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易手中託着淨世白蓮,目光微垂,沉默不語。
他所歷三劫,天地寂滅之劫元易自己硬生生承受住了,而第二劫天地開闢的生之劫,卻是雲霄三人替他分擔了去。
三才輔兩儀……
三霄的大道受了他的影響,本身與他聯繫緊密,相輔相成。
元易卻沒想到,這樣的聯繫會直接讓自己的一劫轉到了她們的身上。
不過,這也算不得太嚴重,道果依舊在,天地依舊在存續,就當是洗了一身業力與劫氣吧。
元易收斂了心緒,將淨世白蓮收起,這纔有心思開始掐算天機,探查因果。
洪荒天地的格局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天道都被改換了。
幾乎可以視作老師他們的道,徹底取代了曾經的道。
老師與二位師伯開闢三重天界於洪荒天地之上,自身狀態有幾分合道的趨勢,與道祖鴻鈞相似。
大師伯太清聖人以原本天界兜率宮所在的第三十三重天化作了太清境大赤天,身與天地合。
老師則是開闢了上清境禹余天,更往上的則是二師伯元始天尊的玉清境清微天,居於第三十五重。
老師與二位師伯的狀態都有幾分奇怪,似乎成爲了洪荒天地大道的化身一般,亦或是洪荒天地的大道由他們演化而來。
這或許就是他們用自身大道利用盤古道果重新演化洪荒天地所得到的結果吧。
玄門三教,已成過往。
不僅僅是截教,闡教亦如此,三教的氣運就此散去了,散於天地間。
元易自身就是截教親傳弟子,與截教氣運聯繫緊密,感應得清楚。
這讓元易有種悵然若失之感,同時,身上的枷鎖似乎也就此散了去。
傳道世間,教化衆生,大道不必只存於教內,便是如此嗎?
在元易的感應之中,玄門三教的氣運已經流轉入天地,浸潤整個世間。
“大羅天……”
第三十三重天爲大師伯太清聖人的大赤天,第三十四重天爲老師的禹余天,第三十五重爲二師伯元始天尊的清微天。
最高的第三十六重天,卻是道祖鴻鈞所闢之大羅天。
世間生靈,凡觸及大羅之道者,可入此大羅天,其中蘊有大羅之道。
而道祖鴻鈞,似乎卻並不在此大羅天中。
四重天,化作了一道道的天地屏障,橫亙於天地之外,再往下便是天庭三十二重天。
玄門三教,也通過這樣的形式徹徹底底與天庭站在了一起。
一鯨落而萬物生,玄門三教氣運散盡,帶來的是萬物孕育的勃勃生機,萬道相生。
另外,元易還算出,似乎不僅是三教,在那反演的混沌之中,那些大能存在也沒有閒着,一個個都趁機洗去了自身的因果業力,行開闢之功,隨即便如自己老師與二位師伯那般,隱世不出,只餘道傳世間。
嗯,大師伯還不算徹底隱世,其大道對應天地存世之基,故此現在的大道演化,便是大師伯太清聖人爲主導。
或許大師伯那一道化身老君是唯一在現世之中顯化的具體存在了。
變化很大也很徹底。
元易散去手中掐算心念一動,一道道仙光飛來。
截天劍輕鳴,這柄仙劍歷經寂滅與開闢,承載截天一劍,早已不是一件極品先天靈寶那麼簡單。
劍未出鞘,元易那截天的一劍,還在延續,整個天地的時光長河,都化作了他的一劍,貫穿始終,承載一切。
作爲元易承道之器,截天劍的狀態就與他如今道果的情況一般無二,尚處在孕育演化的狀態之中,成而未成。
一根金色繩索飛來,纏繞在元易腰間,一根髮簪插入元易髮髻之中,混元金斗飛入元易袖中。
另外,七個先天葫蘆環繞,散發着朦朧仙光。
元易目光從七個葫蘆上掃過,最後從中將水火葫蘆拿過掛在腰間,袖袍一揮,六個先天葫蘆遁入虛空,消失不見。
