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4 章 建議

李貴說完轉頭就向馬房去了,不一會兒就從馬房中牽了一匹馬出來。騎着馬直奔皇宮而去。

金釧兒看到李貴已經走了,這才放下心來。然後急匆匆的就回去給王夫人報信去了。

李貴不敢耽擱來到了皇宮門口,馬上就被禁軍攔了下來,這裡哪是他能夠騎馬的地方。

李貴也知道這裡規矩森嚴,不敢有一點的反抗,他下馬之後從懷裡掏出一定銀子放到那禁軍的手中,然後不停地作揖說道:“這位軍爺,我是榮國府的。有急事要見我們大爺,麻煩您給我通報一聲。”

那禁軍士兵一聽是找賈珂的臉上的嚴肅,馬上就放鬆下了。要知道賈珂可是他們的頂頭上司,他一個小兵哪裡敢得罪?

“兄弟,你在這兒等一會兒,我進去給你通報一聲,讓裡面值守的太監去軍機處給你打個招呼。”

李貴一聽這人如此好說話,心裡也放鬆下來。但是他也是知道人情世故,於是又從懷裡掏出一定銀子,這可是他最後的私房錢了,然後一臉肉疼的遞給了這個士兵,這些銀子可是他好不容易纔攢下來的,這也是賈寶玉大方,對他們這些手下向來是出手不凡,不然的話他哪裡能有這麼多銀兩。

李貴將銀子送給那士兵之後說道:“進裡邊和公公說的時候,麻煩您幫我把這定銀子送給公公,當做跑腿費,我這裡感激不盡了。”

那禁軍士兵看着李貴,不由得點點頭,果然是大家族出來的,懂得這些人情世故,如果他不給裡面的那太監送錢,那個人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把話給他遞進去。

賈珂在這時候,正在軍機處中處理這段時間兩淮地區的水災的奏報,雖然現在派去了欽差大臣,也把各地的貪官污吏壓制了一些,但是情況還是不是很樂觀。

賈珂現在主要的任務就是忙着從各地調撥糧草前往災區。但是由於各地的糧儲道,貪污腐化太嚴重,糧食已經沒有多少。

現在京城中的五六百萬擔糧食,還要支應着陝西那邊的旱災,而他們的這位皇帝又是一毛不拔,內庫存着那麼多銀子,就是不往外拿。因此糧食上實在是讓賈珂有些頭疼。

賈珂正在和軍機處的這些人商量,從什麼地方能夠開源節流,湊出一些銀兩,再從江南購進一批糧食,以應不時之需。

“賈大人,今年各處的銀子都緊張,再讓各部門湊恐怕有些爲難了。”劉昱雖然是皇帝的心腹,一直和賈珂作對,但是在這件事上確實沒有給賈珂添任何的麻煩,反而是積極幫助。

賈珂瞪着眼說:“今年各地的糧餉確實是不足,這錢去了哪兒了?大家現在心裡應該有個數。”

賈珂說起這事來,到現在還是一肚子氣。這皇上也是的明着貪了300萬兩白銀,現在到了關鍵時刻,你就是爲了博個好名聲,也以內庫的名義把這300萬兩白銀還給戶部。這樣也解了大家的爲難。

咋想到這個皇帝竟然是一毛不拔,到了這個關鍵時刻,竟然還沒有把銀子吐出來。

劉昱聽到賈珂的話,心裡就有一股怒氣生氣,但是在這件事上,他又說不出個什麼話來。畢竟這件事確實是皇上做的不對。

但是劉昱卻不能讓賈珂把這件事作實了,是皇上做的。於是說道:“今年的漕運確實是有些不地道。這麼多銀兩,竟然一夜之間翻了船,還說是打撈不上去餉銀。那就有些說不過去了。而且皇上不是已經從內庫撥了100萬兩白銀嗎?皇上已經盡力了。”

賈珂卻沒有在這件事上和他廢話,而是直接說道:“咱們不說那些遠的事情,就說現在。既沒有銀子又沒有糧食,難道要等着天下大亂。”

劉昱到了現在也無話可說了,刑部尚書孫彥卻站起來說道:“我說這來錢的門道,我倒是有一個。就是有些違反了朝廷的法度,好說不好聽。”

賈珂一聽他有辦法也不顧其他了,“說,都到了什麼時候了,有什麼說出來大家商量。”

刑部尚書孫彥臉上有些猶豫,最後還是咬牙說了出來:“還有個辦法就是贖罪銀,現在有許多富豪人家的子弟犯了法,有的甚至要判處斬首之刑,這些人爲了子弟的生命,掏多少錢都是願意的。”

孫彥說完這句話之後就坐在那裡不吭聲了,常言說得好,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如果真實行這個辦法,有錢人能夠拿錢開脫,那麼天下不是大亂了嗎?

