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一章 一門爭死爲黨人

雖然剛纔伏泉和袁紹一行人談論不少,但其實也就是一段路的功夫,入得內院,很快便看到此刻正在交談的伏完、孔融二人。

“文舉!”

還未說話,便聽張邈大喊一聲,然後率先衝了出來跑到孔融旁邊。伏泉望到,他這一舉動令得袁紹等人皺了眉頭,除袁氏二兄弟外,其他黨人都紛紛看向袁紹,而袁紹臉色也有不善。至於袁術,算了,不提也罷,也不知他爲何跟來,從一進府袁紹爲伏泉介紹衆人,他就一直和袁紹一派的當然保持着一種既不親近又不疏遠的距離,對於外界事情,也是多不關心,顯得十分格格不入,真不知道爲何來此。

看着張邈這般引起袁紹等人直皺眉頭,想了想,伏泉就明白了,張邈畢竟是袁紹這方面的人,在外自然要看他們老大袁紹的臉色,孔融雖然是名士,但也應該是如今黨人領袖的袁紹先相談,再由其他黨人談話,而張邈如此隨意上前,顯然是有些不把袁紹放在眼裡。

見此,伏泉想到後來張邈在袁紹成爲討董盟主後,還一直指責袁紹,也不由得感慨張邈日後會有那般下場,這點當小弟的意識都沒有,屢屢觸了自己老大的逆鱗,老大能一直容忍你纔怪。

當然,現在袁紹還被黨錮所困,急需要穩住自己勢力,即使對此有所不滿,也不會表露出來。伏泉見到,袁紹先是揮手示意其麾下黨人不必在意,然後一改原本皺了的眉頭,臉露微笑的走到孔融身前道:“莫非君爲魯國孔文舉乎?”

“正是!”

孔融剛和張邈老友再見交談過後,見袁紹上前詢問,便舍了張邈,轉身與袁紹交談起來。他和張邈都出自青州地界,加之都是州郡名士,早有相交,自然不需害怕舍了張邈會不會失了禮數,更何況袁紹是張邈老大,就是失了禮數,孔融也不能再和張邈閒談。

“汝南袁本初見過孔君,嘗聽孟卓言道孔君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文禮皆爲一時俊秀,爲後進冠蓋,今日見之,果如是也!”袁紹顯然也是聽過孔融的名聲,不過礙於其一直在青州,未有時機得見其人,今日見到,應是礙於孔融在黨人之間的聲望,連忙大爲讚歎。邊文禮就是邊讓,後來被曹操所殺的充州名士,他和孔融、陶丘洪齊名,皆是中原地界年輕一代的楷模,州郡名士。

“袁君妙贊,融愧不敢當!”孔融謙虛回禮,突然卻是話題一轉說道:“餘之薄名,如何可及天下楷模,當不得真!當不得真!”

一句話,反嗆了袁紹一句,本來他還想好好和這司徒府的名吏搞好關係,未曾想竟然被對方一句消散無解,袁紹面色有些不好,畢竟孔融這在黨人名望極重的人說自己名聲當不得真,那麼他這個天下楷模的名聲就當得真嗎?這不是反打現在正是聲望如日中天的袁紹的臉嗎?袁紹能有好臉色也就怪了。

站於一旁的伏泉見此,心中也是頗爲嘆氣,怪不得孔融後來結局也不好,空有才學,卻幹不了正經實事,雖有名望,可是嘴卻極毒,言語驕狂,一朝政治不得志,便難以相處,直接惹毛了曹阿瞞,把他給幹了。

這一切怪也怪不得誰,只能怪孔融自己,有時候人太早慧聰明也不好,從小就因爲比同齡人優越,他的眼中還能有其他人嗎?即使你四歲能讓梨,品德好又如何?還不是小時候就敢“小時了了,大必佳時”的慫了大人,從小就養出了內心中的驕狂性子,還能得了?

