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盧象升死(二)

盧象升的人影剛剛走出兵部衙門正堂,高起潛馬上朝自己身邊的小太監吩咐道:“快去,傳令諸將,只准盧象升帶兵兩萬,其餘人敢發兵的,以謀逆論處。”

吩咐完這些,高起潛和楊嗣昌兩人笑眯眯地看向被盧象升臊的面紅耳赤的劉錫命等三人。

“楊閣老,咱家說了吧,新安伯可是跟咱們想一處的啊。”

“哈哈哈,那是自然”,楊嗣昌接話大笑。

“新安伯,你也快去整頓兵馬吧,皇爺既然下令了,咱們便不能在京師裡待着,我看先移兵順義,再圖他策爲好。”

劉錫命和黃宗會、杜良驥兩人對視一眼,三人都在心中大罵太監誤國,一邊應承着一邊退出兵部衙門。

“閹賊”,走出兵部衙門,杜良驥終於忍不住了,一個粗口直接爆了出來,“我操你姥姥,真是斷子絕孫的王八蛋。”

“盧尚書此行恐怕多難了”,見四下無人,劉錫命一臉凝重地低聲說道。

黃宗會和杜良驥兩人都是默然,看今日堂上這陣仗,要是盧象升遇敵的話,高起潛是斷不可能派兵去救的。

“那咱們怎麼辦?”,黃宗會皺眉問道。

劉錫命揮揮手,“先去周遇吉那裡再說。”

五軍營裡依然是一副懶洋洋的姿態,除了劉錫命遴選出來的這七千兵馬,其他部隊都得知了自己等人要在京城據守的消息,一個個看向劉錫命麾下兵馬如同看二傻子一般。

劉錫命徑直走入周遇吉的大營,毫不客氣地在主位上坐了下來,“周將軍,兵馬清點如何,何時能夠開拔?”

周遇吉雙手抱拳,“稟欽差,七千人馬整頓已畢,隨時可以開拔。”

“好”,劉錫命看向江德參等人,“江參,你們這些小校速去我府上領取剩下的安家費,儘快給將士們分發下去,明日咱們可能就要出發去順義。”

“李彪,曹變蛟和邵榮所部到哪裡了?”

“已經到太原府附近了,不日便可到達真定。”

“好,加派探馬出城,速速探清東虜動向。”

周遇吉一臉啞然地看向劉錫命,“伯爺所說的外援,難道便是曹都督和邵副總兵?”

“哈哈哈,不錯”,劉錫命一臉意氣風發,“此二人與我有舊,這次我等能否立下大功,便要看他們了。”

得了劉錫命的確認,周遇吉也興奮了起來,曹變蛟的大名,官軍之中誰人不曉。

這新近崛起的副總兵官邵榮也是個厲害人物,不到三年的功夫便從一介都司混到了副總兵,以前周遇吉還有些奇怪,現在才恍然大悟。

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想到這裡,周遇吉更加眼熱。

崇禎十二年四月二十一日。

隨着高起潛的命令下來,由山海關守兵,關寧鐵騎等組成的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地開出了京城。

加上劉錫命手下的七千人馬,整個京畿附近的可用之兵大半都在高起潛手下。

至於洪承疇、孫傳庭等人的勤王之師此刻還在路上。

而盧象升,真的就只帶着宣府總兵虎大威、山西總兵楊國柱和大同總兵王樸麾下,以及自己的老部隊天雄軍共計兩萬人馬南下尋找建虜主力。

消息傳來,杜良驥和黃宗會等人又是暗自神傷。

不過劉錫命此時卻已經硬下了心腸,盧象升此人對於明朝而言確實是難得的驍將,但是此人顯然不是他能夠招撫的了的。

既然不能爲我所用,那麼爲了避免明朝苟延殘喘,這樣的人物自然是死掉最好。

“沒卵子的閹貨,我草他姥姥。”

劉錫命大營中,連素來謹慎的周遇吉都忍不住當着劉錫命的面破口大罵。

“這王八蛋,咱們數萬大軍,平白空費在這裡,這幫人不敢去殺狗韃子,卻那左近的百姓殺良冒功,真是氣煞我也。”

大營之中,劉錫命身着一身文人素服,一板一眼地在書案上練着書法。

等到周遇吉發泄完畢,他纔將手中狼毫放下,嘆了口氣勸周遇吉道:

“世風如此,我等只能明哲保身而已,周將軍,你馬上傳令下去,別的軍兵如何做我不管,但是咱們麾下要是有人敢如此,本官定要軍法從事。”