賈珂在他說完之後就斷然否定道:“這個辦法絕不可行,刑法是天下最後的保障,也是天下最後的公平。如果連這個地方都出現了不公,那麼老百姓還有什麼說理的地方?現在憑這個辦法,好像是得到了銀錢,能夠搶救災區的百姓。但是一旦實行這個辦法就是遺禍萬年,從今以後朝廷就沒有寧日了。”

劉昱現在也完全站在了賈珂這一邊,他知道這個方法對朝廷的危害,“賈大人說的不錯,這是在絕朝廷的根。以後這種話不要再說了。”

劉昱要不是看在孫彥也是也是皇上這一系的份上,早就在皇帝面前參他禍亂朝綱之罪了。

孫彥到他們倆這麼說,表面上虛心接受。心裡卻有自己的想法,這一次他無論如何也要把這個辦法遞到皇上面前,並且要讓皇上親自下旨在天下實行,這是他這一次的任務。

而老孟明在一旁對他們的爭論卻視而不見,拿着一本閒書在那裡搖頭晃腦的看。現在的老孟明算是明白了,他這一輩子盡是得罪人了,到老了佔了一次隊,纔有今天。現在他已經到了自己人生的頂峰,沒有必要再和他們真的你死我活了,現在天下還是要看年輕人的。

賈珂最後也想出一個辦法,“現在咱們各地不都是有捐官的嗎?這些人送上來的銀子最後還不都是便宜了那些貪官污吏,最後能到了朝廷手裡的少之又少了。不如咱們改一個章程,以後朝廷捐官不要銀子了,改爲捐糧食,然後送到糧儲道已被各地救災。”

劉昱一聽這個辦法覺得很有意思,如此一來至少能挺過這一段時間,糧儲道的糧食也能夠充裕一些。

“賈大人這個辦法好,我看可行,不如咱們就一起上摺子,先和皇上稟報一聲,看看萬歲爺他老人家的意思。”劉昱興奮地說道,如果賈珂的這個辦法能行得通,那麼今年的兩次災害,就算是過去了。

孫彥卻不以爲然地說道:“賈大人這個法子看着好,在我看來也不過鏡花水月罷了。”

劉昱聽到孫彥又一次潑涼水,終於有些忍不住了,“孫大人,你說的這是什麼話?賈大人這個法子哪裡不對了?你給我說清楚。”

孫彥從桌子上端起茶杯,慢慢的喝了一口,然後才說道:“你以爲天下的糧食有多少?那些富富雖然有些糧食,但是如果用銀兩折糧的話。江南的那些富戶倒是願意,你想過黃河兩岸的那些人了沒有?那些人還不鬧起來。”

劉昱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江南江北的糧價相差很多,以銀折糧對江南來說大有好處,但是對於江北的那些士紳來說就是又平白多了許多的支出。如此一來,這些人哪裡能幹。

而且這樣做會使南北的矛盾更加尖銳,本來南方就人文薈萃,生活安逸。因此讀書的人比北方要多出許多,再有就是,南方的人讀書氣氛要超過了北方。

這使得每一次會試,出訪的結果都是南方的人佔到了榜上的2/3還多,這本來就已經激起了北方人的不滿。

如果現在再出臺這個政策,那麼明顯的就是南方人佔了便宜,北方人甚至連捐官的機會都要落後,被南方人一籌,恐怕到時候朝廷就會失去北方士紳的人心。

而在抵抗北方韃靼人的方面,還是要靠這些彪悍的北方人的,如果北方人一起撂了挑子,恐怕最後朝廷會不好收拾。

劉昱不由得嘆了一口氣,“賈大人,你這個建議還是有些欠考慮,咱們再想別的辦法吧。”

賈珂對於南北方,到底是捐銀還是捐糧,這個問題上還是有辦法解決的。只要是讓他們自便,願意捐糧的捐糧,願意捐銀的捐銀事情就會解決。但是賈珂想了想,又把話吞了回去。現在最難的應該是皇帝自己着什麼急,這天下現在又不是自己的。

孫彥見到賈珂閉口不言,馬上就說道:“現在事情緊急,我看還是我的那個辦法可行,不如就先行幾個月。等到了明年再廢止也不遲。這樣至少能讓朝廷度過今年的難關。”

劉昱雖然不想承認,但是孫彥的辦法,確實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解決方法了。

劉昱於是拱手對賈珂說道:“賈大人,不如咱們就把孫彥的辦法,寫成摺子讓皇上御覽吧。”

賈珂面無表情的說:“這件事我不管,你們自己寫摺子,自己遞到皇上面前,我就當沒看見。”

