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三尸之道

“三尸者,一名青姑,伐人眼,令人目暗面皺,口臭齒落;二曰白姑,令人腹輪煩滿,骨枯肉焦,意志不升,所思不得,故求仙之人,先去三尸,恬淡無欲,神靜性明,積衆善,乃服藥有效,乃成仙。”

······························································

三尸之道,帝俊猜想的果然並沒有錯,第二次講道,鴻鈞果然講的是他所創的三尸之道,此乃準聖境的修行之法,也是在場的諸多準聖所最欠缺的,三尸之道中不僅包含準聖境的修行之法,還有斬屍之道,博大精深,難人可貴的是它似乎契合任何修行之法。

而且帝俊也發現了,這三尸之道似乎並不需要準聖修爲纔可以開始修煉,而是達到大羅金仙巔峰便已經可以修煉此法了,一旦斬出任何一屍,都能夠直接踏入準聖之境,實在是有些不可思議,當真是奪天地造化之功法。

而此法在帝俊看來,雖有奪天地造化之功,但卻也並非那麼好修行的,一朝明悟善惡執三念,斬卻三尸便能修爲大進,但善惡執三念並非那麼簡單便能夠明悟的,聽起來很簡單,也很明瞭,但有時候參悟千百萬年恐怕也難明其中一念。

隨着鴻鈞不斷地講解這三尸之道,在座的聽道之人都聽得如癡如醉,不斷地參悟着鴻鈞所講,當心有感悟之時,臉上便會露出欣喜、高興等深色,但有些修爲略低之人已經漸漸無法聽懂鴻鈞所講,他們的臉上紛紛露出鬱悶、痛苦等諸多負面神態。

這便是一個分水嶺,一些人無法參透三尸之道,自然便絕了日後的修行之路,而有的則是聽懂了三尸之道,日後踏入準聖之境或是準聖修爲更進一步的希望自然會大上許多,強者越強,弱者卻無進步,之間的差距便會越來越大。

三尸之道博大精深,鴻鈞足足講解了三萬年的時間方纔停了下來,看着聽道之人臉上千百神態,開口說道:“開天闢地之後,吾得造化神器,成就聖人之道,當教化衆生,故開講三次大道,三次過後,吾將圓滿,下次開講混元聖人之道,亦是百萬年之後,爾等此時可有疑問,吾可爲之解惑!”

衆人一聽,立時神色一變,他們對鴻鈞所說的混元聖人之道可是非常憧憬了,如今洪荒之中只有鴻鈞一位聖人,實力之強可謂是深不可測,若是能成就聖人,那洪荒之中有何懼其他,那纔是他們心中最高的追求。

三清相互對視了一眼,爲首的老子便先開口問道:“老師,若想證混元聖人,可有法門?”

老子一開口便直擊要害,這也是衆人最想問的,老子這一問便問出了衆人心中所想,他們都齊齊看向鴻鈞,希望從鴻鈞口中得到想要的答案。

鴻鈞聽後開口說道:“大道三千,條條可證混元,而吾之聖人之道,正道有三,上選爲以力證道,即以無上法力修爲打破天道桎梏,如盤古一般;中選爲三尸證道,即斬卻善惡執三尸,三尸合一可成聖人,吾便是行此道成就聖人之尊,下選爲功德證道,即以大功德得天道認可,可成聖人之尊。”

通天道人聽後,便開口問道:“老師,不知混元大道與聖人之道有何區別?”

