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決戰之前

第596章 決戰之前

【章末有彩蛋:決戰形勢圖】

十月二十五,朝鮮,漢城。

天降大雪溫度極低,讓守在爐邊的李暉,忍不住打了個寒噤。

天氣涼他的心更涼,只因義州密謀反叛的事,已經牽扯到他的身上,所以今日義禁府爲了他的家,他被老爹軟禁在了府中。

“義州被克,北方軍遭受重創,平安道已無險可守,前面僅有小小黃海道阻隔,且也無兵無險守備……”

“難道只憑漢城這兩萬兵馬,外加徵召的兩萬民壯……就想擋得住朝廷大軍?”

本來留守軍隊戰鬥力就一般,如今因前線大潰軍心已然動盪,加之朝鮮士人心思不安分,要想守住漢城簡直是萬難之事。

近日他開進黃海道,一路上仍是十分順暢,直到來了這長淵城外。

“這可是叛國的罪名!”李暉壓低聲音,拍着桌子說道。

這將近一個月的戰鬥,樸俊大的同鄉好友們,要麼就死了要麼就散了。

就在他胡思亂想之時,其妻崔秀青走進了房間,而後屏退了屋內侍奉的幾人。

“眼下對你而言,首要的事是活下來,然後再做其他圖謀!”

“去吧!”李暄難得露出笑容。

耽擱了半個時辰後,朱景洪還是沒能下定決心,隨後他返回了後方一處集鎮,此處便是明軍駐紮之所在。

正如李暉夫婦所想,李炯派人去京城拉關係的事,朱景洪已從錦衣衛口中得知。

擡頭看了眼妻子,李暉冷笑道:“你說得輕巧,這次大禍臨頭了,我只怕活不了幾天!”

樸俊大答道:“那些畜生殘害百姓,手段殘忍簡直非人,臣忍無可忍……所以帶人動了手!”

在朱景洪思索之時,跟隨他而來的參謀們,其隨行的參謀們正親自率隊抵近偵查,將瞭解到的情況詳細記錄下來。

而朝鮮這邊領頭之人,便是作戰英勇的樸俊大。

“殿下言重了,這都是在下該分內之事!”

“其他圖謀?你還以爲我有機會?”

聽到這話,樸俊大不免感到悲涼,只因這些話太傷人了,作爲世子的李暄竟絲毫不在乎百姓。

加上日本登陸的三萬大軍,以及徵召來作戰的青壯,人數差不多有十萬人。

在長淵北向的東西兩側,各有一座山可以俯瞰城池,爲了保證城內的安全,朝鮮派遣了軍隊上去防守。

“現在,有兩條路……一是我把你交給日本人,任憑他們發落!”

因長淵地處咽喉,明軍要想繼續往漢城開進,就必須要把長淵打下來。 兵力是十比三,且朝鮮有城池爲屏障,而且是以逸待勞……客觀來說佔據着極大優勢。

“何況由誰來繼位,也不是襄王一人說了算,還得看陛下的意思!”

“只是夫人……這裡面的消息,你是如何知曉得這般清楚?”

李暄是個細心的人,所以他在見樸俊大之前,專門瞭解了他的履歷。

若非得知樸俊大是一員虎將,李暄根本不會選擇見他,而是直接把他交給日本人。

樸俊大行禮後轉身離去,才走到門口就聽身後傳來聲音:“今天你做得很好!”

這裡所謂的機會,是指接替李爍當王,這一條在李暉看來已無可能。

“我願出城增援!”樸俊大毫不遲疑道。

十月二十九,黃海道長淵城以北二十里處,朱景洪駐馬於高山之上,拿着望遠鏡觀察着前方情況。

北撤幾十裡入城待明年入春再戰,還是一鼓作氣將長淵給拿下……朱景洪一時間猶豫不定。

要想馬兒跑就得給吃草,既然知道李炯在乎什麼,朱景洪不介意給他點兒甜頭。

如果不是爆發戰爭,樸俊大絕不敢想象,自己竟能見到世子一面。

“多謝殿下擡舉!”李炯頓時眉開眼笑。

如今平安道幾乎盡失,對李爍父子而言若不盡快擋住明軍,待其越過黃海道進逼京畿道,不用打他們也就完蛋了。

既然有淵東山,就有淵西山。

崔家是朝鮮大家族,族中現有二十幾人做官,有人在安州是極正常的事。

“必是如此!”崔秀青直接打包票。

但當他到了地方,看到所謂的兩千兵馬,全是從各地徵召來的年輕人,心裡瞬間就涼了大半截。

所以現在李暉很慌,以致桌上的午飯都涼了,他都沒有動哪怕一筷子。

他自家人知自家事,如果他真坐實了罪名,極有可能會被暴怒的老爹賜死。

崔秀青一字一句的說道:“你記住了,那些事全是李炯所爲,你是至純至孝的好兒子!”

