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征程遠在山海間

當又一輪青草開始在烽火與煙塵之間蓬勃的生長,當那些死去的勇士開始在黃沙下腐爛,時光悄然流逝,壯懷激烈的戰場逐漸遠去。玉門關至武威郡以東,這片西域最遼闊的地方,雖然已經等到一年中最好的時候,但幹冽的風夾雜着沙子打在臉上,總是讓人感到很不舒服。

“黃沙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陽光晴好,遠望無盡的日子,本來就是極爲難得。像今天這樣的天氣,更是少之又少。統領十三萬大漢帝國最精銳軍隊的年輕統帥興致所至,隨口吟出的句子馬上就贏得一片由衷的讚歎。

這裡是祁連山的餘脈,連綿起伏的山嶺與武威郡遙遙相望,原先是那座重城的屏障,而現在,因爲漢軍大營已經推進到這裡,就變成了對武威郡波斯大本營最具威脅的所在。

山下營寨氣勢崢嶸,佔據着幾十裡的地方,旌旗招展,刀甲槍械明亮。而在山上高處,正跟隨着元召遠望波斯大本營的漢軍將校和那些帝國精英,互相傳頌一遍元侯詩句,心中除了敬佩還是敬佩。其實不光是他們,就連兩位宗室親王和太史令司馬遷等人,對於元召能夠出口成章皆是佳句,也是心悅誠服。

“元侯歷來所作,大多雄渾蒼涼,讀來令人心生振奮之感!我曾經與王府中許多文學造詣深厚的學士們,探討過這其中的奧秘,卻總是百思不得其解。呵呵!大家實在想不出,元侯究竟是師承何處,才能學得這文韜武略蓋世無雙啊!”

燕王劉旦笑眯眯的看着元召,有些不露痕跡的奉承隨口而出。這既是他的心裡話,更是許許多多人的同感。

元召,這位天縱之才,到底是從什麼時候橫空出世,有許多人已經記不清,但同時卻有更多的人記得無比清楚。

那一年,長安流傳一個傳說,竇太后做了一個夢。那個夢,是先帝文皇帝託給她的。這位用自己的仁德穩定一個瀕臨危局時代的皇帝,在歸於太虛之後,感念人間多難,憂心後世滄桑,特意爲大漢王朝請得祥瑞,造福世間蒼生。

當時的人都以爲這只是一場虛妄。而恰恰那個少年,正在秋風裡,走進長安。於是,開啓一個從所未有過的盛世序幕,就從那時開始……一直到今天,已經二十多年了。

二十年的時光,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不過就是從少年到壯年的過程。他們娶妻生子,繁衍後代。周而復始,履行生而爲人的平凡使命。而對於這個已經有着幾千萬人口的國家來說,卻正在逐漸脫胎換骨,真正的成爲一個超級繁盛不衰的帝國。

身爲皇室貴族的燕王和廣陵王,有機會比其他外間人知道這其中更多的內幕。也知道更多埋藏於煌煌盛世後面的殘酷代價。

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眼前這個人溫和的外表下,到底有着一顆怎樣堅硬的心。有時候他們在暗中談論起來,心中的驚恐和害怕竟然無以名狀。

這二十年的時間裡,曾經有多少王族貴戚和權威赫赫的大人物,都敗亡在他的手中呢?如果從頭梳理一遍,任何人恐怕都難以再升起與這個人對抗的念頭。

曾經想要置他於死地的人很多,但無一例外,都以悲慘的結局收場。在很久之後,燕王和廣陵王隱約知道,他們的父皇,諡號爲武皇帝的劉徹也親手佈置過精密的殺局,想要誅殺元召,徹底消除心中對未來的隱憂。

但就連這位具有帝王之心的皇帝,最終也失敗了。元召在世間安然無恙,而皇帝卻已經去了他的茂陵,黑暗永寂……。

世界上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先皇武帝的死與元召有絲毫的關係,但在許多人的心裡,他們永遠也不相信,元召那雙能夠洞察一切的眼睛,會沒有提前發覺皇帝身邊存在的危險。而如果那位好大喜功、剛愎自用皇帝的離去,是他冷眼旁觀樂見其成後果的話,這背後所牽扯的關係,可就太複雜了。沒有人敢去想,更沒有人敢隨便把自己的猜測說出一句。