“喏”,周遇吉現在已經十分慶幸自己答應了劉錫命的要求,否則他現在恐怕也要被逼着去做那些腌臢之事。

說來也是奇怪,眼前這隻軍隊彷彿不像是周遇吉熟悉的京營一般,做事有板有眼不說,江參等骨幹軍官對待士卒也不像一般軍官一般任意打罵。

周遇吉多次巡查營地發現,軍營之中不知道什麼時候多了不少讀書人,趁着夜間休息的功夫,這幫人竟然還分成了許多小組,分別在教習軍士們識字。

要不是向劉錫命彙報時發現他已經知道此事,周遇吉簡直以爲自己是撞邪了,這他孃的還是自己所知道的京營嗎。

據說這些軍士之所以賣力學習,還是因爲劉錫命開出了識得一個字賞錢一文的賞格,一千五百字便是一兩銀子,這些軍士如何能夠不認真對待。

只是這些銀錢卻是從哪裡來的,周遇吉心中疑惑,可沒聽說兵部還下撥了什麼餉錢。

搖搖頭將腦海中奇奇怪怪的想法甩出去,周遇吉轉身走出了大帳。

管他的,反正在這兒自己待的舒服就行,如新安伯和那個黃主事、杜主事這般的官員,周遇吉可從來沒遇見過。

大帳之中,看着周遇吉走出門外,同樣躺在椅子上閒來讀書的黃宗會將手中的論語釋義放了下來。

“咱們到底要等到什麼時候?”

劉錫命再次拿起了毛筆,一筆一劃地練着字,“等高起潛覺得差不多的時候。”

好在高起潛也知道矇蔽一下朝廷,眼見盧象升一路帶兵南下,他便也小心翼翼地跟在其後一兩百里處。

十日之後,大軍已然行進到了真定府的晉州。

“二哥,好消息”,夜間裡,李彪高聲大呼的聲音傳了進來,一聽便知道他處於極度亢奮之中。

“何事?”

“哈哈哈,恭喜二哥,賀喜二哥,家中傳來消息,少夫人和幾位姨娘都生了……”

李彪拿着一張紙條手舞足蹈地跑了進來,滿臉都是興奮之色。

劉錫命手中的毛筆啪地掉在了宣紙上,他一個箭步將李彪手中的信函搶了過來。

“哈哈哈,生了,生了,老子當爹了。”

看完上面的內容,劉錫命激動的雙手微顫,跟着歡呼了起來。

門外的親衛們聽見這聲音,一下子呼啦涌進來幾十號人,跟着一起歡喜大叫,“哈哈哈,恭喜二哥,賀喜二哥。”

由不得劉錫命不高興,根據信上說,八月份,謝純熙八月生了一對龍鳳胎,李香君和於巧曼各生了一個兒子。

到了九月份,董小宛又生了一個女兒。

劉錫命這一下子就是五個孩子的爹了。

更爲關鍵的是,這裡可是有嫡長子的,怎麼能不讓劉家衆人歡欣雀躍。

黃宗會和杜良驥兩人接過信函一看,也發自內心地替劉錫命道賀起來,“恭喜社長,家業有後。”

大帳之中一片歡聲笑語。

劉錫命鬧騰了好一陣子才意識到一個問題,“怎麼八九月份的消息,到了現在才傳過來?”

李彪有些苦惱地摳了摳腦袋,“應該是信鴿的原因,據家中說他們早就發了消息了,一直沒等到回信,這纔再次發的。”

劉錫命也是心中無奈,這年頭遠距離傳遞消息,要想快的話,只能使用信鴿,出差錯的機率卻是有些大了。

不過好在劉家已經習慣了使用暗語傳遞消息,就算是丟失了信息也不礙事。

“傳令下去,今天給弟兄們加餐,咱們全軍犒賞。”