在李暉夫妻商議對策時,王宮朝堂之上也在商量對策。

拿下長淵,便是滅掉了朝鮮主力,李爍便沒了鎮壓各道的資本,屈從於他的士人幾乎都會棄暗投明。

如今軍令已經下達,能不想行他們都得頂上去,所以樸俊大在抱怨了幾句後,他就領着這幫“士兵”出了城去。

示意李炯起身,朱景洪笑着說道:“聽說你帶了牛羊酒肉,難爲你費心了!”

人家李炯一心忠於朝廷,費心費力籌集糧草供應軍需,這樣都不能得到禮遇,你讓其他人怎麼想……

“當真?”李暉還是有些慌張。

爲了保證漢城的安全,朝鮮調集了大軍防守,其十萬大軍就駐紮在長淵內外。

他眼下率領的上百號人,乃是他自己招攬的潰兵,如今又要給他加上兩千人,便讓他的實力更雄厚了。

“說明他不信襄王,且朝廷裡那些官員,與襄王殿下極爲不睦,他去找那些人……你讓襄王殿下怎麼想?”

“我叔父此前在安州駐守,後來安州被朝廷官軍佔領,他前幾日逃回了都中,給我透露了條消息!”

最終議定的結果是,他們要儘量抽調各處兵力,趕赴黃海道與明軍主力決戰。

這個時代的女子,極少有如崔秀青這般關注實事,可見她的志向不小。

“你是個忠正勤勉的人,我定會上奏爲你請功!”

轉過身來,樸俊大行禮道:“這都是臣應該做的!”

相比於憂慮自己的父親,李暉其實更擔心自己的下場。

“是!”

聽到這裡,李暉總算明白過來,於是心情便好轉了許多。

對這個位心思過於活泛的順川君,朱景洪心裡已是非常不爽,所以即便對方來犒軍他也沒多高興。

如果明川君真爲襄王所惡,憑藉他與朱景洪的交情,還真有可能受到力薦。

www ▪тt kán ▪c o

前來助戰的日本人太畜生,四處賤淫擄掠殺人放火,已在長淵各地激起嚴重民憤。

故而此時,朱景洪皺緊了眉頭,思索着該如何抉擇。

“爲何?”李暉越發不解。

且說樸俊大出了院子,立刻就有人來找上了他,並將其帶向了一處軍營。

所以在李暉看來,若老爹還沒有昏聵到極致,這個時候就該趕緊服軟,盡最大可能祈求皇帝寬恕,至於責任甩給臣下就是。

雖然對此人不滿,但朱景洪沒有表露出來,畢竟他還得做戲給朝鮮士人看。

而在二十多裡外的長淵城內,朝鮮的將領們同樣也在犯愁。

崔秀青掙脫開來,說道:“平日閒來無事,就處處都留意着,大明那邊的邸報,我可時時令人買來在看,這些消息自在掌握之中!”

崔秀青笑了笑,說道:“正是因爲陛下說了算,所以我說咱們還有機會!”

雖然佔據優勢,可連番來的敗仗,已讓軍隊沒了信心,只有助戰的日本人還保持旺盛戰鬥力。

“爲何要如此?你不知道日本人是我們盟友?”李暄沉聲問道。

“是!”

眼下已是隆冬,即便明軍做好了禦寒準備,要在雪中進行這樣高強度作戰,着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雖然王位之歸屬,襄王一個人說了不算,但誰都不能否認他的話語權。

因此,她來了朝鮮自會覺得高人一等,不幹出點兒名堂她總會感到虧得慌。

“這又能說明什麼?”

李暉連連搖頭,他明白妻子的意思,但他還是說道:“襄王歷來賞罰分明,只怕不會理會這些親疏!”

朱景洪進了內宅,然後就站在了地圖前,思索着到底該如何選擇。

盯着樸俊大看了一會兒,李暄說道;“你該知道,如今我國有求於日本,你殺了他的人……讓我很爲難!”

