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雯琪回去之後還專門給杜嘉逸打了個電話。
杜嘉逸先讓她休息休息,等到重新找到一個合適的男主角再恢復拍攝。
《那些年》確實是國內少有的青春片,又和歐美、國內主旋律勵志電影有着很大的區別,劇本也有很多不可多得的創意。
這部電影真的很吸引劉雯琪,如果能夠把這部電影拍完,劉雯琪心裡面會很滿意。
電影當中青澀的愛情和單純的青春,對於劉雯琪有着無與倫比的吸引力。
就好像是數學不好的同學,特別羨慕數學好的學生,願意和好學生做朋友。劉雯琪就是一個沒有什麼青春的女孩,對於電影中描述的清楚,有着超越普通人的嚮往。
單純的感情,前後桌,追求,幼稚、成熟,每個詞語對於劉雯琪來說都是新鮮的。
劉雯琪也已經厭倦了拍攝不需要什麼演技的武俠電視劇,做自己很輕鬆,但是被套着沒演技很讓人不舒服。《那些年》是劉雯琪下定決心轉型的第一步電影,就算坎坎坷坷,可是劉雯琪並不打算放棄。
……
逸嘉傳媒單方面撕毀合同,換掉電影的男主角,這早就是曾鳴預料到的了,可是當拿到解除合約通知的時候,曾鳴還是火冒三丈。
難道劉雯琪是黃金做的,值得杜嘉逸這麼給她花錢?
不就是摸了一下嘛,又不是掉了塊肉。
杜嘉逸會不會打擊報復?
華宇集團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娛樂集團,雖然是民營公司,但是在高層也有着多多少少的關係。華宇集團每年都會有代表國內參加國際電影節的評選,沒有點官方背景,說出去誰信啊!
曾鳴在華宇集團裡面只能夠算是二流明星,比不上那些影帝影后、天王天后,可好歹也是力推的一員。杜嘉逸最多是在魔都有點實力,到了京城也只有憋着的份。
京城的水太深了,就曾鳴知道的,華宇集團好幾個力捧的女明星,其實有着京城大少的影子。那些女的也沒有什麼演技,片約卻不斷飄來,不過是上牀換來的。
華宇集團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可想而知。
五百萬的支票,毀約金加上一臉跑車,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了,可是不足以讓曾鳴平下心頭的火氣。
經紀人早些年的時候結交過幾個媒體上面的朋友,給點錢就能夠報到點想報道的東西。曾鳴不怕花錢,就希望能夠保密,只求能夠給杜嘉逸添堵。
要是能夠引起全民公憤,那就更求之不得了。
“只要你的錢到位,我們就能夠把新聞報道給你做到位。”電話那頭的記者大大咧咧地說道,“不過是魔都的一個小富豪,還有一個當紅的明星。當年影后我們都能夠拉下馬,還怕他們?”
曾鳴被記者侃得暈乎乎的,覺得這報道要是發出去,就能讓杜嘉逸和劉雯琪臭名遠揚。
“什麼劈腿、出軌,什麼髒水都給潑上去!”曾鳴得意地開始幻想起來,“一定要他們人人喊打。”
記者那邊連忙應承了下來,一副什麼都能夠達成的樣子。
曾鳴的經紀人能夠認識什麼大報記者?大多數的報紙都會有嚴格的審覈制度,只有偏向娛樂的小報纔會刻意追求桃色新聞,勁爆新聞,他們是不會追求新聞的真實,就是博博大家的眼球而已。
曾鳴聯繫的記者就是小報專門負責娛樂這塊的,編造桃色緋聞是他的強項。他可不管真實情況是什麼,有人出錢,有人要看,他就可以編出來。
就在曾鳴等着報紙雜誌、網絡新聞的時候,小報報社被突擊檢查,主編和數個記者因爲編造謠言、誹謗他人被逮捕起來。
當警察進入曾鳴的工作室的時候,曾鳴震驚無比。
劉雯琪的遭遇可是被保鏢看得一清二楚。
劉雯琪一直都是跟着媽媽,和爸爸那邊的關係倒不是很親密。可是父親不就是父親,知道了女兒的遭遇,作爲父親怎麼可能坐視不理。
劉爸倒也不好出面,想讓張昭出頭,可是張昭還在特訓,和外界失去了聯繫。劉爸只能夠從報社那邊入手,通過小報的記者把曾鳴揪出來。
至於劉爸怎麼知道的,開玩笑,掛星的將軍如果連這點都做不錯,還當個屁啊!
本來是逸嘉娛樂方面撕毀合約,另尋男主。現在變成了曾鳴因爲誹謗他人入獄,無法繼續參加《那些年》的拍攝,劇組開始另尋男主。
華宇集團在這件事情上面閉口不言,也沒有追究逸嘉娛樂的意思,也沒有爲曾鳴澄清的意思。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在報紙雜誌上面都沒有任何關於這件事情的討論。網絡倒是有曾鳴的話題,可是關注點都在曾鳴誹謗他人這個罪名,很多人好奇曾鳴誹謗的是誰?
沒有涉及劉雯琪,甚至和《那些年》劇組無關。
杜嘉逸眼睜睜地看着事情被這麼壓下來,暗自心驚劉爸那邊的權勢。
想要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沒有任何一點關於劉雯琪的傳言,這裡面涉及到的人脈和力量,是杜嘉逸無法想象的。
被抓捕起來的曾鳴怎麼也想不起明白,爲什麼報社那邊會牽扯到自己身上。關鍵是小報記者還留了電話錄音,這本來是記者想留着以後敲詐曾鳴用的,沒想到成了主要證據。
曾鳴就死在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
劉雯琪可能真的是演技不行,可是她不是靠身體,而是家庭。《那些年》這部電影本質上就是杜嘉逸爲了能夠得到張釗家族的支持纔拿出來的,劉雯琪纔是電影的核心。
曾鳴好死不死地藉着酒勁想要佔便宜,開玩笑,這不是作死是什麼。
曾鳴不過是一個小明星而已,除了公司有名氣,也沒有別的背景了。
在劉爸眼裡,曾鳴不過是螻蟻般的存在。螻蟻居然想要傷害自己的女兒,不把它碾死還等到什麼時候。
劉爸的一套組合拳,曾鳴連說理的地方都沒有,更不會有人會爲他發聲。就算有人有這個心,還得掂量掂量自己是不是能夠抗住劉爸的怒火。
劉爸從不認爲自己是好丈夫,但是愛護女兒的心不會比劉媽少一分一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