賈珂可不想參與這件事,這可是天大的醜聞。如果讓史書上記上一筆,幾輩子都翻不了身。

第 599 章 滅口第 675 章 走門路第 779 章 回京第 138 章 來去匆匆第 542 章 覆轍第 547 章第 384 章 越線第 181 章 雙刀第 422 章 心虛第 653 章 柬埔寨第 131 章 疑心第 585 章 破營第 440 章 商議第 667 章 勸說第 435 章 驗屍第 652 章 交權第 162 章 謹慎第 359 章 對策2第 167 章 乾渴第 780 章 鬧劇第 78 章 試製第 464 章 相告第 81 章 敵至第 783 章 準備第 643 章 危急第 99 章 宣府鎮的決定第 677 章 菩薩第 253 章 佳餚第 683 章 搬家第 66 章 路途第 642 章 攻城第 155 章 變化第 69 章 捉拿第 190 章 交接第 737 章 探春第 307 章 民心第 38 章 取捨第 662 章 前夜第 392 章 推測第 150 章 戰死第 574 章 放縱(求訂閱)第 671 章 主客易位第 65 章 抵達第 432 章 訓子第 786 章 大破第 234 章 突圍第 637 章 夜襲第 118 章 走門路第 108 章 圍困第 247 章 賞罰第 694 章 端倪第 206 章 義士第 386 章 刑訊第 13 章 極貴第 726 章 彌留第 744 章 頂撞第 271 章 內情第 638 章 撤軍第 373 章 糧食第 71 章 大閱第 658 章 凱旋而歸第 243 章 問詢第 383 章 交惡第 137 章 空餉第 658 章 凱旋而歸第 140 章 情報第 423 章 興師問罪第 319 章 彈劾第 768 章 封侯第 283 章 病重第 608 章 酒宴第 72 章 斬首第 388 章 借刀殺人第 313 章 名單第 222 章 上朝第 257 章 伴虎第 193 章 親事第 537 章 調動(求訂閱)第 207 章 準備第 504 章 弔唁第 493 章 爲主分憂第 570 章 鋼鐵對撞第 439 章 欲出行第 147 章 被圍第 458 章 上門第 280 章 懷孕第 451 章 清虛觀第 745 章 病入膏肓第 719 章 和約第 165 章 大戰2第 582 章 對陣(求訂閱)第 534 章 行禮第 780 章 鬧劇第 615 章 弒君第 340 章 出招第 700 章 壓服第 635 章 首勝第 669 章 黃袍加身第 324 章 主宰第 707 章 血脈
第 599 章 滅口第 675 章 走門路第 779 章 回京第 138 章 來去匆匆第 542 章 覆轍第 547 章第 384 章 越線第 181 章 雙刀第 422 章 心虛第 653 章 柬埔寨第 131 章 疑心第 585 章 破營第 440 章 商議第 667 章 勸說第 435 章 驗屍第 652 章 交權第 162 章 謹慎第 359 章 對策2第 167 章 乾渴第 780 章 鬧劇第 78 章 試製第 464 章 相告第 81 章 敵至第 783 章 準備第 643 章 危急第 99 章 宣府鎮的決定第 677 章 菩薩第 253 章 佳餚第 683 章 搬家第 66 章 路途第 642 章 攻城第 155 章 變化第 69 章 捉拿第 190 章 交接第 737 章 探春第 307 章 民心第 38 章 取捨第 662 章 前夜第 392 章 推測第 150 章 戰死第 574 章 放縱(求訂閱)第 671 章 主客易位第 65 章 抵達第 432 章 訓子第 786 章 大破第 234 章 突圍第 637 章 夜襲第 118 章 走門路第 108 章 圍困第 247 章 賞罰第 694 章 端倪第 206 章 義士第 386 章 刑訊第 13 章 極貴第 726 章 彌留第 744 章 頂撞第 271 章 內情第 638 章 撤軍第 373 章 糧食第 71 章 大閱第 658 章 凱旋而歸第 243 章 問詢第 383 章 交惡第 137 章 空餉第 658 章 凱旋而歸第 140 章 情報第 423 章 興師問罪第 319 章 彈劾第 768 章 封侯第 283 章 病重第 608 章 酒宴第 72 章 斬首第 388 章 借刀殺人第 313 章 名單第 222 章 上朝第 257 章 伴虎第 193 章 親事第 537 章 調動(求訂閱)第 207 章 準備第 504 章 弔唁第 493 章 爲主分憂第 570 章 鋼鐵對撞第 439 章 欲出行第 147 章 被圍第 458 章 上門第 280 章 懷孕第 451 章 清虛觀第 745 章 病入膏肓第 719 章 和約第 165 章 大戰2第 582 章 對陣(求訂閱)第 534 章 行禮第 780 章 鬧劇第 615 章 弒君第 340 章 出招第 700 章 壓服第 635 章 首勝第 669 章 黃袍加身第 324 章 主宰第 707 章 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