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風雲萬里飄渺客

煌煌鉅製《大漢帝國史》對這年秋末的記載很簡略,只有短短的幾行。但似乎正應了那句話,越簡單就越重大!

“……推恩令下,命天下諸侯皆遵行。罷田玢丞相,以公孫弘爲相,拜平津侯。自此,分尚書檯爲內朝,而謂丞相諸卿爲外朝,內朝之事丞相不與知聞也……。”

這年長安的秋季,終於過完了。黃花落盡,孤葉凋零,朔風漸起,天地一片肅殺。

一場大劇也隨着殘秋落下了帷幕。是悲是喜,是枯是榮,多少人的命運隨之改變,飛揚與落魄,成長與敗亡,都被獵獵西風翻卷,一切皆成定局。

因爲天下洪災而推遲了兩個多月的“推恩令”正式頒佈施行。大批從長安出發的欽差奔赴諸侯王們的封地,把來自天子的恩澤散播給各王國內的所有劉氏子弟們。

手捧聖旨的昔日大諸侯,看着除了世子外,其餘那些大小公子們壓抑不住的喜悅和興奮,心中悲憤而無奈。利益當前,誰會爲了所謂的大局而放棄自己唾手可得的機會呢?

浩浩大勢,已不可阻止了。這是堂堂正正的陽謀,諸侯們明明看着從未央宮拋過來的絞索套在脖子上慢慢的勒緊,可就是掙扎擺脫不得,只能漸漸的窒息……!

這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啊!想想漢景帝時,爲了削藩而弄得烽火連天的情景,再看看現在諸侯王只剩了祈求哀嘆的模樣。所有人再看向朝堂上那個不高的身影時,無不歎服!

等到推恩令實行完畢後,所有諸侯國的土地山林資源將收歸長安朝廷統一調配,大小諸侯的供養將有中央財政和封邑的所出維持。也就是說,從此以後,封地諸侯只可富貴不得威權矣!

與諸侯們的惶惶不可終日不同,朝廷上下對此大多都是支持的。誰不想當個太平官啊?此前這些王爺們隔三差五就會蹦出幾個謀反作死的,連累死了不少人。這下老實了,大傢伙都省心。

什麼?有不甘心的還想要作亂?那會有好下場嗎!皇帝派出的西鳳衛正盯着這件事呢,一個月之內,包括衡山王、燕王、趙王、齊王等五六家一向桀驁不馴的王爺,都被舉報有不軌企圖,有謀反跡象,被啷噹下獄,押送長安。這些犯事兒的王爺,無一例外,都是被王府中的諸公子暗中舉報的,這便是利益驅使的力量!

皇帝劉徹放下手中廷尉府調查來的案卷,滿意的誇獎了剛剛上任的新大漢廷尉,毫不客氣的下旨,所有這些有謀反企圖的諸侯,皆剝奪王爵,貶爲平民。其封地分封予諸公子。

至此,困擾未央宮近四五十年的諸侯尾大不掉的禍患終於解除,分封的地方小諸侯最大的也不過幾個縣的封邑,已經再也無力與中央朝廷對抗了。

而另一件震動朝野的大事件就是,武安侯田玢倒臺了。皇帝的旨意上說的是因爲田玢常年臥病,已經難以擔負起丞相重任,特賜恩旨,回家養老去吧!

但其中的隱情,天下早已盡人皆知,丞相田玢在朝堂爭鬥中失敗了。敗在了長樂侯尚書令元召手中,所以才被迫退出了朝堂。

這是心照不宣的人知道的事情,而實際的情況如何,就只有很少人知道了。事實中,在這件事情上,皇帝劉徹充分的表現出了一個偉大帝王該有的氣概、魄力和冷酷無情!

有一句俗話說得好“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武安侯田玢雖然出身市井,不過他應該沒有聽到過這句話,但輸了就要挨罰的覺悟還是有的。因此,在聽到皇帝陛下宣佈,罷黜他丞相職務,以武安侯身份致仕,並處以罰沒貪墨家產的懲處後,他一聲不吭的扛了下來。

同時被解除職務的還有巡武中郎將田少重,接替這一位置的是羽林騎郎公孫敖。長安巡武衛的三千勁卒,也牢牢的握在了皇帝手中。

田家這是徹底的敗落了。田玢沒有熬過隨後而來的冬天,在無盡的恨意與不平中死去。留下的是仇恨的種子,冬眠在寒冬的土壤中,積儲力量,等待着破土重來以血灌溉的那一天!

對於皇帝來說,這真是最好的結局了。雄心勃勃的劉徹,從很久以前,就已經盯上了丞相手中的權力。自己要想施展抱負,又怎麼能夠容忍受到朝臣的束縛!

