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寸心可念不可說

贊曰:

猶記當年,長安雙策馬,玉勒追風叱吒。

踏遍渭水,鳴鞭山巒,春色無涯。

婉轉琉璃盞,舞盡鴛鴦榭。

知己紅顏,舉樽暢飲閒話。

快意攜瀟灑,無謂誰來爭霸。

灼灼桃花,依依楊柳,隨風嫁。

人醉胭脂閣,月朗東海波。

何時再敘塵緣,青衿放懷天下!

從東海之外踏波而來的女子,還並不知道,有一種無形的危機,已經在看不見的地方,悄悄地張開了獠牙。

不管是當年情意綿綿的淮南郡主,還是今日風華絕代的“東海女王”,劉姝的身份和權力雖然有了天差地別的巨大改變,但她內心深處對某個人的眷戀,卻從來沒有絲毫的變遷。

都說是美人如玉,最先以這兩者相比的那個人,一定是個審美的天才。世間美玉的潤澤需要時光的沉澱,而絕世美人的養成,則需要淡看世事,雲捲雲舒,暗香盈袖,不惑於心。

經過四年多時光的雕琢,東海的萬丈碧波一點一點的洗磨去了她眼角眉梢的冷傲,這位從很小的時候就胸懷男子氣概欲有一番大作爲的郡主,終於蛻變成了那個人曾經說過他最喜歡的樣子。

四年的時間並不長,不過對於比所鍾情的男子還要大上三歲的劉姝來說,她這四年做的很努力!

在沒有遇到名叫元召的男子之前的那二十年時光裡,劉姝隨在父親淮南王身邊逐漸長大,被這位名滿天下的漢室王爺捧爲掌上明珠,延請名師教授她武藝韜略。淮南王曾經當着衆多賓客的面公開誇獎過自己唯一的女兒。

“以姝兒的天資,若爲男兒身,則天下鬚眉,少與之比者……!”

這樣的讚譽,其實並不過分。那年郡主不過剛剛及笄,就已經顯露出了超出世間普通人的權變才華。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善於識人的淮南王開始刻意培養她在管理諸侯王國事務方面的能力。

在很多時候,劉姝郡主柔美的外表下,其實有一顆剛毅果決的心。她在幫助父王處理淮南諸侯封地內的一應事務時候表現出的手段,不僅讓諸侯國內的臣僚們大爲讚賞,就連她的幾個哥哥們也心服口服。甚至在內心深處,對於自己的這個妹子是存了幾分懼意的。

淮南之地,還是太小了。而且諸侯王們與未央宮之間的關係,早早晚晚都會有一個激化的過程。這樣的隱患,不管哪一方做出任何態度,都是沒有辦法消除的。埋下的因果關係,自高祖皇帝劉邦大肆分封劉氏諸侯王於天下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這樣的隱憂,淮南王從很早的時候就對自己的女兒透露過。利益的劃分與皇帝的野心,必然是一個矛盾的過程。這麼多年來,大批的諸侯王被以各種各樣的藉口降罪、收回封地、甚至誅殺……高祖皇帝的子孫自相殘殺程度之激烈,恐怕是他絕對沒有想到的。

博覽羣書知識淵博的淮南王其實比誰都看的清楚。這個矛盾恐怕是沒有辦法消除的,起碼很難用和平的手段解決。先不論長安未央宮和皇帝的態度如何,只是諸侯國內部各種勢力的利益糾葛,就已經綁架了諸侯王本人的意願,取捨之間,進退兩難。

這在歷史上是有先例的。那東周末年的列國紛爭,不都是周文王的子孫們在互相砍架嘛!不管是中央皇權與諸侯們之間的矛盾, 還是諸侯與諸侯之間的利益紛爭,到頭來解決的手段,也許只有刀兵與戰火了。

爲了防患於未然,淮南王和許多諸侯王一樣,在暗中是有着長久軍事準備的。說起來很是好笑和諷刺,歷史上的許多謀反事件,其實有很多並不是出於做臣子的有什麼了不得的野心,而僅僅只是被逼無奈,爲了保全家族和自己的性命而已。

在每一個諸侯王最心腹的臣僚中,對於這樣的事都心知肚明。而且他們爲了報效知遇之恩,往往會積極參與,協助自己的主上策劃準備,以便榮辱與共,忠誠進退。

就比如淮南王劉安的門下,有八人最爲忠心。他們分別是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韋陀。這些都是多年來他收攬在王府的人傑,一旦有個風吹草動,都是可以慷慨赴死,爲之效命的。

