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朝堂爭鬥(二)

散朝之後,劉錫命故意走在人羣后面,找上了同樣漫步而行的楊嗣昌等人。

“恭喜楊公就任大司馬”,劉錫命笑呵呵地朝楊嗣昌拱手致意,“只是溫黨今日突然發難,不知楊公如何打算?”

楊嗣昌身邊姚明恭等人也圍了上來,他捋須搖頭道:“溫長卿自以爲得計,殊不知打擊面太大,更容易被人所趁,咱們此前的計劃照舊,先收集溫黨結黨的證據再說。”

劉錫命長嘆一聲,也只能先行如此了。

當天夜裡,新安伯府又迎來了一撥客人。

щшш¸ttκд n¸¢ 〇

陳子龍、黃宗羲、夏允彝等復社骨幹全都找上門來,不過這次他們臉上不復之前新科進士的風采,全都是一臉惶然。

劉錫命趕緊將一衆人等迎到書房敘話。

“人中兄,太沖兄,你等今日來此有何貴幹?”

陳子龍擦了擦額頭的虛汗,一臉愴然地看向劉錫命,“無疆,今日朝堂你也在場,想來事情也應當知曉了吧。”

果然是爲張溥的事情而來。

劉錫命點點頭,臉上露出難色道:“今日我親眼目睹溫賊發難,只是人微言輕,無法替乾度兄申辯。”

黃宗毅一臉不怪你的表情,“事出突然,就連李公等人都手足無措,你自然也做不了什麼,我等今日來是另有事相求。”

“如今錢牧齋恐怕要被收監到詔獄之中,我等素來與內監相惡,如今只能四處尋找關係,無疆你如今身爲侍讀,常在宮中來往,不知道可有門路?”

剛聽到黃宗羲說要尋找內監關係的時候,劉錫命還心中一跳。

自己結交曹化淳等人這件事做得還算隱秘,他還以爲是消息泄露了。

如今聽完黃宗羲說的,劉錫命卻恍然想到,自己現在也算是時常出入宮禁的人了,有些事情似乎也不必再過於遮掩。

念及此處,他略做沉思狀想了想點頭道:“近日時常在宮中,倒是和司禮監曹公公、王公公等人有些交道,只是不知諸位是想要做什麼?”

陳子龍等人全都舒了口氣,怪只怪往日裡東林中人過於囂張,竟然將朝中大部分派系得罪了個遍,因此這次出事,大多都是作壁上觀。

衆人卻沒想到,竟然還能從劉錫命這麼個新入朝之人這裡獲得一些幫助,大家心中都有些感嘆。

陳子龍趕忙解釋道:“不用做什麼,只需幫我等打通詔獄關節,能夠讓我等傳遞消息即可。”

這倒不是難事,劉錫命想了想,點頭應承下來,“此事我儘量想法轉圜,不過卻不能保證一定能成。”

“呼”

陳子龍舒了一口氣,趕忙拱手行禮,“如此便多謝無疆了。”

“你我同氣連枝,有什麼需要謝的,前些日子我才同乾度兄商議要蒐集溫黨勾結的罪證,今日溫黨便突然發難,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麼紕漏?”

黃宗羲皺了皺眉搖搖頭,“應該不至於,我等行事雖然說不上密不透風,但是也不是這麼容易走漏消息的,況且從今日朝堂上來看,溫賊顯然準備已久,看來賊心不死啊。”

“哼,崇禎七年會試之時,溫賊便對我復社中人大加貶黜,如今這是見事不成,想要鋌而走險了。”,夏允彝一臉氣憤。

“那彈劾溫黨一事便更要加快了”,劉錫命悚然而驚,他擔憂的是溫體仁將此事又牽扯到自己身上。

“諸位,如今乾度兄下獄,收集溫黨罪證一事便要加快了,這事只能拜託諸位了。”

“你放心,我等義不容辭”,陳子龍一臉堅毅地抱拳回道。

溫體仁一夥的動作確實非常迅速,只用了二十天時間,錢謙益就被錦衣衛從他的南京宅邸中檻車押送到了京師。

五月二十四日,趁着到宮內當值的空隙,劉錫命悄悄找上了曹化淳,兩人在乾清宮後殿的丹陛下碰了面。

“狀元公難得來找咱家一趟,不知道是有什麼事啊?”

曹化淳看向劉錫命的眼光十分和藹可親,讓外人看見還以爲這個皇城內最大的太監頭子和劉錫命有什麼子侄關係呢。

劉錫命嘿嘿一笑,“曹公果然老辣,劉某這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錢謙益已然被押送到了京師,眼下就囚禁在詔獄之中,劉某想請曹公公給個方便。”

曹化淳眼睛一眯,“錢謙益?新安伯怎麼會和這種人扯上關係的?”