鴻鈞看了一眼通天道人,又看了一眼帝俊,然後開口說道:“聖人以元神寄託天道,不死不滅,爲萬劫不磨之身,當順應天道,而聖人爲混元大羅金仙,混元大羅金仙卻不是聖人,無法做到不死不滅,但可超脫於洪荒之外。”

衆人聽到鴻鈞的話,臉色頓時爲之一變,鴻鈞說的意思他們自然都聽明白了,聖人與混元大羅金仙之間各有優劣,聖人不死不滅,但卻受天道約束,而混元大羅金仙雖不能不死不滅,但卻可跳脫洪荒之外,不受天道約束,當然,不受約束也不代表能夠肆意妄爲,天道雖約束不了混元大羅金仙,但可滅之。

不過證道混元之難足以將幾乎所有人拒之門外,衆人也有自知之明,君不見就連鴻鈞也只是走的聖人之道,他們可不認爲自己能夠超越鴻鈞,而且相比於混元無望,聖人之道的那一點點弊端又算得了什麼呢,更何況鴻鈞可是給他們指明瞭聖人之道。

不過證道聖人之三法,上選完全不可行,強如盤古都沒能成功,更何況他們,而剩下兩法似乎可行,於是元始天尊緊接着開口問道:“老師,何爲三尸?如何斬卻三尸?”

鴻鈞聽後,解釋道:“三尸者,毒也,人身有三尸神,名三毒,上屍名彭琚,管人上焦善惡;中屍名彭瓚,管人中焦善惡;下屍名彭矯,管人下焦善惡,上屍住玉枕關,中屍住夾脊關,下屍住尾閭關,每逢庚申甲子,詣奏善惡。

若欲斬卻三尸,需以先天之靈物寄託善惡執三念,而斬屍所用之先天靈物的品質會影響到斬出之三尸的天賦及修爲,對自身修爲的提升也有影響,需小心選擇。”

衆人一聽,臉色不由爲之一變,洪荒開闢已不知多少萬年,又歷經兩次洪荒量劫,先天靈物早已近乎滅絕,即便還有,恐怕也都是有主之物,而且鴻鈞也說了斬屍之先天靈物需小心選擇,畢竟所選之先天靈物可是會影響自身修爲的提升以及三尸的。

先天靈物之中,當屬先天靈根與先天靈寶爲最,可先天靈根稀少,至今洪荒之中也未聽說過幾棵,而先天靈寶更是稀少,尤其是龍漢量劫之中更是毀壞了不少,洪荒之中除了那些尚未出世的先天靈寶外,恐怕也就帝俊手中最多了,誰讓他能夠煉製先天靈寶呢!

一時間,不少人都將目光看向了帝俊,但只看了一眼,他們便立馬轉移了自己的目光,帝俊身上的一閃而逝的殺機讓他們不寒而慄,他們差點忘了,帝俊可是聖人之下第一人,他的主意可不是那麼好打的。

