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傳

屋外皚皚白雪卷着冷風姍姍落下,屋內一片火紅,與屋外形成鮮明對比。臂彎裡的玉人像是感到不適,往內蹭了蹭,那柔順的秀髮刺激的伏泉感覺癢癢的,不自然的擺弄了身體。

“唔……”夭兒怕是被伏泉的舉動驚醒了,睜開迷濛的雙眼,眨巴着看着伏泉道:“少主不困乎?”

伏泉瞥了一眼夭兒,正對上一雙脈脈含情,如水的秋波,不由一笑道:“心中有事,不困。”

“莫非是楊幽州一事?”夭兒靠在伏泉胸膛邊,單手輕撫伏泉胸膛,仰着頭,挺着俏麗的臉蛋,秀髮披散在空中上,適才歡愉後,俏臉紅暈未散,雙眸如水,愛惜的看着伏泉道。

“嗯”,應了一聲,伏泉目光微閃,輕聲擔憂道:“若楊公僅是向陛下彈劾,倒是不怕,就怕其以後時常來縣中巡查,這柳城也就沒法待了。”

夭兒聽後並未吱聲,只是低頭貼在伏泉胸上,以此安慰男人,她知道伏泉說得沒錯,楊憙向皇帝彈劾,這倒沒事,畢竟伏泉說到底是外戚,皇帝可不會因爲死了幾千異族胡人就要懲治他,而真正讓人擔憂的卻是楊憙的官職,堂堂大漢朝秩六百石幽州刺史。

刺,檢舉不法;史,皇帝所使,州刺史,顧名思義,州刺史即是皇帝派到一州督察的代表,其省察治狀,黜陟能否,斷治冤獄,督察不法,檢舉奸枉,分清是非,對地方政事,實無所不包。別看刺史品級不高,才秩六百石,但所察對象卻可到秩二千石之太守,刺史可乘傳奏事,總隸於御史中丞。漢朝此意,乃是以爲斷進之士勇於任事,用低級官監察高官。

東漢以後,罷州牧,置刺史,權力逐漸擴大,奏事可遣計吏代行,不復自往。其除了管理領兵作戰之事,奏聞之事甚至可以不必經三公委派掾吏按驗,郡守、縣令對之頗爲忌憚,甚至有因畏刺史而解印棄官之事。刺史此時實際已爲一州軍政的長吏、太守的上級,州郡兩級制隨之形成,可以說楊憙乃是伏泉的另一種上司,某種程度上,其是比太守還讓人忌憚,所以伏泉爲此擔憂。

“可否讓家主代爲說情?”夭兒輕聲提議道。

伏泉搖頭,啞然笑道:“楊公奉公守法,嫉惡如仇,剛直不阿,吾家又爲外戚,總是伯父前去說情,恐其亦不待見,此事休提耳。”說完,伏泉將夭兒抱起,摟着她香滑酥軟的嬌軀,嘿嘿一笑道:“今日大雪,不提此事,來,咱們再來一番閨中之樂。”

對於楊憙一事,伏泉完全不抱希望,這位可是難得在漢末刺史中有節操的一位,其與益州刺史龐芝、涼州刺史劉虔,在東漢司隸校尉與十二州刺史之間,名聲愈顯,自己在其治下,屠俘之舉能被其容忍?

夭兒一驚連忙道:“少主,當心身體,公主可是叮囑了小婢,要勸誡少主多加愛護身體,莫沉迷女色,唔……”

話語還未說完,便見伏泉已欺身壓上,接着便聽男人聲音急促道:“再敢妄言,以後有汝好看……”

“嗯……”隨着兩人一陣長長的嘆息,頃刻間滿屋一片盎然春色。

兩日後,大雪驟停,柳城外,一騎打馬快速而來,入了城門,便直奔縣署而來。

縣署後堂內,處理完縣內公務,伏泉便於後堂讀書。身邊還有一人,便是關羽。兩人人手一本抱《左傳》,皆是一語不發,仔細研讀。

《左傳》全稱爲《春秋左氏》,大漢以孝治天下,是以孩童學經之序乃以《孝經》爲先,以次《論語》,而後學五經之一的《詩》,此三者不可顛倒、錯亂。其他五經之《尚書》、《禮》、《易》、《春秋》則無有先後順序,全憑個人喜好或家學、師承爲先。《春秋》全文不過萬餘字,因文字過於簡質不易理解,所以詮釋之作相繼出現,對書中的記載加以解釋和說明,稱之爲‘傳’,而伏泉家傳今文學中,《春秋》唯有《公羊傳》與《穀梁傳》。

