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人在應天,剛下馬車!

第1章 人在應天,剛下馬車!

【章末彩蛋,大家可以看看!】

金陵,應天府城。

作爲大明朝的陪都,應天府百業興旺人煙阜盛,乃是天底下少有的繁華所在。

城內長街之上,一輛馬車正擠在人海中,行進速度格外的慢。

馬車之內,一個面容俊逸的少年,拉起了簾子打量着這方世界。

少年身着墨藍色雲紋圓領袍,腳上踏着蜀錦飛雲靴,頭上髮髻用玉環玉簪固定,低調中透着絕倫貴氣。

“前世孤兒院長大,畢業後每天享受福報,談的女朋友也沒下文,倒也沒啥可掛念的!”

回想最後那個加班的夜晚,自己暈厥時的燈光,竟比此刻太陽還要刺眼。

“此方天地,此等身份,不虧了!”朱景洪低聲嘆息。

緩緩放下簾子,朱景洪斂去神色間的愁容,目光變得格外堅毅。

前世沒資源沒背景活得窩囊,如今穿越進了皇家,他發誓一定要活得轟轟烈烈。

皇帝姓朱他也姓朱,偏那老頭兒做得皇帝,他朱景洪就做不得?

搖了搖頭,撇開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朱景洪開口問道:“育新,還有多久到?”

馬車前方,被稱作育新的青年正拉着繮繩,拿着鞭子驅動馬兒前行。

聽到馬車內的聲音,陸育新連忙回話:“回稟十三爺,已過了夫子廟,前面就到武定門了!”

“今日端午,夫子廟有廟會,進城百姓格外多,所以趕路緩慢……”

抹着額頭上的汗珠,陸育新小心翼翼解釋着。

現在的他只感壓力山大,只因今日他要領着年僅十五的皇子,去武定門外的秦淮河玩兒。

這事兒要是傳回神京去,只怕不等皇帝陛下問罪,他爹就會把他打死。

這事兒能不能幹陸育新很清楚,可朱景洪一門心思要出去,讓他不聽話也不成。

畢竟皇帝問罪還需時間,而十三爺的拳頭可就在眼前,他陸育新可受不起對方千鈞之力。

“不着急,慢慢走……我也只是去開開眼,你不要想多了!”

朱景洪說的是實話,他穿越到這方世界才五天,緩慢適應身份之後,自然要見識此番世界的繁華。

至於爲何首選秦淮河,朱景洪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馬車繼續前行,緩緩行進間卻聽前方傳來爭吵聲,把街上的吆喝聲都蓋住了。

“怎麼回事?”

“回十三爺,前面堵起來了,十幾輛車轎互不相讓,臣叫人把他們趕走?”

拉開簾子,朱景洪見周遭人頭攢動,搖了搖頭:“又能趕到哪裡去,乾脆我下車步行吧!”

“十三爺,萬萬不可,如今這街上人多,保不定就有賊人混跡其中,若讓十三爺有個閃失,臣等萬死難贖!”

陸育新說話之際,馬車周圍其他幾名魁梧青年,也都圍了過來勸解。

此番朱景洪輕車簡從出門,只帶八名龍禁衛隨行護衛。

這些人都是勳貴子弟,家裡出了不少力才讓其補入龍禁衛,入戍禁中。

當下的大明朝,勳貴子弟要想有一番作爲,入龍禁衛的履歷格外重要。

大好前程在前,他們豈能不珍惜。

朱景洪要下車,在他們看來是以身犯險,出了事他們的前程也就完了,所以他們會極力反對。

“只是下車而已,不必多說了!”

朱景洪不耐煩說了一句,而後將馬車簾子拉開,然後往車下走了去。

“十三爺……”

陸育新還想再勸,朱景洪卻笑道:“若真有賊人,只怕也吃不下我兩拳,你們若是不信……回了行宮,我們可以再切磋一番!”

這一句話,堵得衆人啞口無言。

十三皇子天生神力,自小喜歡舞槍弄棒,如今更是練得騎射無雙,京中勳貴可謂無人不知。

別說是他們八個人,就是再來八個,只怕也不夠朱景洪揍的。

見衆人不言語,朱景洪當先邁出一步,揹着手往前方走了去。

“走了!”

衆人無奈,而後只能跟上去,併發誓回去後調換崗位,再不跟着這位爺擔驚受怕了。

街上行人雖多,步行卻不太受影響,何況還有陸育新在前開路。

“育新,你家襲着鎮江衛指揮僉事,可知曉金陵有四大家族?”

鎮江府挨着應天府,所以陸育新算是本地人,對此間所知要詳細些。

陸育新退後了兩步,跟在朱景洪身邊欠身答道:“回十三爺的話,是有這麼個說法兒,說的是賈史王薛四家!”