跟着父王來過幾次長安的郡主,非常清楚這其中的關係。她也曾經以爲,樹大招風的淮南,早晚有一天也會像當年的吳、楚之國那樣與未央宮來一次攤牌,究竟王國命運如何,前景恐怕並不樂觀。

在世人眼中,這本來是一個很難妥善解決的難題。不過,那一年的長安含元殿上,有一個弱冠男子神態淡然的遞出了自己的奏章。這個難題,竟然奇蹟般的以一種較爲溫和的手段在隨後的時間裡逐步得到了化解。

那道被皇帝採納而詔令諸侯各國遵行的提議,在後來的史書中,有一個著名的名字,叫做“推恩令”。

這般高超的手段,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宰執天下、舉重若輕了!當時被逼無奈而照令執行的很多諸侯王族心中,對此是懷了深深怨恨的。畢竟這是損害了他們的利益而成全了中央王權多年來想達到的目標。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已經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推恩令”所帶來的深遠影響和積極後果。這幾乎是有史記載以來,運用最溫和手段解決矛盾的範例。一道簡單的詔令,不僅避免了中原大地上的戰爭和生靈塗炭,而且在社會層面和天下人眼中,維持了皇室的尊嚴和以“孝”治天下這個至關重要的治國方略。可謂是意義極其重大。

後來,在東海碧波樓船上遠望海天接界處的淮南王,當着麾下水師勁旅,曾經無比感慨地對此發出過一句慨嘆。

“自古以來,天下英雄,不可勝數……唯此子胸襟,直如海天寥廓,令人歎服!”

此子非別,大漢國侯元召也!

那個時候的淮南王,還並不知道他口中歎服的弱冠少年早已經與自己的掌上明珠銀河偷渡,數次歡愉……等到他知道的時候,郡主卻已經桃李結子,任憑他吹鬍子瞪眼睛,也無可奈何了。

“那個小子,早晚有一天,本王要敲他幾柺杖,好好出口氣!”

郡主劉姝在東海瀛洲島上,誕下一個麟兒的時候,被海風皴染了幾縷霜發的王爺一邊眉花眼笑的抱過粉雕玉琢的外孫兒,一邊對齊聲恭喜的大批心腹屬僚們恨恨說道。

然而,這樣的威脅之語,聽在衆人耳中,卻似乎隱然含有的得意色彩居多。整座新落成的宮殿中此起彼伏的道賀便更加的真誠。誰都明白,這件事對於淮南王體系中他們這些人的未來到底具有怎樣的重要意義。

不管將來怎麼樣,這個註定是身份尊貴的小娃兒既然與元召有着割捨不斷的血緣關係,那麼便多了一層最堅定的保障。想到這一點,不僅從淮南來的這些人對郡主所居宮殿方向投去的目光中滿含了真誠的祝福,就連以淮南王馬首是瞻,一起東渡大海來到這邊尋求一片天地的另外幾位諸侯王,聞訊而來時臉上的喜色也是發自內心。

元召,這位自大漢開國以來最年輕的朝堂重臣,他的未來之路到底會達到一個怎樣的高度,現在雖然還沒有人敢去預測,但至目前爲止做出的這些成就,已經令無數名臣勇將難以望其項背了。

“姝兒,你爲他肯做出這樣的犧牲……真的不會後悔嗎?”

看着自己寶貝女兒虛弱的樣子,淮南王心疼的問道。

“父王,自從與他相識,我就從來沒有後悔過。就算是將來沒有一個明確的身份,那也沒有關係。因爲,有他在大海上給過的那個承諾,就足夠了!”

“什麼承諾……你就這麼相信他?”

“父王,女兒想要一個最自由的人生,他答應了。這遼闊的萬里東海,碧波之上大小數千島嶼,就是他給我們規劃的未來。”

淮南王長長地嘆了口氣,這樣的回答讓他再無話可說。天下間還有比這更加厚重的饋贈嗎?東海基業若成,只疆域就足以抵得上十個淮南之地了。而且這其中蘊含的巨大財富,傾國之資無可估量!

