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深恩阻斷如參商

白露蒹葭過去已經很長時間,城外的風,也已經帶來冬的微寒。可是,長安的初雪,還一直沒有來。

椒房殿的宮人們,已經早早的升起來碳火,皇后體性畏寒,雖然只是剛到冬天,但她已經不勝寒意。

陳皇后的心願有些落空,她聽楚玉說起過南國山川落雪後的盛景,一直期盼了這些日子,卻終究還沒有見到一片雪花。

不過,皇帝倒是在幾天前來過一次,說了一些話,這是近兩年來很少見的事。她知道他喝了酒,也許是偶爾勾起了過去的某種思緒,心血來潮罷了。

至於說要想恢復到過去的情意,她已經漸漸的灰心。自從開始慢慢的收斂嬌縱的脾性,阿嬌皇后早已不再是那個不諳世事的女子。尤其是竇太后故去後,又讓她成長了許多。

雖然已經不做他想,她心境漸趨平和。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她終究不是一個獨立的存在,有許多把未來系在皇后和竇家身上的人,不會就此甘心的。他們經常去大長公主府,鼓動館陶公主,進宮來勸說皇后,好好的想辦法挽回帝心,大家的榮華富貴自然可長保無虞。

對於見識淺薄的母親館陶,皇后有些時候心裡感覺竟然有些厭煩。皇帝是個怎樣的人,他們一起長大,難道還有人比她更清楚嗎?一些逝去的東西,不是她自己努力就能挽回的。

館陶公主每次來椒房殿,在自己的女兒面前,除了抱怨還是抱怨。她不僅抱怨皇帝的忘恩負義,還抱怨王太后的翻臉無情,現在竟然想見她一面都難,也不想想老祖宗在世時,她當初是怎樣巴結大長公主府的!

每當這樣的時候,皇后除了低頭不語,她還能說什麼呢?深宮九重,這本來就是一個勢利的地方,見風使舵趨炎附勢更是大多數人的天性。皇帝的風流薄情和見異思遷,早已經深深地傷害過她無數次。而漪瀾殿那邊之所以變的態度冷淡,這其中的原因,她自然也心中清楚。

丞相田玢的失敗與死去,讓王太后對許多人恨之入骨。皇后與大長公主府,也受到了牽連,因爲,她們終究是屬於竇家的人。

說起來那件事時,就連一向傲氣凌人的館陶公主,臉上也閃過一絲後怕的神色。原來,田玢和王太后,他們的目標是竇太后死去以後的竇家!如果他們那次打敗竇嬰而得手的話,想想接踵而來的後果,就會令人不寒而慄。

而竇家在這次驚濤駭浪中無恙,據說是要感謝一個人在其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雖然大長公主府與那個姓元的小子曾經有過很多過節,更是對他與建章宮關係親密而暗中視爲大敵,但在這件事情過後,館陶公主的口氣中,卻難得的對元召帶了一絲讚賞。

皇后對於外面發生的這些事,並不關心。在她想來,那些朝堂爭鬥,也只不過是爲了各自的權利而已。誰好誰壞,誰勝誰敗,又與自己有什麼關係呢?她只不過是困在這深宮中的一隻鳥兒,外面的世界再精彩,那終究是別人的世界。

不過,館陶公主說過的一句話,還是在她心裡又引起了波瀾。

“阿嬌,無論如何,你要有自己的一個孩子。將來,他會是你的依靠!”

孩子,一個皇子!這正是一切癥結的所在。除掉她以前的任性嬌慣,沒有愛情的結晶,恐怕更是皇帝與皇后之間感情變淡的主要原因。

從前,她曾經有過無數次的希望,可是都終歸變成了失望。想盡過一切辦法,想要懷上一個孩子,卻一次都沒能如願。皇后把這一切都歸結爲天意的捉弄。

如果說此前想要一個孩子的願望是讓他成爲王朝接班人的話,此刻,她的心態早已經轉變爲,想要一個餘生的寄託和陪伴。

更何況,這句話不僅自己的母親對她說過,楚玉也說過了好幾次。而皇帝上次過來椒房殿時流露出的一絲舊情,讓她終於又下定了決心。

也許,還可以再努力一次吧!因爲,楚玉說她有辦法可以讓皇后懷上孩子,那是一種南方蠻族中故老相傳的秘法,很管用。所以,皇后在給皇帝梳理頭髮的時候,根據楚玉說過的方法,暗中偷偷剪下了一縷,交給了這個她最信任的侍女。是的,皇后信任楚玉,勝過任何人,這一種特殊的感情,已經無人可以取代。

