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百家初立

雖然老子口上稱讚文道,但是不論是李耳還是燁龍也都明白,比起仙神等先天大道來說,文道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就是妖道鬼道之流也可跟文道一比。

只是老子打量孔丘三人不由眉頭大皺,展揚是靠着宿識積累的智慧文氣才能夠寶籙化虹,倒不被老子放在眼中。只是展揚原本就是金仙之流,日後或許也有登臨大羅的可能。

而那位徒子旦(姜旦)是人族先賢轉世,日後又是百家諸子之一,由不得李耳不上心。而那位孔丘同樣也是百家諸子,他頭頂的文氣跟其他兩人還有些許不同。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起燁龍的純粹文道之法沒有破魔之功,這位孔丘頭頂的文氣中隱隱有仁德祥瑞之氣作伴,恐怕等閒外魔根本就不能靠近,日後文道說不得也就在這位手中發揚光大。而且同樣是日後百家諸子之一,這位身上的氣運可是比徒子旦要雄渾深厚多了。

此子日後必是吾道大敵!李耳心中突然冒出一個念頭。

“三個頑劣之徒,如今還不能參悟天書妙法,哪裡值得聖人這麼誇獎?”燁龍氏看到老子眼中的寒光,打哈哈道。

“倒是可否借聖人寶地一用?吾欲將此處的書籍統統記錄在案,以便日後教化人族所用。”

“這藏書室的說法原本就是來自於你,說起來也算是史家一脈,你隨意就是。”

……

經過三道聯手打壓。三界中的魔道終於沉寂下去。當然這只是面子上的平靜,波旬魔主仍然在盯着善慧的轉世之身,準備對這位日後的佛門之主動手。而冥河等人也由明轉暗不敢在過分攻擊那些轉世聖賢,而是另謀他法準備日後勾引這些聖賢,讓他們的思想走入歧途墮入魔道。

又是幾十年的時間,燁龍氏將門下諸人再度遣派出去。尤其是孔丘,作爲日後儒家的創始人,燁龍氏對其可是寄予厚望。

一日,紫氣席捲,燁龍氏作爲人教大聖。突然心中有感向火雲洞看去:“百聖圖已經開光了?”

百聖圖是伏羲爲日後諸子百家大興而煉製的一張寶圖。只要一脈道統立下,百聖圖上立刻就會顯出法相。

“百聖圖應該由老子來開啓纔對,這麼說道家道統居然已經立下了?”燁龍神色一動,向函谷關看去。

“好一位太清聖人。居然靠一部《道德經》就能鎮壓整個道家的氣運。”

《道德經》可以說是華夏最著名的一部經典。老子沒有在道家留下任何一件靈寶。只靠着此部經書便將整個道家的氣運給鎮壓住。

“既然你立下道家,那麼吾等也可以動手了。”燁龍將史鑑拋向空中。

“以銅爲鑑,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鑑。可以知興衰;以人爲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吾燁龍氏爲曆法之神,創史家一脈,記載吾人族千秋盛世,啓示後人。以‘史鑑’爲鎮運之寶,鎮壓吾道氣運。凡吾道中人,當不畏強權,不慕虛榮,以公正心記錄一切歷史。”

史鑑上一道赤氣沖天,象徵史家的真正確立。火雲洞中,軒轅夫婦正在看着百聖圖上的老子聖像,突然在道家老子左邊又有燁龍氏手捧寶鑑的法相顯化。

神農夫婦原本正在遊歷人族,看到燁龍氏立下史家也不由笑了。神農言道:“既然老師都已經出手,吾等也不好耽擱了。”

神農袖中拋出當初跟農道一同創下的耜耒兩件功德神器:“吾神農氏爲農業之祖,在此立下農家一脈,願吾族人日後民生安康,不受飢餓之苦。”

兩件功德聖器接引天空中的功德金光,品質直接大大提升。只是如今農家初立,又沒有什麼正經傳人,神農直接就把此二物拋向姜國交由姜氏一族看守,日後轉交給農家傳人。

接着,神農舉起一本經書:“吾神農氏號醫藥之祖,在此以《神農百草經》和慈善仁心鎮壓醫道氣運,願醫道後輩承吾之願銘記醫德,以仁爲本,濟世救人,方不負吾等一身醫術。”

醫道立下,神農本草經得到功德金光加持成爲一件功德至寶,被神農賜給一位叫做扁鵲的醫者,此後醫家也在人族中開始廣泛流傳。

聽訞看到神農立下醫農兩家,也取出一副錦繡山河圖對天言道:“吾名聽訞,欲立下秀家,以女工之藝傳女德之道。

天地之間始分陰陽而出萬物,人族之中有男女之別而得以延續。陰陽對立,男女平等,吾等女子豈能做男子附庸?

