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西夷遣使來

帝后二人到來,受到了現場所有人的膜拜。

但其實這裡面有個細微差別,即皇后要更受歡迎些,皇帝始終是更讓人畏懼。

近期皇后病重,整個皇宮彷彿都失去了庇護,別說是最下層的宮女和宦官,就連後宮嬪妃們都過得格外小心。

帝后二人坐到了位置上,然後宴會就正式開始了。

雖然皇帝非常想宴會隨和一些,多體現出家宴該有的溫馨氣氛,但衆人的表現還是讓他不太滿意。

但是他也知道,皇家本就不可能跟尋常百姓一樣,許多隔閡與界限是天生就存在的。

不但有隔閡,而且還有圈子,比如四位嫡子女就在一起說話,能擠進來的僅朱景淳和朱景浩。

“三妹,轉眼之間你都要嫁人了,看來四哥快老了!”朱景源感慨道。

手裡拿着羊脂玉杯,朱雲笙轉過身來說道:“四哥,你是千歲,細論起來,你還沒長大呢!”

聽到這話,現場幾人都笑了起來,這一刻都是發自內心的笑容。

只聽朱景淵說道:“三妹,若四哥都沒長大,我不成了小孩子?”

點了點頭,朱雲笙看向不遠處的朱景洪,說道:“十三哥還是吃奶的嬰兒,鬧騰起來讓人頭疼!”

朱景洪這樣的猛人,被朱雲笙說成是嬰兒,不得不說非常之有喜感。

尤其此時他還手捧羊腿,一臉懵的看着現場衆人,這便引來了更大的鬨笑聲。

御座之上,看着談笑和睦的嫡子女們,朱鹹銘多少是有些觸動,畢竟這三兄弟在一起不掐架實在難得。

很快,朱鹹銘的思緒飛到了三十幾年前,那時他與太子和英王也是親密兄弟,若非生在皇家定然是能善終。

少時一起騎馬打獵,兄弟之間談笑風生的情形,不自覺浮現在他面前。

很快,他的思緒回到現場,而此時朱景洪幾人還在說笑,便讓皇帝露出了一縷笑容。

皇后此時也很高興,所以主動端起了茶杯,敬向了身側的皇帝。

“陛下,請!”

“娘子,請!”

聽到皇帝這一稱呼,楊清音甚至有些羞澀,當即便白了皇帝一眼,但心裡卻是非常的高興。

時間過得飛快,一個時辰之後宴會結束,諸皇子們帶着各自王妃和兒女們開始出宮。

太子和睿王當然走前面,在他們車轎陸續離開之後,然後就該朱景洪上轎離開,這都是由封爵地位所決定。

“三哥,今日身體可好些了?”朱景洪瞥見了不遠處的廣陽王。

老大老二相繼沒了,這位廣陽王朱景潤,便是事實上的皇長子。

朱景潤歷來身體不太好,此時一樣是佝僂着腰,被自己兩個兒子左右攙扶,其王妃則是在後方與老五媳婦說話。

“十三弟,反正就是這樣子,半死不活耗着……比不得你上馬殺敵,縱橫萬里啊!”

聽到朱景潤的感慨,朱景洪方笑着說道:“三哥可別妄自菲薄,你也有厲害之處,只不過外人不知罷了!”

聽到這話,朱景潤神色一緊,但立馬又鬆弛下來,笑着問道:“十三弟,我哪有什麼厲害之處,那你可別給愚兄臉上貼金!”

“聽說你寫得一手好字,筆力虯勁行文大氣,這難道還不叫厲害?數百年後論起當世名家,必有三哥一席之地啊!”

聽到這話,朱景潤心裡鬆了口氣,隨即答道:“十三弟,你這話實在恭維我了,不過是胡亂寫幾個字,那就成了什麼名家了!”

靜海王朱景浩擠了過來,笑着說道:“三哥,最近小弟也想練字,要不您指點指點?”

這時青陽王朱景淳譏諷道:“伱練個屁,人家三哥好清淨,你去了還不把人府上攪得烏煙瘴氣!”

“比不得你,跟人起了衝突,還被抓進了宗人府!”朱景浩回懟道。

這一下,就把話題牽到了前次風波上,朱景潤聽了只覺得彆扭,隨即說道:“兩位兄弟,前次風波才平,你們可別再提了!”

這時寶釵在兩位郡王妃陪同走上前來,冷冷說道:“你們乃是皇家宗王,一舉一動無不引人注目,說笑安能如此不知分寸?”

被寶釵冷眼訓斥,朱景淳二人連忙低下頭,彎腰拜道:“嫂子教訓得是,我們知錯了!”