“如此就好。等你身體康復之後,爲父就可以把所有權力都交到你手中了……呵呵!我的姝兒素來胸中志向不輸男兒,這東海的萬傾碧波,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都成爲你袖底的煙雲……。”

也就是從那年開始,曾經作爲一代梟雄的淮南王劉安,正式的放下了心結。閒暇時頤養天年逗弄外孫,偶爾隨着樓船尋訪海上仙山志怪,著書立說悠閒自在。

而劉姝郡主也並沒有辜負任何人的期盼。她接下這副重擔後,按照元召曾經留下過的詳細方略,凝聚起所有東渡出海的人心,在那萬里海域中終於開創出了屬於自己的時代。從那時到今天,絕代芳華匆匆流逝過,而當她以另一個不同的身份再次來到長安的時候,伊人北望,心頭所縈繞的,也不過是想讓那個出征即將歸來的人,親自看一眼他們愛情的結晶而已。

第八百五十七章 帷幄天下掌中藏第三百八十三章 長安夜 亂風雲第七百五十章 命如草芥第六百七十一章 父子君臣第三百零九章 第一戰 血光寒第六百三十八章 世間蠱毒第四十八章 名將猶未老 大風起飛揚第六百九十一章 步步殺局第七百五十一章 借刀刑天第六百一十六章 皇權威重第四百一十六章 斑斑青史 自能重見天日第三百五十九章 伏兵起 烈火燒第二百九十八章 英雄刀劍分長短第四百八十七章 帝王之心 當以仁德爲重第七百九十七章 生死存亡第三百七十八章 命如蟻 箭如麻第八百二十章 西域兵敗守孤城第八百九十九章 從來絕境心彷徨第七百一十九章 未央落日第四百章 塞上雪 大漢風第二百七十三章 血花凋謝歸去來第二百零六章 山海之力幻浮雲第八百四十五章 酒中豪情似海深第一百一十章 龍有逆鱗 觸之必死第七百四十九章 山崩地裂第七百一十一章 火箭流星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昭日月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里歸程明月光第六百七十八章 明日大難第三百八十三章 長安夜 亂風雲第七百零五章 禍起蕭牆第四百八十五章 危難之際 家國捨我其誰第五百九十章 囂張跋扈卻是誰第七百九十二章 當殿對決第六百一十二章 豈曰無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山河如舊 袖裡乾坤第三百五十三章 金鼓動 吹畫角第三百七十六章 千機變 無敵殺第七十九章 滄海珠有淚 滴落明月邊第四百二十章 最難消受 美人情深意重第三百五十五章 氣凜凜 馬蕭蕭第二十七章 財貨天下重 權謀身爲輕第四百五十九章 傳說蓬萊 曾借靈氣三分第六百三十四章 龍章鳳印第一百八十八章 明月樓頭 覆水難收第八十章 新府畫樓畔 故人盡餘歡第八百三十二章 睥睨千軍我疏狂第九百九十六章 拔劍爲正義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死須臾分成敗第八百九十章 千生百劫此身輕第二百八十一章 國士無雙漢明珠第九十七章 風煙起萬里 流年嘆未央第四百二十六章 夙日之恨 當以鮮血相酬第四百七十七章 心昭日月 贏得華夏長安第八百三十三章 天人之姿世無雙第八百零六章 將軍已握殺人劍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光忽起明月樓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錯鑄成第三百零三章 王之怒 氣如虎第一百一十五章 皎皎白駒 其人如玉第六百六十章 君心難測第四百九十七章 男兒慷慨 不過策馬彎弓第一百五十二章 酒中豪氣 掌上雲煙第六十四章 男兒何饒舌 一箭貫當胸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年似水暗消磨第八百五十六章 鷹武飛揚塵翕張第一百八十四章 風起未央 橫過玉門第七百九十章 上林伏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陌染風華 何懼秋霜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情天縱大漢魂第五百二十一章 萍蹤俠影意綿綿第三百三十二章 樹欲靜 風不止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紅顏 傾城色第五百七十九章 生死允諾此身輕第八百六十七章 征程遠在山海間第三百三十七章 山河間 留傳說第五十三章 畫山河表裡 踏縱橫阡陌第六百一十七章 巾幗紅顏第三百八十章 傾城立 有佳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長風吟 虎狼嘯第六百零三章 風雷雲動第二百一十一章 血夜花開落無情第五百二十九章 赤火流雲漢箭飛第五百七十五章 此間少年當英雄第四章 天涯曾相隔 人生若初見第二百二十一章 智計無雙誰能料第七十六章 黃沙埋玉骨 草木葬紅顏第六百三十九章 飛甲長安第七百七十五章 山河託付第五百零六章 祁連山下甲光寒第七百二十七章 星月彎刀第三十三章 我心有猛虎 細細嗅薔薇第一百六十二章 當年俠骨 遺落風塵第八百一十一章 風吹雨打舊江山第五百三十九章 單于夜遁走龍城第四十五章 美玉自天成 良材須雕琢第一百一十九章 利之所在 義之所往第七百九十六章 九門圍殺第三百二十八章 樓船至 鎖大江第七百九十五章 各自爲戰