前有媧皇定倫治世,又有諸皇帝妃教化人倫,夏有女嬌母儀天下,商有婦好帶兵征戰,周有三太而孕育諸多賢王。吾等女子自頂半邊天,爲人族延綿子嗣,何須以美貌姿色侍奉他人?”

秀家,原本之意是裁縫繡補,也就是女工之活。但是在聽訞的延伸下直接成了教化女德之所,傳下女子獨立自強之法。

這也是這個時代的普遍現象,就是農家都能夠有“一日不勞一日不食”的思想觀念,從女紅中延伸出女德倒也是順理成章之舉。

女德者,可不是所謂的少來從父,壯來從夫,老來從子的唯諾之道。戰國之時,儒教不興,三綱五常未立,女子的地位還是很高,很多女性也會執掌權柄,做的功績未必比男性要差。

秀家女德貫通女紅之道,將女德之法分爲五等:最下者縫補衣物,只得其藝,可自食其力;下者,居家安宅,相夫教子,爲賢妻良母。中者,以筆墨刀劍爲針,文可提筆作詩,武可帶兵殺敵,以文才武德傳世;再上一等,可輔佐君王統御後宮,執掌朝政,母儀天下,此爲後德;而最上者,素手挽山河,以江山爲布,蒼生爲線,繡出自己的錦繡江山,創下自己的王朝國度,何勞他人之手?

“壯哉!好一個素手挽山河!”驪山仙子也就是女媧,聽到聽訞的立家之言不由大笑起來。

“誰言女子不如男!上古之時,吾等女性照樣也是提槍作戰,部落首領吾等女性也可當得!只可惜自本宮之後,人族共主居然無有一人以女子身居之,甚是可惜!”女媧暗中施法將一股造化紫氣加持在聽訞繡出的那副江山錦繡圖上面。

秀家?看到百盛圖上,又有一位女子手持針線,腦後頂着一副錦繡山河圖站在神農旁邊。

軒轅不由苦笑:“皇嫂鬧出這一出,日後皇兄可有得頭疼了。”

“你以爲誰都跟你似的?”一旁的嫘祖不屑道:“吾就覺得這秀家很好,吾等女子原本就不是男子的附庸之物,有本事你們自己生孩子去!”

軒轅扭頭看向嫘祖等四妃,看到四人面色異彩連連,心中不由暗自叫苦:“皇兄,好歹你只有一位元妃,皇弟這裡可是有四位妻子啊。”

不說軒轅這邊,就是娥皇女英等人對秀家的創立也是樂見其成。不愧是吾等元妃之首,曾經做過天下母的人,這一句話可是說到吾等心坎上了。

炎居剛剛正在巡日,聽到自家母后之言,身形不由一頓。“母后這是要跟女媧娘娘學嗎?”

燁龍氏也是面色怪異,地府中的風燁也是苦笑連連,倒是對面的后土不住點頭:“道友這個弟子倒是不錯。”

不錯?是合了你們這些女性的心裡了吧?風燁暗中腹議。

秀家一立,諸多女子好似找到歸宿一般。先有西施捨身爲國,又有無鹽女以女子身輔佐君王,秦國之中又有王太后主政臨朝,更有甚者杞國之中還出了一位女王。

當然如今男性掌權,雖然女性的地位仍然很高,但是比起上古之時可是差遠了。秀家剛剛創立還沒什麼,隨着日久天長百家爭鳴之時,秀家的思想在很長一段時間被儒家等聯手打壓。

只不過秀家也不是易於之輩,作爲女性爲主導的百家之一,在之後漫長的時間裡出了許多位傑出的女性。諸侯國中有不少王后太后、著名女將出自秀家之中,什麼南子、羋八子等等女性政治家把持朝政。就是在秦朝之後,又有諸朝太后垂簾聽政,女性權利可見一斑。

直到千百年後,秀家當代家主更是領悟素手挽山河的妙法。以女子身高坐朝堂,居然在媧皇之後,再度展現女子爲帝的盛況,可說是千古第一人。

秀家立下沒多久,兵家孫武拿起當初燁龍氏賜下的虎符、金戈順勢立下兵家一脈,又整理諸多兵法要術,開創兵家盛世。

“那麼吾等也來吧?”太玄問向一旁的鯤鵬老祖。

老祖點點頭,太玄將陰陽八卦圖拋向空中:“天地生衍不過陰陽五行,吾等立下陰陽家傳天地之機,闡自然之妙。”

百聖圖隨着一個個道統立下,一個個聖賢法相在上面出現。

“吾名孔丘,以仁爲本,倡中庸之道。傳忠、信、孝、義、智、勇六德;行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以此六德六藝立下儒家。以鴻天尺和仁義心鎮壓儒家氣運!”