一句話,就把兩位郡王訓得俯首,這是薛寶釵厲害嗎?不,這是因爲老十三的身份……朱景潤心中如此想到。

郡王與親王,說起來只差一級,不過衣服上少兩處團龍,但地位卻有天壤之別。

“好了,往後少胡咧咧!”朱景洪開口說道。

“是!”朱景淳二人連忙應答。

“三哥,你先請吧!”朱景洪轉過身,與一旁的朱景潤客套起來。

“十三弟,還是你先請!”朱景潤謙讓起來。

雖說他是兄長,可有些事得遵循潛規則,何況還是在眼前這非常時刻。

以至於此時朱景潤在想,老十三是不是在試探自己!

這些年他隱於朝野之外,對朝局對奪嫡事冷眼旁觀,因置身事外所以看得很清楚。

所以他明白,在他眼前這位襄王,這位世人以爲魯莽的十三爺,其實最爲心機深且手段強。

故而今晚,朱景洪說的每句話,都會讓朱景潤多想一些。

此時,又聽到朱景洪讓自己先走,朱景潤心中又不安定了,所以是一個勁兒的推辭。

在他二人掰扯時,寶釵則在訓示兩位郡王妃,要她們多加約束自家男人,別一天天的只會闖禍。

類似的話,寶釵也時常從皇后口中聽到,可見女人確實喜歡爲難女人。

而最終,朱景洪還是沒說過朱景潤,自己帶着寶釵上了轎子,便往皇城之外走了去。

轎子裡面,朱景洪坐在主位,寶釵則在客位。

手裡端着茶杯,寶釵盯着琥珀色的茶湯,徐徐問道:“剛纔什麼意思?”

“什麼什麼意思?”朱景洪面帶不解。

“一個勁兒叫三哥先走,什麼意思?”寶釵擡頭問道。

“他身體不太好,且又離得遠,所以讓讓他嘛!”

說到這裡,朱景洪笑着補充道:“如孔融故事!”

寶釵擡起頭來,面色平靜道:“你倒是大方,卻讓人家難堪了!”

其實朱景洪真沒想那麼多,單純的就是謙讓朱景潤而已。

他身處局中看不清事情全貌,倒是寶釵在一旁冷眼旁觀,稍微看出了一點兒門道。

朱景潤說話時的某些微表情,雖然隱藏好消失得快,卻還是被寶釵捕捉到了些。

經過反覆思量,寶釵幾乎可以確定,這位三哥不太對勁,應該是心裡藏着事。“難堪?”

“可不是難堪麼,往後你還是多注意些!”寶釵依舊平靜。

眼下是在轎子裡,外面隨行有侍衛侍女和宦官,實在是不是說話的地方,所以朱景潤的事她不打算現在說。

於是她倆聊了些日常的事,差不多半個小時後回到了王府,然後朱景洪就被寶釵引到了後園。

後園地方寬敞,可以保證沒有人旁聽,什麼話都可以在這裡說。

“老三怕是不簡單!”寶釵說了第一句。

這話朱景洪半小時前才說過,於是他便笑着答道:“是啊,他寫得一手好字,我早就知道了!”

寶釵此時卻沒有笑,只見她跟在朱景洪身側位置,神色嚴肅道:“剛纔你與三哥說話,我見他神色不安,眼神躲閃……”

“哦?”

這一刻,朱景洪明白了寶釵的意思,於是他停下了腳步轉過身來。

“尤其是提到前面那件事!”

在說話之時,寶釵也在不斷思索和分析,便讓她的思路越來越明晰,一個大膽的猜測出現在她心中。

朱景洪同樣皺眉思索着,他也沒想到隨手爲之的事,竟會引出這樣的事故來。

到目前爲止,前次那些事的幕後主使,到現在都還沒浮出水面。

雖然朱景洪猜測是太子和睿王,但無論推斷誰爲主謀,其中都有很多說不通的地方。

之所以認定是這兩人,完全是出於慣性思維,外加從得利的角度來想。

“你的意思是……老三他……”

一時間,朱景洪也想到了很多,整個人頓時都驚到了。

他突然發現,如果老三是幕後主使,還真就能通過前番一件事,就能往三位皇嫡子身上潑髒水。

“我被牽連進流言之中,老四老六有陷害之嫌疑,真可謂是……一石三鳥啊!”朱景洪感慨道。

把自己比作“鳥”,屬實也是沒誰了。

但此時寶釵笑不出來,只聽她接着說道:“大哥自戕,二哥早歿,他可是皇長子!”

