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遇賊

遠行在漢代是一件大事,起程不是什麼時候隨便想走便走的。

起程也有說法,要拜行神,也就是護佑行旅者的神。

在漢代民間神仙的龐雜體系中,行神佔據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大概在洪荒時代有爲旅人提供引導和護佑的部族首領,後來被人們尊崇爲行神,現今名字已不可考,正因爲如此,說明行神由來已久。

行神也稱作“祖神”。行神祭祀又稱作“祖道。”

祖道儀式十分繁瑣,首先選定幾個良辰吉日,然後卜得吉兆,最近的出行之日一旦碰上壞天氣,比如颳風、下雨等便要重新選,這也是爲什麼一開始選定幾個吉日的原因。出行前馬匹、車廂需乾淨無塵,並以清水灑道清除污垢。如此,旅途方能吉星高照。

八月初一,大吉之日,萬里無雲,難得的好天氣。雒陽城郊,話別衆友,伏泉乘上官車赴任。

漢代官車裝飾都有嚴格規定,比如伏泉只是一個平級轉任爲秩六百石的邊郡縣令,因此所乘之車,車當皁蓋,左車轓爲硃色,轓長六尺,九種紋飾,十二初端,下端收縮後寬七寸,上端固定在板上,寬一尺一,如月牙形,以示不敢自滿之意。

官車身後,幾輛馬車隨行,其中載有女眷、財貨,四周黃忠、史阿帶上數十餘家僕隨從,皆騎馬分散左右護衛,一行近百人便浩浩蕩蕩的踏上行程。

而在遠處,中常侍袁赦看到伏泉一行人離去,臉色冰冷,隨即喚來身邊親信耳語幾句。那人得了命令,飛馬離去,其路程竟於伏泉所行一致。

望着手下離去,袁赦心中冷笑,伏流川,此行便是汝葬身之所。

車轔轔,馬蕭蕭,車隊陷入一片煙塵瀰漫中。

伏泉望着四周護衛,皆是馬上高手,配備馬匹也乃良馬,據說其中有不少這些年從越騎營中退役的老兵,後被伏完收入府中。

暗道伯父伯母太過小心,大漢此時還未崩潰,不需如此謹慎。但同時伯父伯母一片濃濃愛意,也讓他倍感身受,想起歷史上的伏氏慘劇,他暗暗握緊拳頭,心道自己這一世絕不會讓悲劇重演。

大漢,我來了,漢末羣雄們,準備顫抖吧!

此行途河東而入上黨,經幷州而入幽州,想到那一共一千餘里的路途就讓人頗覺枯燥無味。

一路上不少人見了車隊皆是紛紛矚目,畢竟車隊人人皆配備良馬,數量之多,並不多見,蓋因伏完爲越騎校尉,軍中良馬衆多,稍微報點水分,便可從中中飽私囊爲自家謀利。有時候,伏泉不禁感嘆,誰說書呆子就不會貪污謀利呢?

說來奇怪,剛進河東,有着武人天生警覺的黃忠便來提醒,似有人跟蹤車隊。伏泉當時未做它想,只道是官車之後跟着大車隊引得其他人矚目而已,畢竟現在大漢還未到黃巾之亂前後那民可爲賊,賊可爲民的時候,不需如此警覺。

後來伏泉才知道自己錯了,車隊在路過一小樹林時,竟被埋伏於樹林周圍的賊寇堵得進退不得。觀其人數約有兩、三百人,稀稀落落的散佈周圍,衣着顏色各異,多爲穿褐麻短衣者,皆顯破爛,一看便是土匪盜賊無疑。

只是頗爲詭異的是他們雖如盜賊般兵器各異,刀槍劍戟各有所執,但卻列隊有致,頗具陣法,而且無一不散發着彪悍的氣息,看似皆非易於之輩。若不是其衣服破爛,倒是給人一種經受過訓練的正規部曲的感覺,顯得頗爲詭異。

雙方暫時皆是按耐不動,但是形勢已然到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地方,只待時間到了而已。