爲保證此番作戰順利,世子李暄親自來了長淵督戰,而此時他正面臨一個難題。

十月十五他攻克義州,到現在已過去近半個月。

現在的情況是,長淵城內擠的人太多,根本體現不出人數的優勢,所以李暄纔想着派兵出城增援。

雖然只說了這麼兩句話,但李炯依然覺得很滿足,至少朱景洪對他印象還不錯。

他把樸俊大放了,所以如何安撫日本人,又成了他要頭疼的事。

這樣不怪崔秀青,她在大明生活了十幾年,見過的世面實在太多,甚至還差點兒選上親王正妃。

這些人能打仗嗎?尤其守還是守最危險的地方,對此樸俊大是真的沒底。

今天上午,被徵召的青壯見同胞被殘害,實在忍無可忍與日本人火併,最終造成十五死四十傷的後果。

“我……”

“嗯!”朱景洪態度冷淡。

“是何消息?”李暉連忙詢問。

“又不是天塌了,你又何必如此驚慌!”

這廝運氣確實好,經歷過這麼多次大戰都還活着,而且已經做到了千戶的位置。

而朱景洪這邊,他手裡能用的軍隊也就三萬餘人,其他各方向的軍隊短時間難以支援過來。

“叛國的罪名,和你有什麼干係?”崔秀青反問。

“二是我給你兩千人馬,你出城增援淵東山守軍!”

崔秀青反問:“他是立下了功勞,但他與襄王可有交情?他家可有女眷與襄王妃親密?”

“不過是讓你暫居府中,你又何必想到了那一步!”

策略議定,除在咸鏡道保留基本防守兵力,朝鮮收羅了平安道的潰兵,同時調集了包括漢城在內的各處駐軍,一共拼湊出了四萬大軍。

如今他是靠近海岸行軍,一方面這邊是平原方便趕路,同時也方便接收水師運送的糧草。

“參見殿下!”

“我明白!”

靠近之後,崔秀青抓緊丈夫的手,說道:“你記住了……那些事情全是你叔叔乾的,跟你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好了……我還有事,就不陪你多說了,改日有空我們再聊!”

進了大門,正好見到李炯迎出,看得朱景洪很是膈應。

“很好……你出去把,外面會有人給你說如何做!”

這次朝會,日本人的使者也在,會同朝鮮一起商議着對策。

朱景洪返回時,沿途所遇士兵皆行大禮,只因爲這一路殺過來,他們已經賺得盆滿鉢滿。

換句話說,只要長淵這一仗打贏了,朝鮮也就基本平定了。

來到集鎮中央,朱景洪才躍下馬背,餘海就迎上來稟告:“王爺……順川君李炯來了,帶了許多糧食和酒肉來,現在府內等候!”

見李暉若有所思,崔秀青緩緩說道:“只要咬死這一條,你就不會有事!”

此戰若勝,那朝鮮還有轉圜之機,若敗便將會一敗塗地。

路上樸俊大沒有閒着,他先找了這支軍隊的底層軍官,跟他們講了情況還並提了要求。

義州朝軍主力被擊敗,這半個月來他一路南下,基本沒有遭遇太大的抵抗,制約他行軍速度的主要因素,乃是由遼東水師負責的糧草補給。

“順川君已立下功勞,我哪裡還有機會!”李暉無奈搖頭。

“夫人……我能娶到你過門,乃我三生之幸也!”李暉站起身來說道。

“好了……你暫且安心,度過了這次難關,咱們再說以後的事!”

“伱之所以被人污衊,是因爲有人離間你們父子,想要看王室出醜!”

“我叔叔告訴我說,那李炯已遣使往神都去活動,只爲把自己推上王位!”

