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縣令雷洪(一)

然而還沒等長沙城裡的這些豪紳們商量出個結果來,一封封來自京城的信件打斷了他們的謀劃。

“這些竟然都是新安伯、翰林院侍讀劉錫命家的產業?楊公竟然叫咱們收手?”

幾家官紳人家全都面面相覷。

聚集起來的幾家官紳全都有家人在京中做官,不止他們,湖廣所有的地面上都被楚黨打了招呼,要給予劉家的兩家商號方便。

這裡面自然有劉錫命回朝後帶來的一系列變化,但是更多是劉錫命此時的自身價值已經顯現出來,讓楚黨也不得不進行拉攏。

至於兩廣方面,劉錫命則是向已經擔任五省剿撫總理的熊文燦討了個人情,請他幫忙說和了一二。

加上龍驤師在地方上配合漢元商號和恆順商號的擴張,幾個月的時間裡,劉家在幾個省內的商號據點全部建立完成。

劉家第一次體會到了官紳勾結所帶來的便利。

當然,爲了避免引起衆怒,劉家也並非是一味壓制,在出讓部分利益拉攏了一批經銷商後,劉家的勢力迅速在這幾個省份鋪開了。

到了崇禎十一年底,產自劉家的布匹、絲綢、茶葉、酒水、琉璃製品以及各種南洋特產便流入到了這幾個省的市場當中。

因爲成本低,特別是劉家的布匹生意,以比江南棉布底上一分到兩分的價格,加上質量更勝一籌,近乎傾銷地佔領了這幾個省的市場,大大打擊了江南的棉布生意。

不過劉家預想中的人員運輸通道卻沒有這麼簡單,在無法擊敗鄭家的情況下,劉家只好小規模通過澳門向呂宋運送人員。

爲此,龍驤師、伏波師全都憋了一口氣,摩拳擦掌想要和鄭家大幹一場。

不過這些要求通通被劉錫命壓了下去,在劉家艦隊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前,他不會貿然輕啓戰端。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

崇禎十年九月,就在劉錫命等人還未出海之前,河南南陽府內鄉縣終於迎來了久未的縣官。

雷洪一行是沿着黃河一路向西而來的,沿途上無論是河北還是河南,全都是一片悽慘悲涼之色。

大批的田地被拋荒,大量的百姓直接餓斃在田間路邊,加上這些地方因爲戰亂不斷,已然有許多疫病流行,死傷的百姓更是數不勝數。

到了洛陽之後,雷洪等便從這裡登岸轉道向南,遍地流民的情況也變得更爲普遍。

這裡是流賊活動的主要地區,往日裡富庶繁華的河南也已經殘破不堪,強盜土匪更是層出不窮。

好在劉錫命專門給他們這些新進進士配備了一個屯的警衛,不然他們可能都到達不了各自的就任州府。

進入到內鄉縣,雷洪頓時發覺縣中的情形比洛陽等地還要嚴重。

因爲地處商洛古道的出口處,內鄉已經被來來去去的流賊肆虐了十幾遍了,早已是餓殍遍地、生民困頓。

要知道整個河南此前也不過六七百萬人口,如今至少已經因爲戰亂饑荒歿去了四分之一了。

崇禎十年九月十二日。

內鄉縣衙役白役孫平今天一早起來就覺得院子裡的喜鵲在叫,總感覺像是有什麼好事要發生。

當他把自己心頭的擔心給自家婆娘說了以後,反而迎來了一通無情的嘲諷,“你還是想想今天能不能撈幾個錢兒回來吧。”

眼下內鄉縣基本都快停擺,吃不着飽飯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他還是仗着自己有親戚在縣衙裡當差,這才混了個白役身份,好歹能混口飯吃。

“撈錢,到哪兒撈錢去”,孫平嘀嘀咕咕地將自己粗瓷碗裡的稀粥一口喝碗,扔下就朝門外走去。

“現在兵荒馬亂的,連商旅都沒多少了,我他孃的一個看大門的到哪兒給你撈錢去,敗家娘們兒。”

早知道就請人調去看大街了,好歹還能從商鋪裡收點兒油水,孫平一路憤憤不平地朝城門走去。

好在眼下已經是九月,太陽沒那麼毒辣,孫平跟着幾個白役窩在城門洞裡守了一個上午也沒見到幾個人,搜刮過路費更是不可能了。

誰知到了下午的時候出了轉機,跟孫平同鄉的任河有些激動地捅了捅他肩膀,“孫哥,有大魚來了,你看。”

孫平睡眼惺忪地朝城外大路上掃過去,一片倒伏在道路兩旁的流民當中,三十多號人騎着馬,趕着車正在朝內鄉縣城門處走過來。

“有大魚來啦!”