只是,雪還沒有來,也許等到落雪的時候,楚玉的方法就會起作用吧?在那些漫漫長夜裡,楚玉曾經對她說起過,民間有許多女子,用這個法子,得償了自己的心願。只要是楚玉說的話,她都相信。

所以,楚玉究竟用的什麼法子去做,皇后沒有細問,只要真的能夠有用,她什麼都會答應的。

皇帝劉徹上一次來的時候,並不是心血來潮。那是他夜出未央宮,看到長安城的繁華後,心中感念爲太子時,曾經私自出宮去看望那個尚是韶華的少女,兩人也曾攜手夜遊長安,只是那時的街市,遠不如現在的熱鬧。

青梅竹馬的感情,不是說斷就能斷的。但爲了王朝的興盛,帝國的未來,他,身爲皇帝,不得不做出選擇。雖然知道這個決定很難下,也許會引起無法預料的軒然大波,但這個他已經反覆思考了很久的決斷,必須要儘快的定下來。

因爲,大漢王朝,也許明年就要與匈奴人正式全面開戰了。這是漢匈之間的一次國運之戰,必須要派出最勇敢的將軍,最精銳的軍隊,才能在較量中取得較大勝算。

匈奴太強大了,多少年來一直都是壓着漢朝軍隊打。只有他們時不時的越境來擄掠漢人,從來沒有漢朝的將士踏上過草原的邊緣。這種實力的對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即便是這幾年開始樹立起信心,但對於勝利,皇帝心中並沒有十足的把握。

漢軍中能打仗的老一輩將領所剩不多了,就算是最著名的李廣與程不識,也已經逐漸老去。而年輕的將領,能擔當重任的並不多。本來這是一個青黃不接的局面。好在,有了突然崛起的黑鷹軍。

以驍騎營三百騎士爲骨幹壯大起來的黑鷹軍,在剛剛開始的時候,也不過是作爲一支駐紮在長樂塬上的保障力量,用來保護元召所開始奠基的那些製作產業。元召當時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皇帝其實並沒有多想,他對元召鼓搗的那些東西寄予很大期望,讓這小子手頭掌握一點兒力量,並不算什麼大事。

然而,皇帝萬萬沒有想到,他借出了一粒種子,得到的回報是一片森林,而且是一片可做國家棟梁之才的森林!

不過就是短短几年的時間,這支當初在他意識中借給元召看家護院的軍隊,已經成長爲大漢帝國的希望。自從與匈奴首戰,取得首次大勝以來,這支軍旅的發展,已經成爲皇帝眼中的重中之重。

如果說開疆擴土、廣佈威德於四海,是皇帝心中的野望和目標的話,那麼打敗匈奴人,就是最需要首先完成的一個目標。馬邑之圍開始,他就已經下定了決心。不過,那次以三十多萬的兵力,而未能傷及匈奴單于分毫,讓他一度灰心喪氣,帝王威嚴遭受了巨大的壓力。

而短短兩年之後,黑鷹軍以一千五百人馬,配合雁門關漢軍,大破匈奴單于親自率領的三萬多鐵騎,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皇帝重新堅定了對匈奴勝利的信心。

黑鷹軍的發展,他從來沒有多做干預,也從來沒有允許任何人去幹預。元召雖然替他建立了這支強軍,但那小子很知道分寸,在黑鷹軍的發展壯大過程中,元召的作用,自然是無可替代的,但他從來沒有去幹涉過將士們的人事任免權力。這一點讓皇帝非常放心。

黑鷹軍現在已經有將近三萬之衆了。主將衛青,已經被皇帝拜爲侍中,這也是一個新的官制,它的厲害之處在於可以隨時直達聖聽,有什麼意見和要求不必經過朝堂相關機構,直接就可以寫奏章送到御案之上。

擁有這種權力的人並不多。衛青雖然只是專心練兵,並不經常入朝參與朝堂事務,但朝廷內外都已看得明白,一顆新的權貴之星正在冉冉升起。因爲,衛青並不是普通的將軍,他的親姐姐,正是建章宮的衛夫人,而衛夫人的兒子,已經被立爲太子了。

與很多人心中想的一樣,皇帝的意圖,其實早已經昭然若揭。即將到來的漢朝與匈奴的戰爭,需要英勇的漢家男兒奮勇當先,而黑鷹軍和它的將軍,正是可堪匹敵北方草原狼羣的最佳人選。