“這四家唯薛家留在應天,其餘三家隨世祖爺去了神京,如今……”

聽着陸育新的介紹,朱景洪思緒飄出了很遠。

金陵四大家族確有其事,讓他終於確定,自己是穿越進了紅樓。

他前世並未看過原著,只在粗略看過電視劇,對劇情不是很清楚,只知有十二釵和四大家族。

但這幾天他也沒閒着,通過梳理前身的記憶,讓他對這方世界有了基礎的認識。

在前世歷史的基礎上,大致到了元末時偏差還不大,依然是明太祖朱元璋掃清寰宇,以布衣之身統一了天下。

然朱元璋之後,歷史便完全不同了,只因繼位的不是朱允炆,而是晉王朱棡被立爲太子,成了大明朝的太宗皇帝。

太宗繼位後奉遺詔遷都洛陽,往後歷經高宗、仁宗、憲宗,大明朝國力蒸蒸日上,四海鹹服萬國來朝。

然而任何封建王朝,都逃不過歷史週期率,當皇位傳到第十二位皇帝懿宗時,大明朝已是內憂外患,風雨飄搖。

在懿宗崩逝靈庶人繼位之後,國內亂賊肆虐北方和陝甘之地,加之此時蒙古黃金家族崛起,率領關外各部不斷襲擾九邊。

治平二年六月,既大定二十年六月,蒙古各部突破九邊防線,官軍一潰千里,半壁江山淪喪。

當是時,受封蘭州的懿宗四子,肅王朱審焯收斂九邊殘兵,從新舉起驅逐韃虜的大旗,開始了平定天下的征途。

治平五年九月,只用了三年時間,肅王一系收復了西北,東北方與蒙古成對峙之勢,南與朝廷互爲依託。

但問題是,統兵十萬的朱審焯亦爲皇室近支,所以深受皇帝朱審炤的忌憚,對其多番削弱打壓限制。

肅王實力受損,他本人心憂之際,其手下人更是惶恐不已,紛紛勸其早做“打算”。

最終在半推半就之間,肅王朱審焯昭告天下,指責朝中有奸臣作亂,致使山河淪喪生靈塗炭。

隨後,朱審焯以皇明祖訓爲號,舉起了清君側的大旗,從長安發兵直指神京。

或許真是天命所歸,朱審焯所到之處,軍民百姓少有抵抗,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便打進了神都洛陽,史稱“靖難之役”。

治平皇帝朱審炤於宮中“被”自盡,朝臣在幹清宮正殿匾額上,找到了六年前懿宗傳位朱審焯的“遺詔”。

文武百官耆老軍民,遂集體勸朱審焯奉先帝詔命,繼位爲帝以安天下萬民之心。

朱審焯再三推脫不過,只能遂文武衆臣之請,奉老爹懿宗遺詔之命繼位爲君,成爲大明朝第十三代皇帝。

朱審焯繼位後改元章武,指責其兄朱審炤是矯詔嗣位,廢其帝位貶爲靈庶人,其後裔無一留存。

接下來,朱審焯內定流賊外破蒙古,歷時五年徹底光復了大明疆土。

在接下來三十餘年執政期內,朱審焯持續對北方各部用兵,重新鑄造了大明朝廷至高無上的權威。

而朱審焯本人,則成了東亞世界的霸主,聲望直追千年前的天可汗。

四王八公十六侯,便是追隨朱審焯南征北戰,然後得以高官厚祿傳家。

雖是穿越紅樓,但作者調整了時間線,以便更好安排劇情,大家看個樂子就好,不必過於在意細節!!

(本章完)