這一下城門洞裡的二十幾個白役全都打了個激靈翻身而起,一羣人眼巴巴地望着來人的方向露出貪婪的眼神。

但是等到這三十幾人的隊伍漸漸靠近城門的時候,孫平等人火熱的內心卻漸漸涼了下來。

這他孃的是什麼富貴人家啊。

當先的十來個騎兵全都身着青色魚鱗齊腰甲,頭戴齊沿帽,手上握着腰間的腰刀,背後更是揹着一杆鳥槍。

孫平探了探頭朝騎兵身後的馬車和殿後的人看過去,這些人竟然全都是這個打扮,嚇得他哆哆嗦嗦地就想要往城裡跑。

“有兵馬過境!”

早已被流賊弄得心驚膽寒的內鄉縣衆人全都狂呼起來,一個個全都朝城門洞子裡鑽,一邊想要把城門關上。

城外的流民也被他們這動靜弄得雞飛狗跳,哭喊着就想要朝縣城裡擠。

好在一名騎士飛奔而來,口中的話讓孫平等人手上一鬆。

“新任內鄉縣知縣、新科進士雷老爺駕到,爾等還不趕快迎接!”

新任的縣老爺?

孫平等人面面相覷,內鄉這都已經兩三年沒有縣令上任了,有誰會到這種兵荒馬亂的地方來。

這人怕不是個憨憨吧,孫平等人心中已經給雷洪下了個定論。

一羣白役哪裡敢做這等主,見來人似乎沒有要搶城的意思,幾個白役連忙朝縣衙跑去通知,孫平等人則呼啦一下出來跪倒在雷洪等人的車駕前面。

“我等拜見大老爺”

孫平趁着跪倒在地的功夫,偷偷擡眼看了看從馬車裡出來的這人,只見他身着一身綠色七品知縣官服,面留短髯,鋒眉虛張,一股剛烈之氣撲面而來。

這人真的是知縣!

不用覈驗身份,直覺告訴孫平眼前這人確屬無疑。

正在他胡思亂想間,那馬車上的年輕官員指着他直接喊道:“你等是何人,上前來答話。”

孫平擡起頭來不敢相信地用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我?”

“當然是你”,雷洪有些不耐煩地揮了揮手。

孫平畏畏縮縮地站了起來,湊到馬車近前弓腰駝背地杵着,“老爺有事請吩咐。”

雷洪指了指城外的一大幫流民,“這些人都是怎麼回事?”

又是個不通庶務的書呆子,孫平心中鄙夷,這還用問嗎。

不過他面上仍是恭恭敬敬地回道:“回老爺,這些都是內鄉鄉左近的流民。”

“本官知道是流民,只是縣衙爲何不安排救濟,難道就讓他們在此餓死不成?”

孫平有些汗顏道:“大老爺,縣衙裡現在連個官兒都沒有,全靠一羣書吏老爺們撐着,誰敢做這些事啊,再說了,咱們內鄉縣衙也沒糧可發啊。”

“你倒是對縣衙挺熟”,雷洪隨口問了兩句,沒想到眼前這人竟然能答的上來,頓時對他有了些興趣,開始仔細在他這兒打聽起內鄉縣衙的情形來。

幾分鐘的功夫,城門處呼啦啦涌來了一大幫身着青黑吏服的書吏們,見到雷洪的車駕停在城門前,一幫人蜂擁着擠了上前跪地行禮。

當頭的一個書吏行完禮看向雷洪,“大老爺,不知朝廷的文書可帶着?”

跟着前來的劉家親衛屯長姜保林上前將文書掏了出來,一邊不耐煩道:“怎麼着,還想讓大老爺在城外等着嗎,快帶路去縣衙覈驗吧。”

