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下廣東

到了十一月底,劉家村諸事已經準備齊當,所有戰艦全部完成火炮改裝,伏波師也完成了訓練和換裝。

整支伏波師艦隊現在共有士兵10000人,戰船48艘,其中包括9艘三級戰列艦,12艘巡洋艦,24艘護衛艦以及3艘鄭家的鳥船。

戰列艦每艦74門火炮,巡洋艦48門,護衛艦28門。

如此強大的武裝,就算是在南海也可以稱得上是數一數二了,帶給了劉錫命和一衆伏波師將士無窮的信心。

只不過伏波師雖說已經經過了一年多的訓練,但是畢竟只是在湖泊中訓練,到了波濤洶涌的海面上能夠發揮多大的戰力,還需要經歷考驗。

遊德高等將官卻是信心十足,爲了準備這次開海,伏波師上下可以說已經將訓練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到了極致。

這一年時間裡,一幫將士幾乎就沒怎麼下過船過。

經過一年多的籌備,爲南下艦隊準備的各種糧草物資、石漿鋼筋也囤積了不少,足夠劉錫命到達南海新建一個基地出來。

考慮到建設基地以及人員安全等問題,劉錫命還專門從工房、醫房、商房等部門抽調了幾十位人員隨他一起南下。

這次南下,關係着劉家最大宗的生意棉布出口能否順利打開商路,因此容不得一點兒馬虎。

到了十二月月初的時候,航海最後一個環節總算被劉錫命和任元嘉等人一起破解。

這就是海上航行過程中的定位問題。

這個時代的歐洲已經在開始使用六分儀作爲海上定位,但是曼努埃拉等人只願意出售一個六分儀給劉家,卻不願意教授具體的使用方法。

無奈之下,劉錫命只能叫上任元嘉等一幫讀書人一起琢磨如何使用六分儀、指南針等儀器。

在翻閱了大量的古籍之後,結合易辛等人的經驗,劉錫命總算摸索出了可用的牽星術出來。

這樣一來,南下之事便再無阻礙了。

十二月初二,盯着正四品誥命夫人劉陳氏殺人般的目光,劉錫命當着衆人的面吻別了自家媳婦兒謝純熙,又給李香君、董小宛來了個熊抱,在衆女幽怨的目光中踏上了南下的大船。

伏波師10000人的目標太大,因此早早地便分成幾路沿着大江乘風而下,劉錫命只帶了500親衛營隨行。

一行人要先從嘉陵江經重慶進入長江,再在岳陽拐道湘江一路南下到達廣西,再乘船順着珠江到達廣州。

一路上行程高達數千裡,但是好在全部都是水路,又有劉錫命這麼一個運輸大隊長在,一行人只花了二十天的時間,終於在十二月二十三日抵達了廣州。

劉錫命本以爲此時的南中國沒有經受戰亂,應該是一片富足的景象,然而出乎他預料的是,湖南、廣西、廣東等地依舊顯得有些蠻荒。

衣不着褸的流民和各式各樣滿臉黝黑討生活的人到處都是,看得劉錫命和一衆親衛感慨連連。

後世是一出國就愛國,劉家村的衆人卻是一出村就愛劉家。

要知道現在劉家勢力範圍以內大多都是雙職工,一個家庭的年收入至少都是20兩銀子,高出眼下大明普通家庭近一倍。

加上劉家糧食和布匹自產自足,各類生活成本非常低,人民的生活水平較之大明朝更是天差地別。

這也是爲什麼治房、警房和軍情局一直以來沒有發現有人投敵出賣的原因,劉家招收的幾乎都是老實人,有這樣的太平日子可以過,大家恨不得給劉錫命立長生牌位,誰還願意搞那些勾當。

況且劉家也不是鬧不着玩的,一旦發現那可真是要直接活埋的。

話歸正題,此時廣東還遠沒有後世那種在全國數一數二的地位,在朝廷的大多數官員看來,此地雖然算不上窮鄉僻壤,但是也絕算不上是什麼膏腴之地。

在大明,真正的膏腴之地還是在江南。

廣東雖然歷來是南中國海外交易的重要節點,但是一來此時的廣東還深陷在土客之爭中,導致地方不穩,經濟難以發展。

客家人爲了和土家人爭地,幾個村子往往可以打得你死我活,這片嶺南沃土的真正潛力還無法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