第八百五十七章 帷幄天下掌中藏第三百八十三章 長安夜 亂風雲第七百五十章 命如草芥第六百七十一章 父子君臣第三百零九章 第一戰 血光寒第六百三十八章 世間蠱毒第四十八章 名將猶未老 大風起飛揚第六百九十一章 步步殺局第七百五十一章 借刀刑天第六百一十六章 皇權威重第四百一十六章 斑斑青史 自能重見天日第三百五十九章 伏兵起 烈火燒第二百九十八章 英雄刀劍分長短第四百八十七章 帝王之心 當以仁德爲重第七百九十七章 生死存亡第三百七十八章 命如蟻 箭如麻第八百二十章 西域兵敗守孤城第八百九十九章 從來絕境心彷徨第七百一十九章 未央落日第四百章 塞上雪 大漢風第二百七十三章 血花凋謝歸去來第二百零六章 山海之力幻浮雲第八百四十五章 酒中豪情似海深第一百一十章 龍有逆鱗 觸之必死第七百四十九章 山崩地裂第七百一十一章 火箭流星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昭日月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里歸程明月光第六百七十八章 明日大難第三百八十三章 長安夜 亂風雲第七百零五章 禍起蕭牆第四百八十五章 危難之際 家國捨我其誰第五百九十章 囂張跋扈卻是誰第七百九十二章 當殿對決第六百一十二章 豈曰無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山河如舊 袖裡乾坤第三百五十三章 金鼓動 吹畫角第三百七十六章 千機變 無敵殺第七十九章 滄海珠有淚 滴落明月邊第四百二十章 最難消受 美人情深意重第三百五十五章 氣凜凜 馬蕭蕭第二十七章 財貨天下重 權謀身爲輕第四百五十九章 傳說蓬萊 曾借靈氣三分第六百三十四章 龍章鳳印第一百八十八章 明月樓頭 覆水難收第八十章 新府畫樓畔 故人盡餘歡第八百三十二章 睥睨千軍我疏狂第九百九十六章 拔劍爲正義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死須臾分成敗第八百九十章 千生百劫此身輕第二百八十一章 國士無雙漢明珠第九十七章 風煙起萬里 流年嘆未央第四百二十六章 夙日之恨 當以鮮血相酬第四百七十七章 心昭日月 贏得華夏長安第八百三十三章 天人之姿世無雙第八百零六章 將軍已握殺人劍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光忽起明月樓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錯鑄成第三百零三章 王之怒 氣如虎第一百一十五章 皎皎白駒 其人如玉第六百六十章 君心難測第四百九十七章 男兒慷慨 不過策馬彎弓第一百五十二章 酒中豪氣 掌上雲煙第六十四章 男兒何饒舌 一箭貫當胸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年似水暗消磨第八百五十六章 鷹武飛揚塵翕張第一百八十四章 風起未央 橫過玉門第七百九十章 上林伏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陌染風華 何懼秋霜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情天縱大漢魂第五百二十一章 萍蹤俠影意綿綿第三百三十二章 樹欲靜 風不止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紅顏 傾城色第五百七十九章 生死允諾此身輕第八百六十七章 征程遠在山海間第三百三十七章 山河間 留傳說第五十三章 畫山河表裡 踏縱橫阡陌第六百一十七章 巾幗紅顏第三百八十章 傾城立 有佳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長風吟 虎狼嘯第六百零三章 風雷雲動第二百一十一章 血夜花開落無情第五百二十九章 赤火流雲漢箭飛第五百七十五章 此間少年當英雄第四章 天涯曾相隔 人生若初見第二百二十一章 智計無雙誰能料第七十六章 黃沙埋玉骨 草木葬紅顏第六百三十九章 飛甲長安第七百七十五章 山河託付第五百零六章 祁連山下甲光寒第七百二十七章 星月彎刀第三十三章 我心有猛虎 細細嗅薔薇第一百六十二章 當年俠骨 遺落風塵第八百一十一章 風吹雨打舊江山第五百三十九章 單于夜遁走龍城第四十五章 美玉自天成 良材須雕琢第一百一十九章 利之所在 義之所往第七百九十六章 九門圍殺第三百二十八章 樓船至 鎖大江第七百九十五章 各自爲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