如果夠聰明的話,把元召這些年的所作所爲好好分析一下,就會明白,這個人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的權謀鬥爭,一切的目標,都是爲了他身後這個國家的穩定和強大。這無疑是一種令人肅然起敬的情懷,但更是一種可怕的信仰。這也就意味着,他爲了維護這個目的,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燕王和廣陵王,就是兩個聰明人。或者說是他們有優秀的幕府團隊。自從親眼目睹過幾位宗室親王的悲慘下場後,他們就收斂了自己的野心。尤其是在最有希望挑戰皇位繼承人地位的那兩位皇子盡皆夭亡後,他們就心驚膽戰的徹底死了心。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當很久之前,元召似是有意又似乎是無意當中對他們透露西征的計劃之後,他們便追隨他走上了這條道路。

“只要是對大漢王朝的和平穩定發展沒有阻礙的事,元召都會極力贊同和幫助的……因此,兩位王爺的未來,當遠離大漢,域外稱王!而藉助於大漢軍隊的西征,成就霸業,正當其時也!”

這是龐大的幕府團隊對燕王和廣陵王提出的最中懇意見。他們深以爲然。因此,從各自的封地再次來到西域,他們帶來的不僅是手頭上的軍事力量,還有全部家底兒。這兩位王爺已經下定決心,跟着元召去拼搏一把。成功了,肯定能開創一番基業。就算是失敗了,那也沒有多大關係,最多再回來安分守己的做他們的王爺就是。

元召對於當今天子的這兩位兄長,還是很客氣的。只要是知道分寸的人,他向來不吝於幫助。既然他們有開創之心,他自然會幫助他們達成心願。畢竟,大家都是華夏血脈,炎黃子孫。

“兩位王爺,過獎了。我不過是盡力而爲罷了……呵呵!那麼,你們可都準備好了嗎?”

元召淡淡的笑着,看着這兩位面色激動的皇室貴胄。他相信,他們都很明白自己問的是什麼。

“元侯放心!既然皇帝陛下已經同意,我們便再無後顧之憂。離開長安之日,我們就已經下定了決心,追隨元侯大軍去西方大陸,儘自己最大的能力,讓那裡世世代代成爲華夏族裔影響所在。”

“現在,還有那些顧慮嗎?”

“絕對沒有了!真是沒有想到啊,元侯用兵如神,十五萬波斯精銳,旦夕之間一敗塗地至此!雖孫、吳復生,管、樂再世,難與比肩也!”

廣陵王劉胥也是自負韜略的人,身爲皇室親王,歷來非常驕傲。然而在元召面前,他卻表現的循規蹈距,不敢逾越半分。誰都聽得出來,這是他發自肺腑的敬佩。而這,也正是其他人的真實想法。

面對着萬千雙目光的注目,元召卻只是搖了搖頭。他平靜的說道。

“這些勝利,其實都是將士們的功勞。沒有他們奮不顧身的浴血奮戰,想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打敗波斯人,又談何容易啊!”

風從遠方吹來,帶着天山的冰雪氣息,也帶着祁連山的雄壯豪邁。元召擺了擺手,示意所有人不必再說這些吹捧的話。因爲,馬上就要開始的武威大戰,他已經成竹在胸。有一些戰略部署,現在必須要讓大家都聽明白。

“流沙口戰役之後,波斯大本營的兵力全部加起來,已經不超過二十萬了。而這其中,精銳能戰之士,還要減半……呵呵!彼消我長,如果單從兵力對比上來說的話,漢軍已經佔據絕對的優勢。如果再加上西域諸國聯合起來的軍隊,波斯大本營已經四面楚歌,武士們的戰鬥力恐怕要大打折扣。更何況,他們的糧草供應斷絕多日。這正是我們全力發起進攻的最好時機。”

元召說到這裡,周圍將士們早已經都摩拳擦掌等不及了。不久之前流沙口戰役的勝利,是漢朝軍隊近年來組織的一場最大戰役。而取得的戰果是如此輝煌,令人在振奮之餘,無不渴望着對波斯大本營展開會戰的到來。

“最新接到的戰報,也都是好消息……長城之外的北方草原上,衛將軍也已經同時展開了對波斯北路軍團的進攻,幾次會戰,都戰績斐然,相信取得完勝的日子也不會太遠了。而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算算日期,我們大漢朝的戰船編隊,現在很可能已經看見西方大陸南支半島的邊緣陸地了。”

元召的講述很平淡,像是在說幾件再平常不過的事。然而,周圍所有人的熱血都已經在沸騰。沒有人會經受得住這樣的蠱惑。

“戰!戰!戰……活捉波斯王!漢軍萬勝!大漢帝國萬勝!”