劉錫命等人來到廣東的一路上,已經看到了多起土客之爭,好在伏波師雖然分成幾路,但是依舊人多勢衆,這纔沒有陷入進去。

二來嘛,此刻的江南是全中國棉布、絲綢、瓷器等熱門外銷商品的主要產地,加上有福建的鄭家把持海路,廣東的衰落無法避免。

當然了,衰落是相對的,廣東畢竟還有極強的地理優勢,等到了廣州城時,劉錫命還是眼前一亮。

廣州城城牆周長二十四里,比成都府還要大上一些,商旅往來如織,更是有不少番人通行其間,繁華程度遠不是成都這樣的內陸城市可以比擬的。

劉家在這裡毫無根基可言,但是新安伯的身份卻依舊可以讓他暢通無阻。

橫眉冷對地抽了城門口不長眼的守衛一通後,劉錫命一行數百人順利地進入了廣州成周。

等看到來來往往或身着長袍,或身着西式短衫的白人、阿拉伯人在市集上竄來竄去,一股大航海時代的感覺向劉錫命撲面而來。

站在西城商業區的街頭,遠處可以看見西山若影若現呃身影,六榕花塔挺拔的身姿更是十分矚目。

劉錫命忍不住閉目深吸一口氣。

咳咳咳,一口各式混雜的汗臭味充斥鼻間。

“哈哈哈”,跟着一衆親衛捂嘴偷笑。

劉錫命臉皮上有些掛不住,趕緊繼續往前走和之前已經進城的人員匯合。

伏波師一萬人想要入城那是不可能,因此除了兩千人分批潛入城裡,其餘人都是城外偏僻處分頭紮營。

就連進了城的這兩千多人,想要依靠這年代的客棧安頓下來都很困難,前期進城的人員只得先租下了幾個大院子,大家一起擠着暫住。

稍稍安頓下來,劉錫命馬上將跟隨的商房主管沈懷叫了過來。

沈懷今年三十七歲,也是被流賊裹挾一名商販,因爲精通算術且口齒伶俐被選入了商房,在此之前,他已經在蓬州鍛鍊了一年多了。

劉錫命此刻自然最關心城中商賈的問題,好在沈懷提前到了五天,早已帶着商房的人將情況全都摸了清楚。

“伯爺,屬下已然問過了,眼下廣州城裡的貿易大多集中在西關附近,自隆慶年間起在官府的扶持下漸漸興起了一個叫十三行的牙行組織,眼下基本壟斷了對外的商貿。”

見劉錫命聽得仔細,沈懷更加來勁了。

“不過如今朝廷從十三行收不到什麼正稅,全部被廣州府和廣東布政司使的官吏拿了去,這幫人貪瀆成性,要是咱們從十三行過手交易的話,只怕要狠狠捱上一刀。”

“還有一點,如今過外洋的船隻都要給鄭家交納過路錢,只有買了他家過路彩旗的船隻才能不受海盜襲擊,因此商貿上面反而價格還被壓下去了一些,細棉布只得一錢五分,粗布九分,只比咱們家在省內的價格高上一點點。”

