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練兵(下)

ps:第二更送到,求推薦票

江凝雪對柳宇的每一根毫毛都很瞭解:“哪個箱子?你從海陽帶了兩個箱子的書了。”

柳宇確實從海陽帶了兩個箱子,這兩個箱子裝的書在旁人看起來一點用處都沒有,還不如換成兩箱銅錢,只是柳宇在細柳營權威最重,旁人也不敢多說了。

一個箱子裝的是柳宇從海陽沒收來的書和檔案,那是柳宇研究軍事留下的愛好,但凡有資料,不管有用無用都先收集齊了,裡面還有不少海陽總督的文書檔案,看似全然無用,可是柳宇卻是視若珍重,寧可不要兩箱銅元。

至於另一個箱子的書籍,柳宇則便視若珍寶,這可是細柳營能成一支強兵的基礎。

昔年湘淮崛起,曾李皆是文人掌兵,不通軍事,卻硬生生擊敗席捲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靠的就是戚繼光一部《紀效新書》,舉凡湘淮一切用兵之事,皆源自這本紀效新書,曾李完全是照着書裡的記載建立了湘淮軍。

只是時代在變,憑藉着紀效新書建立的湘淮軍已經完全落後世界大潮,柳宇必須用最新的知識去建立他的新軍。

知識就是力量。

在穿越之前,柳宇曾經非常正式地考慮過一件事,那便是日本人的維新爲什麼會成功,而百日維新卻立告失敗。

除了康有爲這些維新派在政治上的幼稚之外,其深層次的根據在於日本人的蘭學薪火傳承數百年,始終不曾斷絕。

所謂蘭學,是指幕府時代時,經荷蘭人傳入日本的學術、文化、技術的總稱,在這兩百年間始終有着許多地下學者學習荷蘭文字,即使在鎖國的幕府期間,這些人始終能接觸到最新的西方知識,得以學習歐洲在工業革命中的成果,奠下日本早期的科學基礎。

正是憑着蘭學,日本人在維新前就可以參閱西洋圖書,然後自行製造幾乎與西方同一水準的火炮,待開國之後能迅速成功並推進現代化。

而中國不同,士大夫不通西洋文字,不瞭解西方情況,更不用象日本蘭家根據荷蘭書籍那樣做化學物理試驗,引進最先進的醫學技術,在電力學上與世界幾乎同步,他們只能道聽途說地收集一些材料,與事實差距太大,被認爲最最精通夷務的林則徐和魏源也是這樣的人物。

即使推進這個年代,那些精通夷務的清朝大臣們也幾乎沒有人能讀懂外文文獻,更不要說出洋考察。

但是他們辦不到的事情,柳宇能辦到。

江凝雪小心地打開箱子,輕輕地撫mo着柳宇的書稿,然後說了句:“阿宇寫的?”

這個箱子有些她只能看懂幾個字的書籍,不過她最看重的是那些手寫的文稿,字不怎麼好看,但是她就是喜歡:“真阿宇寫的。”

“我寫的!”柳宇在後世也是算能寫材料的,雖然提起毛筆不知道怎麼下筆,可拿下海陽,他就拿到自己想要的鋼筆,在白紙寫下自己的藍圖。

江凝雪認識的文字不多,何況柳宇在裡面還夾雜着許多簡體字:“這什麼字?”

柳宇笑了笑卻不明說,他知道一個只認識些繁體字的女孩子,在看一篇簡體字寫成的文稿會有多困難。

他自己也有這樣痛苦的經歷,幾十年前曾經試行過二次簡化字,結果許多軍內書籍都是用二次簡化字寫成,作爲一個資深軍迷,他讀這種書籍也非常痛苦,比他讀《欽定平定捻匪方略》這樣的石印繁體書籍還要累。

他只是把上面的標題唸了出來:“《細柳營攻略海陽之經過》,嗯,這一篇是《細柳營海陽陣中日誌》……”

“細柳營海陽攻略之經驗檢討,還有這篇新寫成的是山西城外戰鬥詳報……”

學習要從自己開始。

柳宇已經把所有戰鬥的一筆一滴用自己的筆記載下來,這些戰鬥,他都準備接下去同細柳營的幹部們不斷檢討,不斷學習,從成功與失敗汲取經驗。

所有這些戰鬥文書,這些戰鬥總結經驗與檢討,都是這個時代都不曾有的,柳宇看着帶着墨香的文稿,臉上不自覺地帶着一種自信,讓江凝雪醉了:“這一篇又是什麼?”

柳宇不用看都念出這一篇的名字:“中國衰亡戰史簡編。”

這將是他給幹部們上的第一課。

正當這對未婚小夫妻在房間情濃蜜蜜的時候,外面又傳來了張彪的聲音:“管帶,管帶,有人找!”

柳宇只能在江凝雪臉上輕輕香了一下,江凝雪幫他整理好服裝:“張排長,我來了!”

出了門,張排長臉上帶着神秘的笑容,他看了一眼江凝雪,然後才說道:“管帶真是好福氣!”

柳宇隨口答道:“凝雪是吾今生之福也!”

張彪卻是個俗人,他見江凝雪關好房門,從窗戶裡還可以看到她正在整理拿出來的書稿,便壓低了聲音道:“管帶,你又有福氣上門了。”

“嗯?”柳宇沒明白他的意思。

“那個上門找你不是你的相好嗎?”張彪一臉壞笑:“管帶當真是少年有爲,讓我都爲您這桃花運流口水了!”

