔第二百六十五章 惜將如命的性格第五百二十五章 漢騎應從天上來第五百一十五章 化胡爲漢三策第五百二十六章 高歌勁舞震羣賊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柳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下精兵出丹陽第二十八章 袁紹之約第四百一十九章 北征前夕事茫茫第三百七十八章 窮寇勿迫莫貪功第二十六章 綁架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一百五十章 有志者事竟成也第二百七十六章 內院暗潮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能再低調了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八十六章 遇賊第五百六十六章 四面八方皆死路第三百六十四章 簡單的障眼法第五百零三章 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第二百三十九章 萬軍校閱蠻驚恐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腿比人命值錢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揚名第二百四十三章 形同烝母第六百三十五章 張燕之謀第四百四十五章 只需段公一人便可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四百四十三章 彈汗山和連第四百八十九章 名將的休止符第三百四十八章 秦川徐晃第三百七十九章 周瑜小兒 休得胡言第一百六十七章 激烈和保守的政治手段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地往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傳第九十五章 中宦官之計第八十一章 請兵擊鮮卑第五百三十八章 孝子名士皆宣傳第四百九十九章 封狼居胥漢爲傲第三百三十四章 竇武真的是君子楷模嗎第六百七十九章 一合酒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第五百章 大鮮卑山行軍進行時第四百六十四章 漢人殺向彈汗山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古怪的一行人第五百三十章 從祖以下皆得解釋第五百八十六章 聯姻是宋伏的需求第六百二十四章 割肉般的考驗第五百二十章 本爲韓約欲變遂第二百八十七章 主動勾搭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一百八十章 朝會初爭第一百零三章 不屈蘇氏第六百六十三章 兵權必須要爭第二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 況人乎第五十七章 麋良買官第五百八十五章 有些憋屈的大將軍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穩事第三十六章 臣不討賊非臣 子不復仇非子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元難有再復始第四百五十五章 五馬分屍以祭旗第一百一十四章 夜襲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廣 張伯路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六百一十三章 從此無羌唯有漢第二十章 人情第一百五十四章 西邸與祀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繼位當分贓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六百八十三章 西域第一戰第七十章 伏完假節第二百零六章 入閬中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裝遠遁第一百五十五章 勿使何家立足於朝第二百三十二章 誰人降蠻第四百八十五章 蒿里路上同往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漢孝廉之法 必無存也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宦官的倒打一耙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處不失眠第二百七十章 願往五斗米教祈願第五百六十八章 猗猗惠君第四百一十三章 何不行伊霍之事第四百六十六章 漢人英雄永垂不朽第二百九十七章 半緣修道半緣君第五百七十三章 太平道平閻忠遁第二百四十八章 奏請討伐錦衣賊盜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輕俊傑第六十七章 孫文臺成名戰鮮卑第六百一十四章 各自出招餘後手第二百一十三章 太公涓釣第二百九十四章 祈福儀式第三百章 君有何志第四百零九章 袁本初來賀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讓胡笳十八拍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