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0 章 交接

聽到劉雨的喊話,宮牆外戒備的禁軍中走出一員將軍,他上前來接過奏摺。看了一下,果然有宣化、開平兩鎮指揮使的官印,這才稍微放下心來,繼而對他們訓斥道:“不管你有多麼重要的軍務,也要走程序才能遞到皇上面前。每個人都像你這麼無理,經常不就亂套了。”

大將軍接着對後面的士兵說道:“把他們看押起來,每個人都都要搜身。”

劉雨聽了他這話,馬上就不幹了說道:“這位將軍,我勸你還是把奏摺趕緊呈報給皇上。否則出了大事,恐怕誰也保不了你。”

這位將軍聽了他這話一下子就惱了,正要命手下給他們這些人點顏色看看,但是看到劉雨有恃無恐的樣子,這個命令已經在嘴邊轉了一圈,又吞了回去。能做到這個位置的人,都不是傻子,他腦子裡一轉便有了主意。你不是想讓我把奏摺給你遞上去嗎?我還就聽你的,給你馬上遞上去。

如果真有什麼誇大狂騙之詞,看看皇上怎麼收拾你們。但是如果這份奏摺果然是十分重要的,那他也沒有耽誤這份軍情。

於是這位將軍,對身邊的一個人低頭說了幾句,然後把奏摺交給那人,讓他傳遞給大內中的太監,讓他們給皇帝傳奏。

而這時候皇帝正在東暖閣內批閱奏章,剛纔他聽太監前來稟告,說有一百多個軍兵闖入京城,而且是直奔宮城而來,他也沒有太在意,只是命運加強戒備,把這些人全部拿下就是。

這時候戴權悄悄的進入東暖閣,來到皇帝的御案前,輕聲的對皇帝說:“萬歲爺,外邊鬧事的軍兵已經找到了。”

皇帝並不說話,只是眉頭皺了皺,戴權知道皇帝最煩這種,說一句留一句的,趕忙接着說道:“他們是替宣化,開平兩鎮指揮使賈珂送來緊急奏摺。”說完便將奏摺送到皇上面前。

皇上看了一眼戴權遞上來的奏摺,心裡也有些納悶。他前段時間剛剛命這個賈珂出擊草原,效果還是很不錯的。賈珂在草原上這麼一鬧,各處的韃靼人已經已經提前返回草原。他正準備派人褒獎賈珂,沒想到這賈珂又鬧出這麼一樁事來。

但是他知道,除非有十萬火急的事情,就是給這賈珂十個膽,他也不敢再京城如此胡鬧。因此他伸手接過奏摺,先查看各處的封印,發現完好之後纔打開。

皇帝剛開始還面無表情地看着賈珂的奏摺,上面都是一些自我表功的話,甚至說他兩次襲擊韃靼人的阿爾斯楞汗,可惜都被他逃脫了。

皇帝看到這裡心裡就覺得好笑,他承認賈珂還是有幾分能耐的,但是這也太荒謬了。就好像韃靼人說已經攻入京城,兩次差點抓到他一樣。但是再往下看,他就不覺得好笑了。賈珂在奏摺中說,他已經在阿爾斯楞汗的寶帳中找到了傳國玉璽,並且已經命人護送到京。

皇帝看到這裡就明白了,外面那些人是幹什麼的?恐怕是護送傳國玉璽到京,如果真的像賈珂說的那樣,那麼這些士兵的行爲倒是有情可原,甚至可以說他們做得非常好。

皇帝看完賈珂的奏摺,再也坐不住了,對戴全說道:“傳旨讓禁軍放行,你親自派人同他們一起把賈珂送給朕的東西帶過來。要是有半點差錯,我要你們的腦袋。”

戴權一聽皇帝這話,便明白賈珂這一次送的東西十分的重要。皇帝不但不認爲賈珂有任何不妥之處,反而讓他加派人手,看來他們這次護送的東西對皇帝來說是不得了的。

戴權不敢怠慢親自帶着人來到天安門口,只看到這時候天安門口依然是劍拔弩張。

天安門前的禁軍都認識戴權,見到他來了這才緩和下來,戴權沒有和那位將軍有別的話,而是直接來到劉雨面前,細聲細氣的問他道:“就是你替賈珂給皇上帶東西?”