“他這些年一直養病在家,怎麼就能有這等手段,調動那許多官員掀起風浪……”

後半句寶釵也不明白,但她卻再次提醒道:“你能藏,別人就不能藏?”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寶釵最後提醒這一句,便讓朱景洪真的確定了,老三或許真的是幕後主使。

雖然其中仍有許多說不通的地方,卻給了朱景洪一個新的方向,說不定就是真相的突破口。

繼續往前走去,朱景洪沒有再多說,他要重新覆盤案情,然後再好生整理思緒。

寶釵跟在他的身後,接下來一句話都沒說,她也在思考事情的整個過程。

大概幾分鐘後,朱景洪走到了湖邊涼亭內,扶着欄杆坐下之後,方說道:“讓陳雲泰查了這麼久,卻只查了些雞毛蒜皮的事,我看可以讓他換個方向!”

“直接查廣陽王府?”寶釵詢問道。

查一位郡王,首先一個是難度大,其次是暴露後無法收場。

“查!”朱景洪目光堅定。

“還是讓陳雲泰派人查?”

“不……陳雲泰吩咐了幾次,這件事讓李文釗去辦!”

陳雲泰雖然是靠“功勞”升的副千戶,但實際也是靠了朱景洪的提攜,這件事有心人都知道。

近期陳雲泰已被安排做了幾件事,眼下這種關鍵差遣就不適合吩咐他,否則暴露的風險就非常大。

反倒是李文釗,近期沒怎麼接過指令,安排他去辦事更恰當些。

“此事牽扯甚大,務必要派穩妥之人去辦!”寶釵再度提醒。

朱景洪答道:“李文釗老成持重,他會明白其中利害!”

李文釗到京已有幾年,爲朱景洪辦過許多私事,在此過程中提拔了好幾人。

這些人既是他的心腹,也收了王府不少錢財,與襄王府利益高度綁定,讓他們辦事可以放心。

“嗯!”