想到這裡,伏泉心中一凜,或許剛纔這句話還是孔融有意說的,至於爲何,很簡單,就是因爲袁紹的名氣比他孔融大的太多了。想他孔融自小就因才學品行聞名州郡,是同齡人的佼佼者,如今卻遇到比他名氣還大的袁紹,當然要用些文人的法子來好好打壓下袁紹了。

場面雖然因爲孔融話語一時尷尬,但是好在袁紹所帶衆人都不是一般人,見此立馬上前主動和伏完、孔融打招呼,一下就把袁紹剛纔的尷尬局面緩解了。

很快,袁紹又是一臉笑容對孔融說道:“君之大名,天下皆知,當初元節公受難,若是君恩救之,恐世間再無元節公也,紹在此謝過文舉。”

說完,袁紹又在孔融面前,在衆人眼中,十分誠懇的向着孔融深深一拜,似乎一點兒也沒有因爲剛纔孔融的言語而感到憤怒的樣子。這不由得讓伏泉暗暗佩服,果然是未來的北方霸主,這點不計前嫌的風度,即使是演出來的也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比的。

至於袁紹口中所說元節公,卻是黨人“八俊”之一的山陽高平人張儉,當時桓帝已經對黨人勢力忌憚不已,他後來因故得罪中常侍侯覽,幾番緣由之下,掀起了歷史上有史以來的第一場黨錮大案,事後張儉逃亡。

張儉與孔融兄長孔褒是好友,於是逃到孔褒家中,孔褒卻不在。當時孔融年僅十六歲,張儉認爲孔融年輕,並沒有告訴他自己的處境。孔融看見張儉窘迫的樣子,對張儉說:“兄雖在外,吾獨不能爲君主邪?”因此留張儉住在自己家。

後來事情泄漏,自國相以下的人,都秘密的壓下此事,張儉得以逃脫,孔褒、孔融則被逮捕入獄。但不知他們二人是誰獲罪。孔融說:“保納舍藏者,融也,當坐之。”孔褒說:“彼來求我,非弟之過,請甘其罪。”官吏問他們的母親,母親說:“家事任長,妾當其辜。”

孔氏可謂是一門爭死,郡縣後來因此遲疑不能決斷,於是向朝廷請示,詔書最後定了孔褒的罪,孔融也由此事而聞名。後來同樣因爲救了黨人大佬張儉,最終和不少黨人關係親密,名望極高,這纔有袁紹對他的禮遇。