可以預見的是,只要在漢匈之戰中能夠立下戰功,衛青和他背後的建章宮主人,地位必然會大大的不同,至於會達到什麼樣的高度,那就要看皇帝陛下的決心了。

只是,愛恨糾葛,一些絕情的話和絕情的事,不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皇帝天子,有些時候,要去做,真的很難……。

第一百四十三章 涇渭之水 澤被衆生第三百五十章 三軍畢 將出塞第四百五十二章 此去天涯 劍吼西風黃沙第一百六十六章 滄海橫流 英雄本色第二百零八章 西風吹落多少恨第七百零五章 禍起蕭牆第四百八十章 大戰起時 千騎萬弩激發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敵鋒芒透骨寒第七百零七章 天下爲棋第七百八十五章 殺伐果斷第五百五十一章 蠻族可驅之以方第三百二十章 酒意多 人成魔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風起兮青萍末第六百五十七章 潤澤蒼生第三百七十二章 玉笛挽 人傾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千騎飛過 萬箭難發第八百四十六章 可上九天攬風雲第二百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酒中刀第六百六十章 君心難測第八十一章 豪情將進酒 紅袖玉溫柔第六百五十二章 威震長安第一百四十八章 塵埃未定 天意無常第二百九十三章 潮頭浪尖斬神魔第四百一十六章 斑斑青史 自能重見天日第六百九十二章 名劍鋒芒第七百六十六章 帝王宿命第五百零三章 天地爲席將進酒第五百三十七章 漢軍遮斷生死路第七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第七百五十章 命如草芥第五百一十一章 號令天下莫不從第七百六十六章 帝王宿命第七百六十二章 碧海青天第八章 我生如朝露 爲誰降人間第三百八十三章 長安夜 亂風雲第四百九十四章 長安春釀 飲君一盞黃泉第七百零八章 鉤弋宮深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機初綻透甲光第三百六十一章 雪寂滅 人難逃第五百一十一章 號令天下莫不從第一百四十八章 塵埃未定 天意無常第二百章 長劍既出 飲血方休第五百八十五章 馬踏如雷草木驚第四百六十六章 九劫不悔 唯吾尚且從容第八百八十七章 狂風驟雨浪滔天第六百零九章 天子新寵第一百四十章 尋常巷陌 市井傳說第一百一十八章 青衫磊落 人在天涯第三百六十一章 雪寂滅 人難逃第三百二十五章 戰於野 血玄黃第六百九十八章 名將選擇第三百七十九章 旌旗卷 映朝霞第二百一十七章 水龍吟罷掉頭東第三百二十六章 英魂去 骨留香第三百三十九章 遼東雪 塞上風第二百一十四章 良方苦口利於行第四百二十一章 此心誰知 榮辱功名爲輕第二百六十一章 深恩阻斷如參商第二百零五章 自有碧血照丹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引火以待借東風第二百四十六章 西風吹落多少恨第八百四十三章 雄主不如守成君第一百一十三章 燕趙風骨 易水悲歌第五百四十六章 塞上刀光遮胡塵第二十五章 黑白易分辨 生死卻無憑第六百零六章 刀兵相向第二百八十九章 朱雀門外人未發第九十八章 密計藏袖底 千鈞繫於身第六百二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四百五十六章 斜倚殘陽 劍破黃沙萬里第七百七十五章 山河託付第三百四十二章 千軍斬 氣如虹第四百九十九章 壯志凌雲 王城鐵騎驚夢第三百三十二章 樹欲靜 風不止第八百九十四章 黑暗侵襲人慾狂第一百八十五章 素笛藏夢 秋水含情第二百七十三章 血花凋謝歸去來第四百一十一章 風起未央 美人如玉縈懷第五百五十八章 舊恨難消人成魔第二百一十七章 水龍吟罷掉頭東第七百六十三章 林中見鹿第一百五十二章 酒中豪氣 掌上雲煙第二百一十章 無形殺機酒未醒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雄梟雄第八百八十三章 千秋大業彈指間第三百六十六章 龍城風 關山月第四百五十三章 長安新府 美人笑靨如花第六百四十五章 朝會開始第七百一十五章 堯母門中第八十四章 風雪北歸客 江山夢裡人第三百四十章 白頭將 烈焰行第五十九章 彈破煙雲暮 卷飛寒無數第三百六十四章 刀鋒過 盡挽破第二百四十六章 西風吹落多少恨第十六章 金刀流光意 山河社稷情第七百八十九章 掌握先機第三百零二章 將進酒 利刃誅第五十九章 彈破煙雲暮 卷飛寒無數第八百七十五章 酒泉歸路馬不行第八百三十六章 十萬敵虜盡誅殺