大喜之下的劉錫命也顧不得這些不是自家軍隊了,直接決定自己掏腰包慶賀一番。

這一下子,又讓劉錫命在軍中收割了不少人心,京營將士從來只見過剋扣盤剝的官員,哪裡見過如此大方的主官。

這幾個月來,數千大軍可真是吃香的喝辣的,天天都有大魚大肉管夠。

現在就算是劉錫命宣佈軍隊解散各回原籍,估計大部分人哭着求着都要留下來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耶穌會士第十三章 賣菜衝突第一百三十七章 順流而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耶穌會士第四百六十五章 佔領呂宋(八)第五百二十四章 佔領臺灣(一)第二十六章 必先正名第二百零一章 守株待兔(七)第二百一十四章 縣試開始第三百五十四章 蘇州香君第四百五十六章 攻略安南(九)第四百二十一章 彈劾天官(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鼓舞技能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下廣東第五百一十章 爭奪海權(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應該如是(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呂宋漢王(三)第五百零九章 爭奪海權(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同道中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小戰建虜(三)第五百九十九章 龍歸大海(三)第三百零四章 獻忠兵至(十)第五百八十五章 圖謀宗室(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元往事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疫河南(三十)第六百零三章 督師中原(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鬥智鬥勇第五百六十六章 救疫河南(二十九)第三百三十三章 德榮從軍(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度建設第四百八十六章 請戰建虜第一百三十四章 吃相難看第三百五十二章 義憤填膺第五百三十四章 日本開關(四)第四百七十一章 佔領呂宋(十四)第五百九十五章 朱仙之敗(二)第一百零九章 整備禦敵第一百四十八章 意呆利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永凱當官(四)第四百三十五章 朝堂爭鬥(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武當來訪(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永凱當官(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中頭名(六)第四百九十二章 盧象升死(三)第五百零九章 爭奪海權(一)第三百零三章 獻忠兵至(九)第六百七十四章 呂宋漢王(十五)第六百九十八章 驅逐韃虜(十)第四百五十章 攻略安南(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準備院試(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外援趕到第一百二十三章 事情始末第七百零九章 新朝氣象(四)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下大亂(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巡按御史第四百四十章 英國商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雜學之士第二百九十八章 獻忠兵至(四)第三十一章 貴客來訪第四百五十一章 攻略安南(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取江南(八)第五百六十四章 救疫河南(二十七)第四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四章 賺錢想法第六百八十一章 攻取江南(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謀劃佈局(一)第三十六章 求學鄉里第八十六章 煉製鋼鐵 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救疫河南(六)第六百九十四章 驅逐韃虜(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中販布第六百五十章 新式科舉第五百二十一章 爭奪海權(十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佔領臺灣(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佔領呂宋(十)第五百三十二章 日本開關(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救疫河南(十七)第二百一十六章 場外閒事第四百零三章 開始造船第五百零一章 賑濟京城(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入讀縣學第三百一十五章 訂親謝家第四百五十四章 攻略安南(六)第七百二十五章 朝鮮安南(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全村排查第三百七十一章 拯救皇陵(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家生變(五)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斷博弈第三百七十五章 功在社稷第二百零五章 過年準備第二百四十一章 商業聯盟(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二基地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明覆滅(八)第三百零八章 名振府縣(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舅老爺第四百二十五章 欽點狀元(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臨機應對第四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明丞相(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突襲莊園(五)
第一百四十四章 耶穌會士第十三章 賣菜衝突第一百三十七章 順流而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耶穌會士第四百六十五章 佔領呂宋(八)第五百二十四章 佔領臺灣(一)第二十六章 必先正名第二百零一章 守株待兔(七)第二百一十四章 縣試開始第三百五十四章 蘇州香君第四百五十六章 攻略安南(九)第四百二十一章 彈劾天官(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鼓舞技能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下廣東第五百一十章 爭奪海權(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應該如是(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呂宋漢王(三)第五百零九章 爭奪海權(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同道中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小戰建虜(三)第五百九十九章 龍歸大海(三)第三百零四章 獻忠兵至(十)第五百八十五章 圖謀宗室(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收元往事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疫河南(三十)第六百零三章 督師中原(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鬥智鬥勇第五百六十六章 救疫河南(二十九)第三百三十三章 德榮從軍(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度建設第四百八十六章 請戰建虜第一百三十四章 吃相難看第三百五十二章 義憤填膺第五百三十四章 日本開關(四)第四百七十一章 佔領呂宋(十四)第五百九十五章 朱仙之敗(二)第一百零九章 整備禦敵第一百四十八章 意呆利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永凱當官(四)第四百三十五章 朝堂爭鬥(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武當來訪(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永凱當官(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中頭名(六)第四百九十二章 盧象升死(三)第五百零九章 爭奪海權(一)第三百零三章 獻忠兵至(九)第六百七十四章 呂宋漢王(十五)第六百九十八章 驅逐韃虜(十)第四百五十章 攻略安南(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準備院試(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外援趕到第一百二十三章 事情始末第七百零九章 新朝氣象(四)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下大亂(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巡按御史第四百四十章 英國商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雜學之士第二百九十八章 獻忠兵至(四)第三十一章 貴客來訪第四百五十一章 攻略安南(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取江南(八)第五百六十四章 救疫河南(二十七)第四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四章 賺錢想法第六百八十一章 攻取江南(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謀劃佈局(一)第三十六章 求學鄉里第八十六章 煉製鋼鐵 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救疫河南(六)第六百九十四章 驅逐韃虜(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中販布第六百五十章 新式科舉第五百二十一章 爭奪海權(十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佔領臺灣(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佔領呂宋(十)第五百三十二章 日本開關(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救疫河南(十七)第二百一十六章 場外閒事第四百零三章 開始造船第五百零一章 賑濟京城(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入讀縣學第三百一十五章 訂親謝家第四百五十四章 攻略安南(六)第七百二十五章 朝鮮安南(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全村排查第三百七十一章 拯救皇陵(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家生變(五)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斷博弈第三百七十五章 功在社稷第二百零五章 過年準備第二百四十一章 商業聯盟(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二基地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明覆滅(八)第三百零八章 名振府縣(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舅老爺第四百二十五章 欽點狀元(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臨機應對第四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明丞相(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突襲莊園(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