第四百一十五章 太學諸友今何如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第六百六十章 入京外兵駐兵何意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國恩之輩哉第一百三十六章 捷報傳京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四百五十一章 鮮卑俘虜做炮灰第六百三十章 石門第一百零三章 不屈蘇氏第二十五章 索賄第五百八十章 虎父無犬子第六百六十一章 形勢變了人皆自私第二百八十八章 不似良人也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何時有變第六百四十四章 調外兵入京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州蠻亂驚蟄起第二百零六章 入閬中第一百九十章 吏治動亂第一百三十八章 漢末第一名將第二百零八章 當封侯也第三百一十八章 莫名針對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五百三十一章 政略改之曹魏亡第二百四十九章 甘氏疑雲第一百七十一章 雌雞一唱天下白第四百六十五章 立碑留名爲漢興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三百五十七章 火焰四起糧秣焚第五百七十三章 太平道平閻忠遁第六百六十章 入京外兵駐兵何意第一百一十二章 守城初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苦也第五百五十六章 鄴城宦者已愈制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體柔易推倒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呂布百騎衝胡陣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滅鮮卑也第八十章 夭兒多嬌第四百八十一章 殺機隱現漢寨後第六百五十一章 立史侯爲帝第三百九十八章 喪師取死之道第一百四十九章 願得一心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七章 埋葬第四十四章 宋酆與蔡邕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兒曹乃有大意哉第六百五十章 血染宮門第二百一十六章 薦才第三百三十二章 趙凱退兵第五百二十九章 潁川黨人聚集地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救危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曹操 你老婆我收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零四章 正當南下掠漢之時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北家族靠軍功第三百五十一章 吏不必可畏第一百九十九章 何不直入閬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汝曹誤朕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手尾誰先從五百一十八章 黃巾亂事召雒陽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六百五十章 血染宮門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無意當殺督郵第一百七十八章 欠了人情必要還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王允惦記上了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穩事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衆之輩第三百六十章 士爲知己者用第四百四十三章 彈汗山和連第三百七十七章 勢不在吾當撤也第十三章 獎賞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德終始說第四百五十五章 五馬分屍以祭旗第八十五章 外放幽州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賊首甘寧行蹤者 賞萬錢第一百八十九章 讖緯之學迷信也第二百零九章 拜巴郡太守第二十二章 太學第三百五十九章 提攜長刀爲君死第六十章 揭過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四百一十七章 時不待本初第一百九十章 吏治動亂第三章 鄭颯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四百二十章 雒陽之兵尚弱也第四百三十四章 僕不如也第三百五十二章 爾等欺吾刀不利乎第六百二十八章 姑臧夜市第四百零二章 賈文和主動請纓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讓胡笳十八拍再現第五百九十五章 叛軍並非鐵板一塊第四百五十五章 五馬分屍以祭旗第二百一十九章 古怪的一行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漢蠻激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巴郡勇將
第四百一十五章 太學諸友今何如第四百三十七章 草聖第六百六十章 入京外兵駐兵何意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國恩之輩哉第一百三十六章 捷報傳京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四百五十一章 鮮卑俘虜做炮灰第六百三十章 石門第一百零三章 不屈蘇氏第二十五章 索賄第五百八十章 虎父無犬子第六百六十一章 形勢變了人皆自私第二百八十八章 不似良人也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何時有變第六百四十四章 調外兵入京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州蠻亂驚蟄起第二百零六章 入閬中第一百九十章 吏治動亂第一百三十八章 漢末第一名將第二百零八章 當封侯也第三百一十八章 莫名針對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五百三十一章 政略改之曹魏亡第二百四十九章 甘氏疑雲第一百七十一章 雌雞一唱天下白第四百六十五章 立碑留名爲漢興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三百五十七章 火焰四起糧秣焚第五百七十三章 太平道平閻忠遁第六百六十章 入京外兵駐兵何意第一百一十二章 守城初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苦也第五百五十六章 鄴城宦者已愈制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體柔易推倒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呂布百騎衝胡陣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滅鮮卑也第八十章 夭兒多嬌第四百八十一章 殺機隱現漢寨後第六百五十一章 立史侯爲帝第三百九十八章 喪師取死之道第一百四十九章 願得一心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第三百零五章 江夏蠻亂第七章 埋葬第四十四章 宋酆與蔡邕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兒曹乃有大意哉第六百五十章 血染宮門第二百一十六章 薦才第三百三十二章 趙凱退兵第五百二十九章 潁川黨人聚集地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救危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曹操 你老婆我收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零四章 正當南下掠漢之時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北家族靠軍功第三百五十一章 吏不必可畏第一百九十九章 何不直入閬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汝曹誤朕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手尾誰先從五百一十八章 黃巾亂事召雒陽第五章 徐州世叔第六百五十章 血染宮門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無意當殺督郵第一百七十八章 欠了人情必要還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王允惦記上了第六百一十章 又是一年不穩事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衆之輩第三百六十章 士爲知己者用第四百四十三章 彈汗山和連第三百七十七章 勢不在吾當撤也第十三章 獎賞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德終始說第四百五十五章 五馬分屍以祭旗第八十五章 外放幽州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賊首甘寧行蹤者 賞萬錢第一百八十九章 讖緯之學迷信也第二百零九章 拜巴郡太守第二十二章 太學第三百五十九章 提攜長刀爲君死第六十章 揭過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四百一十七章 時不待本初第一百九十章 吏治動亂第三章 鄭颯第九十三章 二石半弓第四百二十章 雒陽之兵尚弱也第四百三十四章 僕不如也第三百五十二章 爾等欺吾刀不利乎第六百二十八章 姑臧夜市第四百零二章 賈文和主動請纓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讓胡笳十八拍再現第五百九十五章 叛軍並非鐵板一塊第四百五十五章 五馬分屍以祭旗第二百一十九章 古怪的一行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漢蠻激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巴郡勇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