官車上,被朝廷指派駕駛官車的老者,左右觀望,身子瑟瑟發抖,顯然這一幕他從未想到。黃忠與史阿這時走來,與伏泉商議如何處理。

“主公,賊人勢大,人數逾有吾兩倍有餘,且皆精銳,恐難勝也,忠請主公率隊先行,由忠斷後。”黃忠道,言罷就欲招呼衆人護衛伏泉而去。

伏泉阻止道:“且慢,漢升此言差異,賊人皆壯士不假,然其皆爲步卒,唯有爲首幾人乘馬,而吾方皆爲精騎老卒,又有漢升、大陵這等虎將,豈怕賊乎?待會令衆人以車結陣,大陵與吾督陣,此行車隊尚有弓弩不少,此阻敵良器,漢升後率一隊精騎直鑿對方後方,擒賊先擒王,將對方爲首幾人滅殺,必勝也。”

大陵,乃史阿表字。

黃忠與史阿還待規勸,但見伏泉眼色,只能齊抱拳道:“諾。”

伏泉幾人來到馬車旁,此時夭兒正與黃忠之妻臉露懼色,小黃敘趴在其母身旁驚恐不已,看來連這還不諳世事的孩子也知道此行兇險。另一輛馬車上,隨行的於忠倒是鎮定,或許這幾年隨華佗見慣生死,對於未知死亡倒不恐懼。

此時黃忠已召集衆人擺弄馬車,擋住樹林前後道路,幸好道路狹窄,馬車倒是夠用,堪堪將道路堵住。

伏泉一到車陣前,就迫不及待地問:“能戰者幾人?兵器幾何?”

黃忠飛快報道:“共七十八騎,其中老卒二十二人,皆人人配刀,弩十具,騎弓四十五,長弓十五。”

“箭矢呢?”

“所帶不多,只四百餘支。”黃忠語氣一頓,底氣不足,畢竟誰都知道結陣守禦,箭矢越多,殺傷敵人越大,才能守住,現在這點箭矢估計沒過幾輪便會放完,如何言守?

“足矣!”伏泉臉色猙獰,望向對方爲首那騎馬幾人,沉聲道:“二三子,結陣!”

大戰一觸即發……

——————————————————————————————————————————————

《後漢書·輿服志》記載:兩千石,皁蓋,朱兩轓、右騑;千石、六百石,朱左轓,轓長六尺,下屈廣八寸,上業廣尺二寸,九文,十二初,後謙一寸,千石以上皁繒覆蓋;三百石,皁布蓋;二百石,白布蓋。