漢承秦制,唯一能與君權抗衡的便只有相權了。相權不僅能夠有效的抑制皇權的濫用,更是一種對皇權的直接威脅。劉徹,欲收權久矣!

皇帝坐在龍椅上,有時候想想,他會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元召,這個出現在眼前已經四五年時間的人,總是會在最需要的時候遞上自己最需要的東西。恰如其分,正當其時!這是巧合?還是一種智慧?如果是巧合,那他就是真正的福星了。如果是智慧……劉徹苦笑着搖了搖頭,這樣大智若妖,他不相信世間有如此人物。

朝堂上進行了重新的洗牌,所謂宦海沉浮,也不過就是在關鍵時候的站隊正確與否而已。此前對田玢丞相趨之若鶩的大批官員,受到了無情清算,這是一種必然的淘汰。

許多重要職位空缺出來,又很快被新進力量所佔據,朝堂就是一個殘酷的戰場,沒有是非善惡,唯一衡量的標準,是有沒有能力受到皇帝重用,施展自身才華,被歷史所承認。

田玢已成爲過往。至於宮中的王太后有什麼反應,又發生了什麼不弱於刀光劍影的爭鬥,宮闈深重,外界就一無所知了。朝臣們唯一明白的就是,王太后眼睜睜的看着親弟弟罷官罰沒而無能爲力,就已經能說明很多問題了。

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新丞相的人選是御史大夫公孫弘。之所以出人意料,是因爲這次任命並不符合大漢歷來沿襲的舊例。

只有元召對公孫弘接任丞相併不感到奇怪,在一次私人場合說起來時,面對身邊人的疑惑,他稍微透露了一點內幕。

從開國丞相蕭何算起,歷代丞相都是有宮廷或者是列侯背景的,可以說都是有勢力有來歷的人。他們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既有功臣勢力爲政治和權力的背景,又有自己強大的經濟實力作爲基礎。正是因爲這樣的原因,才導致漢初相權過重現象的出現。

竇嬰辭相,田玢繼任開始,皇帝就已經開始謀劃收權了。所以他纔會抓住這次元召遞上的刀柄痛下殺手,即便有王太后的苦苦哀求也不曾心軟。

改任公孫弘爲相,最大的原因是因爲公孫弘是以平民儒生平步青雲的。他沒有宮廷和勳貴的背景,自己的尊卑功過都由皇帝握在手中,不會具有任何高貴的貴族心理。更不會有漢初曹參那種告舍人促致行,大言“吾將入相”的功臣氣魄。

也許是酒喝的稍微有點多,也許是因爲都是身邊親近人的緣故,元召說到這裡的時候,開玩笑似得做了一個預測“相權至此休矣!今後大漢丞相只是一個擺設爾。”

後來的很多事證明,元召說的一點都沒有錯。公孫弘入相以後,由於他在心裡定位上已經認爲自己身卑位低,首先向皇權低頭了,所以,他只能驅奉於皇帝的意志,領旨謝恩,根本談不上與皇權相對抗。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順從皇帝旨意,運用詩書禮樂的詞章來文飾政事,不敢與皇帝爭權也就是很必然的事了。

公孫弘是先拜相後封侯的,這是皇帝劉徹所開的一個先例。丞相制度從列侯拜相制,轉變爲先拜相,後封侯。從此以後,這成爲了一個範例。

這樣最後形成的結果,就是劉徹想達到的最終目的。相權大減,皇權大長,此消彼長間,君臣關係從此開始轉化成君主與奴僕的關係了。相權必須絕對服從於皇權,不得有一絲一毫的逾越,最終終於形成了一種仰君屈臣、君強臣弱的格局。

有一句話元召卻沒有說出口,不過他已經在心裡爲以後上任的丞相默哀了。因爲,從現在開始,起碼是在當今天子這位雄心勃勃的皇帝任內,大漢丞相不僅只是一個擺設和傀儡,還將是皇帝陛下最好的出氣筒和背黑鍋的最佳人選。

所以,元召給自己立下的警句就是:不管在任何情況下,堅決不能答應擔任大漢丞相這一職務!

不過,有一件事對於他來說,不算是什麼好消息。老對頭張湯升任爲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新任的廷尉是原先的廷尉府長史杜周。這傢伙據說更是一個酷吏,其手段之無情比張湯有過之而無不及。

聽到消息後的元召砸了砸嘴,呵呵!趕跑一隻虎,來了兩隻狼,以後的朝堂上恐怕還不會安寧啊。當今皇帝陛下駕馭羣臣果然是很有手段的嘛!