“對對對,大老爺裡面請”,一幫書吏趕忙閃開一條路來。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斷博弈第七百零九章 新朝氣象(四)第六百七十九章 稱王建國第五百零二章 賑濟京城(四)第九十二章 城中來信第七十五章 再臨府城第七百一十二章 新朝氣象(七)第三百八十二章 京城盤桓(二)第一百章 再鬥黑虎 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另立新君(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意呆利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董家小宛(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聯姻公主(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德榮從軍(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提前佈局第二百四十六章 家中日常(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彈劾天官(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亮相復社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度建設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幕不斷(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中亂起第二百八十六章 府城角力(八)第九十二章 城中來信第一百六十三章 永凱當官(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修建船廠(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救疫河南(三)第六百零八章 督師中原(九)第二百七十三章 清除隱患第三百八十一章 京城盤桓(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臨機應對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凱當官(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引君入甕第二百八十二章 府城角力(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次相遇第三百九十七章 村中諸事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奪海權(十五)第三百零六章 名振府縣(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沐甘霖第五百五十三章 救疫河南(十六)第五十七章 今事急矣第六百九十四章 驅逐韃虜(六)第十七章 張家大戶第三百零五章 再見總兵第五百二十五章 佔領臺灣(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奪命時刻第四百二十二章 彈劾天官(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武當山上(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入學金泉第八十六章 煉製鋼鐵 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家生變(五)第四十八章 縣丞巡縣 一第六百九十九章 驅逐韃虜(十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商業聯盟(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轉道向東第二百六十二章 浙江宗羲(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縣令雷洪(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驅逐韃虜(十一)第七十一章 建窯燒磚第一百零四章 重整家務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覆滅(五)第三百九十五章 劉家生變(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永凱當官(四)第四章 賺錢想法第四百零六章 大獲全勝(二)第五百零一章 賑濟京城(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斷博弈第三百五十四章 蘇州香君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明覆滅(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名深陷第四十一章 打擊報復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疫河南(十)第九十五章 學子聚會 一第七百二十章 征服蒙古(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入讀縣學第四百三十五章 朝堂爭鬥(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府城角力(十)第三百八十四章 京城盤桓(四)第六百八十三章 攻取江南(三)第一章 魂入明朝第三百五十八章 怒爲紅顏(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日本開關(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中頭名(六)第二百七十章 倉皇而逃(二)第六十八章 招攬人手第四百六十四章 佔領呂宋(七)第三百三十二章 鏖戰山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小戰建虜(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縣試張榜第一百七十章 突襲莊園(三)第六百一十三章 督師中原(十四)第一百零一章 再鬥黑虎 三第五百九十四章 朱仙之敗(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圖謀宗室(一)第五百一十章 爭奪海權(二)第九十八章 私相授受第五百零二章 賑濟京城(四)第五百四十四章 救疫河南(六)第三百三十二章 鏖戰山中第三百五十六章 逆案中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時司徒(一)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斷博弈第七百零九章 新朝氣象(四)第六百七十九章 稱王建國第五百零二章 賑濟京城(四)第九十二章 城中來信第七十五章 再臨府城第七百一十二章 新朝氣象(七)第三百八十二章 京城盤桓(二)第一百章 再鬥黑虎 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另立新君(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意呆利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董家小宛(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聯姻公主(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德榮從軍(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提前佈局第二百四十六章 家中日常(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彈劾天官(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亮相復社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度建設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幕不斷(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中亂起第二百八十六章 府城角力(八)第九十二章 城中來信第一百六十三章 永凱當官(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修建船廠(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救疫河南(三)第六百零八章 督師中原(九)第二百七十三章 清除隱患第三百八十一章 京城盤桓(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臨機應對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凱當官(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引君入甕第二百八十二章 府城角力(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次相遇第三百九十七章 村中諸事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奪海權(十五)第三百零六章 名振府縣(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沐甘霖第五百五十三章 救疫河南(十六)第五十七章 今事急矣第六百九十四章 驅逐韃虜(六)第十七章 張家大戶第三百零五章 再見總兵第五百二十五章 佔領臺灣(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奪命時刻第四百二十二章 彈劾天官(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武當山上(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入學金泉第八十六章 煉製鋼鐵 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家生變(五)第四十八章 縣丞巡縣 一第六百九十九章 驅逐韃虜(十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商業聯盟(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轉道向東第二百六十二章 浙江宗羲(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縣令雷洪(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驅逐韃虜(十一)第七十一章 建窯燒磚第一百零四章 重整家務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覆滅(五)第三百九十五章 劉家生變(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永凱當官(四)第四章 賺錢想法第四百零六章 大獲全勝(二)第五百零一章 賑濟京城(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斷博弈第三百五十四章 蘇州香君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明覆滅(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名深陷第四十一章 打擊報復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疫河南(十)第九十五章 學子聚會 一第七百二十章 征服蒙古(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入讀縣學第四百三十五章 朝堂爭鬥(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府城角力(十)第三百八十四章 京城盤桓(四)第六百八十三章 攻取江南(三)第一章 魂入明朝第三百五十八章 怒爲紅顏(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日本開關(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中頭名(六)第二百七十章 倉皇而逃(二)第六十八章 招攬人手第四百六十四章 佔領呂宋(七)第三百三十二章 鏖戰山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小戰建虜(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縣試張榜第一百七十章 突襲莊園(三)第六百一十三章 督師中原(十四)第一百零一章 再鬥黑虎 三第五百九十四章 朱仙之敗(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圖謀宗室(一)第五百一十章 爭奪海權(二)第九十八章 私相授受第五百零二章 賑濟京城(四)第五百四十四章 救疫河南(六)第三百三十二章 鏖戰山中第三百五十六章 逆案中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時司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