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儲位空懸

第756章 儲位空懸

“四嫂,這裡裡外外的事,都少不了你操心,你可得節哀!”

“妹妹啊……太子薨逝,我心如刀割,實在是……”

被周圍人簇擁着,這妯娌二人進到了殿內,而朱雲笙則是留在了原地。

也就是人羣離開後,樑毅才得以擠上前來,拉着朱雲笙往後方退了去。

來到角落處,樑毅問道:“小祖宗,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我知道!”朱雲笙平靜答道。

“當着這麼多人,你問十三哥爲何不來,豈非是……”

沒等樑毅說完,就被朱雲笙打斷:“我說了我知道!”

愣了一下,樑毅問道:“知道你還這麼做,豈不是……”

擡頭看向樑毅,朱雲笙眼眶溼潤道:“我對不住你,讓你爲難了!”

樑毅確實心中有埋怨,可看到朱雲笙這個樣子,他的不滿也就消散了。

“可我就是忍不住,你說說……好好的一家人,怎麼變成了這樣!”

“母后走了,如今四哥也……夫君,我心裡難受啊!”

這個時候,朱雲笙已近乎是哭訴,看得樑毅也是心疼無比,此刻又那好再苛責於妻子。

“罷了罷了,往後啊……咱們安心過日子,別再理這些煩心事了!”樑毅出言安撫道。

而此時在正殿內,寶釵已在向太子棺槨行禮,作爲弟媳叩拜兄長也屬應該。

再說另一頭,睿王府內。

因王府被封鎖,朱景淵得到太子亡故的消息,是在事情發生兩個時辰後。

聽到這一消息,朱景淵本以爲自己會高興,畢竟這是鬥了一輩子的對手,盼對方早死他已盼了多年。

然而現實卻是,他的心情更加低落了,兔死狐悲的感覺充斥心頭。

當然,也有那麼一點點兄弟情義,在朱景淵心頭一閃而過。

但作爲政治動物,朱景淵立刻敏銳把握到,這是他重新出山的契機。

之所以說是“重新出山”,意味着朱景淵並不放棄,打算接下來再拼一把。

從旁人視角來看,他這無異於是以卵擊石,但從他自己視角來說,這就是他一輩子孜孜以求的東西,他即便捨去性命也要爭得的東西。

所以在短暫傷心之後,朱景淵就換上了孝服,然後便要去東宮弔喪。

一切準備就緒後,朱景淵陳芷二人乘車出行,卻在王府便門處被攔下了。

“殿下,沒有旨意……臣等不敢讓您出去!”

看着馬車前面,跪着稟告的侍衛百戶,以及他身後舉着火把,目光如炬態度冷漠的士兵,朱景淵氣得想把這些人全宰了。

但眼下,他還是得好好的跟這些人說。

“太子薨逝,我這當弟弟的去弔喪,爾等阻攔……可在乎天理人情?”

“爾等可知,若讓我這親弟缺席,使得天下人看了皇家笑話,你們可擔待得起?”

一般來說,被人扣這樣的大帽子,最妥當處理辦法是往上報,把燙手山芋給推出去。

但王府侍衛情況特殊,他們是編制上屬旗手衛,但管理權嚴格來說是在王府。

因朱景淵失勢,這些人承擔起看押他任務,所以侍衛們其實沒有上級,所以只能自行面對問題。

朱景淵覺得自己設計精妙,哪知這百戶並未辯解,而是重複回話道:“殿下,沒有旨意,臣不敢放您出去!”

“這是非常時期,放我出去弔喪,聖上不會怪罪,只會說你們懂變通,往後少不了你們好處!”

威逼不行就利誘,爲達目的朱景淵顧不得那麼多了。

哪知這百戶還是不來氣,徐徐說道:“殿下,臣不敢抗旨!”

這差點兒沒把朱景淵氣死,他空有韜略此刻卻連門都出不去,想起來就覺得無比憋屈。

更讓他氣憤的是,此刻這百戶已站起身來,目光堅定道:“殿下,眼下深夜,還請您回去歇着吧!”

“你……”

其實接下來,朱景淵還可以做點兒極端的事,可這個時候他也不敢太亂來,畢竟影響太壞對他來說也非好事。

“我要上表,你們攔不住我!”朱景淵冷冷道。

他被禁足府內不假,但上奏的權利未被剝奪,日常請安之的事都是通過奏表。

“殿下請自便!”侍衛百戶答道。

待朱景淵折返回去,這位百戶此刻也嘆了口氣,隨後立刻吩咐了手下去找鄧安,東廠和東宮相隔非常之近。

“沒有陛下和老十三允准,你連王府大門都出不去,當真還要再搏?”

馬車內,陳芷面露悲觀之色,她不覺有什麼勝算。

“如今我爲嫡長,皇位本該是我的!”

