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怨滿南國(中)

ps:第一更送到,淚花花地求推薦

越南國土,就地理而言,可分爲三部分,即北圻、中圻和南圻。

在這個時候,南圻已經淪落爲法國的殖民地,在這塊殖民地上,法國人已經建立了相當穩定的統治,兩三千名法軍和數千名殖民地部隊牢牢控制了這塊土地。

北圻即是細柳營所處的北越,法國人稱其爲“東京”,這是一片戰亂的土地,而越南王國統治的基礎,則在中圻。

而中圻的核心便是順化,昔日越人有言“橫山一帶,萬代容身”,指的即是順化一帶,阮朝據此立國三個半世紀,雖不能算萬代容身,但也算得上傳承已久。

而順化政治的核心,不在任何一座皇宮之中,而是在皇帝最喜歡的陵園之中。

這座嗣德皇帝爲自己修建的陵園,本名萬年基,在後世便是大名鼎鼎的順化謙陵,是去順化必遊的景點。

他對於這座陵園有着特殊的感情,大部分時間都呆在這座陵園之中,即便是在法國掠去南圻六省的情況下,他仍不忘加速修陵,以至修陵軍士不堪勞苦起事,這才改名謙宮。

在謙宮之中,嗣德皇帝便是最核心的存在。

按越南史書記載,他相貌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膚色不黑不白,形若儒生,最喜歡頭包着小黃巾,着黃衣,穿內務府制的黃褲子和黃鍛子鞋,平時性情很好,是個很勤政的皇帝。

自從十九歲即位以來,三十一年,他天天五時起牀,六時臨朝,只有今日在謙宮之中,嗣德皇帝顯得格外驚惶不定。

他素好寡人之疾,后妃達百餘人之多,只是這也是阮朝上下最憂心的一件事,不爲他阮福洪任好色,而是頭痛他即位三十一載,後宮多達百人,至今還見不着龍胎鳳種。

這個素來中庸勤政的嗣德對此的反應惟有多納宮人,發現生不出來再納后妃,再生不出再納一個,只是從嗣德元年開始,這種的惡性循環已經持續了一百多次了,以至皇帝本人也已經絕望。

現在幾個長得極美的后妃正侍立一旁,時不時把太監轉來的奏片遞呈給嗣德皇帝,只是這幾日的奏摺格外得多,而一向不愛發火的嗣德性情也格外暴燥,他時不時就用硃筆在奏摺上狠狠地劃上一劃。

只是後宮不得干政,她們怎麼敢多事,至多隻敢豎起耳朵小聲地聽上一句:“可恨!當真可恨!”

“居然連什麼柳字營都來尋我大南的麻煩。”嗣德皇帝看着雪片一般送來的奏片,一邊提着筆一邊嘆道:“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

這是前明崇禎極愛說的一句警語,只是看着嗣德這般長噓短嘆,這些后妃們在心頭也涌起幾分同情的感覺。

她們不敢多說一字,只是老老實實地侍立一旁,遇有太監轉來的奏摺,交由這五十歲的老人用硃批朱點,然後再轉交給內閣,這事她們已是極熟手,只是今天奏片實在太多,雪花一般飛來。

嗣德只覺得疲乏無比,卻強作精神,連繼批閱八九個小時,中間只用了一餐,精神欲發不振。

后妃們仍是侍立一旁,不敢多說,他們知道這位越王性子還算中和,可是在這件事,連兄弟子侄都不肯謙讓半分,多說一句恐怕就要貶入冷宮去。

明明知道這個老皇帝的硃批率性而爲,多有錯漏,可是她們也只能看見着這些錯漏的硃批轉到內閣去。

看着這個衰老得有些可怕的皇帝,她們甚至爲自己感到一種自憐自惜,她們都是好人家的女兒,從小琴棋詩畫樣樣精通,相貌端莊,性格溫婉,若不身在深宮,恐怕早已雙宿雙fei,可現在卻只能臉上永遠保持着這樣刻板的微笑。

這嬌韻如詩,這倒影如碧,恐怕只能空對秋宮冷月,再不見着宮外的世界了。

她們這樣自憐着自己的命運,纖纖玉手卻遞上了不同的奏本,一個絕色宮妃多看了奏本一眼,卻只看得柳字營三字,突然又是心頭悲涼,卻想起了胡春香的兩句詩來:“如我能變男兒漢,英雄事業反掌間。”

嗣德皇帝那是面色陰沉,看到這封柳字營的奏摺,那是一籌莫展,不由又念起了那兩句話:“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

“都是來請援軍,請糧餉,請發內帑的,爲臣不爲朕操心,只知道到處請發內帑,朕又哪來這許多內帑?”嗣德真是怒氣沖天:“內帑何來?若真有那許多內帑,朕當年又怎麼失去南圻六省?”

這算是他生平恨事,當年法國人索要賠款,他令戶部和吏部將宮內所有供奉用器和銀磚銀錠都融了,也只得七萬兩千兩,後來又派人去檢點尚存的南圻三省庫房,只得黃金七百二十兩,白銀二千二百二十兩,銅元一萬零五百元,根本補不足法國的賠款。

何其來這許多內帑,失去南圻之後,他只能開禁鴉片、販賣頭銜、允許罪犯用錢贖罪之類的手段開源,只是內帑已盡,真的不存下點什麼:“朕讓他們看看,到底還有幾文內帑?”