第769章 佛經得學啊318.第318章 兩兄弟471.第471章 朱景洪調軍第797章 恭賀吾皇,上元安康!第690章 皇帝:有沒有搞頭?267.第267章 爹害苦了你230.第230章 對太子的猜疑第824章 盛世無飢餒第146章 賈赦:十三爺是好人吶!82.第82章 佃戶465.第465章 出發211.第211章 親臨校場241.第241章 愛哥哥204.第204章 賈珍欺我太甚第102章 得找人制他第98章 老十三的本事第738章 三個妯娌一條心第487章 起伏的心情第504章 慶功宴第165章 臨別之言第621章 朕親自給他治第558章 殺機194.第194章 我有一個朋友5.第5章第536章 兄弟第524章 內宅有不寧第83章 歇腳處273.第273章 跟寶姑娘一個味道第583章 福兮禍之所依9.第9章 薛家有女第529章 正統十三年第807章 不能只在朕納諫時忠君第717章 虛虛實實391.第391章 王妃終選第596章 決戰之前第592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372.第372章 釵於奩內待時飛390.第390章 崔秀青第693章 朱景洪的虧欠210.第210章 與那琴丫頭何異439.第439章 圍獵上林苑第693章 朱景洪的虧欠第693章 朱景洪的虧欠第655章 叩見殿下第524章 內宅有不寧第725章 踢着正步進伊犁第728章 皇后病倒第494章 釵黛秘語第499章 戰前第810章 山海經有言第178章 上林苑內第639章 父子君臣195.第195章 是十三爺的意思第672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262.第262章 十三哥靠不住394.第394章 王夫人的歉意第713章 林丫頭,該歇息了!193.第193章 秦業第667章 京城之事449.第449章 黛玉不對勁第734章 星沉月落第559章 銀安門外的槍聲448.第448章 夫妻秘議第113章 遲來的聖旨第767章 王夫人的天分第591章 登陸作戰第697章 朱家小妹的頭顱472.第472章 再見諾敏第611章 獻俘儀式前第673章 是誰的種?478.第478章 寶釵: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第546章 離別第644章 謎團第88章 寶釵的決斷203.第203章 與薛姑娘一見如故336.第336章 除夕第93章 神都十二時辰?270.第270章 勸母343.第343章 鄧安的手段247.第247章 更喜微胖型第583章 福兮禍之所依第656章 公主出嫁第589章 太子很爲難第588章 皇家兒媳不好做273.第273章 跟寶姑娘一個味道438.第438章 都是實誠人第784章 再見妙玉第11章 金陵的地方官第759章 拜見太子殿下329.第329章 皇后也不管第754章 太子薨第72章 十三爺是好人第603章 世子妃何在第115章 仗義疏財不好做364.第364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310.第310章 愛極必傷也348.第348章 我朱十三拿不動刀了?445.第4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598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495章 端倪現
第769章 佛經得學啊318.第318章 兩兄弟471.第471章 朱景洪調軍第797章 恭賀吾皇,上元安康!第690章 皇帝:有沒有搞頭?267.第267章 爹害苦了你230.第230章 對太子的猜疑第824章 盛世無飢餒第146章 賈赦:十三爺是好人吶!82.第82章 佃戶465.第465章 出發211.第211章 親臨校場241.第241章 愛哥哥204.第204章 賈珍欺我太甚第102章 得找人制他第98章 老十三的本事第738章 三個妯娌一條心第487章 起伏的心情第504章 慶功宴第165章 臨別之言第621章 朕親自給他治第558章 殺機194.第194章 我有一個朋友5.第5章第536章 兄弟第524章 內宅有不寧第83章 歇腳處273.第273章 跟寶姑娘一個味道第583章 福兮禍之所依9.第9章 薛家有女第529章 正統十三年第807章 不能只在朕納諫時忠君第717章 虛虛實實391.第391章 王妃終選第596章 決戰之前第592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372.第372章 釵於奩內待時飛390.第390章 崔秀青第693章 朱景洪的虧欠210.第210章 與那琴丫頭何異439.第439章 圍獵上林苑第693章 朱景洪的虧欠第693章 朱景洪的虧欠第655章 叩見殿下第524章 內宅有不寧第725章 踢着正步進伊犁第728章 皇后病倒第494章 釵黛秘語第499章 戰前第810章 山海經有言第178章 上林苑內第639章 父子君臣195.第195章 是十三爺的意思第672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262.第262章 十三哥靠不住394.第394章 王夫人的歉意第713章 林丫頭,該歇息了!193.第193章 秦業第667章 京城之事449.第449章 黛玉不對勁第734章 星沉月落第559章 銀安門外的槍聲448.第448章 夫妻秘議第113章 遲來的聖旨第767章 王夫人的天分第591章 登陸作戰第697章 朱家小妹的頭顱472.第472章 再見諾敏第611章 獻俘儀式前第673章 是誰的種?478.第478章 寶釵: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第546章 離別第644章 謎團第88章 寶釵的決斷203.第203章 與薛姑娘一見如故336.第336章 除夕第93章 神都十二時辰?270.第270章 勸母343.第343章 鄧安的手段247.第247章 更喜微胖型第583章 福兮禍之所依第656章 公主出嫁第589章 太子很爲難第588章 皇家兒媳不好做273.第273章 跟寶姑娘一個味道438.第438章 都是實誠人第784章 再見妙玉第11章 金陵的地方官第759章 拜見太子殿下329.第329章 皇后也不管第754章 太子薨第72章 十三爺是好人第603章 世子妃何在第115章 仗義疏財不好做364.第364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310.第310章 愛極必傷也348.第348章 我朱十三拿不動刀了?445.第4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598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495章 端倪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