朝堂上的波瀾,暫時平靜,也許大浪不久後還會席捲而來。元召現在卻沒時間去多想這些,因爲,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去做。

選址在長樂塬上的那座長安學院終於快要建成了。而且,千里之外平撫西南夷諸邦國的司馬相如就要回來了。

回顧這幾年的歷程,元召忽然發現,自己應該和身邊最親近的這些人好好的聚會一次了。因爲,這是一個難得的空閒,也許,過完這個即將到來的冬天,他就會再也停不下來了。

他,已經不再是那個平凡的少年。他現在是大漢尚書令、名震天下的長樂侯元召,威權在握,皇帝陛下的股肱重臣!

第六百五十七章 潤澤蒼生第四百二十七章 今夜林中 拼得幾番死生第八百七十六章 洗劍屠龍最英雄第一百二十四章 侵略如火 勢捲雲疾第五百零二章 豐碑銘刻未染塵第三百八十七章 昨日仇 今朝恨第八百四十章 生死咫尺戰天涯第八十一章 豪情將進酒 紅袖玉溫柔第一百五十九章 揚帆破浪 逆水風流第七百六十八章 琅琊王府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王東來 非友是敵第七百六十九章 野心勃勃第四百四十三章 身似飛鴻 熱血染透青衫第八百零七章 鐵甲征塵入長安第一百三十六章 命如螻蟻 生死有期第三百七十二章 玉笛挽 人傾城第七百零九章 鋒刃之下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錯鑄成第三百三十九章 遼東雪 塞上風第三百零一章 玄刀負 白衣渡第二百七十九章 男兒心胸當似虎第三百一十一章 無缺劍 男兒膽第三百二十七章 江山誤 多蒼莽第五百八十七章 塵世仙蹤在天涯第六百四十章 重華門前第四十一章 揮刀需酣暢 踏月斬清霜第六百四十六章 紛擾不休第四百一十六章 斑斑青史 自能重見天日第五百七十八章 蘆葦灘前飛鳥驚第三百六十八章 馬蹄烈 真如鐵第四百三十四章 衆生螻蟻 不過枉自算計第一百五十章 馬踏江山 牧野鷹揚第九十九章 挽弓射鵰處 千里暮雲平第三十一章 風過長安肆 香飄梵雪樓第六百四十二章 血雨腥風第八百八十一章 功勳蓋世當人傑第六百三十四章 龍章鳳印第五百二十一章 萍蹤俠影意綿綿第九百九十六章 拔劍爲正義第三百九十六章 紅蓮火 烈焰升第七百七十章 佞臣傳說第八百七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八百七十章 天機難測已註定第二百八十二章 半生風雪長安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史銘刻 烈烈風華第三百三十八章 輕策馬 奏凱歌第七百章 刺王殺駕第四百一十四章 系入詔獄 其中多少冤魂第一百七十九章 鷹隼試翼 風塵吸張第七百八十四章 太子駕到第一百六十四章 萬千朱紫 一人白衣第一百一十六章 劍指西北 馬踏燕山第六百三十九章 飛甲長安第八百六十二章 列陣鬥破沙塵滅第四百一十五章 身在溝渠 來去明月相照第六百九十五章 忠烈春秋第二百九十章 胸有蹈海平天策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起雲涌 塞北長安第八百七十八章 天地豪情在我胸第七百六十九章 野心勃勃第四十九章 國患思賢良 聚財用奇謀第六百七十九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三十章 善惡成敗翻手間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刀三首 陣斬名王第三百一十二章 踏江山 蛟龍變第一百三十一章 生死之間 勇者無敵第七百五十七章 東海尊者第三百二十九章 識時務 爲俊傑第二章 日暮知途遠 道左有奇聞第六十三章 踏碎琉璃夢 今夜滿城風第一百八十三章 月夜射虎 故人西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風雷布子 天地爲棋第二百五十章 長刀所向殺氣生第四百六十五章 傲骨凌塵 潤澤萬里河山第七十七章 長安書錦繡 年少已封侯第四百七十一章 揚眉淡笑 朝堂廷堂沙場第四百零六章 聞說長安 故夢封塵猶在第七百一十三章 一騎絕塵第一百五十二章 酒中豪氣 掌上雲煙第五百四十八章 塞上風塵埋殺機第五百七十三章 難辯英才與屑小第七百三十三章 暴雨霹靂第七百一十四章 四海之外第六百五十三章 帝王心思第一百九十七章 紅塵初妝 山河無疆第一百二十章 溫酒棠梨 青戈劍氣第四十九章 國患思賢良 聚財用奇謀第六百三十三章 生死存亡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紅顏 傾城色第五百章 戰旗之下 獵獵血海睥睨第七百五十六章 青史斑駁第六百八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九十章 胸有蹈海平天策第五百六十四章 山高水闊青草長第一百七十三章 運籌謀劃 決斷先機第七百四十二章 名重當時第二百零八章 西風吹落多少恨第二百六十一章 深恩阻斷如參商第五十四章 舊情日更替 無計可消除第三百二十七章 江山誤 多蒼莽