“留下一個,日後給雲霄盛仙釀,天地造化,便再散天地間,有緣者得之,也算承我之道。”
六個先天葫蘆之中被元易扔進去了一道劍光,便是他曾經所悟七劍之中的六劍。
分別蘊含着老師與二位師伯的道,以及兩式大羅之道,還有元易陰陽恆易之道。
最後的道生道滅,並不在其中。
低頭看下腳下的十二品黑蓮,這是雲霄從魔祖羅睺手中奪來的,被雲霄用來爲他護道承劫。
元易沉默了片刻,搖了搖頭,邁步從這一方虛無之中走出。
腳下的黑蓮則是化爲他的道袍之中,成爲他那一身素白道袍上勾勒的紋飾,素白道袍繪黑色仙蓮,遮掩去了所有的氣息。
“真是不習慣,許久不曾這般獨自一個人了。”
元易的心情總是有些微妙,明明如今一身劫氣盡消,業力償盡,因果不足擾,瓊霄與碧霄心心念唸的逍遙自在就在眼前,看來以後需得好好哄哄她們纔是,免得她們鬧騰。
走出虛無,出現在洪荒天地之中。
元易站在雲端,目光俯覽洪荒大地。
洪荒大地重塑之後的模樣與過去看上去很是相似,四大部洲也徹底成形。
但在元易的眼中,這一方洪荒天地明顯縮水了太多,遠不及曾經洪荒天地的遼闊。
洪荒天地的本源被磨損太多,重塑之後天地便小了,只是更加穩固了幾分而已。
當然,洪荒大地看起來更小了的原因不僅僅是天地本源被磨損的原因。
在尋常的天地之外,方外之地單獨演化,三千世界環繞在周邊,拱衛洪荒大地,各種洞天福地,隱匿於虛空,一層層世界延伸,洪荒天地似乎不再是單線發展,走向了多元化。
另外,改變不止停留在表面,天地間的大道規則秩序也有所改變。
“三災五劫?修行者有福了。”
元易感受着天地間的氣息,天地間因果氣息更淡了幾分,命運的大道絲線交織更爲複雜,卻也更爲纖弱。
同時,元易感應到了,量劫的累積在變弱,而是化作了三災五劫,修行者需得渡三災五劫,方能延續長生。
這量劫所成劫氣不再集中傾瀉,以此減輕天地震盪。
修行者奪天地造化而長生久視,如今更多了三災五劫。
元易作爲一個剛剛渡三劫且依舊處於三劫之中的人,窺見人均三災加身,當真是有些驚喜。
不過這三災五劫與元易所渡三劫完全沒有可比性就是了,所謂三災,不過是天火劫、贔風劫、天雷劫罷了。
元易停留只有一瞬,隨即他便打算先去地府走一遭,對於他來說,先將雲霄她們接引迴歸,纔是眼下最要緊的事。
除此之外自己要做什麼呢?熬!在這大道恆易的磨損之中,熬下去便是他唯一要面對的真正的劫了。
“元易師侄,請留步。”
就在元易將要動身之際,一道聲音突然傳來。
元易停下腳步,回頭望去。
“二位師叔,可是有事?”
看着現身的接引與準提二位西方教聖人,元易開口問道。
“對了,截教如今已不在了,截教宣告破產,並擔負有限責任,關於債務問題,二位師叔不若去找我大師兄?”
“……”
接引與準提看着元易,一時間陷入了沉默。
元易心中暗道不妙,這兩位師叔果真是找上門來討債的。
元易很清楚自己幹了什麼,他送了一隻蚊子給西方教,也不知道血翅黑蚊吸掉了那功德金蓮金品,反正西方教的氣運被他散去了一大半。
這筆債絕對不算輕,西方教差點被折騰沒了,得有他一份功勞。
元易又不好往自己老師身上推,說自己是奉師命而爲。
不對,老師自己截取了西方教的道,不會也是欠了一屁股債沒管吧?
西方教的淨土可是被直接消耗掉了,老師……該不會完全沒善後吧?留下了一整個的爛攤子?
老師這也太不厚道了,果然,自己只是奉師命行事,元易此刻只想開溜。
以自己現在的道行,一心想躲,這兩位聖人師叔也奈何不得他,元易心中盤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