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京城盤桓(四)

“嘿嘿”

聽到李彪這話,江德參幾人在一旁獰笑着掰了掰手腕。

“說了又如何”,那男子明顯是被幾個大漢嚇住了,只是臉上依舊一副強撐的模樣。

“姓劉的向皇帝建言要裁汰吏員,現在內閣又說要從六部開始,這不是要斷我等生路是什麼,反正早晚都得餓死,我上來討個公道又怎麼了。”

“操”,李彪嘴裡罵了一句。

“彪哥,這怎麼辦,還弄嗎?”

李彪皺眉掃了掃這人,搖了搖頭:“先別忙動手,等我請示了二哥再說。”

伯爵府正堂之中,劉錫命正將前來拜訪的幾個四川籍小官打發走,卻聽到李彪走進來說了這麼一個消息,驚得他心中一凜。

“快把他帶過來見我。”

等到這男子被擡到正堂之中,劉錫命仔細端詳一番,更是忍不住眉頭大皺。

身着長袍,顯然也算是讀書人,看他五指纖細,唯有指節和手腕處有些老繭,不用說也是常年忙於案牘之事的原因。

這個人莫非也是六部之中的書吏?

劉錫命一邊緩步走回主位,一邊端起茶杯慢條斯理問道:“你是哪個部裡的?”

“吏部……”

這男子被劉錫命這番上位者的姿態拿捏的死死的,下意識地便直接說出口道。

“混賬”,劉錫命一巴掌拍在茶几上,心中卻疼的齜牙咧嘴。

“你身爲公人,竟然敢襲擊功勳府邸,不想活了嗎?”

那男子慘笑一聲,“新安伯好大威風,只是真要如你所說的那般改革吏治,我等生路都沒有了,照樣也活不下去。”

劉錫命眉頭一皺,“你從哪裡聽來的這些閒言碎語,竟然就敢到我這兒來找事。”

那書吏模樣的男子這會兒反而鎮定下來,一個翻身從地上坐了起來。

“新安伯方纔也聽了,我是吏部的人,這些消息自然無比靈通,你不敢拿朝中大臣如何,卻只向我等小吏開刀,虧得陛下還誇你少年英才,依我看不過也是一介趨炎附勢之輩罷了。”

“狗才,你找死!”

劉錫命還沒動怒,李彪卻率先大罵道。

“退下”,劉錫命掃了一眼李彪。

“本爵說的難道有錯?你等胥吏把持政務,使上官不知民情,使小民不知朝廷恩德,欺上瞞下,大肆漁利,莫非還動你們不得,真是好笑了,本爵倒要看看,這消息傳出去,天下人是拍手稱快的人多還是肆意辱罵的人多。”

劉錫命一臉厭惡地盯住眼前這男子。

“呵呵,說我等大肆漁利這倒不假,但是你朝廷中的哪一個屁股上是乾淨的,我們拿的不過是小頭,大頭可都被這些上官拿去了,這你怎麼不敢向皇帝明言,卻要拿我等來開刀,分明就是欺軟怕硬。”

這男子越說越激動,竟然還有從地上站起來的趨勢,索性李彪一個健步將他按了回去。

“今日你勢大,我便不多說了,你等着吧,早晚還有人要上門來討個公道。”

“等等,等等”,劉錫命腦瓜子有些生疼。

“老子只說了要改革吏治,可這具體的措施全都是由內閣來議定,跟我一文錢關係也沒有,你們來找我作甚?”

那男子聽到這話竟然腦袋一偏,不再理睬劉錫命。

“操,二哥,要我說直接打一頓送官得了,跟他廢話什麼。”,李彪心裡的小暴躁終於又有些忍不住了。

劉錫命想了想,終究還是揮了揮手,“算了,扔出去,讓他自己走吧,下次還敢再來可就沒這麼容易脫身了。”

打發走這名突兀上門的書吏,劉錫命心中的不安卻揮之不去。

吏員改革才提了個頭子就被傳出了風聲,這裡面要是沒有貓膩,劉錫命打死都不信。

對於劉錫命眼下來說,改不改其實與他無關,但是他就怕像今天這樣子,溫體仁這些人強行把鍋甩到自己頭上來,那到時候自己可就是惹得一身騷了。

不行,不能這麼被動下去,劉錫命心頭定下主意。

他將李彪等人又叫到了書房裡面,“讓咱們的人喬裝打扮一下,去街上找些混混乞丐散佈消息,就按如此說法來說……”