第一百四十三章 涇渭之水 澤被衆生第三百五十章 三軍畢 將出塞第四百五十二章 此去天涯 劍吼西風黃沙第一百六十六章 滄海橫流 英雄本色第二百零八章 西風吹落多少恨第七百零五章 禍起蕭牆第四百八十章 大戰起時 千騎萬弩激發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敵鋒芒透骨寒第七百零七章 天下爲棋第七百八十五章 殺伐果斷第五百五十一章 蠻族可驅之以方第三百二十章 酒意多 人成魔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風起兮青萍末第六百五十七章 潤澤蒼生第三百七十二章 玉笛挽 人傾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千騎飛過 萬箭難發第八百四十六章 可上九天攬風雲第二百二十四章 鴻門宴上酒中刀第六百六十章 君心難測第八十一章 豪情將進酒 紅袖玉溫柔第六百五十二章 威震長安第一百四十八章 塵埃未定 天意無常第二百九十三章 潮頭浪尖斬神魔第四百一十六章 斑斑青史 自能重見天日第六百九十二章 名劍鋒芒第七百六十六章 帝王宿命第五百零三章 天地爲席將進酒第五百三十七章 漢軍遮斷生死路第七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第七百五十章 命如草芥第五百一十一章 號令天下莫不從第七百六十六章 帝王宿命第七百六十二章 碧海青天第八章 我生如朝露 爲誰降人間第三百八十三章 長安夜 亂風雲第四百九十四章 長安春釀 飲君一盞黃泉第七百零八章 鉤弋宮深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機初綻透甲光第三百六十一章 雪寂滅 人難逃第五百一十一章 號令天下莫不從第一百四十八章 塵埃未定 天意無常第二百章 長劍既出 飲血方休第五百八十五章 馬踏如雷草木驚第四百六十六章 九劫不悔 唯吾尚且從容第八百八十七章 狂風驟雨浪滔天第六百零九章 天子新寵第一百四十章 尋常巷陌 市井傳說第一百一十八章 青衫磊落 人在天涯第三百六十一章 雪寂滅 人難逃第三百二十五章 戰於野 血玄黃第六百九十八章 名將選擇第三百七十九章 旌旗卷 映朝霞第二百一十七章 水龍吟罷掉頭東第三百二十六章 英魂去 骨留香第三百三十九章 遼東雪 塞上風第二百一十四章 良方苦口利於行第四百二十一章 此心誰知 榮辱功名爲輕第二百六十一章 深恩阻斷如參商第二百零五章 自有碧血照丹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引火以待借東風第二百四十六章 西風吹落多少恨第八百四十三章 雄主不如守成君第一百一十三章 燕趙風骨 易水悲歌第五百四十六章 塞上刀光遮胡塵第二十五章 黑白易分辨 生死卻無憑第六百零六章 刀兵相向第二百八十九章 朱雀門外人未發第九十八章 密計藏袖底 千鈞繫於身第六百二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四百五十六章 斜倚殘陽 劍破黃沙萬里第七百七十五章 山河託付第三百四十二章 千軍斬 氣如虹第四百九十九章 壯志凌雲 王城鐵騎驚夢第三百三十二章 樹欲靜 風不止第八百九十四章 黑暗侵襲人慾狂第一百八十五章 素笛藏夢 秋水含情第二百七十三章 血花凋謝歸去來第四百一十一章 風起未央 美人如玉縈懷第五百五十八章 舊恨難消人成魔第二百一十七章 水龍吟罷掉頭東第七百六十三章 林中見鹿第一百五十二章 酒中豪氣 掌上雲煙第二百一十章 無形殺機酒未醒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雄梟雄第八百八十三章 千秋大業彈指間第三百六十六章 龍城風 關山月第四百五十三章 長安新府 美人笑靨如花第六百四十五章 朝會開始第七百一十五章 堯母門中第八十四章 風雪北歸客 江山夢裡人第三百四十章 白頭將 烈焰行第五十九章 彈破煙雲暮 卷飛寒無數第三百六十四章 刀鋒過 盡挽破第二百四十六章 西風吹落多少恨第十六章 金刀流光意 山河社稷情第七百八十九章 掌握先機第三百零二章 將進酒 利刃誅第五十九章 彈破煙雲暮 卷飛寒無數第八百七十五章 酒泉歸路馬不行第八百三十六章 十萬敵虜盡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