史阿表字沒查到,文中是我自己起的,《說文》中言,阿,大陵也,應該差不多。至於爲什麼寫王越和史阿,提示一下,筆者需要一個刺客式的人物……

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家羽翼需盡誅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二百一十八章 馬可識途 牛亦識羣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計宋伏第一百二十章 以命搏命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賊首甘寧行蹤者 賞萬錢第三十一章 救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里救主朱公偉第八十一章 請兵擊鮮卑第七十二章 食爾血肉以報天地聖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宋後所思第一百二十八章 死戰不退第六百八十四章 鹿死誰手第四百六十七章 何進竇武兩相比第五百八十一章 內舉不避子第四百七十三章 龐德第五百五十五章 涼州 風乍起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二百七十八章 道觀異象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五十章 宋酆兵敗第三百三十五章 政治妥協第一百七十八章 欠了人情必要還第六百五十章 血染宮門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四百七十一章 困於彈汗雨急急第二百九十章 張魯來捉包第六十九章 獻策治蝗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漢孝廉之法 必無存也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裝遠遁第五百三十九章 沒能力也能混成高官第五百三十六章 酒徒狂生戲志才第三百二十章 拒公主爲妻第四百五十章 打仗就是來搶劫的第一百二十章 以命搏命第二百六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十三章 獎賞第四百四十九章 夜襲鮮卑狼豕突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三百五十二章 爾等欺吾刀不利乎第二百一十四章 益州分野有王氣第六百四十四章 調外兵入京第七十四章 再議太子第四百四十三章 彈汗山和連第五百六十八章 猗猗惠君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三百一十二章 蘄春有詐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二百一十一章 巴郡勇將第三百七十二章 小民從來不可輕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繼位當分贓第二十六章 綁架第六百八十一章 化肥第五百七十三章 太平道平閻忠遁第四十九章 蘇不韋第四百七十八章 塞外決戰已先發第四百一十章 黨人何謀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五百八十八章 必令涼州成赤地第一百六十四章 只有累壞的牛沒有耕壞的地第二百三十三章 待人以誠 人必待己以忠第六百二十一章 手段厲害不如軍事牛逼第五百八十三章 誰謂我無憂 積念發狂癡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衆之輩第二百三十八章 蠻度康負荊請罪第七十四章 再議太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着第八十六章 遇賊第五百四十二章 隔牆有耳遇二才第四百七十章 張繡楊阿若第一百七十八章 欠了人情必要還第四百三十四章 僕不如也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六百二十九章 局勢又失控第二百七十章 願往五斗米教祈願第五百五十六章 鄴城宦者已愈制第四百三十章 冠禮伊始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五百二十八章 自此屯田人衆矣第五百九十六章 改變命運的董卓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方異動已先開第四百八十七章 攔腰截斷鮮卑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被桑椹幹摸黑的袁紹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三百四十章 孤弱其黨第四百一十六章 伏氏不現約何氏第四百八十六章 摸黑扔火把第六百五十四章 擒僞君入雒陽第一百八十二章 唯有死人知曉第五百五十三章 陳留壯士黑漢者第一百三十八章 漢末第一名將第九十七章 關羽殺人第四百二十章 雒陽之兵尚弱也第六百七十九章 一合酒第二百六十七章 難捉緣由
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家羽翼需盡誅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二百一十八章 馬可識途 牛亦識羣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計宋伏第一百二十章 以命搏命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賊首甘寧行蹤者 賞萬錢第三十一章 救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里救主朱公偉第八十一章 請兵擊鮮卑第七十二章 食爾血肉以報天地聖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宋後所思第一百二十八章 死戰不退第六百八十四章 鹿死誰手第四百六十七章 何進竇武兩相比第五百八十一章 內舉不避子第四百七十三章 龐德第五百五十五章 涼州 風乍起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二百七十八章 道觀異象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五十章 宋酆兵敗第三百三十五章 政治妥協第一百七十八章 欠了人情必要還第六百五十章 血染宮門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四百七十一章 困於彈汗雨急急第二百九十章 張魯來捉包第六十九章 獻策治蝗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漢孝廉之法 必無存也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裝遠遁第五百三十九章 沒能力也能混成高官第五百三十六章 酒徒狂生戲志才第三百二十章 拒公主爲妻第四百五十章 打仗就是來搶劫的第一百二十章 以命搏命第二百六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十三章 獎賞第四百四十九章 夜襲鮮卑狼豕突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三百五十二章 爾等欺吾刀不利乎第二百一十四章 益州分野有王氣第六百四十四章 調外兵入京第七十四章 再議太子第四百四十三章 彈汗山和連第五百六十八章 猗猗惠君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三百一十二章 蘄春有詐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二百一十一章 巴郡勇將第三百七十二章 小民從來不可輕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繼位當分贓第二十六章 綁架第六百八十一章 化肥第五百七十三章 太平道平閻忠遁第四十九章 蘇不韋第四百七十八章 塞外決戰已先發第四百一十章 黨人何謀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五百八十八章 必令涼州成赤地第一百六十四章 只有累壞的牛沒有耕壞的地第二百三十三章 待人以誠 人必待己以忠第六百二十一章 手段厲害不如軍事牛逼第五百八十三章 誰謂我無憂 積念發狂癡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衆之輩第二百三十八章 蠻度康負荊請罪第七十四章 再議太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着第八十六章 遇賊第五百四十二章 隔牆有耳遇二才第四百七十章 張繡楊阿若第一百七十八章 欠了人情必要還第四百三十四章 僕不如也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六百二十九章 局勢又失控第二百七十章 願往五斗米教祈願第五百五十六章 鄴城宦者已愈制第四百三十章 冠禮伊始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五百二十八章 自此屯田人衆矣第五百九十六章 改變命運的董卓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方異動已先開第四百八十七章 攔腰截斷鮮卑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被桑椹幹摸黑的袁紹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三百四十章 孤弱其黨第四百一十六章 伏氏不現約何氏第四百八十六章 摸黑扔火把第六百五十四章 擒僞君入雒陽第一百八十二章 唯有死人知曉第五百五十三章 陳留壯士黑漢者第一百三十八章 漢末第一名將第九十七章 關羽殺人第四百二十章 雒陽之兵尚弱也第六百七十九章 一合酒第二百六十七章 難捉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