西漢武帝時,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獨尊儒術,但其時歷經戰亂兵燹,先秦儒家的典籍,原本多佚,只是在民間通過師徒父子口授相傳。如田何傳《易經》,伏泉先祖伏生傳《書經》,申培傳《詩經》,高堂生傳《禮經》,公羊、穀梁兩家傳《春秋》,《書經》後來改名爲《尚書》。這些儒家經典皆是用當時流行的文字——隸書記錄整理而成,故稱爲今文經。因此當時盛行一時的經學也稱爲今文經學,而在西漢中期的今文諸經中,最能反映今文經學所謂學統的則是《公羊》學。

此生卻是伏泉第一次研讀《左傳》,蓋因《左傳》雖是最著名的《春秋》‘傳’之一,但卻屬古文經學,是秦末儒生藏起來的用古文所寫書籍,與伏泉家傳今文經學所屬不一,伏完自小便禁止他研讀今文學諸經以外的經學,有時候伏泉想來今文經學陷入僵化和繁瑣,與伏完這種學術禁錮不無關係。

這一世自己對於學統倒是沒有那麼大的偏見,是以數日前得到關羽推薦,他抱着好奇目光便研讀了,誰知只看一眼他便入迷了,可謂是手不釋卷。如果說《春秋》是一本歷史大綱,那左傳就是一本百科全書,涉及政治、軍事、外交以及經濟、文化等等方面。伏泉最在意的是軍事,此乃亂世保命之計,經過與鮮卑大戰一事,對他觸動很大,當時若不是鮮卑不善攻城,加之大意,說不得自己兩番血戰便要就此損命。想到三國亂世裡,那些名士良將,哪一個不是足智多謀,身經百戰,自己爲了未來。不想學也得硬着頭皮學。

不得不承認,左傳作者極善描寫戰事,從戰略到戰術面面俱到,精彩絕倫。他對於趙普“半本論語治天下”的傳言向來嗤之以鼻,但卻認爲如若讀破了左傳,最少也能混個將軍噹噹。

屋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接着便見縣署小吏跑來,進屋行禮道:“明府,趙遼西有信至。”

“哦?”伏泉擡起頭來,看了眼小吏手中書信道:“書信拿來。”

接過書信,伏泉匆匆瀏覽,臉上露出一絲恍然,趙苞送信竟是如此,稍稍思索,便對那小吏道:“速令城外烏桓部落首領來縣署。”

————————————————————————————————————————————

楊憙:熹平六年,蔡邕密言七事中提到“夫司隸校尉、諸州刺史,所以督察奸枉,分別白黑者也。伏見幽州刺史楊憙、益州刺史龐芝、涼州刺史劉虔,各有奉公疾奸之心,憙等所糾,其效尤多。餘皆枉橈,不能稱職。或有抱罪懷瑕,與下同疾,綱網弛縱,莫相舉察,公府臺閣亦復默然。”