“誰?上門是個女人?”柳宇原本以爲上門的是黑旗軍或越南官方的代表:“什麼來歷?”

“您不知道?”張彪辦事不怎麼牢靠:“我還以爲是管帶你的相好,還說有要事私下相商!不過長得標緻,見一見也好!”

該死!我這個身體今年才十三歲,穿越到這個世界兩個月都不到,除了江凝雪之外一切都是清清白白。

不過柳宇並不知道,這個麗人會帶來什麼樣的禮物。

ps:第二更送到,求推薦票

第120章 籌劃第187章 意外(下)第72章 婚禮(上)第35章 羅教(上)第一八十四章 突破中第87章 動員學第43章 激戰(下)第2章 執子之手(下)第45章 尖刀第188章 王德榜的威脅第21章 儀式(中)第16章 勝負(下)第200章 決勝(上)第18章 文明(下)第78章 鋼管第203章 破關(中)第13章 抉擇(下)第30章 怨滿南國(下)第92章 文明第8章 試槍(下)第88章 河內第79章 擠兌第105章 無聲的戰爭第24章 漁翁(上)第20章 李揚才(中)第221章 轉折點(中)第36章 槍林(上)第12章 機遇(上)第111章 完勝第14章 衆志(下)第189章 血之紅河第6章 買槍(下)第79章 擠兌第30章 怨滿南國(中)第72章 婚禮(下)第92章 文明第155章 最後的決戰第210章 降兵第120章 籌劃第19章 餘波(下)第140章 築城第212章 潰滅(下)第201章 北伐第145章 插曲第156章 決定的炮擊第154章 如血的晚霞第132章 進展第213章 生死線(上)第219章 勝負(中)第32章 立業(下)第32章 立業(下)第211章 反正(下)第151章 軍人的天職第4章 戰利品(上)第8章 試槍(中)第177章 慶祝勝利的方式第208章 決心(中)第171章 戰局發展第56章 葉成林第139章 插柳第22章 交易(中)第131章 皇城第31章 成軍(上)第193章 導火索第74章 制幣第122章 出兵第108章 投降第125章 絞殺第一八十一章 轉進上第19章 餘波(下)第32章 立業(上)第123章 四柱廟第12章 機遇(下)第31章 成軍(下)第13章 抉擇(上)第41章 佈防(上)第26章 細柳(上)第9章 驚變(下)第19章 餘波(上)第96章 四月二十五日第23章 海防(下)第131章 皇城第182章 乘勝(上)第185章 妥協(中)第76章 香港(下)第10章 方隊(上)第59章 烏鴉營第94章 賴債式大采購第85章 總督的決斷第216章 飲馬(下)第119章 灼熱的勝利第16章 勝負(下)第68章 防軍(下)第216章 飲馬第32章 立業(上)第24章 漁翁(上)第66章 銀行第185章 妥協(下)第179章 決戰開始(下)第220章 鐵與血的較量(下)
第120章 籌劃第187章 意外(下)第72章 婚禮(上)第35章 羅教(上)第一八十四章 突破中第87章 動員學第43章 激戰(下)第2章 執子之手(下)第45章 尖刀第188章 王德榜的威脅第21章 儀式(中)第16章 勝負(下)第200章 決勝(上)第18章 文明(下)第78章 鋼管第203章 破關(中)第13章 抉擇(下)第30章 怨滿南國(下)第92章 文明第8章 試槍(下)第88章 河內第79章 擠兌第105章 無聲的戰爭第24章 漁翁(上)第20章 李揚才(中)第221章 轉折點(中)第36章 槍林(上)第12章 機遇(上)第111章 完勝第14章 衆志(下)第189章 血之紅河第6章 買槍(下)第79章 擠兌第30章 怨滿南國(中)第72章 婚禮(下)第92章 文明第155章 最後的決戰第210章 降兵第120章 籌劃第19章 餘波(下)第140章 築城第212章 潰滅(下)第201章 北伐第145章 插曲第156章 決定的炮擊第154章 如血的晚霞第132章 進展第213章 生死線(上)第219章 勝負(中)第32章 立業(下)第32章 立業(下)第211章 反正(下)第151章 軍人的天職第4章 戰利品(上)第8章 試槍(中)第177章 慶祝勝利的方式第208章 決心(中)第171章 戰局發展第56章 葉成林第139章 插柳第22章 交易(中)第131章 皇城第31章 成軍(上)第193章 導火索第74章 制幣第122章 出兵第108章 投降第125章 絞殺第一八十一章 轉進上第19章 餘波(下)第32章 立業(上)第123章 四柱廟第12章 機遇(下)第31章 成軍(下)第13章 抉擇(上)第41章 佈防(上)第26章 細柳(上)第9章 驚變(下)第19章 餘波(上)第96章 四月二十五日第23章 海防(下)第131章 皇城第182章 乘勝(上)第185章 妥協(中)第76章 香港(下)第10章 方隊(上)第59章 烏鴉營第94章 賴債式大采購第85章 總督的決斷第216章 飲馬(下)第119章 灼熱的勝利第16章 勝負(下)第68章 防軍(下)第216章 飲馬第32章 立業(上)第24章 漁翁(上)第66章 銀行第185章 妥協(下)第179章 決戰開始(下)第220章 鐵與血的較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