說了這麼句屁話,朱景淵也覺得沒意思,於是接着說道:“朝中有人會支持我,我只是暫時被困,一旦出去……定會一呼百應!”

“我現在雖艱難,但你想想看,再難也比七八年前,老十三一無所有強吧?”

朱景淵的心態樂觀,但聽了他的這些話,陳芷還是感到悲觀,於是便出言繼續勸解起來。

可現在的朱景淵,已經被困在自己鑄造的籠子裡,哪還聽得進其他人的勸說。

最終,陳芷沒能勸得動他,回寢殿後朱景淵就進了書房,開始撰寫哀悼四哥的奏表。

這廝文采確實不錯,藉着奏表既哀悼了兄長,又真切承認了自己的過失,希望能親自到四哥靈前賠罪。

奏表送了出去,在朝臣們非常忙碌的情況下,還非常順利且快速送到了皇帝案頭,可見朝中支持他的人還不少。

即便近兩年,朝臣們換了一茬又一茬,可這些人畢竟是文官,始終對朱景洪不太感冒。

按皇明祖訓立嫡以長的規定,如今太子過世後朱景淵便爲嫡長,原本支持太子的人轉而支持他,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朱景淵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纔會覺得自己仍有希望。

可問題是,皇帝此時傷心欲絕,哪有心思再看什麼奏表,所以朱景淵的奏本只能被擱置。

轉眼便是三個時辰過去,時間來到了七月二十一。

有關太子的喪儀,在連夜加班之後,禮部已經做好了規劃,得到朱景洪允准後下發各衙署籌備。

忙碌了一晚上,在批閱完最後一個單子後,朱景洪本打算到了東宮去弔唁,卻又接到了皇帝召見的諭旨。

沒辦法,朱景洪只能先趕過去。

來到幹清宮,再度見到皇帝時,朱景洪再度驚訝了。

都說一夜白頭,如今他是親眼見到了,不過三四個時辰沒見,老頭兒頭髮幾乎全白了。

昨夜見他時,可還如以往那般黑白交錯,誰能想到就成了這個樣子。

幾年皇帝,也就五十七而已!

“爹……你!”

這一幕確實看得朱景洪心酸,所以此刻他的眼眶溼潤了,可見他還有幾分人性在。

“陪爹一起去東宮吧!”朱鹹銘語氣依舊沙啞。

“好!”朱景洪應道。

此時皇帝身着青袍,這是寄託哀思的服飾。

於是朱景洪陪着皇帝,一路便從宮裡去到了東宮,彼時東宮之外已有大批官員前來祭拜。

太子是儲君,無論是文武官員,都得前來祭拜哭喪,這是作做臣子的本分。

但因人數太多,所以這些人只能在東宮外,只有宗室衆人可以在裡面。

得知皇帝駕臨,宗室衆人也都迎了出來,按照品級長幼分左右跪迎,這又把官員們擠到了更遠處。

皇帝的龍輦,停在了東宮大門外。

他本可以被擡進去,可朱鹹銘打算走進去,此時他竟害怕太早進去,害怕看到兒子的棺槨。

朱景洪來到了輦轎前候着,朱鹹銘就這樣靜坐了一會兒,才顫巍巍的伸出了手。

朱景洪連忙上前,攙扶着老爹從輦轎下來,然後一步一步慢慢的往裡走。

秋日的風徐徐吹着,拂動着皇帝花白的鬚髮,讓他看起來更顯得蒼老。

走上東宮臺階後,朱鹹銘方說道:“都起來吧!”

衆人山呼“謝陛下”之後,方纔緩緩起身恭敬站立,而朱景洪則是扶着皇帝進了大門。

進了東宮大門,繞過影壁通過垂花門,再進到到承運門內,便可看到東宮承運殿了。

太子的靈堂棺槨,就設置在承運殿內,此刻殿外臺基上已有和尚道士誦經,粗略一看就知超過了百人。

徐徐走過承運殿前廣場,扶着皇帝一步一步拾級而上,最終父子二人來到了臺基上,視線越過靈堂已能看見太子靈柩。

朱鹹銘在原地站了一會兒,然後便撇開了朱景洪,獨自往承運殿方向走去,朱景洪則是緊緊跟隨着。

走上殿前臺階,朱鹹銘來到了大殿門口,內裡情形全被他收入眼中。

跨過門檻,進到殿內,朱鹹銘來到了棺槨前,盯着前方靈位出神看着。

朱景洪站在皇帝身後,元春寶釵等人則候在殿外,現場除了僧道誦經聲再無雜音。

“老四啊,你怎麼就走了!”朱鹹銘嘆道。

隨後,他指了指几案上的香,朱景洪連忙上前拿起,正打算點上時卻被皇帝阻止。

於是朱景洪把香遞了過去,朱鹹銘接過後親自拿到燭臺邊,點燃後插在了靈位前。

隨後,朱鹹銘繞着棺槨緩緩移動,而朱景洪則是自己拿起燃香,點上後鄭重向太子行了禮。

當然,哭訴幾句也是應有之義,所以朱景洪也擠了幾滴眼淚。

繞着棺槨走到另一側,朱鹹銘停在了原地不動,然後竟伸手探向了棺材蓋,撫摸一陣後便拍了兩下。

這就算是看過了,對於這個讓他傷心的地方,他已不想再過多逗留。

正當他走到靈前,卻突然看向了朱景洪,問道:“老六……爲何沒來?”