二人議定了此事,卻沒有着急行動,而是打算等兩天,讓鄧安悄悄的去傳話。

很快兩天時間過去,當襄王府派鄧安去傳話時,京城之外來了一隊人,一隊比較罕見的洋人。

說罕見,其實也不太罕見,畢竟當下在京城之內,長住的西洋人少說也有上千,其中多是商人或是匠人。

眼下到京這些人,既不是匠戶也不是商人,而是西班牙國的使團。

這些人提前報備過,所以有金陵布政司開的公函,讓他們可以順利進入京城。

在城裡找了“嚮導”,他們一行便被引向了皇城,鴻臚寺的人接到消息便已等候在外。

使團來人雖多,但能進得皇城的人,也就只有三個人,其他人都被領往了館舍。

而即使是進了皇城的人,也不是直接就能見到皇帝,而是被領到了鴻臚寺去。

他們遞交的國書,在半個時辰之後,被鴻臚寺的人翻譯好,隨即遞交到了通政司。

又是半個時辰後,這份被翻譯過後的國書,出現在了朱鹹銘的案頭。

兩國約爲兄弟之邦,相互之間互幫互助,這便是國書的主要內容。

數月之前,西班牙艦隊襲擊了呂宋,強佔了港口且殺人無數,呂宋國主已向大明求援。

而現在,這幫殺人放火的東西,竟說自己是帶着和平跟友誼而來,確定是把朱鹹銘氣笑了。

呂宋的事,此前朱鹹銘已定下方略,打算要出手干涉。

如果事情能和平解決,朱鹹銘就不打算動刀兵,所以前期已派了官員去跟西班牙人談判。

只是談判沒有結果,然後西班牙人就自己派人來,並送來了他手中這份國書。

其中也踢到了呂宋的事,但他們卻沒有退出的想法,而是說了自己的不得已之處。

但他們也願意,與大明緩和關係,所以特意是來談判。

第677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150章 不許說十三爺壞話第73章 線索第558章 殺機第691章 穿龍袍的是爹第623章 這兩口子咋都這樣358.第358章 我來得不是時候第676章 鼓動的風帆第588章 皇家兒媳不好做第553章 妙玉的殺意第774章 帝崩第587章 風起神都第789章 朱景淵的道別第28章 給你主持公道第20章 入夜第680章 新年獻禮249.第249章 二龍相見第705章 衆望所歸,一推再推!第705章 衆望所歸,一推再推!第165章 臨別之言第699章 漢皇劉誅明第826章 變動266.第266章 聖君在位第535章 夫妻第794章 家宴第155章 父子相疑第39章 審案411.第411章 採菊東籬下第527章 釵黛271.第271章 新的小目標第776章 辭拒弗獲210.第210章 與那琴丫頭何異第535章 夫妻第180章 王子騰第708章 策馬奔騰第584章 我們都是陛下的臣子第647章 過關之後第179章 豈不是輕而易舉429.第429章 柳湘無蓮第108章 臨機專斷之權410.第410章 西北風雲起241.第241章 愛哥哥第810章 山海經有言第785章 樑毅之言440.第440章 你得管住他第523章 公主的知己第69章 朱景洪的面子365.第365章 艱難的廠衛第693章 朱景洪的虧欠第613章 關係變動306.第306章 死纏爛打式進言46.第46章 好險308.第308章 賈芸的機會第49章 錦衣衛上門210.第210章 與那琴丫頭何異44.第44章 口諭第606章 量朝鮮之物力第71章 震懾第710章 太子多病,汝當勉勵之!第769章 佛經得學啊473.第473章 總督署議事第50章 登徒子第743章 劍指天子5.第5章329.第329章 皇后也不管第140章 命懸一線賈寶玉21.第21章 英蓮294.第294章 父子秘談第747章 覲見第169章 闖宮372.第372章 釵於奩內待時飛222.第222章 可比得過十三爺第13章 你們在推諉誰?第724章 永遠無法攻克伊犁第739章 八月十三第20章 入夜35.第35章 錦衣衛報第32章 當好人第819章 金盃共汝飲465.第465章 出發299.第299章 御前高級軍事會議第67章 火銃357.第357章 秦姑娘,你這是?第804章 三棍打碎大城魂458.第458章 風波已起第158章 蝨子多了不癢第596章 決戰之前第775章 遺詔265.第265章 功成第654章 皇家醜事第679章 宣揚王化291.第291章 胭脂堆裡第562章 黛玉將離京355.第355章 正月裡第一盆涼水第151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428.第428章 除夕夜起悲音第771章 抱得三春歸第818章 使臣哭廷317.第317章 北靜王的煩惱第523章 公主的知己
第677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第150章 不許說十三爺壞話第73章 線索第558章 殺機第691章 穿龍袍的是爹第623章 這兩口子咋都這樣358.第358章 我來得不是時候第676章 鼓動的風帆第588章 皇家兒媳不好做第553章 妙玉的殺意第774章 帝崩第587章 風起神都第789章 朱景淵的道別第28章 給你主持公道第20章 入夜第680章 新年獻禮249.第249章 二龍相見第705章 衆望所歸,一推再推!第705章 衆望所歸,一推再推!第165章 臨別之言第699章 漢皇劉誅明第826章 變動266.第266章 聖君在位第535章 夫妻第794章 家宴第155章 父子相疑第39章 審案411.第411章 採菊東籬下第527章 釵黛271.第271章 新的小目標第776章 辭拒弗獲210.第210章 與那琴丫頭何異第535章 夫妻第180章 王子騰第708章 策馬奔騰第584章 我們都是陛下的臣子第647章 過關之後第179章 豈不是輕而易舉429.第429章 柳湘無蓮第108章 臨機專斷之權410.第410章 西北風雲起241.第241章 愛哥哥第810章 山海經有言第785章 樑毅之言440.第440章 你得管住他第523章 公主的知己第69章 朱景洪的面子365.第365章 艱難的廠衛第693章 朱景洪的虧欠第613章 關係變動306.第306章 死纏爛打式進言46.第46章 好險308.第308章 賈芸的機會第49章 錦衣衛上門210.第210章 與那琴丫頭何異44.第44章 口諭第606章 量朝鮮之物力第71章 震懾第710章 太子多病,汝當勉勵之!第769章 佛經得學啊473.第473章 總督署議事第50章 登徒子第743章 劍指天子5.第5章329.第329章 皇后也不管第140章 命懸一線賈寶玉21.第21章 英蓮294.第294章 父子秘談第747章 覲見第169章 闖宮372.第372章 釵於奩內待時飛222.第222章 可比得過十三爺第13章 你們在推諉誰?第724章 永遠無法攻克伊犁第739章 八月十三第20章 入夜35.第35章 錦衣衛報第32章 當好人第819章 金盃共汝飲465.第465章 出發299.第299章 御前高級軍事會議第67章 火銃357.第357章 秦姑娘,你這是?第804章 三棍打碎大城魂458.第458章 風波已起第158章 蝨子多了不癢第596章 決戰之前第775章 遺詔265.第265章 功成第654章 皇家醜事第679章 宣揚王化291.第291章 胭脂堆裡第562章 黛玉將離京355.第355章 正月裡第一盆涼水第151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428.第428章 除夕夜起悲音第771章 抱得三春歸第818章 使臣哭廷317.第317章 北靜王的煩惱第523章 公主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