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六百二十六章 此非善人所爲也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四面八方皆死路第六百七十一章 黑山賊滅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戰將至血腥起第九十八章 亡命第三章 鄭颯第二百六十四章 將此獠拉出去斬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朝中紛亂又多事第六百二十四章 割肉般的考驗第六十二章 文姬尚在懷中第五百一十七章 歸去蜀中還諸事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三百六十四章 簡單的障眼法第五十七章 麋良買官第三百章 君有何志第二百五十章 楊季休強問得選第五百三十七章 非太平道乃在朝堂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宗蛾賊已先平第六百四十九章 周勃 陳平可不是容易做的第四百零八章 孔文舉批司徒府第六章 瘟疫第五百零七章 萬戶陽都侯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里奇襲終得手第四百八十九章 名將的休止符第六百六十五章 削弱世族豪強根基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定要成爲大將軍第四百五十二章 自相殘殺爲撞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嘭嘭噹噹第一百章 青青子衿第四百九十三章 持久遊擊的影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五百三十一章 政略改之曹魏亡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三百六十九章 盡瘁守節縱身死第二十八章 袁紹之約第四百六十章 男子最大之樂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改日再來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其侯府孩童事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子安知壯士志哉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繼位當分贓第四百五十二章 自相殘殺爲撞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彈劾蔡邕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候未到 尚需從長計議第五百零四章 兩軍皆撤無勝負第二百一十九章 古怪的一行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梟雄雄傑最大敵人第二百三十章 蠻人營地真死地乎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漢四百年之期第二百六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管家小第四百九十章 火馬之下同歸於盡第六百一十七章 當往西域第三百三十九章 防民之口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五百六十五章 鼓聲壯烈送行爾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北家族靠軍功第六十四章 黃漢升抱子求醫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五百一十一章 搭上好線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手尾誰先從第二百八十五章 卞縈嬌媚第四百七十二章 涼州俊傑何其多也第五百二十八章 自此屯田人衆矣第四百零五章 此女日後必大貴之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將軍之位不好第六百七十一章 黑山賊滅第五百三十章 從祖以下皆得解釋第五百七十八章 張讓委屈王允將罪第一百五十四章 西邸與祀第七章 埋葬第二百七十章 願往五斗米教祈願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三百八十五章 滅賊前奏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第三百一十三章 破計爲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第六百二十八章 姑臧夜市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滅鮮卑也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五百四十三章 曹魏最大之功臣第五百九十三章 擎受者並非禽獸第五百零三章 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第一百八十三章 朕何如桓帝第四百二十一章 惡狼養於宅籠只爲忠犬也第一百二十九章 崩其右翼第三百一十八章 莫名針對第四百零三章 訓弟只爲百年後第一百五十章 有志者事竟成也第九十五章 中宦官之計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弩在手何懼之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一百五十章 有志者事竟成也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
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六百二十六章 此非善人所爲也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四面八方皆死路第六百七十一章 黑山賊滅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戰將至血腥起第九十八章 亡命第三章 鄭颯第二百六十四章 將此獠拉出去斬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朝中紛亂又多事第六百二十四章 割肉般的考驗第六十二章 文姬尚在懷中第五百一十七章 歸去蜀中還諸事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三百六十四章 簡單的障眼法第五十七章 麋良買官第三百章 君有何志第二百五十章 楊季休強問得選第五百三十七章 非太平道乃在朝堂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宗蛾賊已先平第六百四十九章 周勃 陳平可不是容易做的第四百零八章 孔文舉批司徒府第六章 瘟疫第五百零七章 萬戶陽都侯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里奇襲終得手第四百八十九章 名將的休止符第六百六十五章 削弱世族豪強根基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定要成爲大將軍第四百五十二章 自相殘殺爲撞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嘭嘭噹噹第一百章 青青子衿第四百九十三章 持久遊擊的影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可識得皖縣喬公第五百三十一章 政略改之曹魏亡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三百六十九章 盡瘁守節縱身死第二十八章 袁紹之約第四百六十章 男子最大之樂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改日再來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其侯府孩童事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子安知壯士志哉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繼位當分贓第四百五十二章 自相殘殺爲撞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彈劾蔡邕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候未到 尚需從長計議第五百零四章 兩軍皆撤無勝負第二百一十九章 古怪的一行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梟雄雄傑最大敵人第二百三十章 蠻人營地真死地乎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漢四百年之期第二百六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七十五章 只管家小第四百九十章 火馬之下同歸於盡第六百一十七章 當往西域第三百三十九章 防民之口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五百六十五章 鼓聲壯烈送行爾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軍中侯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北家族靠軍功第六十四章 黃漢升抱子求醫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五百一十一章 搭上好線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手尾誰先從第二百八十五章 卞縈嬌媚第四百七十二章 涼州俊傑何其多也第五百二十八章 自此屯田人衆矣第四百零五章 此女日後必大貴之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將軍之位不好第六百七十一章 黑山賊滅第五百三十章 從祖以下皆得解釋第五百七十八章 張讓委屈王允將罪第一百五十四章 西邸與祀第七章 埋葬第二百七十章 願往五斗米教祈願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三百八十五章 滅賊前奏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第三百一十三章 破計爲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第六百二十八章 姑臧夜市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滅鮮卑也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五百四十三章 曹魏最大之功臣第五百九十三章 擎受者並非禽獸第五百零三章 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第一百八十三章 朕何如桓帝第四百二十一章 惡狼養於宅籠只爲忠犬也第一百二十九章 崩其右翼第三百一十八章 莫名針對第四百零三章 訓弟只爲百年後第一百五十章 有志者事竟成也第九十五章 中宦官之計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弩在手何懼之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一百五十章 有志者事竟成也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