沒辦法,戰利品實在太多,即便除去上繳朝廷的東西,剩下的也足夠所有人分潤。

這兩座山皆在長淵城以北,可以說是長淵伸出去的一雙手,互爲犄角拱衛着城池。

只要把這兩個地方守住,長淵的門戶也就保住了,便自然可以安然無恙。

334.第334章 心思各不同第142章 鬧騰的賈家第648章 兒子們第58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797章 恭賀吾皇,上元安康!227.第227章 邂逅可卿第22章 去見識一下293.第293章 只怕你教不會362.第362章 黛玉,甚好!311.第311章 閣樓上有火藥第557章 戲妙玉第517章 襄王要出京416.第416章 臣飄零半生285.第285章 要不你說要不我說第780章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21.第21章 英蓮第66章 高書言的忌憚第747章 覲見第794章 家宴第495章 端倪現第660章 臨危受命444.第444章 妙玉第574章 天朝上使之威第625章 妙玉的精神勝利368.第368章 十三卸甲第179章 豈不是輕而易舉第589章 太子很爲難第539章 連襟315.第315章 賈芸:定不負十三爺重託52.第52章 是錦衣衛的意思第69章 朱景洪的面子第698章 王上加白第130章 十三爺來訪103.第103章 出發第751章 元春的兩個表妹第628章 大王來抓我啊!第633章 高端局375.第375章 初試雲雨情208.第208章 這件事別再鬧了35.第35章 錦衣衛報214.第214章 刀架脖子第646章 多想和從前一樣第818章 使臣哭廷197.第197章 一品誥命318.第318章 兩兄弟第791章 朱雲笙的悲傷第684章 殺不殺456.第456章 帝后齊至第578章 中秋之宴219.第219章 有十三弟在我安心第496章 乾清門外第595章 錦衣衛的看家本領240.第240章 薛蟠歸京第789章 朱景淵的道別第795章 乾盛元年第511章 朝鮮王子196.第196章 賈蓉的無妄之災第155章 父子相疑第81章 觀“滄海”333.第333章 賈家烏雲散10.第10章 逆子第547章 初到燕山第93章 神都十二時辰?第558章 殺機第86章 密林中333.第333章 賈家烏雲散第776章 辭拒弗獲136.第136章 摔下御階第796章 人不如故第752章 生日第691章 穿龍袍的是爹第29章 一紙訴狀9.第9章 薛家有女456.第456章 帝后齊至198.第198章 老六的佈置第599章 長淵城內的火光第620章 王府的女人們第612章 皇后有三子第817章 孫紹祖:下輩子,不做官了!382.第382章 寶釵受召457.第457章 女孩的心思第589章 太子很爲難第544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712章 朱慕楨出擊第740章 八月十四3.第3章 暴揍薛霸王第88章 寶釵的決斷第605章 姐夫你可算回來了第770章 我們的艦隊在哪裡第6章 你要去秦淮河?第639章 父子君臣第172章 御前軍事會議398.第398章 親迎第554章 妙玉到訪421.第421章 宦官的勾當339.第339章 看煙花第172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782章 忠君且謀私第787章 恭順王之罪第649章 西夷遣使來
334.第334章 心思各不同第142章 鬧騰的賈家第648章 兒子們第58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797章 恭賀吾皇,上元安康!227.第227章 邂逅可卿第22章 去見識一下293.第293章 只怕你教不會362.第362章 黛玉,甚好!311.第311章 閣樓上有火藥第557章 戲妙玉第517章 襄王要出京416.第416章 臣飄零半生285.第285章 要不你說要不我說第780章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21.第21章 英蓮第66章 高書言的忌憚第747章 覲見第794章 家宴第495章 端倪現第660章 臨危受命444.第444章 妙玉第574章 天朝上使之威第625章 妙玉的精神勝利368.第368章 十三卸甲第179章 豈不是輕而易舉第589章 太子很爲難第539章 連襟315.第315章 賈芸:定不負十三爺重託52.第52章 是錦衣衛的意思第69章 朱景洪的面子第698章 王上加白第130章 十三爺來訪103.第103章 出發第751章 元春的兩個表妹第628章 大王來抓我啊!第633章 高端局375.第375章 初試雲雨情208.第208章 這件事別再鬧了35.第35章 錦衣衛報214.第214章 刀架脖子第646章 多想和從前一樣第818章 使臣哭廷197.第197章 一品誥命318.第318章 兩兄弟第791章 朱雲笙的悲傷第684章 殺不殺456.第456章 帝后齊至第578章 中秋之宴219.第219章 有十三弟在我安心第496章 乾清門外第595章 錦衣衛的看家本領240.第240章 薛蟠歸京第789章 朱景淵的道別第795章 乾盛元年第511章 朝鮮王子196.第196章 賈蓉的無妄之災第155章 父子相疑第81章 觀“滄海”333.第333章 賈家烏雲散10.第10章 逆子第547章 初到燕山第93章 神都十二時辰?第558章 殺機第86章 密林中333.第333章 賈家烏雲散第776章 辭拒弗獲136.第136章 摔下御階第796章 人不如故第752章 生日第691章 穿龍袍的是爹第29章 一紙訴狀9.第9章 薛家有女456.第456章 帝后齊至198.第198章 老六的佈置第599章 長淵城內的火光第620章 王府的女人們第612章 皇后有三子第817章 孫紹祖:下輩子,不做官了!382.第382章 寶釵受召457.第457章 女孩的心思第589章 太子很爲難第544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712章 朱慕楨出擊第740章 八月十四3.第3章 暴揍薛霸王第88章 寶釵的決斷第605章 姐夫你可算回來了第770章 我們的艦隊在哪裡第6章 你要去秦淮河?第639章 父子君臣第172章 御前軍事會議398.第398章 親迎第554章 妙玉到訪421.第421章 宦官的勾當339.第339章 看煙花第172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782章 忠君且謀私第787章 恭順王之罪第649章 西夷遣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