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林笙最爲看重的一面小旗。
其餘諸旗,在整個大陣中起到的作用,都不及這面旗子。
“道友,此番靈寶,與其餘幾面,是否有些……”
鎮元子看着林笙手中的真武皁雕旗,有些疑惑道:“據貧道所知,先天五方旗中,戊己杏黃旗、離地焰光旗、素色雲界旗、青蓮寶色旗都曾在洪荒中顯露威名,可唯獨這最後一面旗,貧道卻連名字都不爲所知,道友又從何得之?”
這也是從分寶巖上得到的啊。
林笙撇了撇嘴,當初以兵字秘從分寶巖上得到那麼多靈寶,他又怎麼能一一都瞭解呢。
就連這真武皁雕旗,也是由於陣典,他才能分辨出來。
要不然就這灰不溜秋的模樣,就算將它與其他幾面先天五方旗放在一起,也沒有人會認爲這就是居於北方,佔據了水之五行的真武皁雕旗。
甚至這個名字,也是玄之又玄出現在林笙的心中的。
“此爲真武皁雕旗,居北方,掌水行,有朦朧乾坤、遮天蔽日之效!”
從陣典得知真武皁雕旗的屬性之後,林笙對於這面五方旗的效果有了一個大概的認知。
遮掩天機。
這讓林笙不禁感慨,要是早知道自己手中有這面靈寶,三仙山就不會引人注目,惹那麼多人的忌憚了。
可話又說回來,要不是簽到方丈仙島,他也不會獲得陣典,從而得知真武皁雕旗的真正用途,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了。
“真武?好一個殺伐之道。”伏羲手持八卦圖,不斷推算,只是卻一直推算不出來此人的真正信息,只得到了一些零散信息。
你要是能夠推算出來纔有鬼了。
林笙心中翻了個白眼,真武大帝真正活躍的時候並不在洪荒,伏羲能夠推演出真武主殺伐已經很了不起了。
雖然心中吐槽,林笙的臉上卻沒有顯露絲毫,衝着伏羲點了點頭以示肯定,隨後林笙將最後的真武皁雕旗小心翼翼的放在三仙山的北方,而後雙手不斷變化,將一股股靈力打在真武皁雕旗的身上。
緊接着,衆人只見一股強大的氣息從他們周圍爆發,順着東海,輻射整個洪荒。
三仙島上,正在閉關的紅雲感受到這股氣息之後,微笑道:“不愧是女媧道友,真想見識一下陣法的威力,不過當務之急,還是突破爲妙。”
感嘆之後,紅雲封閉五識,盤膝而坐,陷入天人合一之中。
……
天庭。
正在與太一商議事情的帝俊猛地擡起頭。
“東海?看來又是女媧了。”感應到氣息的方位,太一不禁感慨道,“看來這一紀的主角卻是女媧道友不過了。”
帝俊憤恨道:“爲何天道獨寵她一人,這是何等不公啊!”
“可不見得是天道。”太一若有所指道。
聽到太一的話之後,帝俊若有所思道:“你是說……”
隨後,帝俊搖了搖頭:“可這不應該啊……”
鴻鈞對女媧的態度他們有目共睹,不排斥她都不錯了,怎麼可能還垂青她。
太一低眉:“誰知道呢。”
……
崑崙山。
“看來女媧道友身上的秘密可不少。”
看了一眼東海,元始喃喃自語道:“真想挖出來啊。”
“那爲何在東海不去呢?”通天不屑道。
“好了,師尊交給我們的任務就到這裡吧,女媧勢大,不可力敵。”
老子制止住爭吵起來的兩位師弟,心頭一跳,感覺似乎失去了什麼。
掐指一算,也沒算出什麼。
強忍住心間的不適感,老子默默回想,自己此前到底遺忘了什麼。
看到師兄老子陷入沉思,元始和通天也停止了爭吵,一同望向老子,開口問道:“師兄可還有事?”
“無事。”老子打了個稽首:“好了,不去管女媧道友了,我們接着論道吧。”
“是!”
元始與通天將之前的爭吵拋去,齊齊開口講道。
一時間,天花亂墜,金光不斷浮現,山中的一棵青松受此影響,突然化作一名童子,向蒲團上三位問了個好:“見過三位老爺。”
而後便垂下身子,默默聆聽。
……
巫族。
一處大殿內。
十二祖巫遙遙相望。
驀然,后土向一位人頭龍身的祖巫施了一禮:“多謝相助。”
那人頭龍身祖巫笑了笑:“吾只是看看你選擇的那人有何奇異之處,這次過去看了一下,果然名不虛傳。”
若是東海看戲的那羣仙人在這,一定驚訝這人的聲音竟然與山羊鬍仙人一模一樣。
“這股氣息,與聖人相比也不逞多讓,看來女媧道友是又得了什麼機緣。”
后土感受着東海傳來氣息的強度,不禁燃起一股希望,女媧越是強大,推演出元神修煉功法的希望就越來越大。
到時候她們解決了元神的問題,稱霸洪荒豈不是指日可待。
重鑄盤古榮光,我輩義不容辭!
“下面人對天庭的忍耐越來越有限了,我們與天庭之間只怕遲早會爆發衝突,那帝俊也不是個易於之輩,能夠與女媧道友打好關係,也算是一步閒棋罷。”
人頭龍身祖巫,也就是燭九陰,曾化作山羊鬍仙人勸退東海之外衆仙人,之所以會去東海相助女媧,不過是感受到帝俊的威脅,想要尋求一大助力罷了。
想到這裡,燭九陰不禁有些淚目,作爲偉大的盤古大神的後代,在洪荒之中竟然淪落到了如此地步,那帝俊,真是可恨。
此前東王公的仙庭雖說也曾與巫族起過摩擦,可他們與妖族終歸有些不同。
妖族之所以能夠在洪荒中崛起,那些所謂的妖族大能,有一個算一個,哪個沒有吞噬過巫族?
巫妖二族之間的共同性太大了,以至於兩族這些年間互相爭鬥,互相吞噬,已積累了太多仇恨,這股仇恨終會因爲一個引子而爆發,屆時,必是天翻地覆,洪荒再起波瀾。
“靠人不如靠己,外人終是浮雲。”共工憨厚的聲音在大殿中響起,引起大多數祖巫的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