“現在皇爺對這些東林中人可是厭惡的緊,新安伯最好不要和他們過往太密纔是。”

劉錫命趕忙拱手致謝道:“多謝公公提點,劉某自然和錢謙益等人沒有干係,只是今科會試之中有頗多同年都是來自江南,因此便請我幫忙請託一二。”

“若是咱家不幫呢?”,曹化淳將手中拂塵一掃。

劉錫命下意識地四下看了看,一時之間有些不知道如何是好。

他可沒想到這幫死太監還會拒絕自己的小要求,當下只能快速思考起來。

誰知道曹化淳呵呵一笑,“算了,不過是跟你玩笑罷了,錢謙益此前曾替王安王公公寫過悼詞,也算和咱家有些香火情,這事咱家回去給東廠打招呼的。”

劉錫命頓時大喜,“多謝公公成全。”

“新安伯還是少和這些人走動爲妙”,曹化淳臨走時還不忘提醒道:“你可知溫閣老如何入了陛下的眼,還不是因爲他素來宣稱自己是孤臣。”

“多謝公公提點。”

劉錫命這一聲感謝倒是發自內心。

有人幫忙,辦起事來卻是好了許多。

第二天晚上,劉錫命和陳子龍等人便在詔獄之中見到了蓬頭垢面的錢謙益。

“人中,速速救我!”

錢謙益面白鬚短,若是穿上一身士人長袍,便又是一副儒雅之士的面貌。

不過劉錫命等人見到他時,他顯然也已經慌了手腳,連滾帶爬地便從詔獄裡的木牀爬了下來,隔着鐵欄杆一把抓住陳子龍的手哭訴道。

陳子龍看得一臉心酸,往日裡風度翩翩的錢牧齋到哪裡去了。

劉錫命眼見兩人就快要陷入閒聊環節了,趕忙咳嗽一聲驚醒兩人。

陳子龍如夢初醒地一把抓住錢謙益雙手問道:“錢公,你可知道你那鄉人有什麼把柄?我等如何能救?”

錢謙益一臉灰敗,“張漢儒不當人子,我對其推心置腹,誰知其竟然反手出賣,我輩雖然號稱東林,但是從未有結黨之念,只是數年來往來頻繁,其中書信不少都被張漢儒掌握,這可如何是好?”

說完,錢謙益彷彿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一把拉住陳子龍問道:

“詔獄森嚴,你們是如何進來的?”

陳子龍這才介紹了一下劉錫命道:“多虧今科狀元,翰林院侍讀,新安伯劉錫命劉無疆相幫,走通了曹化淳曹公公的路子,這纔有機會進來。”

“哈哈哈,原來是大名鼎鼎的新安伯,老夫有救矣。”

錢謙益渾身爆發出了驚人的力氣,一下子撐着鐵欄杆站了起來,對着劉錫命行了個長躬大禮。

“還請新安伯再幫老夫一個忙”,不等劉錫命答應,他便自顧自地說道:

“老夫當年曾爲王安王公公寫過碑文,臨行前他便對老夫說過,若是事有不偕,可請宮中曹化淳、王承恩等輩幫忙。”

“如今老夫身陷囹圄,也只有他們這些天子近臣可以幫我了,我這便手書一封自辯摺子,煩請新安伯交由曹公公,請他幫忙遞交,不知可否?”

你還真是不客氣啊,劉錫命心中破口大罵,這他孃的用的是老子的人情。

若是救個有用的人也就算了,關鍵錢謙益這種“水太涼”他是連多看一眼都不想的,如何肯幹這種事。

見劉錫命眉頭大皺,陳子龍心中一驚趕忙轉過身來,“無疆賢弟,此事只有煩請你再出手一次,我等上下感激不盡。”