“這……兒子不知,或許六哥被禁足,還不知道此消息!”

說到這裡,朱景洪拍腦門兒,然後自責道:“都怪兒子疏忽,昨夜只顧着張羅四哥喪儀,竟忘了遣人去通知六哥!”

盯着朱景洪看了一陣,隨後朱鹹銘說道:“也讓他來祭奠老四吧,你們畢竟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父皇聖明,兒子這就派人去請六哥過來!”

“嗯!”朱鹹銘點了點頭。

“你們兄弟,往後要更團結友愛才行,老四走了……可就你們兄弟二人了!”

“是!”

皇帝前來憑弔,在靈堂前後待了不到五分鐘,然後就讓被宦官攙扶着離開了。

至於朱景洪則留下了,作爲弟弟他要爲太子守靈,至少也得意思幾個時辰,以免日後別人說他不知禮數。

皇帝讓朱景淵到東宮的諭旨,很快就得到執行,大概半個時辰後,朱景淵夫婦來到東宮。

正如朱景淵猜測那般,他的出現確實引發了極大關注,現場文官對他可謂翹首以盼。

這些朱景淵都感受到了,所以他對自己更有信心,認爲接下來還有一拼之力。

今天從王府出來,便已完成他計劃中最重要的一步,接下來就是鞏固當下收益。

其中第一點,就是要把禁足這件事拿掉,這樣他纔可以重新建立關係網。

所以,朱景淵在到場後很安靜,對朱景洪更是客客氣氣,展現的是改過自新的面貌。

只有在到了太子靈前時,朱景淵才變得情緒激動,哭嚎起來比死了爹還難受,眼淚水是止不住的往下流。

看着他的表演,朱景洪也不以爲意,只因當下他已足夠強大。

時間飛逝,轉眼就是一個月時間過去,隨着太子被安葬在思陵東側,太子治喪這件事就結束了。

所謂塵歸塵土歸土,太子如今既已死去,東宮衆人就該搬出來了。

爲表達對太子一系的體恤,太子嫡長子朱慕椿被封爲“安樂王”,改當年的廣陽王府爲安樂王府。

九月初一,東宮一大家子搬了出去,東宮到此便空置下來。

房子空着其實無所謂,可儲君的位置空下來了,便牽動到朝內每個人的心。

當下皇帝年邁,立儲本屬應當之事,可太子去世皇帝傷心至極,這個時候無人敢擅提立儲之事。

但是,明面上雖沒有人提,私下裡各種論調卻不少。

有人說支持“立長”,然後推舉雲陽王朱景澤;也有人說該立嫡長,睿王朱景淵便最合適;甚至還有人說該立朱慕椿爲皇太孫,畢竟這位是皇家的“長房長孫”。

當然,這大多是文官們的論調,武將們和以往一樣保持了緘默。

452.第452章 別白費功夫了440.第440章 你得管住他第67章 火銃第596章 決戰之前第573章 到漢城的使者413.第413章 帝后皆飲涼白開第817章 孫紹祖:下輩子,不做官了!285.第285章 要不你說要不我說362.第362章 黛玉,甚好!第170章 老十三,你藏得挺深啊!第504章 慶功宴第646章 多想和從前一樣320.第320章 你也要陷進來了222.第222章 可比得過十三爺第491章 第零:此戰我將親自領兵第693章 朱景洪的虧欠475.第475章 第九次廷議306.第306章 死纏爛打式進言457.第457章 女孩的心思461.第461章 談成第610章 諸女入府第676章 鼓動的風帆469.第469章 內閣震動第90章 永不相負第61章 賜匾第777章 乾盛帝:朱景洪361.第361章 爹,您未免太小氣!第824章 盛世無飢餒第818章 使臣哭廷250.第250章 太上皇的交易362.第362章 黛玉,甚好!第574章 天朝上使之威第566章 去遼東第670章 賈雨村:攪吧攪吧!第84章 咱們賭不起249.第249章 二龍相見第537章 鄧安臉上的口水361.第361章 爹,您未免太小氣!321.第321章 膽小如鼠朱景洪第496章 乾清門外第530章 天家第585章 他們竟如此欺我14.第14章 震懾第147章 面聖441.第441章 朱景洪論英雄第518章 馬驚第602章 襄王御殿447.第447章 陛下,請下旨吧!第4章 知府是誰?第170章 老十三,你藏得挺深啊!429.第429章 柳湘無蓮第51章 學子的要求417.第417章 可知側妃缺了一位第523章 公主的知己329.第329章 皇后也不管第155章 父子相疑332.第332章 冊立466.第466章 總督西北平叛行署第689章 欲以十三爲嗣261.第261章 別出了岔子第528章 老頭子不信我第697章 朱家小妹的頭顱349.第349章 派系隱而發336.