李彪和江德參等人聽了劉錫命的吩咐,一個個笑的眼斜嘴歪。

形勢果然如劉錫命所料的,沒兩天的功夫,朝廷關於吏治改革的消息在京城裡傳的沸沸揚揚。

四九城的百姓完美傳承了他們掙着賣白菜的錢,操着賣白 粉的心的基因,開始在各處茶樓酒館裡轟轟烈烈地大討論起來。

然而當晚首輔溫體仁的府上氣氛卻不是那麼和諧。

浙黨大大小小十幾位重要成員齊聚在溫府之中,全都摒神凝氣地看向坐在主位的溫體仁。

原本氣定自若的溫體仁沒了劉錫命上次見到的儒雅淡定,臉上反而都是一片氣急敗壞的神情。

吏部侍郎汪慶百吞了吞口水,“閣老,現在消息是傳出去了,但是坊間裡都在傳聞說是咱們想要撈權搞黨爭,才專門針對六部下手。”

“還說什麼這次之後,只怕朝堂上還想做事的那些人也只能在部堂裡當泥塑菩薩了……”

“當”,溫體仁一下子沒忍住,直接將手裡茶盞摔在地上。

“查出來沒有,是誰放出的這些消息?”

巡城御史張思陽躬身回道:“最早是誰說的不知道,但是屬下最近查訪過程中發現,有不少都是張溥、馬士奇等人的家人。”

溫體仁登時勃然大怒,“果然是東林那幫人在搗鬼,他們就是爲了讓此事做不下去。”

汪慶百一臉凝重,“恐怕還不止如此,聽說復社這幫人最近又在謀劃周延儒起復之事?屬下恐怕這幫人想要藉着此事生事。”

屋中衆人全都是倒吸一口涼氣。

周延儒雖說已經去職,但是一直就是溫體仁最大的防備對象,如今再和張傅等人牽扯在一起,由不得大家不胡思亂想。

溫體仁一臉凝重地捋了捋自己的鬍鬚,“此事不能再按咱們之前設想的那般做了,元履,你將那份名單取來,咱們再商議商議。”

溫體仁等人正在商議的同時,翰林院張溥的府中卻迎來了一位客人。

“久聞乾度兄大名,可惜在江南時未曾得見,今日總算了卻了小弟的一番心願。”

劉錫命穿着一身常服一臉欣喜地迎上了前來迎接的張溥。

張溥眉毛高挑,臉頰細長,一副典型的文人模樣,他顯然也沒料到劉錫命如此熱情。

“早前太沖、人中等諸友便來信稱讚無疆兄才思敏捷,且大同論之說獨成一家,溥早就想當面一唔,不成想這麼一轉眼的功夫,你已經是威震南北的新安伯了,哈哈哈。”

劉錫命赧顏一笑,“乾度兄面前小弟哪裡敢稱這些,你我文人,只以意氣相交,其他勿論。”

“哈哈哈,說的好”,張溥大笑一聲將劉錫命迎入正堂。

“哼,賢弟不用自責”,張溥冷笑道:“以後你入朝便知,這幫庸官除了爭權奪利,其他什麼都不會,是以我等纔要力主自己人入閣,否則天下之事落於此等小人手中,國將不國矣。”