不管是舉起刀劍的將軍,還是振臂高呼的參贊青年才俊們,他們的聲音整齊劃一,充滿了無盡的力量。

第六百九十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七章 財貨天下重 權謀身爲輕第六百八十三章 傾城爲禍第八百四十四章 烈烈傳說曾聽聞第三百五十五章 氣凜凜 馬蕭蕭第二百七十章 鐵骨傲寒氣無雙第一百六十六章 滄海橫流 英雄本色第三百九十九章 負軍機 卸甲戎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龍在野血玄黃第五百九十五章 魚腸名劍綻寒芒第一百五十二章 酒中豪氣 掌上雲煙第七百五十七章 東海尊者第一百六十章 人間善惡 平地生波第四十三章 煙雲人獨立 歲月藏鋒芒第八百五十九章 煙火落下殺人夜第三百四十七章 巾幗夢 梅花開第四百六十八章 九龍階下 今日且去疏狂第四百零二章 若許恩仇 也只淡若雲煙第七百四十四章 刃有鋒芒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敗有因 禍福無門第二百一十二章 暗香盈袖繾綣生第五百六十二章 此間肝膽是男兒第三百七十九章 旌旗卷 映朝霞第七百一十九章 未央落日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秋義 熱血行第三百七十九章 旌旗卷 映朝霞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變始生第二百三十章 善惡成敗翻手間第五百一十二章 兩袖江山千鈞重第四百零二章 若許恩仇 也只淡若雲煙第八百六十三章 十萬重甲星光寒第一百零一章 野望盡頭 誰家宮闕第三百二十九章 識時務 爲俊傑第七百九十章 上林伏兵第三十五章 英雄多落寞 豪氣易摧折第七百六十八章 琅琊王府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光忽起明月樓第三百四十九章 平戎策 待君裁第七百二十一章 此去天涯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波又起 不過枉費心機第三百六十七章 雁門關 將士血第八百零五章 雄鷹展翅傲風雲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安消息已驚動第四百七十八章 暖玉生香 笑語嫣然無瑕第七百三十七章 危在旦夕第二百七十章 鐵骨傲寒氣無雙第四百二十四章 天涯海角 爲誰深情不負第二百六十一章 深恩阻斷如參商第六百五十三章 帝王心思第一百六十八章 烈焰焚火 天道好還第二百三十六章 黃花伴酒分龍蛇第三百五十章 三軍畢 將出塞第三百六十九章 誅敵寇 傳大捷第一百二十七章 先聲奪人 索命追魂第六百五十三章 帝王心思第三百零八章 黑鷹颶 漢之羽第四百三十二章 手掌乾坤 必定不負卿意第一百八十一章 功勳銘刻 重任在肩第七百九十七章 生死存亡第二百五十八章 鐵騎衝陣試鋒芒第七百八十三章 少年李陵第八百五十章 飛躍千山九萬重第七百四十四章 刃有鋒芒第六百九十三章 黑鷹飛將第八百五十八章 長刀所向殺無疆第一百三十六章 命如螻蟻 生死有期第四百零四章 天下社稷 盡在袖底江山第二百七十二章 踏雪拭劍琉璃白第三百一十七章 鐮勾月 亂風波第五百零三章 天地爲席將進酒第五百四十八章 塞上風塵埋殺機第六百七十五章 獠牙猙獰第四百一十五章 身在溝渠 來去明月相照第一百五十五章 願請長纓 手縛蒼龍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石無醫非是病第八百七十二章 殺伐果斷笑談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識時務 爲俊傑第三百四十四章 銀鞍照 霜雪明第四百九十二章 長刀映日 昭烈漢家英雄第六十五章 鐵血鏽忠骨 丹心照汗青第七百九十二章 當殿對決第八百三十二章 睥睨千軍我疏狂第一百四十七章 胸中愛恨 戰血方酬第二百八十九章 朱雀門外人未發第五百九十六章 疾如流星夜飛蝗第五百二十九章 赤火流雲漢箭飛第五百七十九章 生死允諾此身輕第三百二十章 酒意多 人成魔第七百三十七章 危在旦夕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錯鑄成第八百一十四章 滿座衣冠朝天闕第一百七十九章 鷹隼試翼 風塵吸張第一百五十章 馬踏江山 牧野鷹揚第四百九十七章 男兒慷慨 不過策馬彎弓第二百零八章 西風吹落多少恨第三百四十四章 銀鞍照 霜雪明第三百四十章 白頭將 烈焰行第一百八十八章 明月樓頭 覆水難收第八百五十九章 煙火落下殺人夜第五百三十七章 漢軍遮斷生死路