第336章 除夕209.第209章 我只是想學下棋第178章 上林苑內199.第199章 校場之事230.第230章 對太子的猜疑第124章 驛站歇腳255.第255章 去見林妹妹210.第210章 與那琴丫頭何異326.第326章 多喝熱水312.第312章 晉身之階第684章 殺不殺第653章 你不過是襄王府的一條狗457.第457章 女孩的心思331.第331章 是寶姑娘說的第37章 這個混賬第766章 太子妃省親第824章 盛世無飢餒第625章 妙玉的精神勝利235.第235章 兄弟之國442.第442章 貌似老十三也不錯413.第413章 帝后皆飲涼白開329.第329章 皇后也不管423.第423章 冊封第11章 金陵的地方官第116章 雞飛狗跳的賈家369.第369章 大明門內第800章 寶釵的怒火第158章 蝨子多了不癢第507章 歸京第609章 萬兩黃金的作用第618章 言襄王之勢360.第360章 黛玉受召第825章 應天薛家,蘇州林家!205.第205章 釵語安人心287.第287章 滿嘴順口溜第123章 給你找個老師7.第7章 太子的憂愁
452.第452章 別白費功夫了440.第440章 你得管住他第67章 火銃第596章 決戰之前第573章 到漢城的使者413.第413章 帝后皆飲涼白開第817章 孫紹祖:下輩子,不做官了!285.第285章 要不你說要不我說362.第362章 黛玉,甚好!第170章 老十三,你藏得挺深啊!第504章 慶功宴第646章 多想和從前一樣320.第320章 你也要陷進來了222.第222章 可比得過十三爺第491章 第零:此戰我將親自領兵第693章 朱景洪的虧欠475.第475章 第九次廷議306.第306章 死纏爛打式進言457.第457章 女孩的心思461.第461章 談成第610章 諸女入府第676章 鼓動的風帆469.第469章 內閣震動第90章 永不相負第61章 賜匾第777章 乾盛帝:朱景洪361.第361章 爹,您未免太小氣!第824章 盛世無飢餒第818章 使臣哭廷250.第250章 太上皇的交易362.第362章 黛玉,甚好!第574章 天朝上使之威第566章 去遼東第670章 賈雨村:攪吧攪吧!第84章 咱們賭不起249.第249章 二龍相見第537章 鄧安臉上的口水361.第361章 爹,您未免太小氣!321.第321章 膽小如鼠朱景洪第496章 乾清門外第530章 天家第585章 他們竟如此欺我14.第14章 震懾第147章 面聖441.第441章 朱景洪論英雄第518章 馬驚第602章 襄王御殿447.第447章 陛下,請下旨吧!第4章 知府是誰?第170章 老十三,你藏得挺深啊!429.第429章 柳湘無蓮第51章 學子的要求417.第417章 可知側妃缺了一位第523章 公主的知己329.第329章 皇后也不管第155章 父子相疑332.第332章 冊立466.第466章 總督西北平叛行署第689章 欲以十三爲嗣261.第261章 別出了岔子第528章 老頭子不信我第697章 朱家小妹的頭顱349.第349章 派系隱而發336.第336章 除夕209.第209章 我只是想學下棋第178章 上林苑內199.第199章 校場之事230.第230章 對太子的猜疑第124章 驛站歇腳255.第255章 去見林妹妹210.第210章 與那琴丫頭何異326.第326章 多喝熱水312.第312章 晉身之階第684章 殺不殺第653章 你不過是襄王府的一條狗457.第457章 女孩的心思331.第331章 是寶姑娘說的第37章 這個混賬第766章 太子妃省親第824章 盛世無飢餒第625章 妙玉的精神勝利235.第235章 兄弟之國442.第442章 貌似老十三也不錯413.第413章 帝后皆飲涼白開329.第329章 皇后也不管423.第423章 冊封第11章 金陵的地方官第116章 雞飛狗跳的賈家369.第369章 大明門內第800章 寶釵的怒火第158章 蝨子多了不癢第507章 歸京第609章 萬兩黃金的作用第618章 言襄王之勢360.第360章 黛玉受召第825章 應天薛家,蘇州林家!205.第205章 釵語安人心287.第287章 滿嘴順口溜第123章 給你找個老師7.第7章 太子的憂愁