“草”,劉錫命聽完直接爆了一句粗口。

此前劉錫命專門到江南轉了一圈,對於江南所產棉布也有所知。

根據織機來估算,如今江南一地一年大約能產數億匹布,價值數千萬兩白銀,光是松江一府,就能出產近2000萬匹布。

所以江南才能豪奢如斯。

當然了,這些並不是全都流出到國外,很大一部分還要在內地消耗。

在這個時代,日本、朝鮮包括東南亞各國基本都需要靠大明的棉布過日子,甚至連歐洲也要採購不少走。

如菲律賓、墨西哥這些地方土人基本都是穿大明所產的棉布。

這種情況最後還是在明末得到扭轉,由於滿清對江南的破壞,一直到乾隆年間都沒有恢復過來。

而那個時候,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棉布市場徹底被歐洲人佔據。

正是因爲棉布、絲綢、瓷器等物資的大量出口,導致了白銀的巨量涌入。

國內貨物出口,白銀巨量涌入,加上大明又沒有從海外採購回來等額的國際貿易商品,如此必然導致劇烈的通貨膨脹。

無論在哪個社會,通貨膨脹都是對窮人的直接掠奪,所以在劉錫命看來崇禎年的這些問題還不只是氣候、吏治等原因,更有複雜的世界環境因素在裡面。

第五百九十八章 龍歸大海(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固守呂宋第三百零五章 再見總兵第七百二十七章 封藩日本(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董家小宛(三)第六百一十九章 督師中原(二十)第六十六章 立功受賞 三第六百零六章 督師中原(七)第五百一十九章 爭奪海權(十一)第十二章 明確志向第三百八十九章 小戰建虜(四)第四百零九章 劉家大婚(一)第二百一十章 玉落錢票第六百九十七章 驅逐韃虜(九)第二百零五章 過年準備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同之道第三百六十章 怒爲紅顏(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小戰建虜(三)第四十八章 縣丞巡縣 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爭奪海權(四)第三十五章 雜事處理第八十章 初談地理第二百八十五 府城角力(七)第六百三十四章 另立新君(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佔領呂宋(十五)第六十六章 立功受賞 三第三百六十章 怒爲紅顏(三)第五百二十四章 佔領臺灣(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救疫河南(五)第一百零一章 再鬥黑虎 三第九十三章 村中風貌第五百零三章 賑濟京城(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突襲莊園(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漢中風雲(一)第六百六十章 呂宋漢王(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坐觀其變第五百一十三章 爭奪海權(五)第二百一十二章 多方角力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堂爭鬥(一)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覆滅(五)第一章 魂入明朝第二百六十六章 準備院試(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朝堂爭鬥(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中風雲(七)第四百二十七章 欽點狀元(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傳檄京師第四章 賺錢想法第五百九十二章 圖謀宗室(九)第一百一十五章 奪命時刻第六十四章 立功受賞 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村中秀才第五百三十四章 日本開關(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福建鄭家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宋漢王(十六)第四百一十九章 會試陰謀第五百六十一章 救疫河南(二十四)第五百九十七章 龍歸大海(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俘虜闖王(一)第七百零一章 驅逐韃虜(十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尾工作第一百一十一章 村莊激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勾連外界第一百九十七章 守株待兔(三)第七章 賣菜準備第七百一十一章 新朝氣象(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京城盤桓(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中風雲(七)第五百零一章 賑濟京城(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德榮從軍(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呂宋漢王(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拯救皇陵(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功在社稷第六百九十七章 驅逐韃虜(九)第七十五章 再臨府城第六百四十九章 聯姻公主(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呂宋漢王(七)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探唐府(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請戰建虜第二百七十一章 返回順慶(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呂宋漢王(十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沐甘霖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中亂起第六百一十章 督師中原(十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武當來訪(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救疫河南(二十)第八十四章 理念衝突第一百九十六章 守株待兔(二)第四百九十章 盧象升死(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佔領呂宋(八)第一百五十四章 玉泉入村第四百三十章 謀劃佈局(三)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覆滅(五)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時司徒(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朱仙之敗(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漢王(四)第五百五十三章 救疫河南(十六)第三百六十二章 怒爲紅顏(五)第二百零一章 守株待兔(七)第二百七十章 倉皇而逃(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彈劾天官(一)
第五百九十八章 龍歸大海(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固守呂宋第三百零五章 再見總兵第七百二十七章 封藩日本(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董家小宛(三)第六百一十九章 督師中原(二十)第六十六章 立功受賞 三第六百零六章 督師中原(七)第五百一十九章 爭奪海權(十一)第十二章 明確志向第三百八十九章 小戰建虜(四)第四百零九章 劉家大婚(一)第二百一十章 玉落錢票第六百九十七章 驅逐韃虜(九)第二百零五章 過年準備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同之道第三百六十章 怒爲紅顏(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小戰建虜(三)第四十八章 縣丞巡縣 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爭奪海權(四)第三十五章 雜事處理第八十章 初談地理第二百八十五 府城角力(七)第六百三十四章 另立新君(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佔領呂宋(十五)第六十六章 立功受賞 三第三百六十章 怒爲紅顏(三)第五百二十四章 佔領臺灣(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救疫河南(五)第一百零一章 再鬥黑虎 三第九十三章 村中風貌第五百零三章 賑濟京城(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突襲莊園(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漢中風雲(一)第六百六十章 呂宋漢王(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坐觀其變第五百一十三章 爭奪海權(五)第二百一十二章 多方角力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堂爭鬥(一)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覆滅(五)第一章 魂入明朝第二百六十六章 準備院試(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朝堂爭鬥(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中風雲(七)第四百二十七章 欽點狀元(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傳檄京師第四章 賺錢想法第五百九十二章 圖謀宗室(九)第一百一十五章 奪命時刻第六十四章 立功受賞 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村中秀才第五百三十四章 日本開關(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福建鄭家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宋漢王(十六)第四百一十九章 會試陰謀第五百六十一章 救疫河南(二十四)第五百九十七章 龍歸大海(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俘虜闖王(一)第七百零一章 驅逐韃虜(十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尾工作第一百一十一章 村莊激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勾連外界第一百九十七章 守株待兔(三)第七章 賣菜準備第七百一十一章 新朝氣象(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京城盤桓(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中風雲(七)第五百零一章 賑濟京城(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德榮從軍(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呂宋漢王(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拯救皇陵(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功在社稷第六百九十七章 驅逐韃虜(九)第七十五章 再臨府城第六百四十九章 聯姻公主(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呂宋漢王(七)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探唐府(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請戰建虜第二百七十一章 返回順慶(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呂宋漢王(十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沐甘霖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中亂起第六百一十章 督師中原(十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武當來訪(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救疫河南(二十)第八十四章 理念衝突第一百九十六章 守株待兔(二)第四百九十章 盧象升死(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佔領呂宋(八)第一百五十四章 玉泉入村第四百三十章 謀劃佈局(三)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覆滅(五)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時司徒(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朱仙之敗(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漢王(四)第五百五十三章 救疫河南(十六)第三百六十二章 怒爲紅顏(五)第二百零一章 守株待兔(七)第二百七十章 倉皇而逃(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彈劾天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