第四百零三章 開始造船第四百四十五章 香港海戰(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董家小宛(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突襲莊園(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返回順慶(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救疫河南(三十一)第七百一十章 新朝氣象(五)第七百一十一章 新朝氣象(六)第四百三十五章 朝堂爭鬥(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攻取江南(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欽點狀元(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成都府城第四百八十九章 京營點兵(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守株待兔(二)第七十九章 顧盼生輝第九十五章 學子聚會 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明丞相(四)第六百四十六章 佔領山西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元往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國之脊樑第九十四章 謝府談話第五百八十章 救時司徒(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家中日常(一)第三百九十章 劉家變故(一)第九十一章 編練曲兵第一百二十章 再生波瀾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下大亂(四)第五百二十五章 佔領臺灣(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準備院試(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請戰建虜第八十一章 再教子弟第一百三十四章 吃相難看第四百七十七章 四處擴張(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回村誘惑第一百零五章 整頓流民第四百八十四章 武當來訪(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中亂起第四百三十二章 聯結楚黨(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錦衣生變第五百九十四章 朱仙之敗(一)第二十六章 必先正名第五百六十三章 救疫河南(二十六)第四百二十四章 同道中人第六百五十三章 恐嚇清軍(三)第六百零九章 督師中原(十)第四百一十四章 俘獲闖王(四)第七十六章 老劉救美第三十三章 去除羽翼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沐甘霖第六十四章 立功受賞 一第五百零四章 賑濟京城(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順流而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探唐府(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圍攻武昌(三)第三十八章 張氏子弟第四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獻忠兵至(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突襲莊園(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天下大亂(六)第七百一十八章 征服蒙古(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朱仙之敗(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建虜請和第二百九十七章 獻忠兵至(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再次擴張第二章 鄉村見聞第三百八十三章 京城盤桓(三)第二百六十章 無心之禍第三十二章 真假難辨第六百七十章 呂宋漢王(十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改換衣冠(一)第八十章 初談地理第九十章 整頓村莊第三百三十六章 德榮從軍(四)第三百六十章 怒爲紅顏(三)第七百零三章 驅逐靼虜(十五)第四百二十九章 謀劃佈局(二)第八十章 初談地理第三百八十六章 小戰建虜(一)第四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三)第二十六章 必先正名第三百三十九章 討要屯田第十七章 張家大戶第七百零一章 驅逐韃虜(十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外援趕到第三百三十二章 鏖戰山中第三百三十六章 德榮從軍(四)第六十二章 智退敵兵第六百一十章 督師中原(十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縣令雷洪(三)第九十二章 城中來信第六百九十一章 驅逐韃虜(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幕不斷(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突襲莊園(二)第一百零五章 整頓流民第三百六十七章 應該如是(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南明離火(一)第七十七章 登堂入室第六百零三章 督師中原(四)第三百五十二章 義憤填膺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宋漢王(十八)
第四百零三章 開始造船第四百四十五章 香港海戰(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董家小宛(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突襲莊園(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返回順慶(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救疫河南(三十一)第七百一十章 新朝氣象(五)第七百一十一章 新朝氣象(六)第四百三十五章 朝堂爭鬥(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攻取江南(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欽點狀元(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成都府城第四百八十九章 京營點兵(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守株待兔(二)第七十九章 顧盼生輝第九十五章 學子聚會 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明丞相(四)第六百四十六章 佔領山西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元往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國之脊樑第九十四章 謝府談話第五百八十章 救時司徒(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家中日常(一)第三百九十章 劉家變故(一)第九十一章 編練曲兵第一百二十章 再生波瀾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下大亂(四)第五百二十五章 佔領臺灣(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準備院試(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請戰建虜第八十一章 再教子弟第一百三十四章 吃相難看第四百七十七章 四處擴張(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回村誘惑第一百零五章 整頓流民第四百八十四章 武當來訪(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中亂起第四百三十二章 聯結楚黨(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錦衣生變第五百九十四章 朱仙之敗(一)第二十六章 必先正名第五百六十三章 救疫河南(二十六)第四百二十四章 同道中人第六百五十三章 恐嚇清軍(三)第六百零九章 督師中原(十)第四百一十四章 俘獲闖王(四)第七十六章 老劉救美第三十三章 去除羽翼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沐甘霖第六十四章 立功受賞 一第五百零四章 賑濟京城(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順流而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探唐府(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圍攻武昌(三)第三十八章 張氏子弟第四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獻忠兵至(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突襲莊園(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天下大亂(六)第七百一十八章 征服蒙古(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朱仙之敗(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建虜請和第二百九十七章 獻忠兵至(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再次擴張第二章 鄉村見聞第三百八十三章 京城盤桓(三)第二百六十章 無心之禍第三十二章 真假難辨第六百七十章 呂宋漢王(十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改換衣冠(一)第八十章 初談地理第九十章 整頓村莊第三百三十六章 德榮從軍(四)第三百六十章 怒爲紅顏(三)第七百零三章 驅逐靼虜(十五)第四百二十九章 謀劃佈局(二)第八十章 初談地理第三百八十六章 小戰建虜(一)第四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三)第二十六章 必先正名第三百三十九章 討要屯田第十七章 張家大戶第七百零一章 驅逐韃虜(十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外援趕到第三百三十二章 鏖戰山中第三百三十六章 德榮從軍(四)第六十二章 智退敵兵第六百一十章 督師中原(十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縣令雷洪(三)第九十二章 城中來信第六百九十一章 驅逐韃虜(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幕不斷(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突襲莊園(二)第一百零五章 整頓流民第三百六十七章 應該如是(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南明離火(一)第七十七章 登堂入室第六百零三章 督師中原(四)第三百五十二章 義憤填膺第六百七十七章 呂宋漢王(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