劉錫命心中默然,他也是到了這個時代才知道,後人對於此時多有誤解。

一些固化在我們心中的印象,其實和真實的歷史相差甚遠。

第七百零三章 驅逐靼虜(十五)第六百九十五章 驅逐韃虜(七)第六百七十四章 呂宋漢王(十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救疫河南(二十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佔領呂宋(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浙江宗羲(一)第五十三章 師出以律第二百七十六章 表字無疆第二百四十七章 準備院試第六百二十章 吏治改革(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謀劃佈局(二)第六十一章 定計奔襲第七百二十章 征服蒙古(四)第六百章 督師中原(一)第六十九章 招攬人手 二第七百章 驅逐韃虜(十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爭奪海權(十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鼓舞技能第七百二十章 征服蒙古(四)第四百一十六章 武當山上(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名振府縣(八)第六百三十八章 另立新君(五)第六百九十七章 驅逐韃虜(九)第四百二十九章 謀劃佈局(二)第四百三十章 謀劃佈局(三)第六百零六章 督師中原(七)第二百章 守株待兔(六)第六百七十一章 呂宋漢王(十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追擊逃賊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明丞相(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收人收心第十一章 府城見聞 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德榮從軍(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浙江宗羲(二)第三百零一章 獻忠兵至(七)第四十二章 老師良才第三百五十二章 義憤填膺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度建設第三百七十九章 崇禎問策(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永凱當官(五)第五百一十一章 爭奪海權(三)第七百章 驅逐韃虜(十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取江南(八)第三百八十六章 小戰建虜(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天下大亂(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返回順慶(一)第五百一十五章 爭奪海權(七)第六十八章 招攬人手第二百一十一章 奔赴府城第六百五十一章 恐嚇清軍(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明覆滅(四)第四百五十五章 攻略安南(七)第三百七十三章 拯救皇陵(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日本開關(八)第三百八十二章 京城盤桓(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入讀縣學第四百九十七章 勾結流寇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奪海權(十五)第一章 魂入明朝第七百二十七章 封藩日本(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拯救皇陵(三)第十六章 小人潑婦第一百九十五章 守株待兔(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爭奪海權(四)第七百二十六章 朝鮮安南(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城內暴動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二基地第二百四十六章 家中日常(二)第一百五十章 打道回府第五百八十六章 圖謀宗室(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日本開關(六)第二百九十二章 清理行動(三)第四百零三章 開始造船第十章 府城見聞 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賑濟京城(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凱當官(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圖謀宗室(二)第八章 府城之行第六十三章 拯危救難第五十七章 今事急矣第二十九章 穩定人心第四百七十四章 固守呂宋第七百一十九章 征服蒙古(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盧象升死(四)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明覆滅(四)第二十七章 轉讓交易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宋漢王(十六)第六十二章 智退敵兵第六百一十七章 督師中原(十八)第二百九十二章 清理行動(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安之行第一百九十七章 守株待兔(三)第七百一十一章 新朝氣象(六)第六百五十七章 改換衣冠(一)第一百九十章 出餿主意第三百四十七章 取道湖廣(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蘇州繡莊第四十三章 教學相長第三百一十三章 名振府縣(八)
第七百零三章 驅逐靼虜(十五)第六百九十五章 驅逐韃虜(七)第六百七十四章 呂宋漢王(十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救疫河南(二十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佔領呂宋(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浙江宗羲(一)第五十三章 師出以律第二百七十六章 表字無疆第二百四十七章 準備院試第六百二十章 吏治改革(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謀劃佈局(二)第六十一章 定計奔襲第七百二十章 征服蒙古(四)第六百章 督師中原(一)第六十九章 招攬人手 二第七百章 驅逐韃虜(十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爭奪海權(十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鼓舞技能第七百二十章 征服蒙古(四)第四百一十六章 武當山上(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名振府縣(八)第六百三十八章 另立新君(五)第六百九十七章 驅逐韃虜(九)第四百二十九章 謀劃佈局(二)第四百三十章 謀劃佈局(三)第六百零六章 督師中原(七)第二百章 守株待兔(六)第六百七十一章 呂宋漢王(十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追擊逃賊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明丞相(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收人收心第十一章 府城見聞 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德榮從軍(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浙江宗羲(二)第三百零一章 獻忠兵至(七)第四十二章 老師良才第三百五十二章 義憤填膺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度建設第三百七十九章 崇禎問策(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永凱當官(五)第五百一十一章 爭奪海權(三)第七百章 驅逐韃虜(十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取江南(八)第三百八十六章 小戰建虜(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天下大亂(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返回順慶(一)第五百一十五章 爭奪海權(七)第六十八章 招攬人手第二百一十一章 奔赴府城第六百五十一章 恐嚇清軍(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明覆滅(四)第四百五十五章 攻略安南(七)第三百七十三章 拯救皇陵(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日本開關(八)第三百八十二章 京城盤桓(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入讀縣學第四百九十七章 勾結流寇第五百二十三章 爭奪海權(十五)第一章 魂入明朝第七百二十七章 封藩日本(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拯救皇陵(三)第十六章 小人潑婦第一百九十五章 守株待兔(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爭奪海權(四)第七百二十六章 朝鮮安南(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城內暴動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二基地第二百四十六章 家中日常(二)第一百五十章 打道回府第五百八十六章 圖謀宗室(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日本開關(六)第二百九十二章 清理行動(三)第四百零三章 開始造船第十章 府城見聞 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賑濟京城(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永凱當官(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圖謀宗室(二)第八章 府城之行第六十三章 拯危救難第五十七章 今事急矣第二十九章 穩定人心第四百七十四章 固守呂宋第七百一十九章 征服蒙古(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盧象升死(四)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明覆滅(四)第二十七章 轉讓交易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宋漢王(十六)第六十二章 智退敵兵第六百一十七章 督師中原(十八)第二百九十二章 清理行動(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安之行第一百九十七章 守株待兔(三)第七百一十一章 新朝氣象(六)第六百五十七章 改換衣冠(一)第一百九十章 出餿主意第三百四十七章 取道湖廣(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蘇州繡莊第四十三章 教學相長第三百一十三章 名振府縣(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