第六百五十七章 潤澤蒼生第四百二十七章 今夜林中 拼得幾番死生第八百七十六章 洗劍屠龍最英雄第一百二十四章 侵略如火 勢捲雲疾第五百零二章 豐碑銘刻未染塵第三百八十七章 昨日仇 今朝恨第八百四十章 生死咫尺戰天涯第八十一章 豪情將進酒 紅袖玉溫柔第一百五十九章 揚帆破浪 逆水風流第七百六十八章 琅琊王府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王東來 非友是敵第七百六十九章 野心勃勃第四百四十三章 身似飛鴻 熱血染透青衫第八百零七章 鐵甲征塵入長安第一百三十六章 命如螻蟻 生死有期第三百七十二章 玉笛挽 人傾城第七百零九章 鋒刃之下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錯鑄成第三百三十九章 遼東雪 塞上風第三百零一章 玄刀負 白衣渡第二百七十九章 男兒心胸當似虎第三百一十一章 無缺劍 男兒膽第三百二十七章 江山誤 多蒼莽第五百八十七章 塵世仙蹤在天涯第六百四十章 重華門前第四十一章 揮刀需酣暢 踏月斬清霜第六百四十六章 紛擾不休第四百一十六章 斑斑青史 自能重見天日第五百七十八章 蘆葦灘前飛鳥驚第三百六十八章 馬蹄烈 真如鐵第四百三十四章 衆生螻蟻 不過枉自算計第一百五十章 馬踏江山 牧野鷹揚第九十九章 挽弓射鵰處 千里暮雲平第三十一章 風過長安肆 香飄梵雪樓第六百四十二章 血雨腥風第八百八十一章 功勳蓋世當人傑第六百三十四章 龍章鳳印第五百二十一章 萍蹤俠影意綿綿第九百九十六章 拔劍爲正義第三百九十六章 紅蓮火 烈焰升第七百七十章 佞臣傳說第八百七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八百七十章 天機難測已註定第二百八十二章 半生風雪長安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史銘刻 烈烈風華第三百三十八章 輕策馬 奏凱歌第七百章 刺王殺駕第四百一十四章 系入詔獄 其中多少冤魂第一百七十九章 鷹隼試翼 風塵吸張第七百八十四章 太子駕到第一百六十四章 萬千朱紫 一人白衣第一百一十六章 劍指西北 馬踏燕山第六百三十九章 飛甲長安第八百六十二章 列陣鬥破沙塵滅第四百一十五章 身在溝渠 來去明月相照第六百九十五章 忠烈春秋第二百九十章 胸有蹈海平天策第一百一十四章 風起雲涌 塞北長安第八百七十八章 天地豪情在我胸第七百六十九章 野心勃勃第四十九章 國患思賢良 聚財用奇謀第六百七十九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三十章 善惡成敗翻手間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刀三首 陣斬名王第三百一十二章 踏江山 蛟龍變第一百三十一章 生死之間 勇者無敵第七百五十七章 東海尊者第三百二十九章 識時務 爲俊傑第二章 日暮知途遠 道左有奇聞第六十三章 踏碎琉璃夢 今夜滿城風第一百八十三章 月夜射虎 故人西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風雷布子 天地爲棋第二百五十章 長刀所向殺氣生第四百六十五章 傲骨凌塵 潤澤萬里河山第七十七章 長安書錦繡 年少已封侯第四百七十一章 揚眉淡笑 朝堂廷堂沙場第四百零六章 聞說長安 故夢封塵猶在第七百一十三章 一騎絕塵第一百五十二章 酒中豪氣 掌上雲煙第五百四十八章 塞上風塵埋殺機第五百七十三章 難辯英才與屑小第七百三十三章 暴雨霹靂第七百一十四章 四海之外第六百五十三章 帝王心思第一百九十七章 紅塵初妝 山河無疆第一百二十章 溫酒棠梨 青戈劍氣第四十九章 國患思賢良 聚財用奇謀第六百三十三章 生死存亡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紅顏 傾城色第五百章 戰旗之下 獵獵血海睥睨第七百五十六章 青史斑駁第六百八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九十章 胸有蹈海平天策第五百六十四章 山高水闊青草長第一百七十三章 運籌謀劃 決斷先機第七百四十二章 名重當時第二百零八章 西風吹落多少恨第二百六十一章 深恩阻斷如參商第五十四章 舊情日更替 無計可消除第三百二十七章 江山誤 多蒼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