第六百九十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七章 財貨天下重 權謀身爲輕第六百八十三章 傾城爲禍第八百四十四章 烈烈傳說曾聽聞第三百五十五章 氣凜凜 馬蕭蕭第二百七十章 鐵骨傲寒氣無雙第一百六十六章 滄海橫流 英雄本色第三百九十九章 負軍機 卸甲戎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龍在野血玄黃第五百九十五章 魚腸名劍綻寒芒第一百五十二章 酒中豪氣 掌上雲煙第七百五十七章 東海尊者第一百六十章 人間善惡 平地生波第四十三章 煙雲人獨立 歲月藏鋒芒第八百五十九章 煙火落下殺人夜第三百四十七章 巾幗夢 梅花開第四百六十八章 九龍階下 今日且去疏狂第四百零二章 若許恩仇 也只淡若雲煙第七百四十四章 刃有鋒芒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敗有因 禍福無門第二百一十二章 暗香盈袖繾綣生第五百六十二章 此間肝膽是男兒第三百七十九章 旌旗卷 映朝霞第七百一十九章 未央落日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秋義 熱血行第三百七十九章 旌旗卷 映朝霞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變始生第二百三十章 善惡成敗翻手間第五百一十二章 兩袖江山千鈞重第四百零二章 若許恩仇 也只淡若雲煙第八百六十三章 十萬重甲星光寒第一百零一章 野望盡頭 誰家宮闕第三百二十九章 識時務 爲俊傑第七百九十章 上林伏兵第三十五章 英雄多落寞 豪氣易摧折第七百六十八章 琅琊王府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光忽起明月樓第三百四十九章 平戎策 待君裁第七百二十一章 此去天涯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波又起 不過枉費心機第三百六十七章 雁門關 將士血第八百零五章 雄鷹展翅傲風雲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安消息已驚動第四百七十八章 暖玉生香 笑語嫣然無瑕第七百三十七章 危在旦夕第二百七十章 鐵骨傲寒氣無雙第四百二十四章 天涯海角 爲誰深情不負第二百六十一章 深恩阻斷如參商第六百五十三章 帝王心思第一百六十八章 烈焰焚火 天道好還第二百三十六章 黃花伴酒分龍蛇第三百五十章 三軍畢 將出塞第三百六十九章 誅敵寇 傳大捷第一百二十七章 先聲奪人 索命追魂第六百五十三章 帝王心思第三百零八章 黑鷹颶 漢之羽第四百三十二章 手掌乾坤 必定不負卿意第一百八十一章 功勳銘刻 重任在肩第七百九十七章 生死存亡第二百五十八章 鐵騎衝陣試鋒芒第七百八十三章 少年李陵第八百五十章 飛躍千山九萬重第七百四十四章 刃有鋒芒第六百九十三章 黑鷹飛將第八百五十八章 長刀所向殺無疆第一百三十六章 命如螻蟻 生死有期第四百零四章 天下社稷 盡在袖底江山第二百七十二章 踏雪拭劍琉璃白第三百一十七章 鐮勾月 亂風波第五百零三章 天地爲席將進酒第五百四十八章 塞上風塵埋殺機第六百七十五章 獠牙猙獰第四百一十五章 身在溝渠 來去明月相照第一百五十五章 願請長纓 手縛蒼龍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石無醫非是病第八百七十二章 殺伐果斷笑談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識時務 爲俊傑第三百四十四章 銀鞍照 霜雪明第四百九十二章 長刀映日 昭烈漢家英雄第六十五章 鐵血鏽忠骨 丹心照汗青第七百九十二章 當殿對決第八百三十二章 睥睨千軍我疏狂第一百四十七章 胸中愛恨 戰血方酬第二百八十九章 朱雀門外人未發第五百九十六章 疾如流星夜飛蝗第五百二十九章 赤火流雲漢箭飛第五百七十九章 生死允諾此身輕第三百二十章 酒意多 人成魔第七百三十七章 危在旦夕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錯鑄成第八百一十四章 滿座衣冠朝天闕第一百七十九章 鷹隼試翼 風塵吸張第一百五十章 馬踏江山 牧野鷹揚第四百九十七章 男兒慷慨 不過策馬彎弓第二百零八章 西風吹落多少恨第三百四十四章 銀鞍照 霜雪明第三百四十章 白頭將 烈焰行第一百八十八章 明月樓頭 覆水難收第八百五十九章 煙火落下殺人夜第五百三十七章 漢軍遮斷生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