只是在他身邊的這些宮妃,總是知道一些隱情,看着他的瘋言瘋語,她們只能保持那種似笑非笑的職業微笑,只是她們中又有人重複胡春香的兩句詩:“如我能變男兒漢,英雄事業反掌間。”

她們只剩下這一點點豪情壯志了,而嗣德第三次重複前明崇禎的警言:“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

只是他重重在奏摺落下一筆,有些蒼涼地說道:“朕相信王者不死,昔年世祖皇帝百戰艱辛,遇西賊急追,鱷魚渡之過江,我南國傳承三百載,怎會亡於李揚材這等無名小卒?”

“李揚材,柳字營,法國人,都等着!待得朕重整山河之日,朕誰也不放過!”

ps:第一更送到,淚花花地求推薦

第43章 激戰(上)第198章 開戰第75章 採購(下)第137章 決勝第130章 交鋒第31章 成軍(上)第132章 進展第121章 各有打算第219章 勝負(上)第188章 王德榜的威脅第192章 鐵與血第100章 勝利第200章 決勝(下)第186章 北京(上)第82章 大潮第44章 對峙第一八十四章 突破下第206章 方向(下)第145章 插曲第68章 防軍(上)第111章 完勝第25章 逆水(上)第214章 大局(中)第127章 洪流中的戰果第209章 排兵第203章 破關(上)第47章 逆推第221章 轉折點上第196章 反擊開始(下)第201章 北伐第94章 四月二十五日第94章 四月二十五日第176章 英國人的陰謀(上)第36章 槍林第39章 相見歡(下)第110章 再攻第178章 決戰的序幕(上)第64章 掌控第25章 逆水(下)第6章 買槍(下)第14章 衆志(中)第32章 練兵(上)第199章 猛虎撲羊(下)第31章 成軍(上)第201章 北伐第208章 決心(上)第100章 勝利第130章 交鋒第2章 執子之手(上)第7章 連珠(下)第103章 炮擊第30章 怨滿南國(上)第一八十四章 突破上第207章 出師(下)第16章 勝負(中)第182章 咬住(下)第26章 細柳(下)第28章 衝突(下)第44章 對峙第205章 決心(中)第15章 海陽(中)第205章 決心(下)第116章 分配第45章 尖刀第24章 漁翁(中)第1章 一八七八的來客(下)第108章 投降第82章 大潮第33章 練兵(下)第130章 交鋒第74章 制幣第185章 妥協(下)第139章 插柳第146章 黃旗軍的未日第159章 佈局第208章 決心(下)第21章 儀式(上)第217章 風聲第149章 雙喜臨門第122章 出兵第180章 易將第220章 鐵與血的較量(上)第94章 賴債式大采購第124章 驕傲的心第122章 出兵第15章 海陽(中)第216章 飲馬(下)第123章 四柱廟第54章 前奏第194章 結束的戰爭第3章 意外的勝利(上)第27章 山西(上)第40章 授業(下)第212章 潰滅(中)第218章 開戰(上)第195章 投降第196章 反擊開始I(上)第71章 紙幣(下)第198章 開戰第185章 妥協(下)
第43章 激戰(上)第198章 開戰第75章 採購(下)第137章 決勝第130章 交鋒第31章 成軍(上)第132章 進展第121章 各有打算第219章 勝負(上)第188章 王德榜的威脅第192章 鐵與血第100章 勝利第200章 決勝(下)第186章 北京(上)第82章 大潮第44章 對峙第一八十四章 突破下第206章 方向(下)第145章 插曲第68章 防軍(上)第111章 完勝第25章 逆水(上)第214章 大局(中)第127章 洪流中的戰果第209章 排兵第203章 破關(上)第47章 逆推第221章 轉折點上第196章 反擊開始(下)第201章 北伐第94章 四月二十五日第94章 四月二十五日第176章 英國人的陰謀(上)第36章 槍林第39章 相見歡(下)第110章 再攻第178章 決戰的序幕(上)第64章 掌控第25章 逆水(下)第6章 買槍(下)第14章 衆志(中)第32章 練兵(上)第199章 猛虎撲羊(下)第31章 成軍(上)第201章 北伐第208章 決心(上)第100章 勝利第130章 交鋒第2章 執子之手(上)第7章 連珠(下)第103章 炮擊第30章 怨滿南國(上)第一八十四章 突破上第207章 出師(下)第16章 勝負(中)第182章 咬住(下)第26章 細柳(下)第28章 衝突(下)第44章 對峙第205章 決心(中)第15章 海陽(中)第205章 決心(下)第116章 分配第45章 尖刀第24章 漁翁(中)第1章 一八七八的來客(下)第108章 投降第82章 大潮第33章 練兵(下)第130章 交鋒第74章 制幣第185章 妥協(下)第139章 插柳第146章 黃旗軍的未日第159章 佈局第208章 決心(下)第21章 儀式(上)第217章 風聲第149章 雙喜臨門第122章 出兵第180章 易將第220章 鐵與血的較量(上)第94章 賴債式大采購第124章 驕傲的心第122章 出兵第15章 海陽(中)第216章 飲馬(下)第123章 四柱廟第54章 前奏第194章 結束的戰爭第3章 意外的勝利(上)第27章 山西(上)第40章 授業(下)第212章 潰滅(中)第218章 開戰(上)第195章 投降第196章 反擊開始I(上)第71章 紙幣(下)第198章 開戰第185章 妥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