第九章 封神將始第三十三章 蛻變第三十八章 暴露第三十九章 封神戰起第四章 接連突破第十四章 招安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七十九章 佛門的對策第七十九章 洪荒破碎第七十三章 餘波第三十一章 噬天第五章 風雲漸起第十一章 混沌丹田第三十一章 慘烈第三十八章 三祖戰兇獸第七十六章 孤擲一注第五十六章 紅雲劫(三)第十五章 陰陽演太極第五十八章 孔宣戰刑天第十二章 帝俊抵達第九十八章 三清收徒第五十五章 紅雲劫(二)第十四章 帝俊的安排第三十四章 佛門突顯第八十九章 各顯神通(上)第六十九章 再臨地府第三十七章 神農禪讓第七章 萬靈爲妖第四章 羅睺證道?第十七章 一講結束第二十七章 大會結束第十章 封神之議第六十九章 魔道大戰(五)第八十一章 人族發展第七十五章 佛門與昊天第六十二章 帝俊的還擊第四十八章 影響第十八章 煉寶第九十五章 提前了?第八十章 女媧講道第七十五章 女媧的抉擇第十一章 諸方會面第五十六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三章 昊天轉世第七十章 姻緣天定第十章 羣仙輪迴第六十二章 覺醒(上)第六十九章 魔道大戰(五)第四十章 可怕猜測第三十三章 神水妙用第十五章 陰陽演太極第三十五章 量劫發展第七十四章 混元劫之誅仙劍陣第五章 風雲漸起第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九章 再起風雲第一章 清點第五十五章 量劫爆發第十九章 詭異平靜第七十五章 尾聲將近第二十四章 老君的因與果第一百章 小金烏誕世第五十四章 混元天劫再臨第七十六章 混元劫之三清化盤古第三十三章 天罰煉體第十三章 試探第三十五章 招妖幡出世第四十章 覆滅第八十九章 各顯神通(上)第八十章 女媧講道第七十二章 魔道大戰(八)第八十三章 老子成聖第十五章 人族驚變第四十六章 暴風雨前的序章第八十六章 強取第四章 羅睺證道?第十三章 昊天的謀略第六十八章 再起波瀾第七十六章 混元劫之三清化盤古第五十一章 巫妖反應第四十二章 大羅之境第六十八章 魔道大戰(四)第二十章 悲劇準提第十九章 煉製先天第十九章 詭異平靜第八章 意外的發現第六十一章 老子出手第二十章 再聚紫霄第九十六章 意外發生第四十三章 火靈兇威第九章 封神將始第二十二章 帝俊神威第五十六章 隱秘第十二章 東海密謀第七十五章 尾聲將近第一百一十章 巫妖決戰(八)第六十八章 重回第三十章 后土的選擇第二十四章 帝俊的陽謀
第九章 封神將始第三十三章 蛻變第三十八章 暴露第三十九章 封神戰起第四章 接連突破第十四章 招安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七十九章 佛門的對策第七十九章 洪荒破碎第七十三章 餘波第三十一章 噬天第五章 風雲漸起第十一章 混沌丹田第三十一章 慘烈第三十八章 三祖戰兇獸第七十六章 孤擲一注第五十六章 紅雲劫(三)第十五章 陰陽演太極第五十八章 孔宣戰刑天第十二章 帝俊抵達第九十八章 三清收徒第五十五章 紅雲劫(二)第十四章 帝俊的安排第三十四章 佛門突顯第八十九章 各顯神通(上)第六十九章 再臨地府第三十七章 神農禪讓第七章 萬靈爲妖第四章 羅睺證道?第十七章 一講結束第二十七章 大會結束第十章 封神之議第六十九章 魔道大戰(五)第八十一章 人族發展第七十五章 佛門與昊天第六十二章 帝俊的還擊第四十八章 影響第十八章 煉寶第九十五章 提前了?第八十章 女媧講道第七十五章 女媧的抉擇第十一章 諸方會面第五十六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三章 昊天轉世第七十章 姻緣天定第十章 羣仙輪迴第六十二章 覺醒(上)第六十九章 魔道大戰(五)第四十章 可怕猜測第三十三章 神水妙用第十五章 陰陽演太極第三十五章 量劫發展第七十四章 混元劫之誅仙劍陣第五章 風雲漸起第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九章 再起風雲第一章 清點第五十五章 量劫爆發第十九章 詭異平靜第七十五章 尾聲將近第二十四章 老君的因與果第一百章 小金烏誕世第五十四章 混元天劫再臨第七十六章 混元劫之三清化盤古第三十三章 天罰煉體第十三章 試探第三十五章 招妖幡出世第四十章 覆滅第八十九章 各顯神通(上)第八十章 女媧講道第七十二章 魔道大戰(八)第八十三章 老子成聖第十五章 人族驚變第四十六章 暴風雨前的序章第八十六章 強取第四章 羅睺證道?第十三章 昊天的謀略第六十八章 再起波瀾第七十六章 混元劫之三清化盤古第五十一章 巫妖反應第四十二章 大羅之境第六十八章 魔道大戰(四)第二十章 悲劇準提第十九章 煉製先天第十九章 詭異平靜第八章 意外的發現第六十一章 老子出手第二十章 再聚紫霄第九十六章 意外發生第四十三章 火靈兇威第九章 封神將始第二十二章 帝俊神威第五十六章 隱秘第十二章 東海密謀第七十五章 尾聲將近第一百一十章 巫妖決戰(八)第六十八章 重回第三十章 后土的選擇第二十四章 帝俊的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