劉雨看着這太監,在禁軍中來去有如無物,就知道這個太監不是一般人,聽到他的話,趕忙恭敬的說道:“這位公公,正是在下替我們大人帶東西獻給皇上。”

戴權看他雖然對自己恭恭敬敬,但是說話的時候手一直沒有離開腰刀,但是戴權完全沒有在意,以他的城府怎能看不出,劉雨完全是按照賈珂之命行事,恐怕不把東西交給皇上,他是不會鬆懈下來的。

戴權對劉雨說道:“皇上令我帶着人和你的手下一起把東西護送進宮,現在你就跟在咱家後面,咱們一起進宮。”

戴權說完這句話也不再理劉雨,而是轉過頭來對在場的禁軍將軍說:“皇上口諭,令我帶着這些人進宮,任何人不得攔阻。你們把道路讓開。”

那將軍聽到戴權這麼說,心中就是一驚。這些人到底帶了什麼東西給皇上?竟然要戴權親自來領路,而且還讓這些人披甲執銳直入皇宮,這種情況自從開朝以來就沒有出現過。

雖然他心中懷疑,但是不敢質疑戴權的命令,於是命令禁軍放開一條路,放戴權和劉雨帶着一百多名士兵進入皇宮。

於是劉雨就這麼帶着一百多個,披甲執銳的將士在皇宮中走了一遭。這引得一路上皇宮中的宮女太監紛紛側目,紛紛猜測宮中發生了什麼大事,需要這些將士進來處理。

戴權帶着人直接來到養心殿,然後對劉雨說:“再往前就是東暖閣了,你真的要帶這麼多士兵一起出現在皇上面前?”

劉雨聽了他這話,只是稍作猶豫就說道:“我帶的這件東西實在太過重要,沒有見到皇上之前必須帶人保護。所以還請公公恕罪。”

戴權本來是想提醒他,到了這裡就差不多了,難道在皇城之內還能把東西丟了?該收手就收手吧。沒想到這小子竟然不識擡舉,於事也不再理他。徑直到來到東暖閣前,到了這裡他才發現皇帝已經站在門口。

皇帝看到戴權帶着一幫人來到東暖閣前,便迫不及待的走上前去問道:“誰是護送的將領?”

劉雨看到前面這人,雖然沒有見過,但是他也不是傻子,只看到這位穿明黃衣服的老人,就已經知道這人便是皇帝,於是劉雨趕緊跪倒說道:“小人是指揮使大人的親軍,這一次奉大人之命給皇上送東西,東西就在這裡,請皇上查驗。”說着就把身上揹着的一個破布包呈給皇帝。

皇帝也不嫌棄馬上輕輕的直接接過來,像是抱着什麼寶貝一樣。但是皇帝並沒有馬上打開。而是對劉雨他們說:“這次的事情你們辦得很好,朕是必有重賞的。”然後轉過頭來又得戴權說:“你在宮外,給他們安排住宿,好生伺候着,朕還有話要問他們。”說完這句話,便頭也不回的進了東暖閣。

戴權到了這時候才完全相信他們送的東西十分重要。也不敢怠慢他們,讓身邊的小太監,把他們送出宮去,並安排住宿,隨時等待皇上的召見。

再說皇帝進了東暖閣,來到御案前,把眼前的包裹打開,發現裡面是一個用黃綢包裹的木匣,這木匣沒有什麼稀奇的也不是什麼稀奇的木材,只是看起來十分的古樸。

皇帝慢慢的撫摸着這個木匣,想打開卻又有些緊張。他害怕眼前的東西,和他想的不一樣。

最後皇帝還是下定決心把木匣打開,裡面出現了一方寶璽,皇帝輕輕的把這方玉璽拿出,仔細的觀看,只見這寶璽方圓四寸,上攜五龍交紐,旁缺一角,以黃金鑲補,下有篆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和傳說中的一模一樣,皇帝看到這裡已經欣喜若狂。雖然還不能肯定這就是那一方寶璽,但是不管別人信不信,他自己是信了,這就是那方消失多年的傳國玉璽。

皇帝激動過後,再一次拿起玉璽仔細觀看,他也是對古完玉器有很深的研究,這一次看的可是非常仔細。對玉的材質,雕工,篆刻都進行了仔細的觀察。最後皇帝得出結論,做一方運行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傳國玉璽,和歷史上這幾款仿製品對比來說,這一塊纔像是真的。

皇帝得出這個結論之後,自己也鬆了一口氣,然後把玉璽輕輕的放回木匣。轉身來到東暖閣自己的寢室,打開一個實木的雕花櫃子,把玉璽連同木匣一起放了進去,鎖上櫃子之後把鑰匙貼身放在自己身上。這纔像鬆了口氣似的,一屁股坐在旁邊的牀上,他只覺得身上一陣發軟,在剛纔的激動過後,現在是一陣陣的疲勞,畢竟他已經是上了年紀的人,這樣的大驚大喜對他來說很是消耗身體。

皇帝休息了一下,走出寢室重新來到東暖閣外的御案前,這時候戴權已經回來了,一個人靜靜的站在御案旁。

皇帝重新坐回御座,拿起賈珂的奏摺再次看起了,這一次他是相信賈珂的話了。

“你對賈珂這次北上草原瞭解多少?”皇帝突然問戴權。

戴權聽到皇帝的問話,馬上回答道:“回稟萬歲爺,奴才的消息也不多,不過從各方面傳來的消息,賈珂這一次北上確實給韃靼人造成了極大的破壞,阿爾斯楞汗兩次遷移了自己的行營,不知道是否和賈珂有關。”