儒家啊,百聖圖上又多了一家道統,只是儒家現如今比起早早在人族中有根基基石的兵家、農家等還是差了不少。

軒轅等人也沒有想到日後居然會是這一家跟道佛兩脈三分教化。

第53章 儒家變故第12章 觀世人書第99章 事了曲終第18章 水神第57章 符文文明第75章 媧皇入陣第28章 萬神靈光第10章 星瀚諸仙第89章 皇母之言第42章 姜氏退讓第23章 無間第28章 真符敕封第40章 仙道封神了第39章 你來我往第88章 走火入魔第46章 三拒帝邀第47章 毀滅神王第10章 再傳門人第51章 青雲仙府第93章 五太神境第15章 洞天第16章 定海神鐵第78章 盤皇甦醒第84章 五方魔界第98章 永恆人生第40章 姜皇后遭劫第40章 妖阻女兒國第38章 妲己進宮第24章 獨闖永劫第93章 知爲不知第13章 借寶第5章 燁龍入世第88章 碎片第82章 鴻鈞歸來第85章 元陽道體第97章 開闢之斧第88章 走火入魔第45章 神話傳說第24章 木德火德第35章 九州風起第81章 混亂之局第10章 星瀚諸仙第81章 屠聖之法第13章 命河反噬第73章 後手燭龍第81章 混亂之局第26章 紫霄封神第45章 姬昌食子第45章 九洲功成第97章 地界驚變第79章 初見苗頭第63章 九聖歸位第72章 三才鴻蒙第77章 截教門人第17章 圖窮見匕第48章 重塑火雲第16章 天庭出手第62章 天都殿議第56章 闡教血祭第62章 勝負由天第92章 火蓮第105章 帝女第32章 太一聖道第11章 驪山道統第26章 神道第50章 神農出手第49章 祖神體系第22章 修行第69章 革天之始第1章 初臨第32章 太一聖道第7章 後事交代第82章 地界歸一第7章 文武兵家第8章 接引審判第91章 太乙第26章 赤鳩第78章 盤皇甦醒第39章 蓐收第70章 潛龍第16章 人教第25章 瘟魔第20章 善後準備第59章 鯀盜息壤第70章 龍道衍人道第7章 文武兵家第38章 玄門退去第93章 觀諸世音第16章 人神平等第53章 天道聖殿第93章 天極門人第82章 九鼎護道第95章 地皇之尊第32章 仙會之亂第1章 初臨第80章 諸仙聚虛空第42章 倉頡造字第53章 儒家變故第57章 九曲黃河
第53章 儒家變故第12章 觀世人書第99章 事了曲終第18章 水神第57章 符文文明第75章 媧皇入陣第28章 萬神靈光第10章 星瀚諸仙第89章 皇母之言第42章 姜氏退讓第23章 無間第28章 真符敕封第40章 仙道封神了第39章 你來我往第88章 走火入魔第46章 三拒帝邀第47章 毀滅神王第10章 再傳門人第51章 青雲仙府第93章 五太神境第15章 洞天第16章 定海神鐵第78章 盤皇甦醒第84章 五方魔界第98章 永恆人生第40章 姜皇后遭劫第40章 妖阻女兒國第38章 妲己進宮第24章 獨闖永劫第93章 知爲不知第13章 借寶第5章 燁龍入世第88章 碎片第82章 鴻鈞歸來第85章 元陽道體第97章 開闢之斧第88章 走火入魔第45章 神話傳說第24章 木德火德第35章 九州風起第81章 混亂之局第10章 星瀚諸仙第81章 屠聖之法第13章 命河反噬第73章 後手燭龍第81章 混亂之局第26章 紫霄封神第45章 姬昌食子第45章 九洲功成第97章 地界驚變第79章 初見苗頭第63章 九聖歸位第72章 三才鴻蒙第77章 截教門人第17章 圖窮見匕第48章 重塑火雲第16章 天庭出手第62章 天都殿議第56章 闡教血祭第62章 勝負由天第92章 火蓮第105章 帝女第32章 太一聖道第11章 驪山道統第26章 神道第50章 神農出手第49章 祖神體系第22章 修行第69章 革天之始第1章 初臨第32章 太一聖道第7章 後事交代第82章 地界歸一第7章 文武兵家第8章 接引審判第91章 太乙第26章 赤鳩第78章 盤皇甦醒第39章 蓐收第70章 潛龍第16章 人教第25章 瘟魔第20章 善後準備第59章 鯀盜息壤第70章 龍道衍人道第7章 文武兵家第38章 玄門退去第93章 觀諸世音第16章 人神平等第53章 天道聖殿第93章 天極門人第82章 九鼎護道第95章 地皇之尊第32章 仙會之亂第1章 初臨第80章 諸仙聚虛空第42章 倉頡造字第53章 儒家變故第57章 九曲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