第 148 章 生離死別第 752 章 斷後第 697 章 突發第 262 章 迎親第 384 章 越線第 23 章 道別第 543 章第 278 章 人情冷暖第 639 章 投降第 511 章 死因第 202 章 三年第 332 章 報應第 99 章 宣府鎮的決定第 437 章 閉門思過第 503 章 投靠第 479 章 各有策略第 492 章 阻擋第 785 章 會戰第 229 章 回師第 627 章 北上南下第 343 章 家長裡短第 42 章 對話第 303 章 大局已定第 580 章 混亂(求訂閱)第 22 章 誓言第 386 章 刑訊第 452 章 投名第 766 章 賈珠病逝第 418 章 先生第 45 章 母愛第 372 章 攻守異位第 759 章 忠烈祠第 31 章 旱災第 666 章 勸進第 652 章 交權第 764 章 實封第 530 章 生日第 486 章 密旨第 492 章 阻擋第 517 章 李德善第 634 章 鬥將(下)第 54 章 託孤第 684 章 綠雲蓋頂第 405 章 求見第 688 章 商稅(1)第 433 章 太醫第 374 章 覲見第 707 章 血脈第 210 章 朝議第 669 章 黃袍加身第 798 章 天道(大結局)第 648 章 圍城第 51 章 過年第 208 章 死守第 464 章 相告第 416 章 友誼第 626 章 進貢第 321 章 決裂第 646 章 國難思良將第 94 章 連破猛將第 633 章 鬥將第 355 章 稅賦第 544 章 靈泉第 15 章 親兵第 291 章 賈芝第 227 章 無敵第 133 章 百戶=基礎第 769 章 孟明去世,雨村上位第 373 章 糧食第 791 章 被俘第 607 章 盤算第 302 章 賈府對策第 501 章 回京第 560 章 土地第 597 章 發現第 341 章 賢德妃第 517 章 李德善第 183 章 出發第 610 章 提醒第 397 章 衆叛親離第 135 章 迎接第 60 章 秀才第 112 章 密議第 437 章 閉門思過第 116 章 遊擊2第 248 章 詢問第 269 章 賈珠成婚第 531 章 三月第 11 章 盤問第 517 章 李德善第 50 章 祭祖第 276 章 不戰而勝第 152 章 800里加急第 416 章 友誼第 59 章 縣試第 722 章 長春宮第 415 章 救災第 96 章 商議第 74 章 軍議2第 421 章 勾引
第 148 章 生離死別第 752 章 斷後第 697 章 突發第 262 章 迎親第 384 章 越線第 23 章 道別第 543 章第 278 章 人情冷暖第 639 章 投降第 511 章 死因第 202 章 三年第 332 章 報應第 99 章 宣府鎮的決定第 437 章 閉門思過第 503 章 投靠第 479 章 各有策略第 492 章 阻擋第 785 章 會戰第 229 章 回師第 627 章 北上南下第 343 章 家長裡短第 42 章 對話第 303 章 大局已定第 580 章 混亂(求訂閱)第 22 章 誓言第 386 章 刑訊第 452 章 投名第 766 章 賈珠病逝第 418 章 先生第 45 章 母愛第 372 章 攻守異位第 759 章 忠烈祠第 31 章 旱災第 666 章 勸進第 652 章 交權第 764 章 實封第 530 章 生日第 486 章 密旨第 492 章 阻擋第 517 章 李德善第 634 章 鬥將(下)第 54 章 託孤第 684 章 綠雲蓋頂第 405 章 求見第 688 章 商稅(1)第 433 章 太醫第 374 章 覲見第 707 章 血脈第 210 章 朝議第 669 章 黃袍加身第 798 章 天道(大結局)第 648 章 圍城第 51 章 過年第 208 章 死守第 464 章 相告第 416 章 友誼第 626 章 進貢第 321 章 決裂第 646 章 國難思良將第 94 章 連破猛將第 633 章 鬥將第 355 章 稅賦第 544 章 靈泉第 15 章 親兵第 291 章 賈芝第 227 章 無敵第 133 章 百戶=基礎第 769 章 孟明去世,雨村上位第 373 章 糧食第 791 章 被俘第 607 章 盤算第 302 章 賈府對策第 501 章 回京第 560 章 土地第 597 章 發現第 341 章 賢德妃第 517 章 李德善第 183 章 出發第 610 章 提醒第 397 章 衆叛親離第 135 章 迎接第 60 章 秀才第 112 章 密議第 437 章 閉門思過第 116 章 遊擊2第 248 章 詢問第 269 章 賈珠成婚第 531 章 三月第 11 章 盤問第 517 章 李德善第 50 章 祭祖第 276 章 不戰而勝第 152 章 800里加急第 416 章 友誼第 59 章 縣試第 722 章 長春宮第 415 章 救災第 96 章 商議第 74 章 軍議2第 421 章 勾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